刍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

2021-09-05 15:25张昭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3期
关键词:非遗保护传播

【摘要】云南大理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在其受众面、持续性及传播方式等方面相较于东部沿海城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支持受到地域与经济的制约,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受到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现阶段,通过制定法规条例手段进行保护,并利用现代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来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使其在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原有的魅力,同时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大理白族;非遗保护;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3-086-03

【本文著录格式】张昭.刍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以云南大理白族地区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7(13):86-88.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白族则是云南大理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受南诏文化和大理历史文化熏陶的白族人民在艺术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白族传统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多彩、艺术表达形式多样。大理也被称作“妙香佛国”,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无一不带有佛教文化色彩,上至建筑、庙堂,下至日常生活中的器物,这已经成为白族人基因里的一部分,进而从根底上推动着白族人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重视与保护。

从2006年至今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收录全国1372个项目,整理第1-4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大理州国家级传统技艺非遗项目有白族扎染技艺(云南大理2006年)、下关沱茶制作技藝(云南大理2011年)、剑川木雕(云南剑川2011年)、银器锻造技艺(云南鹤庆2014年),这些都代表着白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的机械制作对传统非遗产生了巨大冲击,这导致传统技艺与其相应的价值与利益脱钩。同时由于部分人对非遗的不了解、不接受、不认同,导致非遗从业者尤其是年轻的非遗从业者通过传统技艺难以维系生活,而不得不仅仅将其作为爱好而不是一份事业或使命,越来越多的非遗传统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而濒临失传。地方传统技艺亟待有效地保护与传播。

一、完善非遗项目相关保护法规条例

从国家层面来说,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表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此后2008年6月起施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及2011年6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也都相继提出和制定了关于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建议及规定。

相较于地方来说,2013年3月通过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2016年12月通过的《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管理办法》中也提到了通过地方职能部门干预非遗项目和对拒不履职的行为进行相应处罚等规定。总体来说,随着国家综合国力与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和地方对非遗的重视及挖掘程度的深入,相关的法规细则将会越来越完善,适用范围将越来越宽泛。

与此同时,相关的保护法规条例不仅是要保护当地的非遗制作技艺,也需要保护到相关的非遗传承人。地方的非遗传承人是现阶段最实在也是首位度最高的传承载体,地方需要做的不仅是从源头制作用料的要求、制作过程中基本步骤的规范,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定条例对青少年非遗手艺人能力的培养,青壮年非遗传承人的扶持,老年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记录,以及对非遗传承人的认定、管理、扶持做出一定的规范和奖励。

最后,地方非遗活动的组织宣传,非遗文化的传播等问题也都需制定相关的法律条例才能实打实的落到点子上,从根本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彰显地方民族特色,弘扬地方非遗文化,让从业者吃到政策法规的红利才能更好的去引导非遗良性的发展。

二、落实非遗博物馆多元化定位

(一)强化非遗博物馆现有属性

非遗博物馆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在传统博物馆安静看展的认知,在其相对固有属性上增加了“特定化”与“动态化”的标签。所谓特定化,非遗博物馆更倾向于对能代表当地传统民族文化与历史进程的文物、手工艺品、非遗特产及文创产品等进行展示说明,更能体现出当地的人文精神和本土特色,这对外地游客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文化与旅游展示窗口。所谓的动态化,就不仅仅是以往单纯的陈列,而是非遗博物馆里动态的视频音乐电子文献,甚至是非遗传承人手把手的活态教学展示都可以给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与传统博物馆相比,非遗博物馆的出现,吸取其优势并发扬自身的长处做到动静结合的展陈方式,让参观者更具有沉浸感与参与感,如果在此基础上有机的融入当地的非遗特色,将极大的丰富当地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口碑,也将为当地的非遗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落实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加之国家与地方政策的陆续完善,使这些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现代文化发展愈发深入,传统文化价值就愈发珍贵,这也就需要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尽到一份力。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前提下,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收集能够反映当地具有民族代表性及其历史沿革的文物与传统工艺品,同时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充实本地实体非遗博物馆并对数字博物馆进行数据更新迭代,在数字博物馆数据的基础上再开发官方App应用,协调非遗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官方微博、微信等进行定时、定期、定量的更新。在现有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以非遗博物馆的名义主办相关杂志期刊,以此覆盖更多受众,尽可能地利用更加多元的数字化形式来记录并传播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确立新媒体平台在非遗传播进程中的准确定位,进行优势互补,突破原有展馆陈设方式、时间空间的局限,利用非遗的多样性、趣味性以及活态性优势,让传统民族文化在现代媒体多视角、多维度的传播方式下健康积极多元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现今部分非遗博物馆并未完全掌握到这个度,其中许多展示多流于形式,展示的内容也没有根据当地实际的情况改变而改变。部分非遗博物馆中还是用几年前的视频展示当地人使用原始的工具来进行传统的非遗技艺的展示,而非遗的传承是一个演变的过程,以前使用的工具技艺也在时间变动中不断更迭改良,仅通过对过去的展示那只能反映过去存在的事实,也达不到最初的传播目的。将各个时期非遗制作技艺的变化、工具的更新换代、材料的革新、政策的完善等一系列的现状摆在大众面前,一方面通过非遗博物馆的展陈形式吸引游客的兴趣,让大家理解非遗保护的必要性同时吸引对此有兴趣或专业相关的人士来进行宣传。另一方面,表现当下非遗的现状与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等问题,展示出非遗传承人与政府对非遗保护与传播进行的努力。

三、加强高校—地区非遗合作建设

利用地方高等院校现有的知识体系,探索高校教学与区域性非遗技艺的有机融合,既是地方高校对自身特色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对本地区非遗保护事业的良好选择和对当地政府的反哺。许多地方政府在这几年高校改革的浪潮中,大力推进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变,国内诸多地方高校也纷纷在教育教学实践方面进行有力的探索,一方面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设立和转变不仅是对现有高等教育体系的夯实和补充,也为降低社会就业压力,培养专项高端技能人才添砖添瓦,地方高校立足实际、抓牢差异化教学发展,才能更加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来看,地方高校引入非遗技艺的课程,针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基础的学生因材施教,学生们更能在校园里找到合适自己的专长,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这对学生毕业后的升学及就业,都有很大的帮助。

现有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已开设包含传统手工艺制作与非遗传承内容的课程,但值得注意的是非遗技艺是通过历来劳动人民的经验与智慧结合流傳下来的,并没有经过系统的书面理论总结,也暂时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学习法则,部分非遗技艺还停留在熟能生巧的阶段。因此通过高校知识系统与非遗技艺结合的授课体系还需要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不断的调整完善。此外非遗更强调学生们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的结合,单纯的言传环节仅浮于表面并不能达到传承的目的,因而高校需增加大量的课堂实践环节来补充课堂教学环节中的短板。通过制定相对完善的教学方案,聘请当地非遗传承人与校内导师进行实践与理论的轮流教学,在理论知识扎实的情况下提升学生们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设立非遗工作室、非遗兴趣社团,为其提供相应的教学场所与教学条件;增加相应的非遗技艺选修课,组织校内非遗技艺比赛活动,联合当地政府不定期举办非遗展览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久而久之发展为校内的特色课程和特色专业,在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同时,培养更多的“接班人”,并且集思广益可能会给非遗技艺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春天。

四、重视“旅游+文创”模式的有机结合

当下经济状况上行,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已然大于物质需求,旅游业也正如火如荼的发展。但当前非遗旅游的大环境还存在着旅游体验模式单一,整体旅游路线缺乏统一的设计与规划,非遗旅游项目地点分散且周边配套不足,地方不重视、个人开发能力不足导致非遗项目开发不完整且品质不高,这使游客旅游体验感较差、体验深度不足、连轴转使游客本应休闲的旅程变得劳累、很多具有特色的景点只能走马观花,最后该非遗景点甚至成为“一次性”景点。非遗旅游模式相较于普通旅游模式拥有更多的自身优势。如大理周城的白族扎染村,已经完成了“交通+消费+游玩”一体化的模式,其中白族扎染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段银开依托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和璞真染坊设立游客体验式作坊,在扎染博物馆里游客可以参观各式各样的扎染文物及购买手工艺品,在染坊里游客花上1—2小时即可体验一套完整的白族传统扎染流程,从绘图、扎花,到染坊染色,到晾晒到拆线,最后带走自己亲手制作的扎染成品。剑川木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段四兴将木雕技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年轻一代进行传统木雕技艺的培养,在满足游客参观的条件下,更可以在师傅手把手的教导下动手制作简单木雕。通过非遗旅游带动经济并反哺传统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播,这些都值得现有的非遗旅游形式去参考借鉴与创新。

从基础上来看,如何将传统非遗与现代文创有机的结合,是现阶段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优秀且具有传承意义的设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能不能在原有基础上做到更好的推广模式。近年来,部分非遗文创产品已摆脱20世纪80年代小商品批发零售的套路,开始游走于各类国家级世界级的文化节艺术节,其中一部分品牌和商品已经直接在高端商场进行售卖,一步直接迈向了文创与收益互换的阶段。当下非遗传承人是否能通过“非遗+文创”模式取得合理的经济效益来维持技艺的传承?机械批量生产“所谓的”非遗产品是否会与传统的非遗技艺渐行渐远?以及如何恰当的在凸显本地的非遗文化、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开发旅游文创产品的同时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找准民族非遗的切入点,通过对非遗文化的传播,让更多的人能参与到其中或许才是硬道理。

五、结语

整体来说,非遗的保护与传播是相辅相成的。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下,文化消费被赋予了大众化、多元化、全球化的内涵,全国各地的民族技艺在政府和地方的推动下已然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熟悉和认可。云南省作为我国拥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虽地理位置处于边疆地区,但是近几年云南高铁的开通,地州机场的普及,现代技术的传播与发展加上人们对精神文明需求的增长,大理白族的传统民族非遗文化与非遗手工艺品为越来越多人所熟知、重视和喜爱。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二线城市崛起对人们的吸引力加大,人们对生活节奏的把握存在更多的选择。传统的非遗可以搭上这辆便车,将自身优势与现代的文化相融合,并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大力的传播推广。

与此同时非遗文化的传播在弘扬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引导地方非遗资源的开发、保护、传播等方面应与地方文化的定位区分开。若干年后,现今的“传统非遗”与当下现代设计的有机结合,也许会成为多年之后的“非遗传统技艺”。历史和现实的相互促进发展,将不断的推动传统技艺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有机融合。未来,非遗的保护与传播将在促进地方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巩固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定位、提升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项目的传承与创新[J].文化遗产,2020(1):147-153.

[2]杨展滔.浅谈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大理非遗文化代表作泥塑与洞经古乐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8(4):218-219.

[3]郭大伟.大理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与建议[J].今日民族,2019(10):55-56.

[4]张昭.大理非遗博物馆网页设计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9.

作者简介:张昭(1992-),男,四川达州,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设计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非遗保护传播
三大战略中的豫文化产业发展与非遗保护研究
家族传承保护“非遗”的职教路径研究
江西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现状及障碍分析
致力于世界“非遗保护”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浅谈北京玉雕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