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业财融合的若干思考

2021-09-05 08:17卢婷
商讯·公司金融 2021年17期
关键词:财务共享业财融合管理机制

作者简介:卢婷(1985—),女,汉族,湖北大冶人。主要研究方向:施工企业财税管理。

摘 要:财务共享中心模式是未来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一个重要趋势,随着企业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财务共享中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何推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业财融合,已经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一项难题。本文对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推动企业业财融合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财务共享;财务管理;业财融合;管理机制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企业的业财融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企业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也不断增加,相应的职能部门也会随之增多,这就容易出现各部门间难以协调的问题。因此,将企业业务和财务进行有机融合,使得企业各种数据能够共享,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运营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一、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作用分析

(一)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部门间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复杂,内部财务组织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状态。不同部门在进行财务核算时,所使用的核算方式不同,这使得企业在对子公司进行财务考核时难度加大,统一的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困难重重,企业无法实现全面掌控子公司经营及财务情况,进而引发企业运行效率降低,各类资源难以实现高效的协同配置。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企业具有统一的核算标准,同时应不断强化内部监督管理,建立内部考核机制,开展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从而确保各项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

(二)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常规工作将实现集中化管理,单个财务人员的工作以岗位为基础,打破不同公司的限制,可以同步处理多家公司的相同岗位的工作。由于只需处理相同业务,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财务人员将积累大量的工作经验,对该岗位工作的熟练度大幅提升,进而使整个财务核算效率大幅提升。由此可见,这一模式的实施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也有效提升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三)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制定全球化发展战略,并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践行这一战略,在全球范围内成立了分支机构。分支机构建立完成后,其对应的财务组织也应完成,否则将会导致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财务核算管理模式呈现出分散化的局面。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对财务各种信息进行汇总,企业可以直接获得这些信息,数据获取的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企业应及时建立符合自身发展战略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确保财务决策这一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财务共享平台下业财融合模式的实现

(一)打造财务共享平台

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企业的生产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打造财务共享平台,能夠实现各部门间的高效沟通,帮助企业解决内部各部门沟通不畅、信息闭塞等问题,不仅提升了各部门间数据信息交流的效率,同时也保障了数据信息传递的安全性。此外,打造财务共享平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信息整合和资源的最优配置。工作人员通过财务共享平台开展会计信息的整合,有效缓解了企业与子公司间信息资源分散的局面,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信息传递也更为便捷。解决了传统信息沟通方式存在的难度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企业的信息需求往往难以得到实现;合理运用财务共享平台,可以实现用户需求的分类处理。此外,应用财务共享平台,由企业对物资、设备等进行集中采购,以降低采购成本。

(二)完善监管制度

企业想要实现业财融合,在构建财务共享平台基础上,还需要建立并不断完善监管体系。首先,在建立业财融合模式过程中,需要对建立流程及规范要求进行限定,各部门要严格执行,保障其统一性的同时还应通过财务共享平台的审核。其次,加强业务宣传教育,确保企业的全体成员都能够了解企业业务内容,掌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强化日常管理,确保各项数据入库的及时性、全面性,数据入库保存后不可随意更改。最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监管保障机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对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进而推动业务的顺利开展。

(三)优化业财融合流程

财务共享平台的建立为内部各部门处理财务相关问题提供了依据,工作人员在对突发情况进行处理时也可在共享平台上进行记录,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一项新的工作方式体验。财务共享平台除了是数据的提供者外,同样也肩负着数据记录的任务,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流程繁琐,以报销为例,需由业务部门提出报销申请,财务部门对其进行监督核算,然后提供合同、发票等,并要求业务部门对企业的未来业务发展做评估,之后开展预算执行报告分析,过程十分繁琐,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导致报销事务进程受阻。构建财务共享平台,使流程不再繁琐,业财融合向平台提出申请,平台实现核算和报销,做出处理质量,最终事务得以处理完成,实现了企业战略目标、业务发展的统一,推动了业财流程的优化和完善。

三、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业财融合的问题

(一)税务风险及税务机会成本

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企业的税务风险和税务机会成本却也因此提升。首先,企业的财务人员不需要与子公司及分支机构的地方税务局直接接触,导致税务风险加大。此外,财务人员还要花大量时间和税务人员沟通,接受各种询问。其次,一旦出现财务人员与税务人员沟通不畅的情况,就非常容易导致出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申请不成功等问题,企业也因此失去了享受税收优惠的机会成本。

(二)业务管理被忽视

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人员与公司的业务人员不再产生直接的接触,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每天都是面临一串串数字,而这些冰冷的数字显然难以全面的反映出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财务人员也无法将企业的业绩进行明确的表达。此外,部分财务人员本身对业务操作流程就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也很难从复杂的业务流程中寻找出价值的创造点,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财务数据的时效性得不到有效保障,作用也大打折扣。

(三)信息管理成本增加

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需安排专人开展共享中心的设计、运营、维护等管理工作,此外还需要对共享中心的功能进行不断的提升和优化,这些都会显著增加企业的费用支出,严重的甚至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负担,部分企业对国外大型信息系统产生盲目的推崇,在引进高昂的信息系统后,并未对系统进行充分的利用,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信息管理成本。多数企业在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时,仅能满足多数成员企业的经营发展需求,难以满足所有成员企业的发展需求,共享中心的实际运营效果也因此得不到充分发挥。从实际情况来看,财务共享中心通常都难以完全符合企业的业务特点,将某一业务从该平台中剥离,势必会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而将企业的全部业务都纳入到财务共享中心,效果就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一旦出现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信息传输不及时等情况,反而会增加企业的信息管理成本。

(四)人员相关问题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业财融合人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员工定位问题。由于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不在进行直接接触,共享中心的工作人员可能沦为辅助人员,员工的流动性变大。当然,工作人员是否沦为辅助人员最终取决于企业对于财务共享中心的定位。如果企业将财务共享中心当做财务部同一级机构看待,则工作人员不会成为辅助角色;而一旦认定财务共享中心为财务部下属机构,工作人员就容易成为辅助角色,离职率大幅提升。第二,人工成本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的现状,对于设立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总部往往都在比较发达的城市,财务共享中心也在这些地区。同子公司及分支机构所在区域相比较,这些地区的人工成本要高得多,导致企业降低财务管理成本的目标难以实现。

四、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业财融合发展策略

(一)完善业财融合管理机制

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一个目的就是实现业务的集中管理,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在坚持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不断完善业财融合管理机制,明确岗位责任,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企业还应做好内控流程的优化,实现业务与财务的密切联系。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可从业务角度出发,制定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业财管理计划,全面推动业财融合发展。企业的业务工作及财务工作在性质上存在着不同,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需要对相关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两个部门间的密切联系,为业财融合提供准确地会计信息。

(二)优化业财融合系统

企业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完善财务系统,并用该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的过程。为确保数据信息传递的高效性、便捷性,企业需要对该系统的操作流程进行简化,并充分借鉴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提升该系统处理信息的效率和水平。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需要做好业务部门甚至企业业务发展趋势的分析工作,采用标准化管理的方式,实现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密切衔接,实现业财深度融合。业财融合的深入发展,方便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从而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以财务手段推动业务目标落实到位,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确保信息传输畅通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要求对企业业务活动进行全程分析和记录,与传统进行事后核算的工作方式存在较大的不同,对于共享中心的信息传输效率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具体的工作中,企业可安排专人负责对原始信息资源进行留存、保管,同时借助现代影像系统实现信息的传递,将电子数据直接传送到共享中心,中心工作人员在收到影响资料后即可开展核算工作。这种工作模式下,有利于实现经营信息的同步记录,并及时将其转化成为标准化财务数据,虽然財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在展现形式上不一致,但二者同源,本质上是一致的。该模式下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实现对业务活动的有效监督,有助于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简化操作流程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要想实现业财融合,要求财务人员树立创造性思维,对现代管理方式进行合理运用,借助大数据来深入挖掘企业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关键信息。此外,财务人员需要对管理系统进行充分使用,强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及客户间的联系。财务共享中心应选择科学的管理方法,推动业财融合的发展,进而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具体的工作中,中心工作人员应对业务流程的差异进行全面分析,梳理不同部门间流程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完成工作流程的优化工作,制定多条优化方案,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选择最优方案,以此来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推动企业的发展进步。

五、企业业财融合模式的实施保障

(一)制度体系保障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规范的制度体系,业财融合模式的推广和执行首先需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作为基础和保障。企业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执行到位,能够有效推动战略目标的落实,因此在生产运营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制定出与自身实际需求相符的监督管理体系。在体系建立过程中,企业要立足现代、放眼未来,既要从微观细节处进行把控,同样还应当考虑到宏观战略目标,制定合理的监督管理办法,从而控制管理成本。管理制度体系度建立后,企业还应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其中的细节内容进行完善操作,以提升与企业经营实际的契合度,切忌直接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现成模式。

(二)科学技术保障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同样也离不开科学技术作为保障。企业应当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对共享平台进行不断的完善,保障平台的高效运行,方便企业进行财务信息沟通,为企业的业务开展和财务管理提供便利,促进业财融合模式的发展。此外,企业还需要实现对财务共享中心平台的科学监管,确保平台运行的安全性,避免设备出现故障,降低因设备故障导致信息出现遗漏、重复等问题,为企业开展业财融合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三)高素质人才保障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业财融合,对于企业的财务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业财融合的构建和推广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持。业财融合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对融合模式的建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企业需要重视人才培养,争取在短时间内提升财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从而保障业财融合模式的顺利构建。

(四)考核评价体系保障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为推动业财融合模式的顺利开展,除需要进行技术革新外,还会涉及到一定规模的人员职位变动,这样员工的绩效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动。财务共享中心应对各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密切的关注,开展业财融合模式构建时,也要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确保在这一模式下考核体系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业财融合,在集中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上,相应的绩效考评体系也应建立,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

六、结语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接受财务共享中心模式,认识到业财融合对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作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开展业财融合,是企业改善自身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途径,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相关研究工作,努力提升财务和业务管理效率,为企业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于敏.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的业财融合研究[J].中国商论,2019(06):157-158.[2]巩云杰.基于财务共享的企业财务与业务融合问题[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8):144-145.

[3]曲金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的业财融合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20(01):86-87.

猜你喜欢
财务共享业财融合管理机制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平安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结构框架研究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论实施业财融合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
通信企业基于价值的业财融合分析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