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远光
放眼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成了啃老族。聚焦校园,很少有学生在用餐时真正能做到光盘。关注到这些现象,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在“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下,提出了“学生活知识、练生存技能、悟生命意义”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理念和“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劳动教育目标,让师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在实践中感知劳动乐趣、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
为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学校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相融合,逐步形成了包括生活自理、生产自立、生涯自主,服务自己、服务家庭、服务社会在内的“三自三服”新时代劳动教育特色。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打造主题课程。学校确定了“新劳动教育三级课程”体系,采取“一纳二贯四融合”劳动教育路径,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贯通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主题课程以学校为劳动实践场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劳动技能习得规律,学校为每个年级设置了不同的主题,通过学科融合、信息技术助力,以PBL项目式劳动的形式,将学校视为一个小社会,将主题课程打造成一个融合多学科的劳动教育体系。
一年级开展“家务体验劳动”主题课程。劳动教育备课组教师编写了校园读本,设置“自我管理我最棒”“我是穿戴小能手”“我是整理小行家”三个版块,利用班会课或者延时服务时间开展。通过家务体验劳动,学生们习得了基本生活勞动技能,回家后在家长的监督下练习巩固技能,在“小禾成长日志”上打卡、在班级群进行视频分享、在班级文化墙留痕。
二年级开展“环保服务劳动”主题课程。分为“环保初接触”“垃圾分类与回收”“变废为宝”三个版块。教师们编写校园配套读本,通过开设专门课程及各学科融合的环保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体验、欣赏、热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集体、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行动,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在环保教育和信息融合项目中,教师选用图形化编程,根据学生不同需求研发、制作不同版本的垃圾分类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做中玩、玩中学,让环保理念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在“厨余垃圾变变变”项目中,学生将厨余垃圾进行分类,师生利用果蔬皮进行旧衣物扎染和酵素制作。通过对比、研究不同的堆肥方式培育幼苗,收获劳动果实。
三年级开展“厨艺实践劳动”主题课程。课程按照“凉拌类”“面点类”“烘焙类”“小炒类”四个类型开展,借助“金牌家长厨师”,带学生走出课堂,亲历烹饪制作过程,做到知行合一。借助厨艺坊开展的家校一体教育,增进了家校联动,为劳动教育拓展课程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三年级学生已经对职业有了初步认知,学校设计了“创意编发系列活动”,让学生把对美的向往和期待展现出来,培养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四年级开展“园林园艺劳动”主题课程。学校致力于通过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校园现有资源,四年级开展了关于自然、园艺、环境等方面的“校园园艺劳动”课程,设置“校园植物我认识”“我是学校小园丁”“美丽花园我会造”三个版块。学生们分班级领养校园内的植物,进行鉴赏和养护,真正成为校园小主人、小园丁,让“校园是我家,美丽靠大家”的理念深深刻在心中。
五年级开展“农业生产劳动”主题课程。课程分为“传统农业种植知多少”“现代农业种植齐体验”“未来农业种植我参与”三个部分,让学生们对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以及未来农业形成初步感知。以“现代农业种植齐体验”为例,学校利用隔周的周一、周二、周三开展“瓜果寻宝”劳动教育课程,进行植物种植、植物观察、虫情监测等探究实践活动。在课程中,学生们亲历种植的每个过程,对植物进行生长记录和科学分析,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在劳动中感受种植的艰辛,养成珍惜劳动果实的习惯。除此之外,学生们通过创客教室“3D未来体验课程”,直观感知植物的生长变化;通过“物联网智慧农业平台”实时监测空气湿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及土壤的酸碱性等,使种植活动更加科学。学校目前规划的“未来农业种植我参与 ”课程依托“生态阳光房”开展。“生态阳光房”将太阳能展示系统、鱼菜共生系统、雨水循环回收系统等科技应用于“无土栽培”中,培养学生对未来农业的认识。
六年级开展“工匠生产劳动”主题课程。 目前已经开设陶艺项目,分为“陶瓷泥条成型”“陶瓷泥板成型”“陶瓷拉坯成型”“陶瓷捏塑成型”四个版块。学校聘请江西景德镇大学捏塑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原材料购自景德镇。从土到瓷,学生们亲历陶艺制作的每个过程,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提升专注力。
建设新时代劳动教育主题课程评价体系。在主题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有效运用形成性评价,通过劳动意识的培养、劳动观念的树立、劳动能力的获取、劳动成果的获得四个维度构筑体系,充分联动“自评—互评—他评(教师、家长、社区)”开展多元评价,实现“利用劳动教育评价撬动五育融合”。
学校还设计了各种徽章,设立“劳动光荣奖”“劳动之星”“劳动先进奖”“劳动创造奖”等奖项。通过举办劳动技能大赛、劳动表彰大会、劳动展演等活动,巩固劳动素养的教育教学成果,让劳动教育发挥长期效应。
每学期末,学校都有终结性评价,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对学生进行表彰,颁发劳动技能证书。学生们的劳动课程表现体现在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中,激发他们的劳动积极性,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新时代劳动教育主题课程成效初显。学校逐步推进劳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高屋建瓴,确立劳动教育主题课程实施方案;系统推进,完善劳动教育主题课程建设;科学评价,建立“四维三级”评价体系。劳动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也成为劳动教育样板校、特色校。
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改革,坚持五育并举,助力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向“办一所令人向往、充满幸福的学校”的发展目标坚定前行。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张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