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威
公共关系,就是与公众对话以形塑认同并成就共同体。
不知为什么,“公共关系”这个概念得不到很多人的喜欢。简称为“公关”以后麻烦更多。不仅国人把拉关系等都称为公关,而且国外的企业也把Public Relations (公共关系) 部门称为Communications (传播部)。也总有人建议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改成整合、营销、数字、大传播等名字,我和协会领导私下聊天时都认为不该改,因为我一直觉得公共关系没问题。
公共关系中的“公共”二字在公关行业中是神圣的,它时刻提醒从业人员清楚自己的使命和职责范围。
特斯拉高管接受媒体采访时,指责河南女车主“近期的负面都是她贡献的,我们没有办法妥协”,对此,很多人质疑。我们其实就是在一个核心概念上摇摆,公共关系对话的对象是投诉的车主还是公众?
公共关系是舶来品,英文中的“公共”和“公众”是一个词,我们要明确的是,公共关系要跟公众对话。公共关系难就难在,虚拟又抓不到的公众无处不在,而投诉的河南女车主、写黑料的自媒体、天天找麻烦的竞争对手看得见又抓得着。正因为难,而身处浮躁的环境中人们又太讲实效,太追求立竿见影,所以就觉得与其跟看不见的人说话,不如直接猛攻对手。
很多领导也常说,公关不是摆设,要打仗攻坚。所以作为“空军”的公关经常被当作尖刀连攻山头。我不是说空军不能下来直接用双腿和轻武器攻山头,但是既然有空军,为什么不让其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呢?有企业危机公关发声明前咨询我,我能做的最有价值的事,就是在危机时提醒企业决策者们,让公关跟公众对话,让法律部去打官司、收集“罪证”、跟投诉人硬刚。简单说,就是建议甚至哀求企业,去掉对外声明中的“我们对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传播虚假信息,对我司恶意诽谤的行为保留采取法律手段的权利”。公关是跟公众对话,不是跟“别有用心的少数人”对话,在声明中指责“少数人”,一不能震慑他们,二是得罪了那些中立和多數支持者。他们会觉得:我不过是转发了信息,也没说你们不好,你警告我、要起诉我,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有位新能源汽车创始人,看到有人投诉在座椅中发现了汞,便愤怒地发微博:造谣我们用水银的人和媒体,祝愿你们血液里流动着汞,脑子里装满了汞。在公众平台上喊话,面对的是公众。面对问题,可以起诉“坏人”,但是微博喊话就是公共关系行为。
公共关系,就是与公众对话,以形塑认同并成就共同体。
2021年3月,英国哈里王子和梅根接受美国著名主持人奥普拉专访,被问到了令人敏感的种族问题(王室有人八卦梅根的孩子出生以后可能是什么肤色),王室用一则包含61个英文词、字字珠玑的经典回应,展现了公共关系、公众对话的思维在处理危机中的作用。声明说:“在得知哈里和梅根过去几年里面临的挑战后,王室成员们感到很难过。所提出的问题,尤其是种族问题令人担忧,虽然一些回忆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将被非常认真地对待,并在家人之间私下解决。哈里、梅根和他们的孩子阿尔奇将永远是备受喜爱的家庭成员。”这段文字看似是回应哈里和梅根,实际上是跟英国公众在对话。“难过”“担忧”“认真对待”“私下解决”“永远被爱”,都是在表达王室在种族问题上的原则,对家人遭遇的共情,对英国的隐忍、私人私密、家庭观念这一主流文化的倡导。据英国媒体的民意调查,声明发生后公众对王室的支持率明显上升。
共情、倡导,是公众对话的关键词。所以,公共关系名称不仅不要改,还应该重新认识每一个字在多变环境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