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学的用户体验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建设

2021-09-05 20:17刘伟辛欣孙舒平刘春荣
教学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用户体验心理学课程体系

刘伟 辛欣 孙舒平 刘春荣

[收稿日期] 2021-03-04

[基金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教改项目(160100103)

[作者简介] 刘伟(1981—),男(回族),北京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用户体验、交互设计、神经设计。

*[通信作者] 刘春荣(1981—),女,河北冀州人。博士,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与管理、教育产品设计。

[摘 要] 用户体验人才需具备8项基本实践能力:用户研究、产品调研、设计创新、技术整合、反思与批判、领导力与协作、视觉及交互表现、国际视野能力。目前,国外用户体验教学主要依托于计算机、商业、设计等学科形成各自的教学特色。北京师范大学率先在国内应用心理领域建立了用户体验专业硕士,构建了以心理学为理论依托,以OBE为教学理念,以项目制课程为培养方式,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用户体验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设置对应了从事用户体验工作所需要的8种实践能力,阐释了心理学基础和项目制培养在用户体验教学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关键词] 用户体验;心理学;课程体系;项目制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21)04-0071-09

0 引言

近年来,国内产业布局逐渐从以制造业为核心转变为以服务为核心。对人需求的研究已成为产品和服务功能定位的基础。用户在使用产品与享受服务过程中的体验,成为产品和服务开发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在此产业环境下,用户体验得以迅速发展。企业需要大量具备以用户为中心理念、创新精神、实践技能,能够跨领域、跨文化合作的人才。企业的需求催生了对用户体验教育的需求[1]。然而,国内教育体制中,传统的学术研究型硕士已经不能满足用户体验对跨专业实践型人才的需求,用户体验的教育迫切需要培养以实践为主,同时兼具研究思维的应用型人才。2011年起,国内高校响应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号召,开始开设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北京师范大学作为第一批开设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的学校,借助心理学部领先的学术地位,为用户体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在OBE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下,以项目制教学方式引领国内用户体验教育[2],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心理学为基础的用户体验教学课程体系,是用户体验与应用心理学领域结合的大胆尝试,为其他学校开设用户体验课程提供了参考。

1 用户体验教学建设初始与现状

在用户体验的概念提出之前,人机交互领域的研究者一直追求以任务为中心的研究[3-5],而人机交互的主要参与者“人”却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随着心理学领域对人的行为认知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人才是人机交互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而用户体验恰恰关注的是人机交互过程中人的感受与交互过程中对人的行为研究,因此当此概念在1996年第一次被提出后[6],立即成为人机交互领域被广泛讨论的话题。唐纳德·诺曼认为用户体验一定会影响用户使用产品时的情感,并且需要关注用户行为。现在,用户体验已经成为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产品不光要在功能上满足用户的需求,更要在心理上符合用户的需求[7]。为了迎合用户获取更高的商业利益的需求,对用户体验的应用研究逐渐在企业中开展。2017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发布的《美国最受欢迎的职业报告》指出,企业对设计师的用户体验技能和能力要求强烈[8]。随着国内数字产品和服务经济的快速增长,用户的需求增长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复杂[9]。市场对用户体验从业人员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界有义务培养相应的人才。

国外的用户体验教育主要从人机交互的角度开设相关课程和专业,目前主要在研究生阶段开展教育[10]。然而,有学者很早就提出了人机交互的交叉性。早在2007年,Faiola就认为人机交互的教育应该扩张到社会科学、设计、商业和计算机领域[10]。2016年,Churchill、Bowser和Preece认为人机交互的教育已经相当普遍,人机交互教育的边界逐渐变得很模糊,与交互设计、用户体验以及其他相关领域有很多交叉内容[11]。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与社会对用人需求的增加,国外各高校相继在不同学科平台开设用户体验课程。肯特州立大学在信息学院建立了用户体验设计硕士专业[12]。华盛顿大学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和工程学院建立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认证课程[13]。与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相关的本科教育也在艺术和设计学校逐渐开展起来[14-15]。如,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开设了美国第一个用户体验设计本科专业[16]。国外高校逐渐在本科、硕士、继续教育等不同层次开展了用户体验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机构虽然早已在设计研究、设计流程与方法中融入用户体验的理念和方法,在心理学领域也对人的认知、情感等方面有丰富的基础研究,然而受限于学科的严格划分,用户体验一直未被作为独立的培养方向提出。社会上,用户体验职位逐渐在企业分工中独立出来;需要越来越多的用户研究员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用户的行为与动机,以便更有效地分析用户需求,提供具有良好体验的产品和服务。近5年来,国内各高校与研究机构开始在应用心理领域进行用户体验教育的探索。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开设了我国第一个用户体验专业硕士方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业设计系、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也先后开设了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相关课程,以培养人才。

2 国外用户课程设置情况

用户体验历经20年的发展,虽然已有一定的教育基础,但由于其跨专业的性质,逐渐形成的用户体验教学体系尚不完善,来自学术界的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来自业界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仍然缺失[17]。以企业真实项目为导向的工作坊和训练营是国外教学普遍采用的授课方式。在这样的项目制课程中,教师以项目协调者的身份教授流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学生在项目训练中需要将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具体场景和真实的项目需求中。课程强调教学对实践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真实项目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即便是模拟场景,也一定应在教室之外的、产出真实的用户体验交付物。

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制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最优的业界资源和学习的机会。国外各高校除了开展用户体验教学外,也在同步建设校企合作平台。(1)华盛顿大学在工程学院下建立的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和工程专业,设立了联系业界企业的分支机构(Corporate Affiliates Program,简称CAP),搭建了业界和学校的桥梁,提供真实项目的合作机会,也为学生与校友提供简历的提交平台,为企业提供招聘信息发布平台,开放企业职位需求和实习机会[13]。(2)肯特州立大学的信息架构和知识管理硕士侧重用户体验的教学,建立了网络研讨平台(UX connection),学生可以利用平台和业界专家进行项目讨论和合作[12]。(3)本特利大学信息设计系的人因工程学硕士设立了用户体验中心。该中心专门提供基于业界真实实践的调研项目,以链接学生与真实客户[18]。(4)英国拉夫堡大学在设计学院设置了用户体验硕士专业,从设计的角度,注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通过体验和服务设计相关的课程进行项目制课程的授课。(5)美国普渡大学的本科用户体验专业,设于理工学院的计算机图形系部,从设计和人机交互的角度面向学生授课,本科的用户体验专业为学生早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实践机会。

若高契合度的校企合作尚不现实,国外也会采用与业界合作的服务式学习方式[17],让学生基于真实的企业需求进行用户体验研究方法的应用练习。

目前,用户体验专业的教学组织可分为新建用户体验专业和整合用户体验教学内容到旧有专业两种方式。国外的用户体验教育已在硕士学位、本科学位专业课和选修课、继续教育认证3个层面展开,如表1所示。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国外高校利用其所在学院的学科形成各自用户体验专业的培养特色。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未有高校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开展用户体验教学。

3 北京师范大学用户体验方向课程体系构建

当今社会,创新与技术已紧密相连,心理学更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虽然我国在心理学应用上已有长足的发展,但是将用户体验与心理学相结合进行应用研究仍属新的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专业硕士用户体验方向(以下简称为用户体验方向)基于雄厚的心理学科研基础,整合社会资源,以OBE强调学习成果的教学思想为基础[19],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第四课堂”的跨学科项目制教学模式[20],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应用心理人才。经过5年的发展,用户体验方向形成了以应用心理为理论基础、以培养学生项目实操能力为目标,整合设计、工程、科技、商业4个领域知识的课程体系。课程之间互相衔接,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主线,以综合素养的提高为核心,最终满足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应用性需求[21]。

3.1 以OBE为理念的教学思路

用户体验的教学注重项目实操、课程成果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与OBE教学理念中以结果为导向的思想一致。OBE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结果为导向,持续迭代改进的教育思想[22]。北京师范大学用户体验方向在招收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学科背景的均衡,面向所有专业招生,形成跨专业的教学平台。在教学设置的过程中,学校根据学生就业时应具备的8项能力,设计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强调不同背景的学生不仅在课程中培养应有的能力,不同专业背景同学间也应相互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对能力的掌握,而不仅是对知识的了解;学生需要有可视化的实际产出。教学团队融合校内心理学资源和业界项目资源,为保证学习产出的实现提供理论知识和实践条件,也鼓励学生利用课程上的学习产出参加竞赛或进行产品转化等社会实践活动。

3.2 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跨专业课程体系

用户体验方向致力于心理学知识和业界真实项目训练的整合,培养兼具跨学科背景和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国内的设计学教学比较重视用户体验内容的教授,从以人为中心的角度进行用户体验设计,但往往缺少心理学基础理论的支撑。用户体验行业对毕业生能力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界面设计与交互设计能力,而是需要更多具备心理学基础的人才从事专业的用户研究工作[7]。用户体验的核心是对人的研究,而心理学对人的认知、行为、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正是对用户体验研究最好的理论支持。

用户体验方向的课程体系以学校的优势学科——心理学为基础,为实践应用提供充足的学术理论基础。同时,用户体验也推动着心理学理论向应用转化,平衡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之间的关系。用户体验方向的专业课程由心理、设计、科技、商业4大模块构成,形成了跨专业的课程体系。(1)心理模块夯实了学生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着重理论应用的讲解与实际案例的分析。(2)设计模块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其课程以项目制课程为主,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项目训练环境。(3)科技模块包括开源硬件的应用与产品开发,训练学生原型制作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产品开发与流程知识的掌握。(4)商业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市场和商业运作的能力,了解市场上经典的商业模式与最新的商业模式创新。通过4个课程模块的设置,用户体验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心理学基础上具有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兼具用户研究、产品策划、可用性测试、信息架构、交互设计、界面设计及商业模式创新等专业技能。这些实践技能的运用交织于各个课程之中,通过不断地重复训练,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运用与对方法、流程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3.3 以心理学理论课为基础向用户体验专业课层层递进的课程结构

如图1所示,用户体验方向课程结构分为3个层级。(1)第一层为心理学理论基础课,训练学生严谨的研究思维与扎实的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法;了解人的心理、生理特征与极限,以便后期在实践技能类课程中设计符合人心理特性的方案。(2)第二层为用户体验专业基础课,使学生掌握用户体验设计的基本流程,并通过定性與定量的方法开展用户研究,训练学生设计研究和洞察用户的能力。(3)第三层为用户体验专业技能课,这是为了拓宽学生的就业而设置的职业方向课程,包含界面设计方向、实体产品开发方向和服务设计方向。这些课程均为专业选修课,为学生在某一领域的精深钻研提供了平台。目前,这些方向可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缺口,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与特长选择具体的研究领域。

同时,为了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用户体验方向开设了拓展工作坊和讲座。作为课程整体的补充,学部邀请业界和学界的知名专家和学者进行短期工作坊或前沿研究讲座,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熟知当今用户体验相关的前沿趋势。心理学部专业硕士管理平台也统筹心理学部的内外资源,开设了针对社会热点研究领域和提高研究生素养的选修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以在就业时具备足够的实践能力,快速适应企业工作,如图1所示。

该课程结构可为学生提供坚实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并通过项目制的课程达到对应用型人才的训练目标。同时,专业技能课与拓展课程工作坊能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补充,使学生得到有效的项目训练,以在就业时有充足的行业领域选择空间。

3.4 以“第四课堂”为核心的项目制教学方式

用户体验方向的教学主要采用项目制,将课程和实际项目相结合。授课模式分为以下3种:传统的理论课程主要采取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的方式授课,训练实操能力的课程主要采取项目实训和真实项目训练的方式进行授课,如表2所示。项目实训是指设立虚拟课题,提供模拟的项目环境,对理论方法的运用进行实践,达到对用户体验技能技法的训练。真实项目训练是指在课程中引入企业的真实课题,由企业导师和任课教师共同完成项目指导,给学生提供真实的项目环境,这也是用户体验方向在多年教学中一直坚持的授课模式。因此,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根据多年的应用心理实践教学经验,于2018年提出了“第四课堂”的概念[20]。“第四课堂”的核心是“研—产—学”的教育理念,将科研的学术成果与企业实际课题对接,为学生提供高起点的项目实践平台,培养跨专业、创新、应用、综合型人才。用户体验方向的项目实训和真实项目训练类课程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开展的。这类课程主要采用工作坊式的教学方式。工作坊是一种实践教学方法[23],被设计教育领域广泛使用,鼓励边做边学并按照一定模式反思,属于整合式创新方法[24]。课程项目和任务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水平和产出要求精心设计[25],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周期为1~2个月不等,包括初步和深度的数据收集、分析、问题定义、原型制作、测试和报告撰写。所有工作坊课程都采用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方法和技术。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转变单纯的教授职能,成为课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协调各方资源与企业课题;在授课过程中,和企业导师一起根据项目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法,做到需求真实、方法实用、方案落地,以满足企业对方案解决的需求,也使理论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项目之中。学界和业界都曾清晰地提出过用户体验教学重在实操[26-28]。用户体验的教学需要来自业界真实的设计问题,以训练学生;需要学校、教师和业界的紧密联系、合作,以为教学提供真实的项目场景。在此过程中,学生和企业的需求会绑定在一起,在学习的同时完成企业实际的项目。这为用户体验方向的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与业界接轨的实践机会。工作后,学生能够很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节奏,缩短了进入企业后再培养的时间。

3.5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工作坊课堂组织形式

用户体验的课程建设需要以能力需求为出发点。目前,虽然业界尚未系统化地厘清用户体验设计师的能力需求,但有研究表明业界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主要为多专业背景。用户体验融合了信息技术、商业、工程、设计等领域的知识,很难被某一领域的培养模式复制[15],越来越多的设计团队都认识到用户体验的重要性[29-30]。

用户体验方向通过课程项目的作业与练习,在工作坊中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用户研究能力、产品调研能力、设计创新能力、技术整合能力、反思\批判能力,领导力\协作能力、视觉和交互表现能力、国际视野。如表3所示,学生将在课程和工作坊中学习到的技能运用到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中[31],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取新技能,与团队高效合作、有效沟通并积累项目管理经验。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和协调学生团队,并在必要时单独辅导。各团队每周或定期到企业中进行项目讨论和汇报。基于客户真实需求的训练,使学生获得了课堂外的工作经历与指导。学生在互相学习与纠错的过程中形成成长的元认知[32]。这种基于实际项目中的学习经历,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专业技能和个人主见,每次汇报后的总结也培养了学生不断反思和提炼项目经验的能力。

用户体验是一个结合多学科的领域。采用多种能力相结合的方法学习对学生为未来做好职业准备非常重要。工作坊课程还以心理学、技术等基础课及选修课作为支撑,在课程工作坊中通过跨学科团队协作,可以进行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同时,课程中对心理学理论的应用,使学生可以深入思考设计原则背后的成因,进而使学生创造出满足人们知觉、注意、认知能力与情感的解决方案。另外,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沟通技能等软技能也是学生在任何阶段都需要一直培养和训练的。无论是课程选择,还是小组工作中的角色分担,都鼓励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发展。

4 教学体系的应用成果

教学体系构建需要通过教学评价的不断检验,用户体验方向紧紧围绕课程的授课内容和学生能力培养效果展开评估,以便对教学体系更新和迭代。现有的教学体系每2年论证课程设置,每年更新和迭代授课内容;在企业资源积累、论文发表、竞赛获奖等方面获得丰富成果;学生就业后也得到了雇主的良好反馈。

4.1 教学评估

在教学体系建设的同时,用户体验方向针对教学效果开展了基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开放问题的五维教学评估。课程设置评估包括课程内容与能力培养匹配度、教学内容与形式匹配度;教学内容评估包括系统性、结构、容量、深度等方面的评价;教学方法评估包括对研讨、案例、工作坊等教学方式的评价;教学效果评估包括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實践基本技能、8项核心技能、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评价;开放问题包括学生对课程教学中核心内容的理解、突出特点的评价,以及对课程改进意见的收集。通过5年的教学实践和评估,用户体验方向自建立以来的评教平均分从2017年的4.51分上升至2019年的4.76分(总分为5分),并于2020年稳定在4.75分左右,如图4所示。

2021年初,第5次教学评估对硕士专业学位的评估制定了案例式评价指标。用户体验方向运用案例式教学的课程已达73%;注重校企合作中的案例沉淀,倡导案例教学进课堂,多管齐下,推动小微案例转化;2018年出版用户体验核心课丛书中的《用户体验经典案例》,收录了用户体验方向设立以来的教学案例。

4.2 教学成果

在5年的教学运用中,由于项目和课程设计贴合企业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寻求项目合作,为企业孵化新产品提供创新方案。这也促成了多场和企业联合举办的用户体验论坛及培训等。目前,课题组已经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17项真实项目实训,并与1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课程合作关系。以项目带动教学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参加国内外竞赛的热情。用户体验方向获得中美创客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连续4年)、中国家用电器大赛一等奖、全国心理行业大学生创业大赛二等奖等奖项。

学生在各领域的行业竞赛中表现积极。项目进行中,用户体验方向鼓励学生对不保密课题的总结与提炼,发表国际期刊与会议论文,目前已在Computer Human Interaction、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ternational、Applied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Human Interaction & Emerging Technologies等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通过对项目的总结与论文的撰写,学生能够在毕业论文中根据项目内容进行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在国际化教学的背景下,30%的用户体验方向课程由外教授课,国际实践行、交换生、国际项目等国际活动覆盖了60%的学生,使学生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如图5所示,用户体验方向的企业合作数量、国内外竞赛获奖数量、国际国内论文发表数量逐年递增,用户体验方向的教学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课程内外的教学成果和课程外的项目成果逐渐积淀,形成用户体验方向在业界和社会上的影响力。

4.3 社会声誉

用户体验方向在面向企业的项目制合作中,不断拓展心理学应用场景,响应服务产业升级的国家号召,突破传统心理学应用,探索心理学多领域场景应用,与跨国企业探索高新技术的中国场景化应用,与国内企业共同探索用户体验领域的规范与标准。如,伴随着国内金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用户体验方向师生与本土银行深度合作,通过人本行为洞察,优化已有规范与标准,辅助传统企业产业升级。已毕业的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5%,分布于互联网、通信、金融、汽车、地产等行业。毕业生在用户研究、产品经理、交互设计、项目管理等岗位充分利用用户体验8种核心能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企业的认可,并且已经形成学校教学、毕业生就业、毕业生引企业资源回校的良性循环。

5 总结与反思

5.1 总结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开创性地建立了以心理学为基础的用户体验专业硕士教学体系,并在教学运营过程中不断迭代,通过教学评估和毕业生的就业反馈更新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以保证学生在学期间获得用户体验核心能力的有效训练、在就业后迅速适应企业的工作内容与节奏。

1)基于心理学的用户体验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跨专业平台建设。心理学理论基础作为研究人的方法和手段,应作为与各领域结合的切入点,从人的行为特征和需求的本源上打通心理学在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2)本文提出的用户体验8项核心能力应作为课程内容建设的核心。能力培养是课程的培养目标。(1)坚实的用户研究能力和产品调研能力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做设计创新和技术整合的必备条件;(2)视觉和交互表现能力是方案表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3)反思和批判能力能够使学生在失败和总结中成长;(4)领导力和协作能力为学生日后的晋升奠定基础;(5)国际视野使学生能够以最新的视角和方法开展研究与项目工作。这8项技能的训练能够迅速提升学生在社会中的职业生存能力,迅速适应不同行业对用户体验人才的需求。

3)基于企业实际需求的项目制课程是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手段。对用户体验8项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真实的项目场景。项目制课程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手段已经在各专业教育领域被广泛采纳。项目中的实际需求、进度要求与条件制约使项目制教学比讲授、讨论、演示等教学方法更具实践性与实操性,更直接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5.2 反思

用户体验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和企业在目标和优先级上存在强烈的分歧。学校的使命是教育和社會贡献,而企业必须考虑生存与收益。二者的共同点在于:企业通过与学校合作,在学校阶段便完成了适应企业能力需求的人才培养,而非入职后重新培养。学校有比企业更严格的组织机构,因此教育机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业界保持双赢的关系。双方都需要在保护学生和企业之间形成共同的落地点。

2)实践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提升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师徒式的方式对学生的项目进行指导,因而项目制教学对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的要求都很高。教师除了需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所建树,也需要了解企业的工作方式和流程、最新的项目执行方式。教师可以借助业界专家的案例和经验授课。业界专家同时也和学界教师一起工作,并分享教育经历。教育机构可通过与行业协会的合作,获得各种专业信息;教师可参与到行业协会举办的各项活动中,如会议、工作坊、研讨会等。

3)用户体验实践教学是链接教育与业界实践的关键连接点。尚未具备单独开设用户体验系列课程的高校,可通过在现有课程中开设用户体验项目任务、授课结构调整、新课程开发、主修和辅修专业设立等方式逐步开展。目前,很难定义用户体验在学校中应设置于哪一个确定的学科之下[17],因此可以基于实践条件来决定用户体验隶属系部。用户体验具有跨学科性,可以与很多课程共享知识,如信息交互、产品开发、心理学等,其他课程也可以帮助用户体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用戶体验方向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将着重上述方面的建设,以不断完善自身教学体系。此教学体系也可为其他高校根据师资和企业资源开展基于本校特色的用户体验教学提供借鉴。

6 结束语

在OBE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用户体验课程体系改变了传统教学体系单一的学科教育,搭建了多学科融合的教学平台;运用了项目制培养的教学方式,开展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活动;通过课程内外的项目实践,最大程度地减少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之间的需求落差,实现学习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有助于培养具有用户体验核心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通过近5年教学体系的建设与迭代,用户体验人才的8项基本能力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不断地得以训练和夯实。学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毕业生连续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就职。该课程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使其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和研究思维,为学生在未来职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VORVOREANU M, GRAY C M, PARSONS P,et al.Advancing UX education:a model for integrated studio pedagogy[C]//In Proceedings of the 2017 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Denver,Colorado,2017:1441-1446.

[2] 刘伟.用户体验经典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8:6

[3] LAURALEE A.Quality of experience:defining the criteria for effective interaction design[J].Interactions,1996,3(3):11-15.

[4] MAHLKE S.Studying user experience with digital audio player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tertainment Computing.Cambridge,Springer,2006:358-361.

[5] OVERBEEKE K,DJAJADININGRAT T,HUMMELS C,et al.Beauty in usability:forget about ease of use![M].London,Taylor & Francis Group,2002:9

[6] HASSENZAHL M,TRACTINSKY N.User experience—a research agenda[J].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6,25(2):91-97.

[7] SUN S,TENG L.Establishing China′s first UX master program based on applied psychology perspective[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Design, User Experience, and Usability.Cham,Springer,2017:767-775.

[8] Cable News Network Money.Best jobs in America(2017)[EB/OL].[2017-01-05].https://money.cnn.com/gallery/pf/2017/01/05/best-jobs-2017/39.html.

[9] MESING S.Service design: internal processes for great customer experiences[EB/OL].(2014-09-01)[2021-03-01].http://uxpamagazine.org/service-design-for-great-customer-experiences/.

[10] FAIOLA  A.The design enterprise:rethinking the HCI education paradigm[J].Design Issues,2007,23(3):30-45.

[11] CHURCHILL E F, BOWSER A, PREECE J.The future of HCI education:a flexible, global, living curriculum[J]. Interactions,2016,23(2):70-73.

[12] School of information, Kent State University.User experience design[EB/OL].[2021-03-01].https://www.kent.edu/iSchool/user-experience-design.

[13] Human Centered Design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User-centered design certificate [EB/OL].[2021-03-01].https://www.hcde.washington.edu/ucd.

[14] BUDDS D. Google has a solution for the UX design education gap:google[EB/OL].[2016-08-10].https://www.fastcodesign.com/3062640/google-has-asolution-for-the-ux-design-education-gap-google.

[15] BRUNS M,SCHOUMACHER J,SMITS R.Eindhoven designs,volume eight[M].Eindhoven:Technische Universiteit Eindhoven,2013:2.

[16] Department of Computer Graphics Technology, Purdue University.UX design degree[EB/OL].[2021-03-01].https://polytechnic.purdue.edu/degrees/ux-design.

[17] GETTO G,BEECHER F.Toward a model of UX education:training UX designers within the academy[J].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2016,59(2):153-164.

[18] User Experience Center, Bentley University.Bentley user experience center[EB/OL].[2021-03-01].http://www.bentley.edu/centers/user-experience-center.

[19] 付瑞紅,何强.基于OBE理念的教学科研一体化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7,40(3):28-33.

[20] 刘春荣,林丹华,乔志宏,等.第四课堂:面向国家急需,规划未来职业[J].教学研究,2018,41(6):1-6.

[21] 刘国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之省思[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3):81-84.

[22] 张男星,张炼,王新凤,等.理解OBE:起源、核心与实践边界——兼议专业教育的范式转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109-115.

[23] SCHON D A, TOWNSEND R.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toward a new design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professions[J].Australian Journal of Adult Learning,2010,50(2):488-451.

[24] REIMER Y J, DOUGLAS S A. Teaching HCI design with the studio approach[J].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2003,13(3):191-205.

[25] 刘伟,辛欣,朱燕丛,等.基于车联网的HMI交互体验流程与方法探究[J].包装工程,2017,38(20):23-26.

[26] UNGER R,CHANDLER C.A project guide to UX design : for user experience designers in the field or in the making[J].Technical Communication,2009,58(1):84-85.

[27] GRAY D, BROWN S, MACANUFO J.Gamestorming: a playbook for innovators, rulebreakers, and changemakers[M].Cambridge:O'Reilly Media Inc,2010.

[28] ADAR D.10 reasons why every UX/product/designer must play games[EB/OL].(2015-04-07)[2021-03-01].http://www.slideshare.net/DoriAdar/10-reasons-why-every-uxproductdesigner-must-play-games.

[29] KRAUSE R, ROSALA M.User experience career advice: how to learn UX and get a job[EB/OL].(2020-04-19)[2021-03-01].http://www.nngroup.com/articles/ux-career-advice/.

[30] Onward Search.A guide to UX careers[EB/OL].(2020-01-01)[2021-03-01].https://www.onwardsearch.com/wp-content/uploads/2020/01/Onward-Search-Salary-Guide-2020.pdf.

[31] XIN X, JIN M, LIU C, et al. Improving the user experience in museum: a joint course with Beijing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C]//In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Chinese CHI,Xiamen,2019:30-36.

[32] DONOVAN J M.Self-managing work teams:extending the quality circle concept[J].The Quality Circles Journal,1986,9(3):15-20.

[33] GRAY C M.Evolution of design competence in UX practice[C]//In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Toronto,2014:1645-1654.

The structure of curriculum for user experience

based on applied psychology

LIU Wei,XIN Xin,SUN Shu-ping,LIU Chun-rong

(Faculty of Psycholog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Abstract

User experience talents need 8 basic practical abilities:user research,product research,design innovation,technology integration,reflection and criticism,leadership and collaboration,visual and interactive performance,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At present,foreign user experience pedagogy mainly relies on computer science,business,or design to establish user experience teaching curriculum.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took the lead in establishing a master′s degree in user experience in applied psychology in China.It is established on a theoretical basis of psychology,using OBE as teaching concept,taking project-based courses as teaching method,and the goal is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The curriculum corresponds to the eight practical abilities required to engage in user experience career,and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and project-based teaching in user experience pedagogy.

Keywords

user experience;psychology;curriculum;project based teaching

[責任编辑 孙 菊]

猜你喜欢
用户体验心理学课程体系
“没有用”的心理学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跟踪导练(二)5
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商平台界面管理影响因素研究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