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梦秋
摘 要:插图是教材中的重要教学资源,特别是在小学和初中的学习中,但目前对于教材中插图的具体使用方法还没有系统的总结归纳。文章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尝试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归纳插图的使用方法,包括评价课文插图、对比不同版本的插图以及对插图的重构,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插图;语文教学;方法
翻开中小学语文课本,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插图,小学最多,初中次之,高中最少。关于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已引起不少学者关注,但大部分都是评价插图的优缺点并从编者的角度提出改善插图的建议[1],很少有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出发,总结教材中插图的使用方法的[2]。文章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尝试从具体案例中归纳总结教材插图的多种使用方法,力求为一线教师抛砖引玉。篇幅所限,文章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重点探究课文中插图的使用价值。
一、 教材插图的意义
《辞海》中对于“插图”的解释是:“插图,又名‘插画。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一般所说的插图,主要指文学作品的艺术插图。”[3]这种解释点明了插图的形式、位置以及作用。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不仅位置多样,在封面、扉页、单元导语、课文、名著导读等处均有出现,而且形式丰富,种类繁多,有作者肖像、作品人物形象、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事件场景、作品意境等。这些插图既有实物照片,也有国画、速写、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插图的作用主要包括三大方面。首先,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初中生正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的阶段,具体形象思维还处于“经验型”,具有“视觉感受性”的特点。因此,很多时候初中学生的思维活动仍然需要一些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帮助,而插图正是一种直观的视觉呈现,图文结合更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在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4]其次,从教育学角度来说,插图将语文课文的人文精神和绘画的表现方式相结合,既能体现课文文本的文学价值,又能融汇绘画的艺术价值。插图的艺术属性决定了插图对于学生审美体验具有影响作用,插图的思想内涵源于课文的精神、观念和情感,插图的视觉美感来自插图的美术基因。利用好插图,能更好地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的“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要求。因此,鲁迅先生曾说,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5]最后,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当前初中学生处于“图像时代”,学生一出生就接触到各种各样色彩绚烂的图像,他们已习惯这种阅读方式。所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增加了这样一个目标:“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而图像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材料。训练学生图文结合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多种资源活学活用,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要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插图作为教材中的重要资源,其价值不容忽视。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思考语文教科书插图在教学中的价值、文学和艺术的高度融合不只是新课标准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二、 教材插图的使用
教材中的插图是创作者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身理解所进行的艺术性表达。因编者意图、阅读反差、图文编排、印刷质量等问题不一定都能够恰如其分地实现其价值,所以不少学者撰文评价教材插图的优劣并提出建议。但笔者认为,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尽管插图有直观性特点,但它们有时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阅读期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鼓励学生对插图质疑,也正是对插图价值的重构,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具体有三种做法:
(一)评价课文插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文插图呈现的作品形象往往在外貌、动作、神态的直观印象中,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实际上,学生阅读课文后会获得理性认识,在此指导下将产生的视觉形象与课文插图所呈现的形象进行比较,是学生的阅读期待与编者设计意图的思维碰撞,这也是一种阅读反思。
课本中的插图有些能很好地还原作品的场景,体现人物形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挖掘人物特点,进而把握中心思想。如,八年级下册《卖炭翁》的插图就直观地呈现出卖炭翁和“翩翩两骑”的外貌特点,并还原使者“手把文书口称敕”的场景。学生能够很明显地看出卖炭翁和使者无论在外貌上还是动作上都形成了鲜明对比。直观的形象更能够体现出二者的阶级差距,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宫市对老百姓的压迫。
但课本中也有一些插图不一定非常符合课文内容,从编者的角度来说需要改善,但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也不失为一种教学资源。如,七年级上册《猫》的插图,有学生认为这只猫看上去毛色斑驳,并不符合第三只貓“花白,但不好看,又很瘦”的外貌特点,反而有点像“黄色”的第二只猫。但立刻又有学生指出从猫眼神及动作中透露出的机警,可以判断这是第三只猫被大家诬陷吃了芙蓉鸟而挨打后“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的情节,也正和插图在文中的位置相吻合。还有学生总结内容甚于形式,插图中猫的外貌需要改进,但第三只猫是文章的重点写作对象,因此插图是第三只猫。通过学生的讨论和相互评价,学生观点之间的相互碰撞和补充,更有利于学生体会猫的无辜和委屈,体现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