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自身性格特点的影响,对一些新鲜事物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且天性活泼好动,对科学教育的实践活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学生只能坐在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解,童真被抑制,学习兴趣和热情得不到激发。然而,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逐渐意识到了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生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始尝试改进科学知识的教学模式,通过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与掌握。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
在新时期的小学科学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学会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指导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将“动”与“静”有效结合,能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水到哪里去了”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其教学目标是利用生活现象,引发学生对“蒸发”的思考,并结合液态水转变为气态水蒸气的科学实验,来探究影响水蒸发速度的因素。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利用投影仪向學生展示“湿衣服晾晒”“水坑变浅”等现象,并针对这些现象向学生提问:“衣服上的水和地面上的水都去了哪里呢?”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然后准备一小瓶水,让学生沾湿了手指之后,在黑板上写字,并仔细观察自己写的字,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讨论,说一说自己在观察中有什么发现,以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等,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出新的思维火花,并付诸行动进行验证。而此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对每一组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在“静”中思考,在“动”中实践,充分发挥动静结合的价值,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结合传统教学发掘现代教学资源
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带动了教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以“黑板+粉笔”的方式,向学生讲述科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目标,在缺乏实践操作的教学中,整个科学教学课堂显得“静悄悄”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鉴于此,教师可以在保留传统教学手段优势的前提下,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以小学生更感兴趣的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将原本静态的平面教学,变成动态的立体教学,体现出动静结合的优势。
例如,在开展“我们来做‘热气球”这一课教学的时候,其教学目标就是结合科学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真切感受到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冷却后会收缩的科学道理。为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塑料袋、纸筒、蜡烛、火柴、活动手册等物品,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而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实验的步骤进行详细的拆分和讲解。首先以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让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之后再以动画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热气球”的制作方法和过程,由学生结合教师的图文解说进行实践操作,并在实践的过程中,用语言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空气质量的变化进行感受,要求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对该现象进行解释,有效加深学生对“热气球”原理的理解与掌握。如此现代的教育资源可以对传统的实践活动进行优化,让学生在“动”“静”结合的讲课方式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三、让教学评价充满活力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新时期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回顾课堂教学的内容,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反思,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步发现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并养成自主反思的良好习惯。而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从教师的视角出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参与度较低,很多时候都只是静静地听取教师的点评,自身却很难采取有效的行动进行纠正。为此,教师可以在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自评、互评,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评价中,从不同的角度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效进行全方位的认知。首先,由教师结合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具体表现,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带领学生有针对性地对问题加以改进和解决;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互相评价,从其他同学的点评以及对其他同学的评价中,明确意识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针对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在教学评价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活跃度,能让教学评价环节充满活力;通过“动”与“静”的结合,能促进科学实践活动的高效开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的小学科学教育中,“动”与“静”的结合,不仅仅是指教学的整体环境和氛围,还包括学生的学习状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大多时候都是一种静静聆听的状态,很少会主动参与其中,导致学生的天性被抑制,学习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为此,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应采取一些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将动态的实践活动融入静态的语言讲解中,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