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侠 葛星星
【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自主游戏最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把幼儿爱玩的天性呈现得淋漓尽致,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在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观察者、倾听者和引领者,帮助幼儿将游戏中获得的零散化、碎片化的知识经验系统化,从而建构新的知识经验。
【关键词】自主游戏 价值体现 教师
许多研究人员和教育家都提出过游戏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比如克鲁斯卡娅的观点认为,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与游戏对于成年人的意义存在区别,游戏对于儿童来说可以作为一种严肃的教育形式,同时游戏对于儿童来说也是一种劳动,换句话说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游戏是幼儿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从游戏的角度出发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更好地安排幼儿的游戏和学习。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
幼儿的自主游戏就是让幼儿不受到规则的束缚,更好地发挥自主性,使幼儿的才智、才能得到全面开发,把幼儿的脑、眼、手、口等感官解放出来。然而对于幼儿教学来说,幼儿的自主游戏并不是放任幼儿随意玩耍,教师应该在旁进行指导和引导,让幼儿朝着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幼儿也需要尊重幼儿的意愿。
一、教师提供自主时间,幼儿在传统游戏中创新
在幼儿教学的一天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安排,充分利用好每一个活动之间的间隙。如:每天的午饭后、午睡前的这段时间,孩子们把在教师集体活动时间玩的游戏进行改编创新。如:《石头、剪刀、布》改成《草莓草莓脆》[玩法:草莓草莓脆(双手上下磨掌)草莓的公主,谁也不理谁(两人双臂交叉相抱转身)草莓的公主给我下跪(输的给赢的作揖,即双手四指合并重叠大拇指向上低头弯腰)]。再如:《刮大风下大雨》改为《风来了雨来了》[玩法:风来了雨来了,漂亮的(或帅气的)公主(或王子)你来了,来找谁?(游戏玩法还和原来的相同,只改编的原来的唱词。)]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由商讨角色,自定游戏规则,有“争吵”有“忍让”,但是孩子们的脸上挂着的是幸福快乐的笑容。
孩子们不仅把这些传统游戏进行了创编,还把活动室内的区角材料玩出了新花样。老师在运动区投放的体育器材“飞碟”(将硬纸小圆形和泡沫纸大圆形重叠放在一起,用订书机将他们钉牢在圆上,画上不同颜色的足球形状。)户外活动时玩这些器材,安全性很高,老师很放心。有一次,孩子们玩着玩着不玩了,我发现孩子们把“飞碟”摆成了两排,就听到一个小朋友喊:“摆地摊了!摆地摊了!有愿意买的来买啦,有两元三元的来买啦,快来买!”这时孩子们都围了过去,有一个小朋友喊:“排队,请排队,排不好队,不卖了!”一会儿,孩子们就主动地排队取钱,有序地交易。瞧!孩子们创设的自主游戏多么生动有趣,同时也彰显了孩子们的智慧,体现了真正的自主,凸顯了孩子的主体地位。
二、教师提供的材料为幼儿游戏活动做铺垫
例如自主游戏《面趣》,教师为孩子提供大量的材料如:面粉、水、盆、手工刀、水杯、擀杖、菜板、色素等等,让孩子们和面、玩面,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自由操作,自由交流合作。孩子们制作了许多想象不到的作品:有动物(包括十二生肖)、人物、植物、花草、树木、建筑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等等。同时,教师还提供了大量辅助材料:杂粮、棉签、牙签等等,来丰富幼儿自主游戏的内容,促进幼儿的操作和思维活动,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孩子创设自主游戏的空间,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独立去选择游戏方式、角色分配、制定游戏规则等等。孩子们在交流探索中出现了营业员、银行、取款机、微信扫码等。一系列的游戏角色和环节,让孩子们更深刻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真正体验自主游戏的真谛。
总之,教师要因时因地,因材制宜,为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创设条件。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任意摆弄物品,体现自己的意愿,当幼儿用游戏材料做出成果时,产生了自豪感,在使游戏材料产生相互联系,推进游戏情节的发展时,享受游戏过程及成功的快乐。
三、自主游戏活动,教师抓住时机对个别幼儿进行教育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每一个幼儿之间都是有区别的,任何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对于幼儿的教育必须要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以及能力的区别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案。如:王一凡在班上一向任性、霸道。早上,户外活动时,王一凡小朋友拿了一个球玩,其他小朋友也想玩,可是球却被他一人独占。我走上去说:“一凡,我们玩好吗?”他勉强答应了。于是我们两个你传给我,我传给你,玩着玩着,其他小朋友也加入传球的游戏中。这种教育看似随意,实则尊重了孩子的个别差异,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教师适时介入,使自主游戏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
在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是游戏的主角,但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学习,为幼儿提供一切有效的帮助,使自主游戏得到充分的发展。如:玩面是幼儿比较喜欢的自主游戏,幼儿专注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或模仿别人的作品,只限于自己游戏,没有交流,没有合作,游戏能力得不到全面提升。这时,老师适时参与,“这么多东西呀,好像一个展销会!”“芝麻烧饼我喜欢,我可以买一个吗?多少钱呀?”这时,个别孩子就跑到区角里拿来了练功钞,去买别人的作品,游戏情节有了推进,其他孩子相继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出现了标价、取款、扫码付款、吆喝等情节,孩子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角色意识增强。
孩子们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选角色,自选材料,自己创设游戏环境,他们在自主游戏中,通过计划、协商、调整,在解决矛盾中顺应、同化,从而产生新的认知结构,重新组建新知识,这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孩子的自主游戏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
五、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的结合,让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够得到整体素质的培养
在一次自主游戏中,几个小朋友正在专心致志的用面做“我的家”这一主题时,龚琪智却故意来回走动,把他们搭的房子、凉亭等碰倒。这几个小朋友非常生气,也失去了制作的兴趣。大家一起说:“龚琪智,你这样我们都不喜欢你啦”,他说:“谁让你们不让我参加的,我也想参加。”
这时,老师及时对他进行了教育:“你想参加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同伴,在别人专心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打扰别人”。随后,龚琪智走到几个小朋友面前说:“对不起,我想和你们一起玩,你们欢迎我参加吗?”小朋友们说:“当然可以啦。”就这样,龚琪智和小朋友们一起完成了“我的家”。活动结束时,老师以龚琪智为例,对小朋友们说:“走路要小心,不碰撞别人,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故意捣乱等。”于是,孩子从龚琪智的事例中受到了教育,明白了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的道理。教师对个别错误行为及时纠正,充分体验了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指导作用。
杜威曾经提出,对于儿童的自主游戏来说,一方面需要让儿童和老师共同参与,另外一方面也需要教师在儿童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尊重儿童的兴趣以及意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作用除了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和活动以外,还应该为儿童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和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