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受寒的反而是夏天

2021-09-05 20:50罗大伦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1年8期
关键词:温阳阳气脾胃

罗大伦

前些天有朋友问起风湿性关节炎这个病。这个病也分寒热,其中一大部分是那种感受寒湿而致的,我说这个情况,多数是夏天时不慎得的,冬天中招的其实很少。

朋友听了大吃一惊,说一直认为这病不都是冬天受寒得的吗?怎么会夏天更容易中招?

湿邪和寒邪同时来袭

我就给朋友解释,古代的时候,人们取暖有困难,可能冬天受寒的比例多。但是现代社会,冬天我们可以取暖,我们有羽绒服,出門有汽车,其实受寒的机会并没有那么多。反而是在夏天,因为天气热,我们皮肤的腠理开张,汗液外泄,此时如果突然进入空调房间,寒邪就容易长驱直入。而夏天外面的天气,往往湿气很重,湿邪和寒邪同时来袭,则人体更容易受伤。

对于这种情况,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外面湿气很重,闷热的天气,自己出了一身透汗,衣服都湿了,粘在身上。然后进入车内,打开空调冷风,把温度调到最低,一路吹着,结果,出风口附近的胳膊肘部开始疼痛了……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人有过这种感觉?其实,这就是风寒湿邪开始入侵了,很多人的风湿,就是这么逐渐患上的。

空调太凉易寒邪束表

类似的事情很多,前几天有刚刚认识的邻居来做客,聊天时聊起,他们的小女儿,曾经在美国读小学,结果没多久,皮肤就开始出问题,非常严重,美国西医诊断是神经性皮炎,但是他们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于是,这家人就回到国内,找到一位著名的中医给调理,这位中医就判断,孩子是被寒邪伤到了,需要用温阳的思路,通过出汗,把腠理打开,使得气血重新流通。于是就用了各种温阳的方法,这位家长说还把一些生姜片放到后背的督脉上贴敷。孩子刚开始突然病情加重,这位中医告诉他们不要着急,反应越重越好,这是排病反应。结果,接下来孩子越来越好,最终问题解决,回到美国,当初治疗的医生都大吃一惊。

那么为何会如此呢?就是在美国,夏天的时候,空调太凉了,朋友讲一般夏天的室内,都要穿西装,此时寒邪束表,气机郁闭,往往会在皮肤出现问题。

类似的事情,我感觉很多地方都有,比如新加坡。新加坡室内的温度,是非常低的,之前就听闻有中医说,当年刚刚改革开放,应邀去新加坡出诊,本以为那里靠近赤道,气候酷热,应该会更多用到一些清除湿热的方子,结果到了那里,发现自己用的都是麻黄汤、桂枝汤之类的散寒的方子。后来我去了新加坡,发现情况确实如此,比如带孩子找我来咨询的,有很多是阳气不振、寒邪束表的皮肤问题,各种湿疹之类的,还有阳气虚弱、卫气不固证型的鼻炎等,究其原因,多数是因为空调冷气,伤害人体的阳气所导致。

夏天莫让脾胃受寒

另外,除了空调冷气,夏天的时候,人们会喜欢凉爽的地方,比如有朋友旅游,到山间的溪水里涉水嬉闹,到阴凉的地下室乘凉睡觉等等,类似的行为,可能春秋的时候都不会有事,而在夏天却容易中招,这就是因为夏天毛孔开张,腠理松懈,阳气在外的缘故。

除了外寒对体表的伤害,人们在夏天的饮食,也很容易让自己的脾胃受寒。夏天的时候,喝凉爽的饮料、吃凉的食物一定是舒服的,但是舒服并不代表对身体有益。我们见过太多的人,夏天喝冰啤酒、冰饮料,当时喝得痛快,可是后来阳虚腹泻,但凡吃到点凉的食物就腹泻,常年如此。有的人从此脾胃虚寒,喝点凉的胃就开始不舒服,这样的人,在中医诊所,几乎天天都可以看到。这就是寒邪通过饮食,直接进入体内,最先影响的是脾胃,然后,其他脏器也会受到影响,比如心阳、肾阳等等。而这种危害,以夏天最容易出现,其比率远远高于冬季的受寒。只不过,我们在夏天受寒,伤到了阳气,变成了阳虚体质,而到了冬天,这种体质的人会感觉特别难受而已。建议夏天脾胃受凉的人可以用附子理中丸来治疗,一般效果较好。

所以,在夏天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防范寒邪,一定不要受寒,夏天防好寒邪,其他季节身体才会健康。

猜你喜欢
温阳阳气脾胃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露已冷 草木在喊固本温阳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再见初恋
中医专家谈养胃之道
遗失在岁月深处的宝剑
站在顶楼大声说出我的爱
黄精治乏力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