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景,构建高效课堂

2021-09-05 19:25邓志兴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3期
关键词:情景道德与法治初中

邓志兴

【摘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然而,对于不同的学科来说,创设一个怎样的情境,怎样去创设情境,这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本文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对教学情境的形式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不断激发起新的学习冲动,从而以热烈而高涨的情绪投入学习,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景;高效课堂

《道德与法治》在很多人看来是一门严肃而枯燥无味的课程,理论性很强。事实上,很多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确实也偏向了理性的追求,偏于道德观念和理论知识的灌输,极大扼杀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自然不高,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学目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适当地改变教学方法。教育部编写的《道德与法治》教材要求课堂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因此,情景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渐被人们所采用和重视,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设“乐境”,以乐激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以学习为乐的人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我们知道,当代学生不喜欢机械、封闭、沉闷、压抑的课堂,他们乐于竞争、乐于表现、乐于游戏、乐于探究、乐于实践、乐于幽默、乐于激情、乐于冒险、乐于幻想……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特点想方设法创造学生“乐学”的课堂。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注入电影、绘画、音乐格言、警句、诗词、小说等情节创造意境,开设表演、辩论课,开展课堂探究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等,丰富《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到“乐”的转变,自然构建高效课堂。

例如,在讲授《青春时光》时,笔者给学生欣赏我国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优美的乐曲令学生如痴如醉。听完音乐后,笔者问学生有什么感觉。学生甲说:“我感受到了花的芬芳、水的清澈、月的朦胧、风的轻扬。”学生乙说:“我感觉到了春之美丽、春之多情、春之浪漫、春之梦幻。”学生丙说:“我觉得人的青春就如音乐呈现的自然春景般美好动人,虽然短暂,却充满着活力、充满着激情、充满着希望。”没想到思想品德课的提问却从学生口中吐出诗一般的答案,令笔者十分惊讶。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的感染下,思维如同插上了翅膀,在自由王国中飞翔,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此外,初中生具有竞争心理特征,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教师的认可,在课堂学习中得到更好的评价。笔者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竞赛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展示和表达自我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之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学习“建设美丽中国”时,笔者出一个竞赛式题目“环保点子比多少”,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比一比看谁的点子多且好,并评出“智慧之星”。这样的课堂充满乐趣与快乐,自然深得学生的喜爱。

二、创设“问境”,以问导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编者设计了很多生活情境与生活案例,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并分析教材内容。但是,教材提供的情境探究与学生生活实际在时空上存在一定距离。教师必须留意学生的校园生活,关心他们的校外表现,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搜集各种生活素材,创设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时代感的生活情景,并结合情景提出问题,把问题放在情境中,引导学生结合问题去探索,在情境中体验,在感受中体验,在感受中升华情感,自然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学习《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一课时,笔者利用PPT先让学生浏览一个学生日记:“我(小冯)是一名八年级的学生,爸爸妈妈希望我考上重点高中,承诺不用我做任何家务……可当他们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还是抱怨我没体谅父母。我把学习搞好了,任务就完成了,怎么他们还不满意?我學习比较优秀,班主任让我当学习委员,帮助学困生争取学习进步。虽然这不难,可我觉得很烦……学校的大扫除很累人,在家里我又从未搞过卫生,我真的不想参加大扫除……”看完日记后,学生们思考了笔者设置的问题:(1)小冯的责任是什么?(2)他被动地承担了什么责任?他自愿承担哪些责任?他怎么能享受责任带来的快乐呢?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像小冯这样的思想冲突,与这些冲突相结合,让学生思考自己的责任,教会学生在冲突中做出合理的选择,积极承担责任,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可以以问题为线索,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材知识,并与现实生活中实际事例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设“真境”,以真践行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从具体到一般,由基本事实引出道理,增强了教材内容的可读性,这需要依靠主题活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活动中让学生感知和理解知识,从而达到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创造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感悟。这样便能使学生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具有深刻的灵魂。当然,积极活动的选择和确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

例如,学习了《亲情之爱》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要求要有过程、有感想、有评价,并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心得。事后,很多学生都说,平常都是父母为自己付出,现在要求他们做这个作业,有些家长感到很别扭、很不情愿;有些家长则有点受宠若惊;有些家长则感动得热泪盈眶。有的学生说,通过这一次作业,感觉和父母的距离拉近了……恰当地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学会感恩,增强亲子关系,也学到了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生活经验,培养了学生孝顺父母等品质,使学生和父母可以更好地相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发展学生的技能和情感,充分体现《道德与法治》的德育功能。当然,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还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到工厂、社区、商场做调查或访问活动,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教学效果。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各种创设教学情境的积极因素,让学生体现到学习的“轻松感”,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好奇心得到鼓励、创造力得到发展。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从而自然地构建了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桂杰.论如何打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J].基础教育论坛,2018(32):48-50.

[2]陈巧英.在创设情境中让学生学会探究[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6):26-27.

责任编辑  杨  杰

猜你喜欢
情景道德与法治初中
楼梯间 要小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把美留在心里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轻松模仿,开口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