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子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1-09-05 18:44赖淑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3期
关键词:学习农村

赖淑珍

【摘要】在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大多往城市迁移,第二、第三产业成为主要就业方向。然而,受限于我国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与城市较高的经济等方面负担,不少农村子女成为了留守农村的特殊群体。

【关键词】农村;留守子女;学习

大部分留守子女欠缺完整家庭的亲情陪伴与教育,导致他们面临着生活、教育、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培养和教育留守子女,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我国全面脱贫后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

一、“留守子女”的现状

在耕地稀少且工业化尚不健全的鄉村,许多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维持生计,而孩子则会被交与留村亲戚们照料。然而,受托人对于孩子的教育效果始终无法替代亲生父母,因此,留守子女的问题难以避免:留守子女在放学或节假期间有监管空白期,容易养成不良的为习惯;留守子女自理能力差,多有厌学情绪甚至弃学行为。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对我国乡村实情的调研,罗列了目前农村留守子女主要面临的问题。

二、“留守子女”面临的问题

(一)心理问题

和谐温馨的亲子关系与子女健康心理密不可分。大量的亲情交流,才能全面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青壮年劳动力通常是外出务工的主要劳动力,而其子女此时大多上着小学和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相比之下更需父母的陪伴、关爱与教育。父母双方其中一人的缺席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小的影响;若是双双缺席,那么极有可能导致学生的情感认知与心理发育不健全,日后便无法顺利地融入社会。事实证明,父母的失位容易致使留守子女形成不良的性格与病态的心理。

(二)健康问题

调查分析发现,留守子女一般都由有一定经济保障的亲戚照顾,大多数都是老人。由于隔代制度的弊端,照料者与留守子女的思想观念之间差距极大,存在明显的交流和沟通障碍,这样对留守子女的学习和接受教育极为不利,容易引发留守子女诸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有的留守子女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睡眠作息,饮食结构紊乱与生物钟颠倒等现象屡见不鲜,身体健康情况令人堪忧。

(三)家庭教育问题

在市场经济深化的背景下,外出务工成为农村地区劳动力重要的收入来源。然而,近年来,村民意图迅速脱贫致富的心态改变了以往单纯的民风民俗。家长受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淡漠了对子女行为的规范和法制教育,再加之陪伴时间少,留守子女的法制观念近乎于无,行为不当甚至失范的现象比较突出。身处在不良的环境下,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然成为一个无法绕过的社会问题。此外,小学、初中是养成良好道德习惯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父母的爱和教育的缺位对留守子女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再者,乡村的长辈大多文化程度不高,除了欠缺先进的教育理念之外,很难在学习上给予留守子女切实有效的辅助与引导。不注重对子女的行为习惯和法制概念的培养,这些都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

(四)安全问题

很多家庭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小孩多与年迈的祖辈长期生活在一起。作为一个特殊的抚育者群体,他们通常具有年龄偏大、身心健康状况不好等特征,情况再差点或许还需要同时照看几个小孩。因此,看护人往往只是勉强照顾留守子女的基本生活,而且学校也只能保障他们在校期间的安全,因而农村突发事故中受伤的大部分是留守子女。笔者经查阅资料得知全国各地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和斗殴偷抢等重大事件中,留守子女意外死亡比重相对较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部分家长、长辈的防范和安全意识匮乏,留守子女成为了被侵害、拐卖等恶性犯罪案件的受害者。

三、提高和改善城乡“留守子女”学习条件的对策

根据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父母常年在外对孩子的学习状况有诸多的影响。同时,这些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许可以被认为是整个乡镇教育工作积压许久的一大弊病。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一是部分农村地区的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短缺;二是部分农民由于家庭和现实的基础性而生计困难。下面,笔者就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农村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氛围

首先,外出务工的家长应增加关于生活情感的认识思考,积极地更新教育理念。仅仅为孩子提供良好充足的物质和精神学习条件远远不够,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才能一定程度上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家长应慎重考虑后再决定选择临时监护人。如果夫妇双双都要外出务工,那么可以考虑将自己的子女寄养在一个具有一定文化和学习氛围,比较富有时代性和文化的,并且富有社会责任心,还可以悉心监督和指导自己子女的亲戚或者同乡之处;最后,家长在每次外出前可主动与孩子的任课教师、班主任取得联系,向教师反映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教师得以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的管教和关注,做到有针对性地培养。除此之外,家长外出时还应当定期与教师、临时监护人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子女的发展和变化。

(二)教师拓宽关爱领域,发挥好学校的主导性作用

针对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的学生,学校应当尽可能地主动承担更多学习引导和生活管理的责任。如此一来,也对教师的教育素养和基本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尤其是班主任或生活辅导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更多真切的关心,从物质和情感两点上弥补留守子女在亲情上的缺失。首先,教师必须做到了解留守子女的基础生活情况;其次,教师应当关注并跟进留守子女的学业进度和品行养成情况,定期与他们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和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最后,教师对留守子女的教育,应以关怀为主、引导为辅,让教师的悉心关怀与循循善诱成为这些学生健康成长路上的最大助力。

要想真正解决好农村留守子女的各类问题,需要从根本上通过政策措施来推动农村户籍管理体制的改革,转变现行的城乡两元社会的经济结构,促使农民子女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比较合理的条件。并且,我们还要全面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以及其它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等社团的功能和作用,有的放矢地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处理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子女在思想、学习和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所需要解决的诸多困难和挑战,使他们像城区学生一样“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皮修平,侯健康.走进乡村构建和谐[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叶敬忠.关注留守儿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邵健丽

猜你喜欢
学习农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小学生学习与生活分离的社工干预行动项目设计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