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井冈山

2021-09-05 15:24时国金
青春 2021年9期
关键词:井冈山书院红军

时国金

久有凌云志,欲上井冈山。因为我知道,在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巍然屹立的井冈山,是一座神奇的山。它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有着非同寻常的联系。

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历时两年四个月,一段可歌可泣、开天辟地的峥嵘岁月在这里演绎。

在850多个日夜里,有48000多名革命战士献出了火热的青春。每一个鲜活生命的戛然而止,都是一曲悲壮而激昂的赞歌。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红色的基因,每一位战士都是一颗发光的星火,星星之火不灭。中国革命的火种浸泡着英烈的滚烫鲜血也从这里开始形成了日后不可阻挡的燎原之势。

90多年前的硝烟已经远去。井冈山的每一处旧址、每一件文物都用无声的语言向我们叙述着当年挥之不去的记忆,诉说着那些为了理想信念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辟之地……有人说,这里,是天下第一山。

走进井冈山,我们第一站便来到了三湾村。村头的枫树坪上,两棵枫树和一棵香樟郁郁葱葱,挺拔雄伟。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很快遭受重大挫折,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9月19日毛泽东在湖南浏阳文家市召集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决定放弃原来攻打长沙的计划,向江西萍乡退去,把起义军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去寻找落脚点,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策,是毛泽东“上山”思想实践的开始。

9月29日,来到了永新与茶陵、莲花、宁冈交界处的小山村——三湾,毛泽东对部队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设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军队民主制度”,初步解决了如何建设一支无产阶级的人民军队的问题,为建设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新型军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一支革命的队伍从这里脱胎换骨,走向胜利。

那个秋天,枫树坪上的这两棵枫树,一定是举着满身的红叶,艳丽地挺拔在这青山绿水之间,犹如那红红的战旗,猎猎飘扬,威武不屈。90多年过去了,经受过洗礼的枫树,历经百年的风霜雨雪,依然从容镇定,俯视众生,每片树叶都那么葱绿,每一根枝条都那么劲直。

我站在树前,让同学拍了一张照片,树静影深,苍翠欲滴。于是,我与这树便有了一种关联,心中仿佛也有万千红叶迎风烈烈。

学院的老师带着我们循着红军的足迹来到了大井。

井冈山的地名和我们老家地名的取名有不同的参照系,崇山峻岭之间,大一点的平地取名为坪,如茨坪、茅坪。其次为井,有大井、小井、中井、上井、下井,合成大小五个村庄,因为每一块土地都被峰峦叠嶂的群山层层环抱,其形状宛如一口口井,因此得名。再次是冲。有比冲更小的叫坑。仅有几户人家的就是窝。最小的只有一户人家,就叫眼了。老家的取名是以人为参照,更注重居住在上面的人。姓张的住处就叫张家村,姓赵的住处就叫赵家庄,这看起来倒像是更有人本思想。

大井是大小五井这五个村庄中最大的一个村子,周围的群山,一边如同龙脊,一边犹如虎背,龙虎交应,山上松树茂密成荫,乡间溪水清泉流淌。当年在井冈山区流传着“行州府,茨坪县,大小五井金銮殿”的民谣,从这首民谣里反映出大井村在井岡山斗争时期的重要位置。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先后在大井村居住过。

这里是当年王佐的根据地。毛泽东带领队伍来到井冈山,王佐亲自下山迎接,并将自己的房子让给他住。红军退出井冈山后,房子惨遭焚烧,仅留有三样原物:一堵残墙,两株树,一块读书石。

今天的房子就是依照这堵残墙复建的。房子门前,有一块不到一米见方的石头,毛泽东当年经常坐在上面读书、看报和批阅文件,思考着中国革命的命运和前程,人们称之为读书石。我们来的时候正下着瓢泼大雨,雨落石面,珠玉溅飞,大家也就打消了坐上去感受一番的念头。

房子的后面是两棵常青树。一棵是南方红豆杉,另一棵是椤木石楠,树边的稻田就是战士们的练兵场。

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年残酷的烈火并没能将大树全部摧毁,因为树根仍然保留着,它们以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1949年,这两棵树长得枝繁叶茂,似乎预示着春的喜讯。1965年5月,毛泽东千里来寻故地,回到了阔别38年的井冈山,说来也巧,两棵树好像事先得到了喜讯,树上开满了如雪似银的小白花。1976年,两棵大树因虫害渐枯。井冈山博物馆请来了林木专家,对大树进行整治,根除了病虫害,经过治病、施肥、精心呵护,枯木逢春,如今仍蓬蓬勃勃。

站在龙江书院门前苍茫古韵的状元桥上,我惊诧于这座古老书院保存得如此完整。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及湘南农军来到宁冈县城龙市镇胜利会师,史称“朱毛会师”。一场风云际会,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轨迹。

龙江书院见证了这段历史。龙江书院始建于1840年(清道光20年)春,完工于1843年秋,是由原宁冈、陵、茶陵三县的客籍绅民捐款集资修建的。建院后近70年,龙江书院出过三名状元,38名进士,十余名举人。龙江学院坐西南朝东北,砖木混合结构,由前中后三进、左中右三组,对称布局而成,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中间为门厅,中厅“明道堂”为授课场所,后进“文星阁”,可登高远眺,会客读书。

1928年4月28日,指挥部队担任掩护任务的毛泽东回到龙寺,他听说朱德等人住在龙江书院,立即带领几名干部赶来,在书院的门口和朱德第二次会见,接着大家一起登上文星阁最高层,进行了亲切交谈。毛泽东介绍井冈山根据地的主要情况,朱德谈了湘南暴动和部队转移上山的经过,在亲切的气氛中,大家商谈了两军会师后的有关事项,并定下了召开军民庆祝大会的时间。

龙江书院能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与当年国民党军队进驻井冈山后,有书院、祠堂和庙宇“三不烧”规定有很大关系。今天,我们在文星阁的后院还能看到一棵与书院同龄的金桂,笔直挺拔的树身宛如壮年人,坚实的躯干上居然附生着几大片槲蕨,这可是专治跌打损伤、腰膝酸痛的稀缺药,平生倒是第一次亲见活的标本。它是否就是那时专为红军而催生的呢?也许红军当年就用过这些药。

井冈山会师后,极大地增强了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实力,加快了井冈山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两支铁流汇合到一起,从此形成红军主力,使我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大旗举得更高更牢。”

没有到茅坪八角楼之前,我一直以为八角楼是一座有八只角的建筑。

这天,我们来到茅坪村,在谢氏慎公祠院的西北角,看见一栋赭黄色土砖结构的二层小楼房。带队的老师告诉我们,因其屋内有一八角形天窗,当地群众习惯称其八角楼。

走进楼房,沿着窄小的木梯上到二层,就是毛主席当年生活和工作的房间,外屋摆放一张方桌,墙上悬挂着毛主席与贺子珍同志当年的照片。室内陈列的家具、物品,十分简陋,一桌,一椅,一板床,两顶斗笠。据说都是毛主席和贺子珍同志当年在这里居住时用过的原物。

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在这里,毛泽东不仅领导和指挥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还通过深入调查,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进行红色政权理论的研究,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排除左、右倾思想的干扰,从理论上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引导党和人民朝着胜利的道路前进。八角楼的灯光,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

伫立在已显斑驳的书桌前,望着那仅放了一根灯芯的清油灯,时光仿佛回到了那艰苦的岁月,我的眼前闪烁着一团圣火,耳旁回响着一个雄浑的声音: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经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信念有多坚定,路就能走多远。

这个雄浑的声音夹着浓浓的湖南口音,在那战斗的岁月如星星之火,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播撒在苍茫大地。

在井冈山的最后一天,我们登上了黄洋界哨卡。由于地形和山谷环流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黄洋界气候多变,风大、雾多、云奇,那妖娆的迷雾和翻滚的密云,一眼望去如同奔腾的大海,呈现出群山奔涌、白云填谷的气象,让你不觉得是在人间。上山途中大家举着手机不停地拍照,希望留下那些云彩变幻的精彩瞬间。有时车内传出一阵唏嘘的惊叫,着实被这美景所震撼。

登临山顶,极目远眺,云团锦簇,波涛暗涌,犹如临近大海之边。这便是井冈山常见的云海。

山上的人告诉我们,刚刚还是雾锁群山,你们来前,一阵风吹出了一片晴空。太阳将万丈光芒投射云海,五彩斑斓,一缕缕金光,傾泻而下,轻抚着每一座山、每一棵树。海的远处,一座座山峰像一个个岛屿在云海中沉浮。缥缈,灵动,又气势磅礴,如梦如幻。

山上已是人头攒动,众人围绕着重建的哨卡、仿制的大炮,和几近湮没的战壕倾听着那战斗的故事,感受那战火纷飞的激情岁月。

我却独自拐上了朱毛红军的那条“挑粮小道”。幽静的山谷,游人渐稀,数声鸟语,满目葱翠。斑驳的石板,坑坑洼洼的土路,陡峭的山道,可以想象过去这条道路有多么难走。

井冈山会师后,原先根据地1000多名红军增至上万名,革命力量壮大了,可粮食供给却十分困难,吃饭成了难题。于是红军和边界群众在井冈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挑粮运动。当时已有42岁的朱德和35岁的毛泽东在公务繁忙的情况下依然亲自参与挑粮。在他们的带领下,红军每天往返100余里,靠着肩挑背驮,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了井冈山,解决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给养问题,支撑了割据井冈山工农武装的革命斗争。

回溯红军在井冈山的艰难岁月,挑粮小路无疑极具象征意义。它不仅与红色政权的存在休戚相关,还历练出无数的铁肩膀、铁脚板,担起了中国革命的重担。打铁的人必须是铁打的人。

1965年,毛主席在巡视大江南北时重上井冈山,抚今追昔,写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

旌旗奋,

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是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回首山下,古道弯弯,翠竹万顷。羊肠般狭窄而崎岖的小道上,穿越百年,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正挑粮上山,一路挥汗如雨。根据地传唱着革命乐观主义歌谣:

红米饭,南瓜汤,

秋茄子,味好香,

餐餐吃得精打光。

干稻草来软又黄,

金丝被儿盖身上,

不怕北风和大雪,

暖暖和和入梦乡。

今天,这条小道上,行走着五湖四海的学习者、朝圣者和游人。他们穿上红军服,挎上粮食袋,从山脚走到山顶,体验当年红军挑粮时的艰辛。在行走中,付出汗水,收获启迪。确实,挑粮小道上的挥汗如雨,胜过书本上的千言万语。

井冈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校园,只要你用心去翻阅它厚重的书页,那些至今仍在传颂的诗词歌谣,那些传奇人物的传奇故事,听了无不使人激情澎湃,倍添动力。这些丰富的文化载体将崇高的理想信念,厚重的先进文化,丰富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融入其中,足以陶冶情操,振奋精神。

井冈山,浑身上下洋溢着一种气质、神韵,它的空气中弥漫着那种红色味道。漫步在街头,苍翠的柳杉似在诉说当年艰难岁月的严酷激烈,镇路边匠心独具的火炬路灯犹如星星之火照亮了通往一个新时代的路径。

巍巍高山,汤汤流水。井冈山见证了一段伟大的革命历程,铸就了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这座丰碑,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也许因为井冈山红色属性过于强烈,人们常常忘记井冈山还是一座景色秀丽的绿色之山,山岳连绵,层峦叠嶂,奇峰绵绵,谷壑幽深,那碧绿的兰竹,挺拔的水杉,苍松翠柏,把500里井冈染成了绿色的海洋。河道蜿蜒于山谷之中,似盘龙缠绕。村寨点缀在林木葱郁的崇山峻岭,伴以片片沃田,呈现一派高山田园风光。

这里山高林密,气清水秀。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带来充沛雨量和宜人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温度为14.2摄氏度。

井冈山森林覆盖率高达86%,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超过8万个,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那浓浓的绿,漫山遍野,触目皆是,无论是山顶还是山下,坪上还是郊外,每一个角落,无所不在,除了公路房屋,几乎找不到一寸裸露的土地。

如果说,绿色是井冈山的主色调,信念则是这绿海的底色。红与绿,交相辉映;历史与现实,天然融合。

回来的路上,依然是井冈山漫无边际的绿海沿路弥漫,心底却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红彤彤的,透亮,透亮。它是八角楼的灯光?黄洋界上的炮火?还是龙江书院朱毛会师的猎猎红旗?

听学院的老师介绍,春天到来时,漫山的杜鹃会竞相开放。那时,人间四月芳菲尽,井冈山却正是杜鹃的花期。朱霞焰焰山枝动,绿野声声杜宇来。各色杜鹃或沿着山脊两侧妩媚怒放,或铺在山坡状如云锦。远远望去,千山飞红,万花叠彩,霞帔浪漫,锦屏俏丽,宛如仙境。

特别是一种乔木状的高山杜鹃,绽放在巍巍的山顶,一簇簇似猎猎红旗,焰燃如血。

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我想,这种开得滴血的杜鹃,一定是在90多年前开始绽放的,不前不后;也一定是48000棵,不多不少!

这是一座英雄的山。

责任编辑 菡 萏

猜你喜欢
井冈山书院红军
朵云书院黄岩店
井冈山诗五首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白鹿洞书院记
再唱十送红军
井冈山抒怀
书院讲习一例
向书院学习
七绝 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