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一抹亮色

2021-09-05 15:24晃晃悠悠
青春 2021年9期
关键词:胭脂配角西夏

晃晃悠悠

写历史小说,依我看来,有点类似填词,在既定的框架结构、平仄格律要求下丰富内容、填充血肉。又有点像指定原料的烹饪大赛,同一起跑线考验厨師对食材的把握和组织手艺。完全意义上的真实历史早已不复存在,当我们捧着一页页历史的碎片,反复揣摩当时的世情沧桑、民族传奇,更多的是力图寻找串联这些碎片的关联线(人物的性格、思想、历史规律),赋予人物行为、言论(史实)一种合理的解释。解释又必须基于史实。我曾经看过许多历史小说,写着写着就变了味,人物性格渐与史实相背离,不得已改成“架空历史”或者“戏说历史”,甚至是胡说历史。

蒋胜男之《铁血胭脂》,从开坑一直追到现在,大多数时间是保持沉默。看霸王文并不比吃霸王饭高尚很多,一样是享用别人的劳动成果而吝啬于付出回报。但是,在我痛下决心想说点什么的时候,发现无话可说。就人物谈人物,说些诸如“胭脂真有个性”“元昊配不上胭脂”“我喜欢遇乞”之流对作者帮助甚微,而浮于表面的赞美,说些“大气啊恢宏啊”的套话,隔靴搔痒,私心揣度蒋猫会遗憾地感到评论者没有明白这篇文章。于是又把蒋胜男以前的《鹰王》《魔刀风云》以及《妲己之死》捞出来过了一遍,大致翻了翻西夏历史,打了个简易的底子。好,总算可以清清嗓子说两句了。

自蒙古军队的铁蹄踏上了贺兰山,西夏灭亡后,整个党项一族消失得无声无息。很惭愧,我连《贺兰雪》都没看过,西夏的历史在我记忆中几乎是空白的,依稀是高中历史中成吉思汗东征西讨的时候,提到过西夏随宋、辽王朝一起灭亡。仿佛嗑瓜子般,记不得谁先谁后,挨个被蒙古铁蹄给“嗑”掉了。托蒋猫的福,看了这本小说才开始逐渐有意识地去了解一些西夏历史。挑战这样一个历史故事,一方面史料很少,另一方面也未尝不是一种优势。作者发挥的空间大,更见功底。对读者来说,因为不了解,所以更新鲜,要不怎么说“月亮都是外国的圆”呢?那是一段不为人们熟知的历史,蒋猫的笔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阿里巴巴之门,西夏的异域人物啊风土人情啊英雄美女啊,还有政治阴谋、宫廷争斗、文化冲突,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展现在你的面前,叫人看着,这也新奇那也有趣。可贵的是蒋猫虽以胭脂元昊之间的感情纠葛为线来叙述西夏史,但并没有就宫廷说宫廷,一样以细腻的笔触铺张地写太子大婚、榷场灯会(还是觉得少了点),研究党项名字起法,这些虽然是细枝末节,但绝对比宫廷争斗、飕飕飕的眼睛射箭更费功夫,更需要充分的史料支撑。

选没藏氏做线索是一件很合算的事,一方面,她覆盖元昊的一生,与元昊的前任李德明、继任拓跋谅祚关系也不错(废话,他儿子不就是她儿子么),作为元昊的青梅竹马,政治素质简直是现成的,能够轻易看穿别人看不懂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她西夏大族没藏族后人及野利族媳妇的身份,可以看到元昊也够不到的地方。还有谁比没藏胭脂更具延展性呢?谁?谁?有本事就站出来!

人物性格的鲜明是本文的第二特色。蒋猫无疑非常偏爱胭脂,在她身上赋予美丽、智慧、武功、骄傲,还有太多同时代人所不可能具备的性格。以至于让人觉得除了她,没人配叫胭脂;很多个性化的语言,除了她,没有其他人可以说出来。

相较之下(砖来了),配角笔墨太少,描写多数直白介绍,语言刻画草草,能举出来细细分析鉴赏的名言不多。离开文章之后,我对男二号野利遇乞的印象仅限于模糊的大好人,有胆子抢元昊的女人,仅此而已。还不如野利仁荣呢!对后宫诸女呢,重点描写争宠和阴谋,差不多就要在脸上写“我是配角坏女人”了,就没有一个性格复杂些的。还有那个黛阿公主,不管主观客观别人是救了你好不好,你只念仇不记恩,脑子也太白了;那个野利朱雀,咋这么不堪一击呢,还搞稻草人的把戏。后宫诸女生来就为了争宠,斗斗斗,一个例外也没有,并不是说“世界充满理解和爱”,那是骗小朋友的。但仅就人性而言,有正面反面,除了胭脂全是反派显然不太合理。女性内心的同情心及理解呢?全是敌人一个朋友也没有么?西夏王宫的斗法与任何宫廷似乎没啥区别。用这些配角来衬托胭脂,哎,我心有不甘啊。

本文首发于晋江文学网。

责任编辑 孙海彦

猜你喜欢
胭脂配角西夏
热带雨林的胭脂太阳
一个三角函数配角公式及其应用
“配角”也点睛
最佳配角
西夏“上服”考
试述西夏军抄
再考西夏的马
故事里的那些配角们
花明驛路 胭脂暖
胭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