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秋
【摘 要】文章提出,少儿报刊开设心理辅导栏目,应该符合四方面要求:给少年儿童搭建倾诉的平台,关注、研究少年儿童的心理动态,贴近少年儿童的心理和心灵,培养少年儿童积极的心理品质。少儿报刊策划心理辅导栏目,应该倾注真情,让少年儿童感受到被关注;以“故事+道理”的形式解答,减少空洞说教;专业辅导,让少年儿童走出困境;邀请同龄人当小主持人,发挥同伴的正向影响力;组织线下活动,拉近和少年儿童的距离。
【关键词】少儿报刊;心理辅导栏目;编辑策划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希望。要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除了要求少年儿童具有良好的品德、掌握丰富的知识、锻炼强健体魄,还要磨炼坚强意志,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是少年儿童快乐成长、报效祖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学业的压力、家庭的困惑、人际交往的迷惘等各种各样的烦恼,极易产生心理困惑增多、情绪波动较大、抗挫能力减弱等心理问题。作为服务广大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少儿报刊,有必要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本文以《广西少年报》“星星姐姐”信箱栏目为例,探索少儿报刊开设心理辅导栏目的编辑策划工作思路。
一、少儿报刊开设心理辅导栏目的基本要求
心理咨询主要有障碍性咨询模式和发展性咨询模式。前者需要专业的干预和治疗,后者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布洛克尔指出,发展性咨询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要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运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1]少年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烦恼或困惑,不属于障碍性心理问题,大多为发展性心理问题。少儿报刊心理辅导栏目接受的心理咨询范围一般是发展性心理问题。因此,少儿报刊心理辅导栏目的定位就是关注、倾听、研究广大少年儿童的心理烦恼和困惑,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少儿报刊开设心理辅导栏目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给少年儿童搭建倾诉的平台
成人觉得现在的孩子无忧无虑,因此孩子的烦恼和困惑往往不被大人重视。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为人知的烦恼。一些在成人看来很不起眼的小事,可能会引发孩子的不安心理,并最终演化为孩子心理疾病的源头。而且,随着少年儿童年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他们的烦恼和困惑越来越多,因此,“他们希望得到指点,需要心理咨询,但又不愿意把烦恼对家长、老师和同学说。他们需要的是一位可信、可靠、亲切,可以替他们排忧解难又最好是不要见面的朋友”[2]。少儿报刊可以满足少年儿童的这些需要。少儿报刊大多是由各级团委和教育部門主办,是少年儿童主要的课外读物,在少年儿童中具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力,是少年儿童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因此,少儿报刊开设的心理辅导专栏,应是少年儿童倾诉的平台,少年儿童可以直接写信给编辑大朋友倾诉,解除心理困惑。
(二)关注、研究少年儿童的心理动态
少年儿童虽然不愿意和身边的老师、家长、好朋友倾诉困惑和烦恼,但是他们愿意写信或打电话给少儿报刊心理辅导栏目的主持人。因此,少儿报刊心理辅导栏目成为了解少年儿童心理动态的窗口。透过这扇窗,可以感受到少年儿童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他们学业上的压力和人际交往的烦恼,感受到他们的委屈和无助。为此,少儿报刊的心理辅导栏目应该认真关注、研究少年儿童的心理动态,并对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及时回信或载文疏导。少年儿童的心理烦恼和困惑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家庭问题导致的烦恼,包括和父母教育管理上的冲突、父母感情的变化、家庭成员的变故等;二是学业上的烦恼,包括学习成绩下滑的焦虑、兴趣班过多、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等;三是人际交往的烦恼,包括与朋友交往的烦恼、和老师相处的困惑等;四是社会不良影响的烦恼,包括追逐名牌、互相攀比、遭遇“小恶霸”、电子产品的影响等。
(三)贴近少年儿童的心理和心灵
现在的少年儿童在生活中物质丰富,他们的需求变得多样,对精神的要求更高。他们思维活跃,个性独立,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空洞的说教。因此,少儿报刊心理辅导栏目要贴近少年儿童的心理和心灵,要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孩子,时刻保持一颗童心,慢慢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要正视孩子的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验孩子的需要,而不是想当然地按照成人的想法去推测和衡量孩子的需求。对于他们的烦恼,要感同身受;对于他们的快乐,要用心感受,采用少年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化解他们成长路上的烦恼。总之,少儿报刊的心理辅导栏目要从“心”出发,贴近少年儿童的心理和心灵,为他们排忧解难。
(四)培养少年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认为,积极心理学是指人们将积极情绪投入而获得满意的情感,获得幸福。它倡导关注人的生活是否健康、幸福,是否得到积极的改变。”[3]积极心理学倡导培养能对个体产生积极、正面影响的各种心理因素。因此,少儿报刊心理辅导栏目除了关注传统的少年儿童消极心理外,还应积极关注少年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引导少年儿童正确面对烦恼、困惑、挫折等,培养乐观、勇敢、自信、正直、毅力、仁慈、爱、责任、自我控制、感恩、希望、宽恕、幽默和热情等积极心理品质,促使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二、少儿报刊心理辅导栏目的编辑策划实践
(一)倾注真情,让少年儿童感受到被关注
少年儿童作为一个特有的人生阶段,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少年儿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不同时期的教育方式应该也不同。所以,当少年儿童出现心理困惑时,关注、倾听他们的心声远远比其他方式更有意义,更能让他们的成长历程变得顺畅愉悦。面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困惑,作为少年儿童的良师益友的少儿报刊更要关注、倾听他们的烦恼和困惑,感受他们内心的需求,要倾注真情,让少年儿童感受到被关注。
《广西少年报》“星星姐姐”信箱栏目刚开设时,报社美编为主持人“星星姐姐”设计了亲切的卡通形象,栏目主持人还设计了广告语“成长烦恼谁人晓,星星姐姐知我心”。此举吸引了受到困扰的少年儿童的关注,他们纷纷给“星星姐姐”信箱栏目写信。栏目主持人对来信都是认真进行分类整理。对于一些小读者日常碰到的小问题,比如粗心的烦恼、被朋友孤立了、小秘密被“唱通街”等问题,及时回信疏导;对于一些普遍存在于少年儿童当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每期选择一个在报纸上进行载文疏导,让更多遇到类似问题的小读者得到启发;对于比较棘手的问题,邀请各方面专家给予专业的指导意见后,再回复读者。为了保护读者的隐私,所有公开刊登的信件,均对来信的小读者采用化名处理,也不公布具体学校的名称。通过载文疏导,少年儿童感受到自己被关注,烦恼有人倾听,有人帮排忧解难。
(二)以“故事+道理”的形式解答,减少空洞说教
少年儿童一般不喜欢听大道理,不喜欢空洞的说教,喜欢听故事。栏目主持人抓住少年儿童的这个特点,对于他们的心理困惑,采用“故事+道理”的形式进行回复解答。即先给孩子们讲述蕴含相应道理的故事,给予孩子们启发,然后再加以引导,要求故事生动、语言亲切、道理深入浅出。
一位小读者给“星星姐姐”来信,反映他们班上一位男同学由于先天原因,只有一只眼睛视力正常,不少男生在背地里说他是“独眼龙”,这导致他很伤心。这位小读者想帮助他,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星星姐姐”通过生动的故事把如何对待别人身体缺陷的道理以回信的方式加以引导,小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以“故事+道理”的形式给小读者排忧解难,受到小读者们的欢迎。
(三)专业辅导,让少年儿童走出困境
心理辅导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为了让小读者们得到专业的辅导,《广西少年报》“星星姐姐”信箱栏目编辑阅读了大量的心理咨询书籍,夯实了理论基础。此外,还和南宁市教科所的心理学专家、广西高校的心理学教授、专业心理咨询工作室的专家联系,请他们作为该栏目的特约专家,对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给小读者们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比如邀请南宁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专业心理咨询工作室的专家指导小读者学会正确对待父母之间的感情变化或家庭变故;邀请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的法官谈校园霸凌的危害,提供应对办法;发现小读者出现障碍性心理问题,就及时和家长、老师联系,建议带孩子去专业机构进行干预和治疗。受到困扰的小读者通过专业的辅导或建议及时走出了困境。
(四)邀请同龄人当小主持人,发挥同伴的正向影响力
同伴教育指的是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少年儿童尤其如此。特别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少年儿童往往能够听取或采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心理辅导栏目可以借鉴同伴教育的理念,发挥儿童同龄人的正向影响,对少年儿童进行引导,完善其人格品质。比如,对一些少年儿童日常遇到的烦恼和困惑,栏目主持人应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策划,让小朋友们来争当“星星姐姐”。从同龄人的角度看待问题,选一些比较合理的、可借鉴的办法,經过编辑处理后刊登在报纸上,给受困小读者一些启发。这样容易引起小读者的关注和兴趣,还可以拉近栏目和小读者的距离。
(五)组织线下活动,拉近和少年儿童的距离
少儿报刊心理辅导栏目要获得读者的认可,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少年儿童,还应经常策划组织小读者活动,拉近和小读者的距离。比如邀请小读者来到报社编辑室参观,或者走入校园,组织小读者座谈会,零距离倾听小读者们的心声。在读者座谈会中,还可以设计一些心理游戏活动,通过游戏让少年儿童的心灵得到释放,让少年儿童在心理情境中体验、思考、感悟和认识。比如通过“破冰游戏”,让小读者变得放松,快速融入新环境,乐于交往;通过“传话游戏”,则可以让小读者在游戏中见证传话内容改变和扭曲的过程。通过策划组织系列活动,可以进一步了解少年儿童的心理需求,指导心理辅导栏目的编辑策划,使栏目办得更具有贴近性,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少年儿童。
三、结语
少儿报刊心理辅导栏目策划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栏目编辑心理学知识储备还不够多;接受心理辅导的范围不够广泛;数字化时代,少年儿童对写信咨询的热度减少,导致栏目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等。今后少儿报刊应加强心理专业培训,扩大心理辅导的范围,多策划活动,加强与小读者的互动交流,进一步了解少年儿童的心理需求等,将心理辅导栏目打造成为开展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韦志忠,周治琼.青少年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工作怎么做[M]北京:西苑出版社,2020.
[2]吕江虹.报刊加强少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途径[J].编辑学刊,1997(4):62-65.
[3]穆海婷,吕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20,6(8):87-88.
(责任编辑:黄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