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触铃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2021-09-04 13:09田孟杰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收腹单人秋千

田孟杰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秋千”俗称荡秋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历史悠久,深受人们喜爱,是一项只有女性参与的运动项目,它是一项具有较强技巧性、竞技性和观赏性的高空运动项目。秋千架是用两根柱子竖立在地上,木柱顶端架一圆木并固定起来。圆木上系有两条绳索,绳端用木板相连接。荡秋千时,人站在板上用力蹬板,或是坐在板上,发力使秋千绳摆动,越荡越高。朝鲜族在他们喜庆节日常常举行秋千比赛。比赛时,在秋千架前的一定距离处竖立两根长竹,长竹顶端连以长绳,绳子中间处系上一串铃铛,比赛者把秋千荡高,以身体触碰到铃铛次数多者为优胜。

自1986年起,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秋千运动被正式列为的正式比赛项目。设有个人赛和团体赛,项目有高度比赛和定时触铃比赛。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2019年举办了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全国各地(除港澳台)也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级民族运动会,其中26个省区(市)根据本地域情况形成每四年一届的赛制,目前云南省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单人高度比赛中运动员要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并在规定的预摆次数内运用自身的动作变换使秋千达到一定高度且触响铃铛。运动员靠自身技术触到的最高高度为最好成绩,触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因此,对秋千的触铃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合理的运用规律指导秋千单人高度项目运动员的训练,使其掌握的理想触铃技术,对获取好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是对秋千触铃技术的分析与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秋千运动单人高度项目触铃动作的关键技术,为指导运动员训练提出建议和对策。

1.1、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2010年云南省第九届、2014年云南省第十届、2018年云南省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运会秋千项目数名运动员和教练员作为研究对象,理论联系实际对秋千触铃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以研究内容为主,通过玉溪师范学院图书馆、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等查阅了与“荡秋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秋千项目”、“秋千运动竞赛”、“秋千运动竞赛成绩”及“秋千运动的相关因素”等相关文献资料,并查阅秋千比赛资料、录像等了解了秋千项目不同的技术特点,为本次研究提供了详实的理论依据。

(2)访谈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采用访谈的方式对云南省2010年第九届、2014年第十届、2018年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秋千项目数名运动员、教练员虚心请教与学习,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并归纳总结。通过总结与以往三届运动会的数名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谈话得知,单人高度触铃方法有用头触铃、身体前冲触铃和收腹举腿触铃,各有优缺点,但是最为实用的是收腹举腿触铃。

(3)逻辑分析法。

秋千在上升下降过程中都处于能量守恒状态,机械能在这两个过程中都不可能增加。秋千从后摆的最高点摆到最低点时,运动员由蹲式变成站式,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在最低点时运动员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动能最大势能最小,使秋千越荡越高的机械能在秋千荡到最低点的位置时增加,运动员由蹲式变成站式,在这个短暂过程中重力做负功。秋千从最低点前摆上升到最高点时,运动员处于站立状态,在最高点运动员和秋千的速度为零,动能最小势能最大,此时是完成触铃的最佳时机。使用收腹举腿触铃的方法,抓住时机,手臂、腰腹、腿等同时用力,加上惯性,使收腹举腿做的更有力。

(4)实地调查法。

跟随玉溪市秋千队备战云南省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亲自体验多种触铃方法,并与秋千队运动员、教练员及时沟通与讨论。

2、秋千触铃技术的重要性

在竞技比赛中,决定运动成绩的因素有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是影响运动成绩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秋千比赛规则规定,只要比赛者的脚不离开秋板,身体的任何部位触铃都可有效,且在同一个高度上预摆次数少则名次前列。秋千单人高度项目的动作分有预摆技术和触铃技术。比赛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技术上对运动员要求越来越高,想要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不仅仅需要一个好的预摆技术,也需要一个好的触铃技术。触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比赛成绩,它的改善和提高能够有效的促进比赛成绩的提高。

3、秋千触铃技术的力学分析

秋千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都处于能量守恒状态,秋千的机械能在这两个过程中都不可能增加。

如图1,秋千从D点摆到A点时,运动员由蹲式变成站式,运动员重心从A点上升到B点。秋千和运动员在D点动能最大势能最小,使秋千越荡越高的机械能在秋千荡到A点时增加,运动员由蹲式变成站式的短暂过程中,重力做负功。秋千从A点上升到M点时,运动员处于站立状态,M点运动员和秋千的速度为零,动能最小势能最大。运动员在M点完成触铃时机最佳。

图1

4、秋千单人高度项目触铃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秋千运动教学与训练》的单人秋千技术教学中,学习和掌握单人秋千碰铃技术的要求是上挺快、推手迅速、重心上提冲出触铃。预摆过程中秋千上升到一定高度,运动员在心中要有抢荡的念头,在高度还未能充分使身体部分自然触铃之前就要集中注意力。最后一次预摆时加快蹬、伸、挺的速度,全身用力,注意力高度集中,髋部充分向前挺时两臂向身体方向收拉秋千绳,上体向前贴,两臂保持屈肘贴绳姿势,此时不把秋千绳分开。当身体重心全部都落在踏板的一瞬间,踝、膝、髋迅速向上伸展,身体重心迅速上提。身体猛然向前方腾出,整个身体像被压缩着的弹簧猛地向前上方弹出,此时脚不离开秋板。运动员身体向前倾,冲出触碰铃铛,运动员有一种顺着惯性起跳的感觉。在教学与训练中,荡秋千者在碰铃时经常会等待身体自然碰铃,缺乏果断、勇敢碰铃的意识。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培养荡秋千者快速上挺、拉绳、向前冲出碰铃的意识,原地多做向前冲出碰铃动作的模仿练习。

观看了以往秋千比赛的录像,以及通过对云南省第九届、云南省第十届、云南省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秋千比赛的参赛队曲靖队、丽江队、西双版纳队、普洱队、玉溪队等数名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访谈,对秋千单人高度触铃比赛的触铃技术进行讨论和分析,了解到运动员们都普遍认为当前较好的高度比赛触铃技术是收腹举腿触铃。如图1,荡秋千时理论上应该是在点M完成触铃,但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运动员们常常在高度还未充分就采取提前触铃的方式来减少预摆次数。提前触铃的办法可以减少预摆次数,但是对运动员自身条件的要求很高。根据访谈,单人高度比赛目前常用的触铃技术有用头触铃、身体向前冲出触铃和收腹举腿触铃。若运动员采取用头触铃和身体向前冲出触铃,提前一次触铃的办法则不太理想。若运动员采用收腹举腿触铃,可以在高度还未充分能使身体或头冲出向前触铃时完成触铃动作,减少预摆次数。如果触铃未成功,在下一次预摆就要加大蹬板的力量,使秋千上升更高再完成收腹举腿,达到触铃的目的。采用收腹举腿的办法对运动员的手臂、腰腹肌、腿部、踝关节等的力量以及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判断时机的能力要求很高。

在比赛中收腹举腿触铃是较为理想的触铃技术,那么如何做好收腹举腿的触铃动作这个问题值得思考。运动员预摆到理想的高度完成最后一次预摆。如图1,运动员在D点时变站立式为蹲式,此时运动员重心落在D点,臀部下坠,双脚用力蹬秋板,双手拽住秋绳起到保护作用;当身体重心到达A点前的一定距离时(依运动员自身情况而定,若速度快则到与秋千架夹角较大的距离转蹲式为站立式,若速度较慢则夹角较小,以免使力相互抵消),双脚用力蹬秋板,使身体迅速转蹲式为站立式;当身体未到达M点时(依运动员自身情况而定,若身高高腿长者距离可以更远些,若身材矮小者则更靠近M点;或者核心力量较好者可以稍远,减少预摆次数),运动员拉绳收腹举腿。运动员在做触铃动作时双脚用力蹬且不离板,双手拉绳,在依赖惯性的同时,腹部肌肉做向心收缩举起双腿,靠脚踝到膝盖的小腿的部位触铃。

这对运动员的手臂、手指、腰腹肌、腿部和踝关节等部位力量要求很高,高难度动作对运动员的心理要求也极高。由于收腹举腿触铃是身体倒转头部向下的动作,技术水平、心理素质较低的运动员存在恐惧心理,高度达到可触铃的高度时不敢拉绳收腹举腿。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做好保护措施,先在较低高度完成收腹举腿触铃,逐渐提升高度,同时对运动员进行手臂、手指、核心、腿部、踝关节等部位力量进行科学训练。

5、对策与建议

5.1、培养秋千运动员的触铃意识

秋千是一项高空运动,对运动员的心理要求极高。在高空中完成收腹举腿动作,运动员要克服很大的心理恐惧。这就要求在训练中加强对运动员果断、勇敢的触铃意识的培养,培养运动员敢触铃、多触铃。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先让运动员在较低的触铃高度完成触铃,加强保护措施给运动员足够的安全感,待运动员敢做收腹举腿去触铃时,逐渐升高触铃高度。

5.2、对秋千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

单人高度项目对运动员力量要求很高,把秋千荡高需要力量,在高空中收腹举腿更需要力量,运用科学的训练手段对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如采用卧推杠铃、直臂卷放悬挂的砖头等手段发展运动员的手臂力量;采用握力器、指卧撑等手段发展运动员的手指力量;采用仰卧起坐肘触膝、双膝跪撑下拉体前屈、持哑铃体侧屈、侧卧抬体等方法来发展运动员的核心力量;采用负重前摆腿、杠铃负重深蹲和半蹲、拉橡皮高抬腿等方法发展运动员腿部力量;采用站立提踵、坐姿提踵等方法发展运动员踝关节的力量等。使运动员的力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合理的运用到完成触铃的动作中,提高秋千的比赛成绩。

6、结论

秋千比赛的竞争越激烈对运动员的技术要求越高,不仅要求有很好的预摆技术,触铃技术在秋千技术中同样重要。对秋千单人高度的触铃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了采用收腹举腿的触铃技术较为理想的结论。可以通过对运动员的触铃意识进行培养,以及对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提高运动员触铃时收腹举腿的质量,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猜你喜欢
收腹单人秋千
“荡秋千”的由来
与外隔绝
瘦肚子的走路法
瘦肚子的走路法
为什么秋千能越荡越高
迷你秋千
荡起秋千
剖腹产后多久可以使用收腹带
第三十八周:每个人的舱位都是单人舱
郭川:单人不间断帆船环球航行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