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之声

2021-09-03 03:57苗炜
视野 2021年17期
关键词:萨蒂安静噪声

苗炜

有些小说,一开始就会让你安静下来,比如《外出偷马》。叙述者一开头先描述,有一只山雀在撞击窗户,然后说他现在住的小屋,位于挪威最东边,门口有湖,有河,他在河里抓过几条鱼,有一条狗陪着他,早上起来他听收音机,听英国广播公司的广播。作者写:“当我听新闻的时候,那种感觉跟以往不一样了。它不再像从前那样影响我对世界的看法,这或许是新闻出了问题,也或许是主播出了问题,又或许是信息过剩了。”那些新闻都是国际新闻,跟挪威没什么关系。其实,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这样,在北欧的一个小国里,住在森林边上,本地就没什么新闻,平安无事,只有大国才天天吵吵闹闹。《外出偷马》的叙述者六十多岁,他开始回忆1948年的一桩往事。

还有一部小说,英国作家蒂姆·帕克斯写的,《克里弗》,书名就是主人公的名字。他是个记者、纪录片制片人。忽然有一天,他决定离开工作,离开家,跑到阿尔卑斯山上去,到意大利的南蒂罗尔去歇会儿。他干吗去呢?他想找到寂静。可到了山上,他還是能听到风声,听到血液流动的声音,外界的确安静了,可他脑海中各种思绪喋喋不休。其实当我们安静不下来的时候,噪声不一定来自外界,很大一部分噪声是在我们的脑海中产生的——躁动不安的思绪,自言自语,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的意识。内心世界会产生噪声。

寂静和声音常常是相对的,但有些声音会让你觉得安静。1920年的一天,法国音乐家萨蒂和他的一位画家朋友在巴黎某饭馆吃饭,两人想亲切交谈一番,可餐厅里有一支管弦乐队驻场表演。这顿午饭吃到半截,就被吵闹的音乐给搅散了。过了些天,萨蒂给这位画家朋友写信:“我认为需要创造一种功能性音乐,它是背景声的一部分但又不会太引人注意,它悦耳动听,给噪声这把匕首装上一个鞘,但又不会突出自己,还能调解尴尬的沉默。”萨蒂说干就干,很快就写了一首“功能性音乐”,有动听的旋律,不断变奏,不断重复。这首曲子在剧院的中场休息时演奏,萨蒂称之为“音乐壁纸”。他发现,音乐会让剧场里的人较为安静,说话的人少了,大家都听得到音乐,但又不是在听音乐,这正是他要达到的效果。我不知道萨蒂哪首曲子是功能性音乐,萨蒂所有的作品好像都有这种功效,听起来让人安静。

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是当时世界上最喧闹的城市,其中第六大道及三十四街的路口噪声最为严重。声音都来自哪里?汽车在街上轰鸣,一栋栋摩天大楼正在建设,到处都在修地铁,商铺都用扩音器给自己的产品做广告,甚至有飞机悬挂着宣传标语低空飞行。纽约清除城市噪声的第一步,就是取缔露天市场的麦克风,不许用麦克风招揽客人。而后,报童、流动的小商贩都受到限制。当时就有人研究噪声对工作的影响:打字员在嘈杂环境下会多出百分之七的错误,每天会多消耗百分之十九的卡路里。但城市里的噪声是消除不了的,人们的生活节奏会跟着城市噪声加快,然后渐渐能忍受噪声。到现在,许多城市都比当年的纽约要吵闹——孟买、内罗毕、里约热内卢、北京。噪声简直就是城市发展的奏鸣曲。雾霾和大气污染是我们能看到的现代生活的标记,噪声是我们能听到的现代生活的隐喻。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总会有逃离的欲望。

1869年,有一位美国的自然学者去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玩耍了一番,他看到很美的自然景色,也看到了很多游客。在日记中,这位学者说,游客们来到公园,就知道抓鱼嬉戏,他们面对大自然为什么不能“虔诚地静默”?为什么不能倾听一下鸟鸣风声呢?如果这位学者到今天的游览胜地转转,他可能更受不了川流不息的人群,还有人群发出的噪声,还有人群不停拍照。我们对他人发出的噪声更为敏感,我们能够关掉自己发出的声音,比如将手机调成静音等,但我们没法掌控别人声音的“开关”,这种无法掌控的感觉,让我们更焦虑、更烦躁。

你聆听过黄昏时的寂静,或者风雨过后的那种寂静吗?夜晚的乡村小路的寂静,聚会时忽然的沉寂,还有关上门独守空屋时的安静。如果你仔细听,这些时刻都非常美,寂静散发出一种魅力,要我们去听。很多时候,我们享受不了寂静,我们要对付各式各样的噪声:早上的车流、喇叭,城市建设发出的巨大噪声,商场里滥用的音乐,电梯里说话的男人,装修的噪声,练钢琴的邻居,看电视的邻居,喧闹的人群。或许我们习惯了吵闹的综艺节目,喜欢看辩论表演,觉得那种要赢得观众、要战胜对方的辩论赛特别来劲。要是过度关注社交媒体和新闻,你就会发现一个更吵闹的世界。到底什么是真相?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到底谁能说服谁?或者谁又骂了谁?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和我们的内心世界可能都嘈杂了一点儿,所以,有时候我们会说,我要静下心来读一会儿书,或者,读一本书让我们安静下来。

可惜,读小说,看电影,就是接收信息,不知道你是否有时候也会觉得书上的文字太吵闹了,或者电影太吵闹了?我说一下我的体验。以前我读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总是读不下去,那种感觉就是觉得书中的文字,好像音量太大了些,叙述者在控诉,在长篇大论地说话。不是说他们说的不对,就是觉得有点儿吵。还有看电影,姜文的《邪不压正》和《一步之遥》,话密,特别聒噪,导演肯定有一个特别强大的自我,才会显得这么聒噪。

这完全是我的个人感受。每一个发言者,每一个表达者,都在发出声音,在别人听来,很可能就是嗓门儿太高了。据说巴西有一个城市叫萨尔瓦多,那里的天主教教堂和基督教教堂争夺信众,教堂大门永远敞开,布道和圣歌都用大喇叭向外播放,有神职人员布道,然后还有“传道DJ”播放音乐,用音乐来进行这场灵魂的争夺战。

有一位心理学家,写了一篇文章,《每一个自我都太聒噪了》。文章中说,人们应该关注安静自我的培养,这不是完全沉默的自我,而是让那个不耐烦的自我安静下来。安静自我包含四要素:疏离意识、包容性人格、观点选择,以及成长式思维。第一,疏离意识:拥有安静自我的人,对当下的关注是疏离的、冷静的,他很清楚自己的利弊得失,又不是时刻处于提防别人的状态。他会反复审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会做出调整。第二,包容性人格:能更平衡地看待自身和他人,能理解他人,能对普遍意义上的人性产生更深刻的理解。第三,观点的选择:考虑他人观点的时候,能有同情心和共情能力,能意识到个人与他人的相互依存。第四,成长式思维:拥有安静自我的人会把此时此刻看作人生旅途的一部分,以成长的眼光看待问题。这四个要素是相互交织的。其实,这个安静自我四要素,也是阅读需要的品质,既关注书中内容,又能审视地看待、包容地对待他人,因为读书是帮助我们打开眼界的,不是为了印证已有的成见。要有同情心和共情能力,读小说的时候最需要共情能力,能对人性产生更深刻的理解,然后还要有成长性思维。

心理学家还提出了一个安静自我的测试表,给你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你做事时总能保持专注吗?你觉得你和所有生物之间都有某种联系吗?和猫狗、树木、花鸟?你觉得你和陌生人之间也有某种联系吗?和不同种族的人之间呢?对别人不满时,你会站在他的立场上思考一会儿吗?你觉得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改变并且成长的过程吗?你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已经进步了很多吗?

有一个美国的录音师叫戈登·汉普顿,他有一个项目叫“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这个项目开始于2005年,他找到华盛顿州奥林匹克国家公园里的一块石头,要记录并维护这块石头周围的寂静。他将这个故事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就叫《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书中说:“寂静并不是指某样事物不存在,而是指万物都存在的情况。它就像时间一样,不受干扰地存在着,我们只要敞开胸怀就能感受得到。寂静滋养我们的本质、人类的本质,让我们明白自己是谁。等我们的心灵变得更乐于接纳事物,耳朵变得更加敏锐后,我们不只会更善于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也更容易倾听彼此的心声。寂静就像炭火的余烬般能够传播。”他是想把寂静传播出去的人。其实,要想维护大自然中一平方英寸的寂静,可能意味着周围一百平方公里都不能发出噪声。

我们能享受安静的生活吗?我们的自我能更安静一点儿吗?我现在正在说话,这就够吵的了。读书能让我们安静;反过来,如果我们有一个安静的自我,阅读也会变得更容易一些,我们会更有耐心,做什么事都会更从容一些。这是一种很好的生活状态。

(平林月摘自湖南文艺出版社《文学体验三十讲》)

猜你喜欢
萨蒂安静噪声
深入敌后,保持安静
红色的激情——萨蒂·泽赫作品欣赏
浅谈埃里克·萨蒂人生经历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
噪声可退化且依赖于状态和分布的平均场博弈
楼上请安静
加泰前部长在英国自首
错位治疗
一种基于白噪声响应的随机载荷谱识别方法
车内噪声传递率建模及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