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军勇
(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13)
喀斯特地貌即是岩溶地貌的总称[1],岩溶是指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岩(如石灰岩、石膏等),在水和大气中CO2的参与情况下[2-3],将可溶性岩石剥蚀和搬运、沉积作用而形成的独特地貌。剥蚀作用可分为化学溶蚀作用和机械冲刷。化学溶蚀作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参与下,可溶性岩石溶于水中,形成溶液搬运迁移;机械冲刷作用是指在水动力的作用下,岩石机械破碎形成碎屑物,在水的荷载作用下,搬运迁移。一般而言,喀斯特地貌是两种剥蚀作用共同努力下形成的奇特地貌;地下溶洞在前期发育,地下运移通道狭窄,水流速度慢,水动力弱,以化学溶蚀为主;后期因化学溶蚀或地穴崩塌,使运移通道扩大,水动力增强,以机械冲刷为主。
“喀斯特”最早源自南斯拉夫西北部分大面积石灰岩的地名,他的德语叫作katst,后被戴维斯将喀斯特循环学说引入我国,用来描述我国岩溶形成的地貌。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集中于华南与西南,在山东,吉林,辽宁等也广泛发育。云南以石林闻名天下[4-5];广西桂林[6],以溶洞为主,如七星岩、丰鱼岩等;阳朔石芽、石林、峰林、天生桥举世闻名;贵州黄果山瀑布、织金洞;浙江的瑶林洞;江苏宜兴石灰岩溶洞[7]。
不同的历史时期,喀斯特地貌演化阶段和演化过程不同[8],真正的个体形态各异,根据不同的个体形态,喀斯特地貌分为:溶沟石芽、峰丛、峰林、孤峰、落水洞、溶斗、干谷、溶洞、溶蚀谷、天生桥、喀斯特洼地和喀斯特平原等[9-10]。
喀斯特的形成有四大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参与、水的流动性。
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基础之一。在自然体系下,可溶性岩石在水的参与下,经过化学溶蚀和机械冲刷,形成独有的奇特地貌。岩石的可溶性,是岩石自身组成所决定的,如碳酸盐岩、盐岩等,根据本身的化学组成和矿物成分,在自然体制下,易溶于水,从而受到水的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需要水的参与,水作为一种溶融介质和运移载体,在喀斯特形成地貌中,占据主导地位。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水作用和水运移下形成的结果。只有岩石的透水性良好,水才能充分渗透,参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
岩石的透水性受到内在、外在因素的影响:
①不同岩性的岩石,形成的致密程度和胶结程度不同而透水情况不同。一般而言,岩石胶结程度好致密的岩石类型,如花岗岩类、变质岩类、火成岩类,透水性差,是很好的隔水层;疏松的岩石类型,沉积岩、碎屑岩、蚀变岩、碎裂岩等,透水性较好。
②岩石的孔隙、裂隙和溶洞洞穴,对岩石的透水性,有很大的影响,岩石的孔隙是岩石透水性的主要原因。
③岩石受构造破裂,增加岩石的孔隙度,使岩石的透水性增加。
④岩石的颗粒颗度、磨圆、分选等皆对岩石透水性有重要影响。岩石颗粒大、分选好、磨图好,岩石的透水性高。
在水溶解作用下,可溶性岩石溶于水中,形成溶液,被水荷载迁移或者被水机械冲刷,破碎成碎屑物,在水动力作用下搬迁运移,形成喀斯特地貌。不同喀斯特地貌的演化过程,都有水的参与。地表水平发育峰丛峰林孤峰的演化过程,是大气降雨参与的结果。在大气降雨下,水溶解大气中的CO2,导致雨水偏酸性,使碳酸盐岩溶蚀,形成水的溶液,迁移搬运;大气降雨也使碳酸盐岩受到机械冲刷,岩石破碎,碎屑被水动力带走。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演化,是水的溶蚀和水的机械冲刷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地下溶洞,发育在潜水面,前期在水的参与下,以水的溶蚀作用为主,后期以机械冲刷为主。地下溶洞中,前期水的运移通道狭窄,水流量小,水动力弱,水的流速慢,大气中的CO2溶解在水中,形成偏酸性的稀酸溶液,碳酸盐岩溶解度增加,如CaCO3在酸溶液中,形成易溶于水的Ca+离子和HCO3-离子。当含有Ca2+离子和HCO3-离子的水溶液,在自然化学条件下,对环境影敏感,如温度、PH 值、压力等条件变化时,使HCO3-又重新释放CO2气体,与水溶液中Ca2+离子重新结合形成新的石灰岩。这种溶蚀作用,在地下溶洞尤为常见,形成独有的喀斯特溶洞地貌,如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崖等。
只有流动的水,才能将溶解在水中的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迁移走,也才能坚持不断的溶蚀岩石形成喀斯特地貌。如果水是静止的,可溶性岩石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一定的,当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饱和,岩石不在溶解。只有流动的水,才能将溶液带走,使溶解持续进行。
喀斯特地貌一般发育碳酸盐岩区域内,其反应机理是:大气中的CO2溶入水中,形成偏酸性的水溶液,而酸性水溶液与灰岩中的CaCO3反应,生成溶解于水的Ca(HCO3)2溶液,被流动的水带离迁移,使反应持续不断的进行,化学反应式:
当一定的水岩条件变化时,如Ph 值、温度、压力等变化,使反应向左偏移,将HCO3-中的CO2释放,又开始形成CaCO3,如石笋,石钟乳等。
喀斯特形成演化阶段,先从可溶性岩石构造面发育,如破裂面、节理面、裂缝等,在大气降雨量大的地区,雨水随着水平的裂缝渗透[11],将可溶性岩石溶解,并以溶液形式带走,使节理、破裂发育的水平裂隙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沟壑纵横的地形,其中溶蚀沟称为溶沟,突起成为石芽。当溶沟石芽进一步溶蚀发育成群者,且形体高峻,沟坡竖立,称为石林。石林进一步溶蚀和受水的机械冲刷形成峰顶尖锐或成圆锥状,突出而基部相连,宏观上似簇状者的峰丛。峰从再进一步发育,基部仅稍许相连,称为峰林。当基部完全断开,孤立于喀斯特平原之上,峰体上部挺直高大,称为孤峰;孤锋是喀斯特地貌水平裂隙发育到晚期的结果[12]。
喀斯特沿垂直裂隙发育演化,地表水沿垂直裂隙向下剥蚀,形成向下的水的流动通道,在水的溶蚀和冲刷作用下,直立或者陡倾斜的流动通道扩大加深,使联通地下水或地下溶洞,成为地表水渗入地下的流动通道,称为落水洞。当落水洞下部的溶蚀形成大小不一的溶洞时,上部承重压力便溶洞塌陷,形成溶斗。溶斗堵塞积水可形成喀斯特湖泊[13]。另外溶斗扩大,相邻溶斗连续合并,形成统一的盆状洼地,称为喀斯特洼地。当地壳长期保持稳定清晰,侵向溶蚀充分进行,喀斯特可发展成为高程低、面积大的广阔平原,称为喀斯特平原。
地下溶洞的演化。地下水沿可溶性岩层的构造面流动,使岩石剥蚀、崩塌形成地下洞穴。初期时,裂隙通道小,地下水运动缓慢,以溶蚀为主,随后空洞扩大,互相串通,水流量加大,动能增加,引起冲刷。如果地壳上升,潜水面下降,沿地下水面发育的溶洞可被抬升形成干洞。当溶洞因上部荷载引起洞顶塌陷而暴露于地表,可形成两壁陡峭的谷地,称为溶蚀谷。地下河洞顶如有局部残留,可构成天生桥。
世界上大多数大洞穴都是发育在喀斯特地区。溶沟、峰丛、峰林、孤立峰、天生桥等均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地形。喀斯特地貌是一种珍贵的旅游地质资源,然而,喀斯特地貌具有重大危险隐患。
喀斯特地区地层都是岩溶洞穴堆积物,堆积物多具有松软、松散、性脆、多孔、含水量高、沉降量大、强度低、稳定性差的特点,对工程构建物稳定性危害极大。如岩溶洼地、谷地,易受洪水冲刷,淹没桥梁及路基;溶蚀洼地积水,浸泡路堤,引起路堤下沉或坍塌等;雨季时,路基基底涌水,使路堤坍塌或冲毁,影响施工;桥梁基坑水位高,造成排水困难,易引起基坑坍塌[14-17]。工程隧道通过岩溶地区,引起大量涌水,且伴随着涌泥、涌砂,增大施工难度及不-安全因素[18-20]。溶洞顶板过薄,不能承受荷载,引起洞穴坍塌[21-23]。
近年来,国内外岩溶坍塌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概述了岩溶坍塌的三大形成条件:一定发育程度的岩溶洞穴,上覆盖层,岩溶地下水系统。岩溶塌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突发性,又是一个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广泛的国家[24],因此岩溶洞穴坍塌,是我国主要面临的地质自然灾害,有必要对喀斯特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中国岩溶塌陷的时空规律及发育特点,做到对岩溶塌陷的预测预防,防灾减灾。
(1)全面查清我国岩溶地貌现状,及其动态变化情况,建立全国岩溶地区数据库资料和综合治理信息平台,满足岩溶地区的综合治理,促进生态修复,提供准确详实的动态信息。
(2)研究喀斯特地貌的发展发育规律,对喀斯特地区的工程建筑等,科学的评价和预测,做到预测为主,预防为主,治理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办法。
(3)对于岩溶塌陷后的防治措施有:塌洞回填、河流局部改造与河槽防渗、综合治理。一般来说岩溶塌陷前的防治措施包括:控水措施,工程加固措施和非工程性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