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波,李沁莲
(1.都江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四川 都江堰 611830;2.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道楠欣社区居委会,四川 成都 610000)
室外公共空间是指建筑实体之间的开放空间体,是人们社会生活、沟通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场地[1]。从本质上看,室外公共空间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场所,游览、休憩、运动、健身、交流等活动都会在室外公共空间中发生,准确预见室外公共空间潜在使用者的行为和心理需求,是室外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基础。设计预见性与使用者需求契合度高的场地人气高,受使用者青睐,并且可以诱导人们按照设计意图使用场地;预见性与使用者需求契合度低的场地人气低,往往使用者少,甚至人们会按照自己的使用需求改变场地用途,形成“二次设计”现象。因此,在室外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分析潜在使用者的行为及心理需求至关重要。
行为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建[2]。行为心理学专家认为,心理学不但要研究意识,而且要研究行为与心理的关系。心理对行为产生的影响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同时,行为习惯也会对心理产生影响[3]。
2.2.1 领域性与“气泡”理论
领域性是指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求,暂时或永久占有、使用一定空间范围的现象。领域性具有占有权、排他性使用、认同感、保卫等特征[4]。室外公共空间中的领域性主要体现在个人或团体对活动场地、器材、座椅等的占有、使用等,如跳广场舞的人群通常会占有一块开阔场地并定时使用,健身的人通常在健身期间占有某个健身器材,在这段时间中仅供自己使用,休憩的人会占用某处座椅等。
心理学家索寞认为每个人的身体周围都存在着一个既不可见又不可分的空间范围,它是心理上个人所需要的最小空间,就像是围绕着身体的“气泡”[5]。这个“气泡”随着身体而移动,当自己的“气泡”与他人的“气泡”相遇重叠时,就会尽量避免由于这种重叠所产生的不适。这个“气泡”就是个人空间[4]。室外公共空间中“气泡”理论主要运用在座椅设计上,人们既渴望相互交流,又需要避免“气泡”重叠产生的不适感,座椅尺度、形式、朝向就尤为重要,合适的座椅尺度和朝向既能满足交流的需要,又能避免“气泡”重叠,或者在产生不适感时脱离接触[6]。
2.2.2 安全感与边界效应
安全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心理需求之一,室外公共空间中的人们总是希望处于背后有防护、有“依托”的半围合空间,这种空间只需要人们注意前方180°范围内的情况,给人形成心理上的安全空间[7]。
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指出人们喜爱逗留在区域的边界形成的开放空间。区域的边缘象征两个地点的交接,人作为个体处于中间的距离,与两个地方不远也不近,这也很好地反映人对交往距离的要求[8]。因此,室外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人们对安全感与“边界效应”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在设置休憩、停留空间时,创造有“依托”、形式多样的空间边界,满足人们需求[9]。
2.2.3 空间尺度与“抄近路”心理
通常来说,对景观空间的尺度没有明确通用的标准。不同人群对空间的感受不同,多数情况下,男性感受到的空间尺度比女性大,成人比儿童大。但总体而言,人感受到的空间尺度与空间围合性、人的心理活动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空间过大会让人产生空旷的感觉,而空间过小则让人感觉压抑。研究表明:景观空间间距D与两边建筑高度H比值在1~2之间时,空间的围合性较好,人的感受是舒适、宜人的;小于1的时候,人们会有压迫感、紧张感;大于2时,人们会感到空旷、孤独甚至不安和恐惧[4]。
路径是人们在场地内和场地之间进行穿越、游览、散步等活动的交通通道,根据目的性的强弱可将景观环境中的交通行为分为3种:目的性强的穿越;目的性较强的游览;无明确目的的散步、休憩。对于目的性强的穿越、跑步等行为,“抄近路”的心理需求具有普遍性;对于无明确目的的散步、休憩等行为,“抄近路”的心理需求较低,因此景观设计要准确预判潜在使用者的需求,因地制宜地设计景观路径[10]。
水文化广场位于都江堰市城区,是蒲阳河和柏条河两条河流的分水鱼嘴部分,北临古城宣化门,南临岷江国际小区,西临离堆公园高铁站,东临都江堰大道。广场周边500 m直线范围内有居住区31个,多为老旧小区和单位家属院落,居住人群大多为老年人,广场的潜在使用者主要是周边市民、游客和地铁站乘车人员这三类人群。
水文化广场为一长方形场地,东西长约73 m,南北长约130 m,面积约6300 m2,场地平坦,北侧有古朴的古城风貌,景观效果好,西侧为柏条河,河面宽20 m。
水文化广场分为动态和静态空间,动态空间主要分布广场中部,静态空间布置在广场边界,采用树阵和铺装变化围合、限定空间,根据对水文化广场区位、场地情况、使用人群等要素的观察和分析,笔者绘制了水文化广场行为分布图(图1)和行为叠加图(图2)。
图1 2021年1月18日10:00水文化广场使用
图2 三个不同时间水文化广场使用
水文化广场将休憩空间布置在广场西侧边界、中部旱喷与草坪交界处和广场东侧边界(图3)。西侧休憩空间紧临波涛汹涌的柏条河,咚咚的流水声让人内心宁静,心旷神怡,中部的休憩空间内植楠木,遮阴的同时形成“依托”,给人安全感,错落有致的旱喷带给人神清气爽的感觉,东侧休憩空间设计在舞蹈、健身空间的边界,两个空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休憩空间用抬高的树池充当座椅,大树形成遮阴效果和“依托感”,丰富的边界变化产生了受人们欢迎的边界效应,无阻挡的视线让休憩空间成为“观众席”,健身空间则是“舞台”,这种布局和设计,“观众”和“演员”可以随时互换角色,形成广泛的“人看人”互动交流。
图3 水文化广场空间分析图(作者自绘)
同时,考虑到“气泡”对人的行为心理影响,座椅长度均大于1.2 m,且不设置靠背,人们可以自由的选择朝向和角度。
舞蹈、健身空间要求场地平整开阔、面积较大,尺度宜人,紧临休憩空间且具有一定的围合性,水文化广场上舞蹈、健身空间位于广场中部(图3),宽度D约24 m,围合广场的树木高H约15 m,D/H=1.6,空间的围合性较好,给人以舒适、宜人的感觉。
舞蹈、健身为团体活动,对场地要求较高,使用者有较强的领域性。经多次观察,水文化广场上舞蹈人群和健身人群形成了固定的活动区域,舞蹈人群使用广场中部靠休憩空间地块,健身人群使用西侧休憩区域外地块。
水文化广场北临古城宣化门,西临离堆公园高铁站,人流量大,要求广场具备组织交通、疏散人流的功能。同时,使用者受到“抄近路”心理的影响,穿越时通常会选择捷径,对广场的路径设计影响巨大。因此,设计采用3种方式解决了交通组织问题:一是广场东侧依托都江堰大道人行道开辟快速通行路线,直通宣化门景区;二是广场内部采用树阵的形式,乔木选取枝下高较高的楠木、香樟,树阵内除树池外全部铺装成为通行空间;三是将东侧快速通行路线侧绿地切分为小块绿地,行人可快速进出广场,解决了“抄近路”问题。
水文化广场于2004年建成,是都江堰市人气最旺的室外公共空间之一。广场面积适中、尺度宜人,空间划分合理、动线设计流畅,对潜在使用者行为心理预判准确,行为心理学理论运用得当,通过设计诱发了舞蹈、健身、穿越、轮滑、休憩、观赏等丰富的动态和静态活动。
未来在室外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设计实践中,可以增加基础资料收集的内容,充分研究场地区位、场地内外情况,预判使用人群,根据使用人群的行为心理特征和需求运用行为心理学原理处理空间、边界、路径等要素,创造更人性化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