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河下古镇公共空间更新与红色文化融入设计

2021-09-03 02:26吴富钢汤海英
绿色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风貌民居古镇

吴富钢,李 鑫,王 锋,汤海英

(淮阴工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1 引言

河下古镇曾名“北辰镇”,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是全国首批30个重点保护历史街区和国家5A旅游景区。河下因河运、盐运兴盛,明初鼎盛时有“扬州千载繁华景,移至西湖嘴上头”美誉,但随着漕粮由河运改为海运,盐务机构迁往西坝的变化,河下古镇逐渐衰落。近年来,淮安地方对河下古镇原有建筑风貌保护及商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但对公共空间环境的宜人性、艺术性、趣味性及服务职能等问题关注较少。

河下古镇是世界了解淮安漕运、盐运文化的重要窗口,如今河下共有22条干街及91条巷道,每条古巷命名都有特殊含义,如花巷为当时主营卖花的场所,估衣巷则是要营服装的街巷。河下还存有众多历史文物建筑,如吴承恩故居、吴鞠通中医馆、沈坤状元府、闻恩寺等,至今仍住有大量居民。因此对河下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的整治与更新有助于保护建筑风貌、提升环境质量、丰富感官体验、提高心理认同。

2 研究综述

自国家1982年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历史文化街区在30多年保护与实践中,对其保护认知由单体修复向整体保护发展。阮仪三认为,保护历史街区,是原生性古镇风貌环境改善和保护,同时提升居民生活指数。吴强认为,以尊重古镇历史肌理空间和把握文化导向的基础上,融入特色色彩肌理,和对古镇进行合理的保护、整治和修复。刘天曌、刘沛林等认为,古村镇建设要体现城市地域历史文化形态的特殊性,切实保护人居文化景观基因,以此满足人们对于家乡记忆的留恋感。林梅英、娄世娣等认为,古镇开发应坚持保护第一原则上与主题各异的体验式旅游并行发展,同时切实保障当地居民利益诉求。周欣雨、张述林等认为,传统的旅游形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而娱乐性、文化性等多层次属性的体验式文化创意旅游是古镇发展的增长引擎。葛幼松认为,对于单一形态进行可持续式的结构优化,对于建筑采取分级保护更新方式,最大程度上保护传统历史风貌。

对于历史街区公共环境的更新与保护,应在尊重当地历史文脉、建筑风貌和原住居民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地进行整治与修复,协调保护与利用,同时让街区肩负一定的公共服务职能,实现“新与旧”的融合与共生。

3 河下古镇公共环境更新策略

河下古镇是淮安古城区中保存最完整的街区,内部街网密集,房屋众多,南北街道长约300 m,东西街道长约1500 m,迄今为止整个街区仍保留着明清时的建筑风格,80%以上的民居建于民国以前,为砖木结构,石板路面占街道面积90%。河下古镇的沿街建筑类型大多为两层,屋顶为硬山式,形成了“上房下铺”“前店后坊”特色。合院式建筑在空间上多为两进至五进式布局。

通过实地考察与问卷调研发现,河下古镇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主干街巷由于部分建筑年久失修,破损较为严重,导致建筑立面风貌连续性不强;街区空间肌理由于开发与建设的无序性失去原有特色,街网的多样性逐渐弱化;居民日常生活对公共空间资源的无序索取与挤占,降低了公共环境卫生质量,影响旅游体验。文章基于SWOT分析方法对河下古镇进行深层次探究得出:在优势上,街区历史文化悠久,整体建筑风貌保存良好,人文景点丰富;在劣势上,旅游体验形式单一,空间多样性缺乏;在发展机遇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不断受到重视,文化旅游不断融合,街区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在危机上,同类旅游项目较多,体验趋于同质化,老旧民居的改造阻力大。

因此,基于分析结果,充分发挥河下古镇漕运、盐运文化特色,恢复街区空间多样性,整合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体验形式,以“精准保护、多元需求、融合创新”的设计理念对河下古镇公共空间进行保护与更新。

图1 河下古镇总体保护策略示意

4 河下古镇公共环境保护与红色文化融入实践

文章选取河下古镇街区中重要的两条街巷,即估衣巷和湖嘴大街,及两个较大的待建区域集中进行实地调研、数据采集、归纳分析,对建筑立面、景观节点、街道空间、公共设施等多个方面进行设计,具体如下。

(1)估衣巷北面共有房屋43处,5处为遗产保护单位,36处为民居,2处为自营商店,整体保护情况较好,只有2处房屋保护较差。估衣巷南面共有房屋39处,5处为遗产保护单位,31处为民居,2处为自营商店,1处废弃现为居民自发停车点,保护情况同北面。经过分析,文保单位基本位于南面东端1/3处,保护现状较差的民居多位于南面西端末尾,而估衣巷中段房屋后存在大量废弃空间。湖嘴大街西面共有房屋52处,2处为遗产保护单位,33处为民居,16处为自营商店,1处废弃现为居民自发停车点,保护情况相较于估衣巷良好。湖嘴大街东面共有房屋40处,1处为遗产保护单位,26处为民居,12处为自营商店,1处废弃现为居民自发停车点,未见有保护较差房屋。

(2)在建筑立面风貌保护方面,采用分类保护、整治与修复的总体策略。首先,针对历史价值较高、保护较好的建筑,充分发挥其在河下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完整性本底要素中的作用,基于协调性、完整性、统一性的原则,将其纳入保护修缮的范围,对建筑的外立面及周边环境进行“微整治”;然后,针对保护现状较差建筑但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以尽可能完整的保留历史信息痕迹为目标,基于历史文化价值认定的风格进行修复,注重居民个人需求和感官体验,修复时墙体和门窗应使用传统的材料;其次,针对破损严重历史价值较低的房屋,基于可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原生性的重建原则,赋予其不同属性、不同角色,使其焕然一新,同时也要保持新旧融合,在感官体验上兼顾历史的延续性与多样性。

(3)在公共环境提升方面,对“两街两区”公共空间采取具有“弹性”的自更新设计策略,融入趣味性、艺术性等要素,如增设小型集市、可移动创意BOX、街巷画廊、共享设施等,让街区文脉与文化创意相结合,以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高质量需求,丰富游客的文旅体验。

(4)在公共服务职能嵌入方面,对废弃空间进行整合与更新。以新建建筑和公共空间为载体,嵌入文娱活动、党史学习、爱国教育等功能,将街区的历史文化、市井文化、红色文化融为一体,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当下生活的幸福感、对国家兴旺的自豪感。在“两区”内分别规划建设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党史学习活动中心及红色文化教育中心。其中在综合文化中心植入“网红”创意特色,融入居民日常休憩走道空间、露天小型剧院、亲子活动中心、可移动小型音乐台等;在红色文化教育中心建设党史学习报告厅、红色文化展厅、马克思主义研习室等。在“两街”中,增设党史学习微剧场,定期邀请地方革命老人、优秀党员、非遗文化传承人讲述革命故事,推动革命精神和非遗文化的传承。

图2 河下古镇街区公共设施智能化设计

5 结语

从建筑立面风貌保护、公共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职能嵌入等角度,对河下古镇“两街两区”进行举例设计研究,旨在解决建筑立面风貌断裂、公共环境杂乱、感官体验较弱与心理认同较低等问题,重塑街区空间肌理,丰富街区生活场景,提升街区商业活力。未来将 “两街两区”的设计探索向河下古镇其他区域辐射,坚持分类保护、整治和修复,统筹保护与利用,协调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活需求,融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推动街区文旅融合,实现“新与旧”的融合与共生。

猜你喜欢
风貌民居古镇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包裹的一切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