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质量推进思政课教材育人,应通过“思政大教材”的建构,积极构筑“大思政课”的育人大格局:回首“过往”,在与历史和经典的“对话”中延伸教材育人的纵深度;正视“当下”,在与时代和社会的“对话”中拓展教材育人的宽广度;远眺“前方”,在与未来和使命的“对话”中提升教材育人的厚实度。
关 键 词 教材育人;高中思想政治;经典原著;教材时代化;初心使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1)12-0046-04
①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指向学科育人的议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9JK13-L163)成果。
作为事关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的高中思政课,直指引领学生在人生成长道路上把握正确思想政治方向的育人“最高标准”。如何深入理解课程教材的育人价值,进而将其立意、精神与要求逐步落实于日常课堂教学之中,渐次彰显于学生切实的成长之中,是高中思政课培养时代新人的题中之义。然而,面对当前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中的新挑战、新问题[2],尤其是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个大局”[3],高质量推进教材全面育人,不能仅从教材的“本本”出发,将思政课“降格”为一门纯粹的知识类学科课程,而应在拓展大视野、培树大目标中,积极构筑“大思政课”的教材育人大格局。即在“跳出”思政看课程的基础上,更好地“立足”思政看育人;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基础上,通过教材文本与历史和经典交相辉映、与时代和社会同频共振、与未来和使命筑梦共舞,打破教材与周遭世界彼此隔绝的“孤岛效应”,从而真正实现高中思政课“大教材”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域化协同育人。[4]
高中思政课主要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因此,凸显思政课教材育人价值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用“历史的眼光”“文化的眼光”等,引领学生通过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5]。
思政课“真学”学什么?绝不能以应试为“终点”,将学科育人的课堂教学矮化为简单地对某些概念进行机械解读与单向灌输,将方向引领的真理“说服”异化为空洞地对特定理论进行字面阐释与生硬说教。“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6]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历史性地回应了时代与实践的根本性问题,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真理光辉,处处蕴藏着思想政治课程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错综历史背景、深刻理论内涵与复杂逻辑剖析,是高中思政课教材的理论灵魂、思想支撑与育人遵循。学好思政课的首要前提就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由此,思政课“真学”就是要“回首过往”“回到经典”,原原本本、真真切切地研读经典、弄懂理论,在与历史和经典的深度“对话”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7],实现“从源头上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8]。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9]真学方能真懂,真懂又才能真信真用。将经典原著融入高中思政课教材体系,引导学生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真谛,让思政课教学变得饱含“温度”、富有“深度”的同时,也能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更能促使学生通过自觉“活用”经典,史论结合,科学引证,层层推导,破解个人的认知困惑,洞悉社会的发展规律,提升对“四个自信”的政治觉悟,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认同。
必修4《哲学与文化》“社会历史的本质”一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真理。教师可在教材有关“阅读与思考”“相关链接”的基础上,设置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回首“过往”,在与历史和经典的“对话”中感悟原理,延伸教材育人的纵深度:
节选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何以作为社会历史的起点?学生通过阅读“正是劳动,人渐渐开始了直立行走,进而引起了整个肌体的变化,同时在劳动中又产生了语言,推动了意识逐渐产生”等,认识到劳动在人类起源中的作用;通过解析“人能够按照自己的目的来利用、支配自然界”,明确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通过深悟“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報复”[10],认识到人类应该怎样成为自然界真正的主人……
节选毛泽东《实践论》一文,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生活何以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学生通过阅读“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它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11],逐渐明晰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节选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学生通过诵读“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治、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发展程度——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2],深入感悟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思维与存在各自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初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区别……
教材建设负责传递甚至是塑造国家意识形态[13],可以说是树人立魂的最重要国家事权之一。“一纲一本”的思政课教材尤其强调价值认同,处处彰显着国家意志,为造就“时代新人”指明了正确政治方向。不同于一般读物,思政课教材是“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4]最重要却也最为特殊的一种出版物。无论是整体框架设计,还是文本撰写修改,抑或定稿审核校印,统编教材的一字一句都经精雕细琢,每一环节都精益求精,由此也就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内容质量,也最大可能地彰显了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与时代性。
作为印刷时代最为严谨的一种纸质媒体,经过高度系统化、结构化的教材更多被视为“专家学者的专利”,是一种需要仰视的高大上的“硬知识”存在[15],却也造成了出版周期相对较长等“先天缺陷”。而大量由普通大众共同生产、建构,包罗万象、形式多样且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并不断迭代更新的“软知识”,虽无法被“装”进教材,却也能较好地破解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难题。由此也就带来了思政课教材育人的一大“悖论”,即教材呈现的知识往往可能是“过时”的或相对“滞后”的,且时代和社会愈进步,教材与飞速发展的时代的“距离”与“隔阂”就愈明显。
因此,新时代教材育人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对教材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更“快”地回应社会关切?这要求思政课教学更多正视“当下”,在与时代和社会的“对话”中,积极拓展教材育人的宽广度,即在适应新时代需要,加快教材内容时代化的同时,更注重秉持“大教材观”理念,探索教材建设“学材化”的育人可能——教材不再成为追求教育经验的完美预设,而是在保留原则性的“刚性框架”基础上,尝试为学生保留“补白”的发展空间,将教材编制的过程延伸至学生的课程学习之中。此时,学生用自身的“软知识”增益反映当下时代和社会元素的教材内容的过程,无形中就成为了教材培育学生的中国心、激发中国情的创新育人过程。
在必修4《哲学与文化》“社会历史的本质”一课教学中,针对近年来无人驾驶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车、自动驾驶汽车等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技术”,可尝试围绕“无人驾驶,如何真入‘无人之局”的时代议题,引导学生直面真实情境下的现实问题。以此增补教材内容,从而让师生在与时代和社会的“对话”中,克服教材文本的时代局囿,破解“社会历史本质”的哲学迷思:
课堂上,“当下,无人驾驶是该限制还是支持”这一议题的引入引发了学生观点碰撞,教师进而引导其广泛搜集支撑各自观点的现实素材,补充教材未提及或未深入阐释,但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社会存在因子、社会意识元素。基于“自动辅助驾驶致人死亡”的某一真实案例,抛出“无人驾驶事故的锅谁来背”的责任事故判定话题,引导学生在广泛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至今未将无人驾驶纳入其中”,可能对无人驾驶发展造成个中影响的基础上,深化教材关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时代解读;摆出无人驾驶面临成本、制度、技术三大困境的既定“事实”,促发学生在思考“无人驾驶困境如何破局”的过程中,体悟“社会生活实践本质”的当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未来30年,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伟业,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责任。”[16]从一定意义上讲,思政课能否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會主义制度、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大任的新时代中国青年,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国之根本。由此,思政课教材育人要在不忘本来、挖掘历史,立足当下、把握当代的同时,以“前瞻30年的格局和视野”,积极引导学生面向未来、不忘使命,在践行“小我”中,努力突破“大我”、追求“无我”。
这就要求思政课教材育人一方面要立足学生个体发展的“小我”,积极发掘教材的生涯规划潜力,引导学生深刻感悟人生智慧,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过“有意义”的生活,为其思想政治“底色”奠基;另一方面要着眼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我”,通过新时代各种教材元素的整合、增补等,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矢志不渝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不移的信心,引领新时代青年“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7]。而当学生基于社会“思政大课堂”的各种实践活动历练、时代“思政大教材”的种种问题自主辨析,返身追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真理,面向未来深思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初心使命,也就能将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逐渐实现由追求“小我”幸福向促进“大我”实现,进而进入“无我”境界的人生转变。
必修4《哲学与文化》“社会历史的本质”一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在凝望历史认识“小我”中,更好地展望未来勾勒“大我”,践行使命追求“无我”。教学可围绕“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的宏大主题,创设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基于学生又高于学生的“大背景、深解读、高站位”的系列性、结构化活动,促进学生在与未来和使命的“对话”中,提升思政课教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厚实度:
围绕“百年成就从何而来”的议题,增补《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者、“五四”新文化运动积极推动者陈望道在上海工人俱乐部夜校发表的“没有劳工(的劳动),人类社会会倒塌”的演说,引导学生在点赞“勤劳勇敢的劳动者”的过程中,洞察“劳动是社会历史起点”的历史真理,认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强音,进而促使其深入剖析我国是如何通过人民的伟大实践,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围绕“千年中国向何处去”的议题,增补鸦片战争后,仁人志士们苦苦探寻出路,最终使得当时落后的中国成为马克思主义沃土的历史境脉,引导学生感佩“百折不回的寻路者们”的伟大精神,体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背后的历史发展之谜。
围绕“当代青年如何而为”的议题,增补李大钊1916年发表于《新青年》杂志上的《青春》一文,激励学生争做“肩负重任的接力者”。当学生以“吾辈青年当自强”为题,喊出“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吾辈青年,当立大志、明大德,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成大才、担大任,用劳动实践奉献青春。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用个人梦托起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强国有我,未来看我!”的口号时,其也就能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过程中从“有我”走向“无我”之境。
统编高中思政课教材反映国家认知、彰显国家意志、传承民族文明的作用居功至伟。而在教材“国家脚本”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回首“过往”,正视“当下”、远眺“前方”,通过与历史和经典、与时代和社会、与未来和使命的三重“对话”,增补教材育人的有益元素,无疑将极大促进“思政大教材”的建构,进而创生新时代“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2][5][14][17]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2,22-4,4-5.
[3]孙杰.党史学习中"大思政课"的价值旨向与实践进路[J].教学与管理,2021(19):10-14.
[4]孙杰.价值逻辑与位育路径:高中思政课"四史"教学论略[J].中小学德育,2021(11):53-56.
[6][7]習近平: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N].人民日报,2011-05-14(001).
[ 8 ]习近平.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J ] .理论探索,2010(6):3.
[9][12]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524-525.
[10]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759-772.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3.
[13]M·阿普尔,L·克丽斯蒂安-史密斯.教科书政治学[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20.
[15]王竹立.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J].电化教育研究,2020(04):13-20.
[1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