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精神与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研究的时代价值

2021-09-03 12:42:38蒋美英
南北桥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两弹一星时代价值精神

蒋美英

【摘    要】文章以“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内涵为基点,浅析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的时代担当,通过分析“两弹一星”精神与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的相关性,呼吁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应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始终保持恪尽职守的爱岗敬业精神,培育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传承“尚技”“尚德”的德艺兼修精神,坚持百折不挠坚韧精神。

【关键词】“两弹一星”精神  现代工匠精神教育  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1.022

为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和人才强国,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人才基础[1],新时代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不仅要结合鲜明的时代特色,更应弘扬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一、“两弹一星”精神的缘起与内涵

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制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核威胁和核讹诈,为了维护国家长久安定,党中央高瞻远瞩,果断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精英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冒着生命危险归国,他们与国内科技骨干在经济薄弱、技术落后、人才紧缺、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强烈的爱国情感,隐姓埋名,奔赴核工业建设和核武器研制第一线,进行了艰苦卓越的研究和探索工作。他们自力更生,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艰苦奋斗,乐观克服各种困难,攻坚克难,突破无数技术难题。用青春、智慧、热血乃至生命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了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为中国核武器和航空航天事业立下不朽功勋。

1999年9月,表彰“两弹一星”科技专家大会高度概括了“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归功于成千上万科技人员及广大军民的爱国奉献,“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应一如既往地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厚植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自觉把个人梦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不断续写新的壮阔篇章。

二、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的时代担当

“每个时代都有时代主题,每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任务[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无论是核武器的研制,还是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无论是高铁、桥梁隧道的设计还是建造,都令世界刮目相看。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工匠的智慧和奉献,离不开中国工匠的责任和担当,离不开中国工匠的坚持与创新。

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共和国的成长同频共振,与国家的发展同心同行。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教育是共和国发展的先行者、受益者、助力者,在不断摸索创新中逐步走向成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的大发展,有力推动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推动了国家战略的有效实施,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两弹一星”精神与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的相关性

在新时代,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取得的成绩是无数具有工匠精神的教育者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历经挫折、锲而不舍、共同努力取得的。与“两弹一星”精神中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一脉相传。“两弹一星”伟大事业的背后是无数个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甘当无名英雄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不懈的坚持和共同的努力。他们在荒无人烟的戈壁荒原,不惧严寒酷暑,不畏狂风暴雨,将个人名利得失安危置之度外,以坚韧顽强的毅力完成科研工作。他们怀着舍家为国的赤城爱国之情,将祖国的命运与个人的远大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报国之志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热血和汗水洒在茫茫无际的戈壁沙滩上,把青春和生命奉献在新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道路上。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教育弱国进入教育大国,并坚定不移地向教育强国迈进。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工匠教育者的默默付出,正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和勇攀高峰,使工匠精神薪火相传,使伟大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不论是在教育体系还是在普及“全民教育”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育质量也跃居世界中上水平。目前,我国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互动日益频繁,在国际秩序、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教育不断迈向世界中心,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3]

四、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应大力弘扬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一)时代背景下的紧迫性

今天我国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事关国计民生的多个领域依然面临很多瓶颈。从国际背景来看,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但核心技术的攻坚克难迫在眉睫。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式下,涉及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科学突破和关键技术一定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要不断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突破瓶颈难题,才能在风云变幻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从国内背景来看,我国当前经济处于新常态时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制造业门类众多,数目庞大,规模虽然跃居世界第一,但核心技术不够,创新能力不强,这一切需要强大的技术和强有力的人才作为发展支撑。在新时代要弘扬工匠精神教育,努力提升品质,打造国际品牌,不断引领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飞跃。

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工匠精神教育更需要这种精神支柱。积极攫取“两弹一星”精神原动力,积极探索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在当代的重要价值和途径,用“两弹一星”精神引领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二)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对“两弹一星”精神的需求

2018年党中央召开新时代首次全国教育大会(改革开放以来第五次全国教育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作重要讲话,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要求[4]。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为新时代教育标注了战略高度,没有教育强国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强国,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教育强国与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始终会面临新的机遇、新的任务、新的挑战,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命重大,前景光明。[5]

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经过筚路蓝缕的奋斗,从追赶到并跑到引领,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俗话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教育是基础,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在新时代征程中应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这是促进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的重要动力,是促进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促进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发展,为新时代培育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人才刻不容缓,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持。

(三)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的具体表现

1.始终保持恪尽职守的爱岗敬业精神。弘扬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进一步推进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的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正是这种精神成为我们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就是一种软实力,是一种很硬的软实力,是任何物质都不可以替代的[6]。这种精神体现在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中的首要表现是爱岗敬业。

“敬业乐群”“忠于职守”历来都是被人们肯定的职业道德,也是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敬业是精业的基础,只有干一行爱一行的热爱敬重,才能心无旁骛地潜心钻研;精业是敬业的升华,只有钻一行精一行的精益求精,才能执着专注地锐意进取,才能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奉献给教育事业。泰山不厌微尘细土,故能成其大。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要把爱岗融于点滴工作之中,把敬业奉献融入毕生事业之中,以大爱之心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从平凡的起点出发,沿着明确的蓝图砥砺前行。

2.培育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我国教育发展应当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时代特征等深刻内涵[7]。伟大理想的实现不能仅停留在话语上,最终要体现在坚持不懈的行动上。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因此,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者要有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韧性,做一个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深学笃行的践行者,为人民的幸福、祖国的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工匠精神教育不仅要做“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者,更应该是“两单一星”精神的实践者。将爱国奉献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同坚强的人民一同拼搏,和伟大的祖国一起前进,在砥砺奋斗中勇于坚守担当,在自强自信中争创新的业绩,在协同创新中永攀科技高峰。

3.传承“尚技”“尚德”的德艺兼修精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八大基本理念中首要注重的是德育教育,德艺兼修,以德为先,方能打好人才基础。[8]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每一阶段,“两弹一星”精神与“立德树人”在理论上相互支撑,在行动上相互渗透。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中虽有德艺双馨,但德为先、技之在后,两者相得益彰,厚植工匠文化。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不论是自身的修为还是在育人方面,注重人的品德修养,都极力推崇重德厚德,提倡品德与技艺兼修。为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大力培养德艺兼备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4.坚持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通往科学顶峰的道路不是平坦顺畅的,是千辛万苦的。每一名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教育者都是攀登科技之路的苦行僧,在行动上要有顽强的坚韧精神,若无坚强的毅力,便会被孤寂打败,若太热衷于名利,最终可能会影响学业的深入钻研。只有拥有了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足以应付内心的波澜和外界的诱惑挑战。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要始终不忘初心,与人民一起砥砺前行,纵使历经艰辛艰苦,也要百折不回。要有滴水穿石的坚韧精神,坚守岗位,不断创新,才有累累硕果。“梅花香自苦寒来”不仅是一种激励,更是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工作者的真实写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9]。这段话明确了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精神与实现中国梦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打开了新视野”[10]。基于此,“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价值所蕴含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勇于攀登”精神与爱国主义一道,凸显“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境界和胸怀。”

五、结束语

在新時代背景下,将“两弹一星”精神精髓融入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中,不断培育和造就一大批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更要培养和造就自主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持。【基金项目:本文系青海师范大学2021年度“两弹一星”精神科研项目中“两弹一星”精神与中国现代工匠精神教育研究(项目编号:LDYX21s1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新华社,2019-02-23.

[2]眭依凡.对国家负责:大学生必须牢记的使命[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0):10-11.

[3]袁振国,刘世清.百年教育强国的中国道路[N].文汇报,2021-06-29.

[4]张力.新中国70年教育事业的辉煌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9-9-14.

[5]袁振国、刘世清.百年教育强国的中国道路[N].文汇报,2021-06-29.

[6]杜祥琬.“两弹一星”精神是名族的脊梁[J].国防科技工业,2014(10):41.

[7]靳诺.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9(Z3):37-39.

[8]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新华社,2019-02-23.

[9]林培雄,刘光明.论中国梦的时代价值[N].光明日报,2013-05-02(1).

[10]陈丽.从“两弹一星”精神中汲取力量[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07-31(2).

猜你喜欢
两弹一星时代价值精神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学会(2022年8期)2022-08-17 10:03:38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拿出精神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7:31:51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4: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