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 冰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边天,其地位和意义不言而喻。纵观当下习作教学,“难”声四起,问题堆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施展出十八般武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既能彰显人文情怀,又能为习作教学“引水疏流”。
在“读者意识”观照下,学生摒弃只是为写而写的思维习惯,产生被读者需要的动力,激发了写作的积极性。在写作以前,师生可以共同审题,确定本次习作的假想读者。有了倾诉对象,学生就有了表达的欲望,确定读者非常重要。笔者对统编本教材六年级上册习作要求及读者对象进行了梳理(见表1)。
表1
不难发现,有些习作没有明确的读者对象,有些习作要求中虽然提及读者对象,但是比较模糊。拿到一篇习作,需要师生共同审题,尤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点拨,引导学生挖掘习作中的读者对象。
有一些习作,在要求中虽提到读者对象,但需要学生仔细揣摩,才能明晰。
如第八单元习作要求如下:
像这样的习作,读者对象是谁呢?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寻找。
师:你的文章想写给谁看呢?
生:文章是给老师看的。
师:有不同意见吗?仔细读读要求,相信你一定能找到。
生:要求中有一句话:写的时候,可以假想这个“你”就在眼前,你在用文字和他说话。说明文章是为文中的“你”写的。
生:要求结尾告诉我们,如果有可能把这篇习作与文中的“你”分享。也就是说,文章要给文中的“你”看。
师:这么说来,你的文章最终是给谁看?
生:文章是给文中的“你”看的。
师:正如大文豪朱自清所说:写作练习就是应用于种种假想的读者,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读者。可见,读者很重要。你觉得,文中的“你”特别想从你的文章中了解哪些内容呢?
生:为什么小作者会觉得有“我”真好?
生:哪件事或哪几件事让小作者感触很深?
生:作者怎样把当时的场景再现出来呢?
生:作者怎么把“我”的“好”表现出来?“我”到底给作者带来了什么呢?
师:这件事是你和他共同经历的,把事情写具体,并且融入真情实感,这两点很关键。
学生在习作中找到了明确的读者对象,心里装着读者的需求,写作目标就明确了,下笔自然就轻松了许多。
有些习作没有明确的读者对象,学生写的时候没有目的性,兴趣自然会减弱。对于这样的习作,教师可以根据体裁、内容、学生特点跟学生一起探讨,引导学生寻找读者对象。
如第一单元的《变形记》,可以跟家长分享,可以跟老师分享,也可以跟同学分享,把变形后的经历展示给大家看;第三单元的《 让生活更美好》可引导学生利用班队课,说说“××是怎么影响你的生活的”“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将同学作为读者对象,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告诉朋友。
读者已经找到了,学生心中有了能和自己交流的特殊对象之后,就会揣摩读者在阅读自己文章时的阅读期待。想要看到人物长得怎么样?这件事情是怎么做的?故事是怎么发展的呢?一个个问题会在学生脑海中浮现,相当于一个支架,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内容。
比如,笔者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多彩的校园生活》时,提示学生:“我们写作文是为了期待和召唤读者阅读,今天的习作你准备跟谁一起分享?”当学生议论纷纷说出一连串名字之后,我追问:“刚刚有同学说给爸爸妈妈听,有说给好朋友听,有说给原来的语文老师听……看来,心目中的读者有很多。那么你猜一猜,他们最想听什么?”
在学生七嘴八舌讨论一番之后,我总结:“也就是说,内容、语言、文体都要适合你的读者,这样他们才会喜欢阅读你的习作。”
在不同读者意识的体验下,学生对本次习作的感受也不同,切入的角度不同,写出来的内容也不同。但相同的是,都有表达欲望,想要跟自己专属的读者诉说。呈现出来的习作各有风采,从以下片段可见一斑:
【片段一】
“开始!”周老师一声令下。我拿着穿好线的针,毫不犹豫地刺了进去,用力一抽,不曾想到竟连针带线全部抽出来了。我一阵困惑,将线拎了起来,不对呀?明明末端打过结了呀?照理来说,打结处会被布卡住,那就可以继续缝了呀。不会是我用力过猛了吧?没事,再来一次吧。我在针孔的右边又刺了一针,再慢慢地抽出来,这下卡住了,我也松了口气。我开始了奶奶教我的“游走法”,一针上下刺动,数次再一抽,这既有速度又有质量。可我“出师未捷身先死”,正当我一帆风顺地刺了好几下,正要抽时,针卡住了!我紧张得手上出汗了,捏着针头向上拔时很滑,也不管什么淑女形象了,手在衣服上擦了几把。继续右手握住针,左手的大拇指抵住针尾,使出了吃奶的劲,用力向上推。右手再接再厉,握紧了针,大力地拔,人家拔萝卜都不一定比我用得力气大,我憋足了一口气,不敢放松。加油!加油!胜利就在前方!
【片段二】
老师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我的心弦绷得紧紧的,又开心又紧张。开心,是我第一次缝沙包,缝好的沙包可以当玩具;紧张,是万一缝错了怎么办?被同学笑话可丢人了。我心里就像有十几只兔子在乱蹦,又像几十只小鼓在“咚咚咚”地敲着,我只好硬着头皮上!我先把线放进嘴里濡湿,捻了捻,眯着眼睛对着针眼。穿针线是我的强项,平时奶奶穿不进针的时候都会叫我。果然,进去了!三秒钟就完工,真行!我不禁给自己打气。
读了这两段文字,会发现小作者习作时心中一定有一位专属的读者,这个读者似乎在跟小作者对话,跟小作者倾诉。就在无声的交流中,学生写下了灵动的文字,也不会出现小学生作文一经教师指导就千篇一律的尴尬现象。
当学生有了“读者意识”,无论是评改自己的习作还是他人的习作,都会转换角色,变成了评改者。站在读者的角度一边朗读,一边修改,揣摩作者的选材、谋篇布局、表达详略。这样的习作评改俨然成了作文研讨沙龙。
如教学《童年趣事》为例。学生的习作内容非常丰富,有的写自己的“华丽”转身,有的写自己的公主梦,有的写红枣里的秘密……在学生互评过后,进行了这样的交流:
师:刚刚,我们认真欣赏了同学的习作,现在来交流一下。作为读者的你,有哪些阅读感受?说说看,哪一篇习作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师出示精心挑选的具有代表性的习作,略。)
生:我读了《我的舌头“掉”了》这篇习作,一看题目就把我吸引住了。
师:我们来看看《我的舌头“掉”了》这篇文章,请作者和读者分别发表自己的感受。
生:冯彦宁这篇习作写得特别有意思,他的选材很有趣。我们小时候都喜欢吃冰棍,可是冯彦宁写了冰棍粘在舌头上的事情,把他紧张害怕、疼痛难忍的狼狈,以及冰棍粘下一层皮的痛苦,发现舌头没掉的开心很真实地写出来了,作文一波三折,很有意思。而且,他的题目也很吸引人。题好文一半,我要为他点赞!
冯彦宁:拿到作文题我也不知道该如何下笔,童年的事情太多了,但怎样才算趣事呢?我跟妈妈讨论,跟妈妈一起回忆小时候发生的事情,没想到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件童年时的糗事,真的让我印象深刻……
通过读者和作者的交流,我们发现,带着“读者意识”评改习作,学生更能走进文本,带着欣赏、揣摩的眼光去评改,这样几个来回的探讨,学生各有所获,而读者的真诚建议作者能够采纳,同时作者的写作激情再一次被激发。
“读者意识”观照下的习作课堂唤起了作者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写作并不是作者一个人的事,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始终会受到一种“潜在读者”的制约。而这个读者对象的存在,更能彰显人文情怀,更真实地展现他们的生活、学习的真实状态,让他们说真话,写真事。习作,请让“读者”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