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芳芳,陶德超
(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所要求的共同富裕目标有着紧密的联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多部门、多机构联合倡导下,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进行了最低生活保障的小规模摸索和试验;2004年开始,学界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下文简称“农村低保”)制度的研究逐步展开并逐渐取得丰硕成果;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自此农村低保制度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起来;2006年年底,我国基本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经过15年左右的探索、研究与实践,我国的农村低保制度建设得到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学术界围绕农村低保制度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对其进行了充分的实证研究和深刻思考。
笔者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已收录文献进行处理、归纳、总结,分析现有文献的发文数量、发表期刊、核心作者、关键词等情况,总结归纳出该领域内的作者共现情况、研究热点以及研究趋势等,得出将来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以及制度优化路径,为我国的农村低保制度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为建立健全农村低保法律体系提供参考路径。
选择中国知网(CNKI)中的期刊文献作为可视化分析的数据来源,在高级检索中,选择“期刊”进行检索,以“农村”并含“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并含“低保”作为篇名检索条件,将时间跨度选择为2004—2020年(学者对农村低保制度的深入研究始于2004年),期刊来源中选择CSSCI核心期刊,将检索条件设置为精确,其余选项均保持默认,由此得到相关文献276篇,均符合分析条件。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中的关键词分析、作者分析等功能得到科学知识图谱,具有较为清晰的呈现效果。对于发文数量、作者合作网络的共现情况、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进行了较好的分析,对该领域内已发表文献进行更具系统性的梳理。基本操作如下:打开CiteSpace 5.7.R2软件,将CNKI导出文献进行格式转换,分析时间跨度选择2004—2020年,并将时间切割设置为1,分别选择“作者”“关键词”等作为知识单元,其余均选择系统默认项。
2004—2020 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以“农村低保”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为篇名的期刊文献共276篇,共来自156种期刊杂志。其中有98种期刊刊载本研究文献来源数量为1篇,占期刊杂志总数的62.8%;有35种期刊杂志刊载本研究文献来源数量为2篇,占比22.4%;刊载篇数3篇的占比4.5%;刊载篇数4篇的占比3.2%。如表1所示,刊载篇数在5篇及以上的文献来源的期刊占比为7.1%,其中排名第一位的期刊是《农业经济问题》,刊载篇数占文献总数的3.26%,排名第二位的期刊分别为《西北人口》和《财政研究》,各自占文献总数的比例为2.89%。可见农村低保制度涉及的研究领域相当广泛,跨学科性是农村低保问题的主要特征,包含社会学、财政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期刊来源较为分散。
表1 刊载篇数在5篇及以上的期刊
2.2.1 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中,将Node Type设置为keywords,将Time Slicing中的时间设置为2004—2020年,时间切分设置为1,对此来源期刊文献的关键词词频展开分析,将该领域15年左右的研究重心进行直观的展示。在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共生成363个节点、552个连接,中心密度为0.008 4,关键词之间的连接较为紧密。图中关键词的字体大小象征聚类的大小,字体越大,该关键词出现频率越大;词组间密集程度象征聚类强度大小,密集程度越大,各关键词之间共现的频率越大。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截取高频关键词中被使用次数排名在前12位的关键词,将它们的频次、节点中心度以及首次出现年份列入表中,如表2所示。其中,“农村低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个关键词的使用频率均超过了30次,分别为76次、40次和36次,其节点中心度分别为0.54、0.45以及0.54。节点中心度描述的是该点与其他点之间存在联系的多少,节点中心度越高,说明该关键词在共现网络中与其他关键词联系越紧密,即越频繁地出现在同一篇文献的关键词中。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研究深入,逐渐涌现出了与时代特征紧密相关的关键词,如2008年首次被学者提及的“民族地区”,以及2013年开始进行系统研究的“政策执行”等。
表2 排名位于前12位的高频关键词
民族地区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对多民族国家特征显著、区域差异明显的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丁国峰(2015)从民族地区深入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特殊价值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该制度有利于缩小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异,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能[1]。宁亚芳(2015)对云南省农村家庭进行调查,认为农村低保制度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作用十分有限,重点体现为运行管理中的公平性问题[2]。宁亚芳还在另一篇文章中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农村低保制度对民族地区的缓贫效果优于其他地区,其能够使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基尼系数下降3.5%左右,使人均家庭收入离散系数下降3.2%左右[3]。李丹等(2017)发现民族地区因其文化特征差异以及普遍贫困导致对象识别偏差较大,认为应推行家计调查与收入倒排法相结合的瞄准机制,并加强参与主体的协同性,激发参与合力[4]。
“政策执行”是任何一种制度或一项政策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环节,学界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桂华(2019)通过对比中西部地区的“低保指标化”和东部沿海地区的“按标施法”两种政策执行形态,认为乡村社会状况决定着政策执行形态[5]。李鹏等(2019)认为自由裁量在地方农村低保的执行过程中起到了促进创新和政策完善的作用,但也加速了地方之间的“碎片化”,因此建议在高位实行有力推动的条件下,自由裁量由强向弱转变[6]。雷望红(2019)对黔西南某乡进行田野调查,从政策执行偏差的新视角即政策吸纳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政策吸纳会稀释低保资源、异化政策目标,因而基层政府应明确中央与地方发展目标,坚持原则与底线[7]。
2.2.2 研究关注点分析
对关键词进行聚类操作,共生成#0农村低保、#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最低生活保障、#4开发式扶贫、#5农村低保制度、#6法律、#7最低保障、#8低保覆盖率、#9国家治理能力、#10就业、#12就业共12个聚类。如图2所示。
图2 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关于农村低保的制度建设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提出构想,如薛兴利教授等,其关于资金筹集、资金管理与保值增值的观点仍具有参考性[8]。学者们提出的建议主要集中在立法、对象识别、保障标准、制度监管等方面。赵新龙(2014)认为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化率较高但法制化率很低,全国统一立法缺失严重[9]。高峰等(2013)阐述了农村低保立法的重要意义,认为目前我国从社会基础、社会需求等方面已具备立法条件,应加快立法进程[10];张静(2011)发现我国地方性立法覆盖水平仅为26.8%,地方立法样本中城乡一体化率仅为14.8%,应加快推进中央立法以指导和规范地方性立法[11]。综上,学者们对于立法的紧迫性基本具有一致观点,认为我国应该在总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合理分配立法权,尽快建立农村低保法律体系,致力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低保法律体系。
在农村低保标准的聚类中,学者主要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对于农村低保的标准是否应该均等化的问题,安永军(2017)认为应该取消低保对象之间的差别化待遇[12],而有学者如肖云(2009)等认为应该根据情况实行“全补”和“差补”的区别化对待,以构建合理的低保退出机制[13]。李春根等(2015)运用比例模型对31个省域的低保标准进行测定,并以低保标准绝对值、财政支出比率和人均消费比率及其替代率为标准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建议各省市依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标准[14]。
就业问题与农村低保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对象主动就业、提高主动创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殷俊等(2017)认为贫困在一定程度上是其自身的主动选择,并通过实证发现低保对象的就业意向较低,具有“福利依赖性”,建议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重视对劳动者能力的提高[15];韩华为等(2017)运用PSMDID方法对农村低保和就业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呈现负相关,且其负相关更明显地出现在女性、文化程度较低、年纪较大的低保群体中,认为应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援助以进行政策优化[16]。因此,低保制度的实施不应该仅关注低保覆盖率和低保标准的提高,也应降低贫困脆弱性,提高受保对象能力素质,及时完善低保退出机制,防止返贫。
2.3.1 核心作者群
在CiteSpace软件中,将知识单元设置为“author”,其他参数值保持默认,生成如图3所示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图中将该研究领域内发文量较多的核心作者进行较为清晰的呈现。图中字体大小与其发文数量成正比,连线象征着彼此间的合作,连线粗细象征合作的密切程度,连线越粗,表示彼此间合作越紧密。核心作者是该研究领域内研究成果最为丰富、贡献最为突出的学者,他们的研究重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研究热点和学科前沿。因此,对核心作者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环节。
图3 核心作者共现知识图谱
其中发表农村低保相关文章数量最多的学者依次为李春根(8篇)、韩华为(7篇)、王增文(7篇)、何植民(7篇)、方菲(6篇)等。如表3所示,是发文量在4篇及以上的核心作者及其发文数量和首次发表年份。
表3 农村低保发文量≥4的核心作者
核心作者之间往往不会只进行单独的研究,而是可能形成较为密切的合作网络,图3将作者之间的合作网络进行直观呈现,共生成303个节点和158个连接,中心密度为0.003 5。
2.3.2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对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和研究方向进行研究的同时,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网络不可忽视。合作越紧密,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热点。如图4所示,截取核心作者之间连接较多即联系较为密切的3个作者群,对他们团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一是以肖云教授为核心,联合杜毅、吴国举、刘慧等形成的合作者团队,二是以王增文教授为核心作者、邓大松教授等协助形成的科研团队,三是以韩华为副教授与徐月宾、高琴教授形成的合作者团队。
图4 核心作者合作网络
以肖云为中心的研究团队主要从农村低保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致力于提出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建议。肖云和杜毅(2009)认为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转移支付力度不足,城乡差异过大[17];肖云、吴国举和刘慧(2009)从低保退出机制必要性、制约因素等角度进行更细致的研究,提出了实行分类救助(“全补”和“差补”)、强化动态监管等建议[18]。
以王增文为核心的研究团队试图从农村低保制度配套政策的角度进行研究。邓大松和王增文(2008)认为在“硬制度”中的“软环境”下,应该建立以收入和低保线相结合的识别机制[19];童星和王增文(2010)认为应该将低保边缘群体适当纳入低保体系,建立并完善配套机制[20];王增文和邓大松(2012)指出,中央财政应向中西部倾斜以完善配套政策,促进再就业,强调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是最根本办法[21]。
以韩华为为核心的研究团队着重进行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效果及效应方面的研究,包括农村低保制度的瞄准效果、保护效果、反贫困效应、代际转移挤出效应等。韩华为、高琴(2020)从对象瞄准和补差瞄准两个维度,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农村低保制度的漏保率和错保率均有所下降[22];韩华为和徐月宾(2013)认为建立精准识别机制,减小家计调查误差对提升反贫困效果影响显著[23];韩华为(2020)基于CHARLS 2015年统计数据,运用倾向值匹配分析方法,对农村低保制度覆盖群体中成年子女对其父母的代际转移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低保制度会对代际转移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24]。
本研究运用CiteSpace 5.7.R2软件,对2004—2020年农村低保的CSSCI期刊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对关键词、核心作者、科研机构及其合作网络等进行共现分析,对主要期刊来源进行整理,对相关研究热点及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文献来源中,发表文献最多的期刊杂志依次为《农业经济问题》《西北人口》《财政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具有多学科性,涵盖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各方面,农村低保问题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
从关键词共现分析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学界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农村低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较为广义的范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涌现出了诸如“民族地区”“政策执行”等更为具体的研究热点。学者们对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衔接到政策评估的全过程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且近年来,定量研究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但是,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研究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保障当前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但对于如何降低其福利依赖性、贫困脆弱性,还应提高重视程度。
从作者合作网络来看,农村低保的研究相对较为集中,作出贡献较大的作者为李春根、韩华为、王增文、何植民、方菲等,学者间也形成了以韩华为、肖云、杜毅等教授为核心的作者合作网络。
当前的农村低保制度还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更应该不断深入。首先,农村低保制度的完善不能仅仅依靠地方性规章制度,中央应当加快立法步伐以给地方性立法提供引领和指导,合理配置立法权;其次,我国的社会保障包括农村低保方面的研究历来以问题导向为主,致力于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但是也应该加强理论体系的建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共同促进、共同繁荣的协调发展。再次,应该解决好农村低保制度与其他社会救助之间的捆绑问题,建议设置收入豁免和救助渐进退出政策,缓解福利依赖问题。最后,在低保政策效果的评估方面对未来贫困的评估远远不足,要将低保家庭的贫困脆弱性纳入评估指标。
2020年年底,我国已经消灭绝对贫困,但并不意味着贫困将不复存在,相对贫困问题仍然制约着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农村低保制度是政府兜底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低保制度与法律体系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