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明洪
中为王方定。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核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方定今年已是93岁的高龄,但精神依然矍铄。“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幸运的是1953年我参加了中国原子弹的科研工作,我为此感到自豪!经历了特殊时期之后,我重返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一边做科研,一边带学生,这是我感到最幸福也是最快乐的事情。”王老的高寿,与他淡泊明志、喜欢读书等有着一定的关系。
王老认为:“一个人要有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人一辈子不管做什么事,不管是否成功,只要把这三个方面把握好,后面做事不敢说有大的成功,起码不会有太多的失败。”
曾有人问王老是如何当选为院士的,王老坦然回答:“我并没有想过当选院士,当时院领导动员我写申报材料,我拒绝了。后来院领导找了一位同事帮我写申报材料,不想这两页申报材料送到相关部门后,我很顺利地在1990年当选为院士。那个时候还不叫院士,叫学部委员。事实上,我觉得院士是很崇高的岗位,我很不敢当,我所做出的成就,应该属于我们的那个团队。”
1998年9月,学生何辉来到原子能院还不到一个星期,他的师兄就带他去看望导师王老。王老在询问了何辉的情况后,对他提出了一些希望。让何辉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以后要“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二十多年过去,王老说过的一些话何辉已经记不住了,但是这两句话却让他记忆犹新。王老不仅在学业上精心培养学生,更在为师为人方面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做学问也好,做事情也罢,首先要做一个高尚的人。要顾全大局,要谦让荣誉,要有无私无畏的精神。”王老经常勉励他的学生说。
1959年底,王老和他的同事建立了一座简易工棚,用来做实验室。工棚十分简陋,结构是芦苇、黄土墙及油毡纸的顶棚。夏天时,工棚内炎热难当,室温经常在36℃左右。再加上操作放射性物质,工作时要穿三层防护服,戴双层橡皮手套,头上戴着有机玻璃面罩,还得戴两个口罩,十分难受。冬天时,室内没有取暖设备,王老和他的同事穿着大棉袄,一边踏步一边工作,否则脚就会冻伤。最大的困难是水管、蒸馏水瓶和试剂瓶,一夜下来都会冻裂。他们每天晚上将水管里的水放空,蒸馏水和化学试剂都搬到有暖气的实验室,早上再搬回工棚,就这样,王老他们坚持了一个冬天。
在青海高原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时,条件也很艰苦。由于基地海拔在3200米以上,年平均温度仅零下4℃,不要说离不开棉衣,就连馒头也蒸不熟。再加上人多房屋少,不少人只能住在简易的“地窝子”里或帐篷里。除此之外,要适应环境还得过两“关”,一是要适应高原缺氧反应。到基地后,王老整整休息了两天才慢慢适应;二是由于当地是鼠疫传染区,得打防疫针。王老打了防疫针后,发烧至39℃以上,三天后才慢慢恢复。“但我相信,只要拿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去战斗,困难是吓不倒中国青年的。”王老说。
1979年,王老被调回原子能研究所,从事放射化学基础研究工作。研究所成立化学部后,王老又担任了化学部副主任。在以后的岁月里,王老不顾虚弱多病的身体,不遗余力地投入到他所钟爱的核科学研究工作。
核化学专家顾忠茂回忆:20世纪70年代初,吴征铠院士等开始策划筹建“超钚元素和裂变产额实验大楼”,并于1984年完成了初步计划。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该计划几度搁浅,一直无法提上议事日程。为了加快立项申请的步伐,顾忠茂想到胡锦涛同志曾于1994年登门拜访过王老,请王老出马向中央领导呼吁,应该会有效果。王老得知此事后,立即奋笔疾书,给中央写了封信:“目前……我们已面临没有一个可运行的后处理研究设施的境地。希望能得到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支持,尽快落实建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一周后,王老告诉顾忠茂,他已得到中央办公厅的回复,胡锦涛同志及时将他的信批复给了国防科工委,希望能给王老“一个满意的答复”。
52天后,“中核集团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项目建议专家论证会”在北京举行,已是古稀之年的王老担任了专家组组长。
正如王老自己所说:“夕阳无限好,不怕近黄昏。”这“不怕”二字,凸显出王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乐观向上的革命情怀。
受父母亲影响,王老自幼就喜欢读书。小学三年级时,母亲就给他买了《大学文学读本》《三国演义》等,父亲也给他买了《少年百科全本》(全9本)。王老大学之前最大的爱好就是读小说,三年级开始读《三国演义》等中国名著,到了初中,他就已经开始读外国文学了。参加工作后,专业书籍又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人生低谷时期,他一有空就钻到图书馆去看书。即使在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后,仍勤奋读书,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撰写了《核武器控制与放化分析技术》《核燃料及其循环使用》《钍作为核燃料的前景》《放射化学的今天与明天》等文章。
王老读书的方式与他人不同,他不仅会做大量的读书笔记,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其分为辐射化学、新技术、安全防护等近30种,做成科研知识索引卡片,以便需要时查找。可以说,读书不仅给予了他精神上的愉悦和思想上的升华,也提升了他的专业水平,成了他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的重要保证之一。
1956年,王老与夫人查子秀相识,两人于1959年初喜结连理。婚后半个月,王老就返回北京。1960年,查子秀被调往中科院心理所工作。“我的夫人是一位典型的东方淑女。这么多年,在任何困难面前从不向我抱怨,不给我任何压力。”王老如此评价他的夫人。
1964年,由于核研制工作的需要,王老毅然告别产假中的妻子、刚出世的女儿和不到两岁的儿子,奔赴青海高原,参加并组织了多次核试验参数的测试。“虽然我最初还不知道他(王老)所从事的是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这样让我引以为傲的事业,但我知道他离开家到那么艰苦的地方去是国家的需要,因此很自然地理解也支持他的选择。”查子秀说。
在特殊时期,王老在青海被勒令停职交代“问题”,并被安排参加各种劳动,他却从未灰心丧气,为了让家人放心,对外联系受到限制的他连夜给家人写了封信,并在黑夜中赶往邮局把信寄出。而这封信也确实对家人起到了很好的安抚作用。
“到现在,我每次出门的时候,他总是站在门口提醒我:老太太,你的钥匙有没有拿、手机有没有拿、眼镜有没有拿、老年证有没有拿……所以,跟随他一辈子,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也是幸福的一件事。”查子秀颇为骄傲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