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米雪
摘 要: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提出赛教融合、校企合作两大发展路径,构建了校赛企三方协同培养的育人体系,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的转变,教学组织形式从“学校主导、课堂情境”向“三方协同、应用情境”的转变。改革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并有望为其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赛教融合;校企合作;市场调查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用数据来指导市场运营”的市场咨询与调查行业迅速发展,这既为市场调查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养成提出了更高要求。紧密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学校“三有三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题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赛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经过近5年的探索和改革,走出了依托于课程教学、学科竞赛、企业项目的校赛企三方协同培养市场调查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还停留在以知识为中心,以学校为主导的单一课堂教学情境上,强调知识的传承但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不足,同时因为缺乏多源的应用情境尤其是真实的企业委托情境,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有待提高。据此,以赛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为路径,通过深化和学科竞赛、合作企业的沟通交流和资源整合构建起校赛企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将有助于较好地解决四大问题:一是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脱节”的问题;二是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三是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够的问题;四是校企协同育人形式较为单一,合作不深入、不持续的问题。最终起到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行业需求侧结构要素融合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具体措施
以市场调查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实施过程可以概括为“1234”,即: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两大路径,构建三方协同,解决四大问题,其改革思路列于图1。
(一)围绕一个目标
当前,从数量上讲,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更高水平,高等教育同质化倾向严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存在“脱节”的现象,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而生产服务一线对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长期处于急需状态的两难境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应时而为提出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实践、实用、实干的“三有三实”人才培养目标。然而以知识为中心和单一课堂教学情境下的传统培养模式很难培养出真正有“三有三实”能力的高质量市场调查人才。紧跟时代要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团队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能力为中心”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线,依托于市场调查课程、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市场调查类企业的学习和锻炼,突出学生市场调查知识的扎实掌握和学以致用解决实际市场调查问题能力的培养,更符合当今社会和市场调查行业对新时代人才的需求,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二)实施两大路径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不断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中,最终蹚出了赛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这两大行之有效的路径。
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CRA)紧扣市场调查知识和应用,是面向海峡两岸高校大学生的一项国内一流大赛,对于市场调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运用模块化教学思路,根据市场调查的知识结构结合现实工作流程,将市场调查课程分为调查主题确定、调查方案设计、问卷设计、抽样设计和样本量计算、调查实施、数据整理与分析、报告撰写和展示这7个模块,然后将学科竞赛有机地嵌入到各模块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中,通过在理论教学模块中添加大赛优秀作品案例賞析环节,在实践教学中沿用大赛机制采取以竞赛为导向的3-5人小组项目制教学,形成理论教学与小组实践两条线交叉并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课程体系。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和大赛资源进行市场调查线上课程建设,并开辟涵盖了大赛网考试题集,报告展示视频,师生心得体会等多项内容的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专题板块。重视成果积累,利用好课程优秀报告,大赛获奖报告,教师培训资料,企业案例、经验分享,专题讲座资料,课程推荐书目等“沉睡的资源”进行市场调查资料库建设。将大赛的评价机制纳入考核体系设计,创建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1+N”考核模式,对学生进行过程式、综合性、多样化考核。这五大具体措施实现了学科竞赛与课程教学的有机、深度融合,起到了很好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代练,以赛促创效果,不仅探索出了赛教融合的有效路径,还为其他课程的赛教融合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具体做法。
同时,积极实施校企合作路径。校企合作对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实现学生培养与行业需求、岗位要求相协调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团队积极拓展企业资源,与上海宸智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深圳点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恒诺市场研究有限公司等市场调查类企业协同合作,通过主题讲座、小学期培训、联合开发实训课程、共建实习基地、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参与企业调研项目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获得高水平行家指导、高质量实践经历、高价值就业技能,加深了学生与社会、行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了人才培养供给侧和行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融合。在此过程中,持续深化和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建立优质资源共享的互惠共赢制度,企业为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师提升提供项目、资金、行业信息等资源支持,学校为企业提供人力、智力、科研平台等资源支持,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校企合作不持续、不深入的难题。
(三)构建三方协同
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学校、大赛和企业的各类教育要素,通过四个“加法”将学校、大赛和企业有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构建出较为完备的校赛企三方协同培养的育人体系。教学内容上增添了“新”“热”“真”“整”的大賽案例、企业案例以及“实用”的实践技巧,集中于课堂、闭卷考试或课程报告考核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课堂内+课堂外,闭卷考试或课程报告或大赛项目或企业项目考核的新型模式,实现了教学设计的加法。邀请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市场调查选题、抽样设计、报告撰写等专题讲座;同时邀请市场调查企业“行家里手”对学生进行小学期授课,市场调研类项目指导,调查组织实施等实践类经验技巧传授,联合开发实训课程、共建实习基地等,实现了师资力量的加法。来自大赛的市场调查骨干教师培训、知识赛试题集、公开的案例资源,以及来自企业的行业信息、项目资源、专业指导等等,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加法。通过大赛湖北省分赛、大陆地区选拔赛过程中的高校间深入交流、横向比较、同行评价,以及企业合作单位对学生实习实践情况、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和反馈,实现了学校评价、同行评价和企业评价的有效对接,实现了人才培养评价的加法。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效果
经过将近5年的摸索和实践,基于赛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市场调查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一)学生学习效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对进行了改革实践的《市场调查》教学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改革后学生对《市场调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明显提高,80%以上的同学认为改革非常有助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科竞赛和科研立项硕果累累,自2014年起累计获得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国家级奖项20余项,省级奖项10余项,在湖北省众多参赛高校中名列前三甲;2018-2020年间,大学生科研立项累计30余项,省部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项。参与人口普查,洪山区“两感一度”调查,物业满意度调查,智能时代零售运营模式调查,2019和2020年全县(区、市)域文明指数测评等多项横、纵向课题,并因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实践能力赢得了合作企业(单位)的普遍好评。
(二)教师综合能力提高,教研成果显著跃升
教学团队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大赛指导培训、校企合作组织也收获颇丰。教学时因为有了更多的案例素材,课堂更加丰富充实;实践时因为有了更多的实务经历和经验,调研项目指导和实施更加得心应手,全面提升了教师理论功底、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2014年以来,教学团队累计获批1项省级教育规划课题,6项校级教研课题,发表2篇教研文章,获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项目2项,在全国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案例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和优秀奖各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等诸多荣誉。
(三)校企合作更加紧密,形成良性循环闭环
通过互惠共赢的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加上小学期授课、共建实习基地、参与企业调研项目等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校企合作更加紧密,合作企业目录不断增加,2020年武汉恒诺市场研究有限公司的加入让校企合作又添新力量。而在此过程中师生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又可以更好地反哺校企合作,形成良性循环的闭环,为今后更长效、更多元的校企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践证明,以赛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的校赛企三方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是必要而且有效的。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几点体会
在改革实施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结合同学们的日常交流、问卷调查,团队研讨和企业沟通,有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总结反思,不断优化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中要勤于总结和反思。赛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要求对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都要重新统筹设计和优化。在案例式教学中,要更加精心地挑选一些典型性、代表性、能引发学生共鸣的案例以让市场调查案例赏析更加深入人心。实践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共性的实践重点、难点通过专题讲座,录制操作视频等形式给予针对性的实践指导,落实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积累,统筹规划现有资源,进一步完善《市场调查》线上课程建设和资料库建设,努力在课堂以外打造一方新的学习平台。每一轮授课、大赛和校企合作完成以后,细致审阅课程报告、大赛报告和企业调研项目完成情况,认真听取同学们的课程体会、参赛体验,老师们的指导意见和企业的建议评价,找出课程建设中的不足,发现竞赛、企业所需能力与课程教学体系衔接不当的地方,进而指导课程教学设计的改进。
(二)赛教融合中要加强课程与大赛赛程的协调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赛教融合目前主要的矛盾在于课程设置与大赛赛程之间的矛盾以及《市场调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衔接之间的矛盾。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通常是10月报名,11月进行知识赛考试,考试通过的学生才有资格进行接下来的实践赛。统计类专业大二年级学生因为课余时间充裕且相对有更好的课程基础,历来是大赛的主力军。但目前有部分学生的《市场调查》课程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学生要么自学要么“裸考”以至被拦在知识赛考试这一关,极为打击学生参加大赛的积极性和信心。此外,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一环,但在当前的课程体系下,数据分析类课程如《多元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法与模型》,《统计软件》等几乎都开设在大三学年,导致学生对辛苦获得的调查数据无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写出的报告方法单一、深度不够,既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也不利于竞赛成果的产出。考虑到大赛赛事安排以及课程之间的衔接,建议将统计类专业学生的《市场调查》课程统一安排在大二第一学期,全校公选的《社会调查》课程也尽量安排在每个学年的第一学期,以加强与大赛赛程的协调;专业必修课《多元统计分析》依然建议安排在大三学年,但可以考虑将选修课《统计模型与方法》,《统计软件》这类课程安排在大二学年,这样就能将模型、软件的学习与市场调查报告的数据分析很好地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对应课程的实践动力又提升了市场调查报告的质量。
(三)校企合作期待更深层次、更长效、更规范的运行机制
相较于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建设实习和就业基地等深层次校企合作,当前的校企合作虽然形式多样但依然处于比较浅层的状态。同时,现有的校企合作也尚未形成常态化的教育手段和形式,缺乏长效性。因此为了保证育人效果和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有必要进一步做深做实校企合作,从宏观顶层设计、中观机制保障、微观路径优化三个层面构建更加完备、科学、规范、系统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这些都是在今后的应用型人才改革中需要继续探索、实践和改革的问题。
五、结语
围绕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赛教融合、校企合作两大发展路径,通过将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賽有机融入市场调查的理论授课、实践训练、线上课程建设、资料库建设和课程考核,起到了很好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代练、以赛促创效果;深化与上海宸智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等市场调查企业的协同合作,通过小学期授课、联合开发实训课程、共建实习基地、参与企业调研项目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四重“加法”将学校、大赛和企业紧密联结在一起,扎实校赛企三方协同培养的育人模式。改革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的转变,教学组织形式从“学校主导、课堂情境”向“三方协同、应用情境”的转变,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并有望为其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傅传驊.市场调查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高教学刊,2018,(23):133-135.
[2] 冯兴保.基于主体间性理论视角的校企协同创新合作模式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6):9-11.
[3] 黄信恒.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51-53.
[4] 刘平清.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J]. 三峡高教研究, 2015,(3):14-16.
[5] 李俊峰,闫飞.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创新创业为导向[J].安顺学院学报,2017,(4):45-48.
[6] 刘耀东,孟菊香.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8,(3):71-74.
[7] 庞娟.成果导向下应用型本科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9,(12):138-140.
[8] 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9] 余红剑,王沁莹,赵鑫.实践能力培养导向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项目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48-51.
[10] 翟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44):41-42,43.
[11] 张玉荣.基于学科竞赛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高教学刊,2018,(7):127-129.
[12] 张天华,柴丽娜.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可会科学版),2020,(42):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