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推动中医药更好地造福人民,走向世界,中国出版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山东出版集团在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举办了“智慧出版与中医药国际化学术研讨会”,深入探讨了中医药智慧出版,及为中医药国际化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本刊记者应邀参会,并就这些问题专访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山东麦德森传媒集团董事长王勇。
传承好中医药文化
《新阅读》:王总您作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又是中医博士后,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应该是很深入的,您认为中医药文化要得到本国乃至世界人民的认同,其根本出发点在哪?
王勇:中医药不仅仅是一种临床诊疗技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一种理论、一种认识世界的哲学思想。
我认为,人们对于中医药认可的根本点,首先是“疗效”。中医作为临床诊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和西医一样,都是以祛除疾病、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的,也就是说,临床疗效是其关键。所以,无论是中医药科研人员,还是中医药工作人员,抑或是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就是继承从古至今中医药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深厚经验,并把这些经验进一步应用到当今的临床工作中去,实现更高水平的提升和经验总结。我觉得疗效是让更多人爱上中医,关注中医的一个根本点。
其次,就是“价格”。任何时候,人们都是希望既要花钱少,又取得良好疗效的。相较于西医来讲,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的费用是较低的,大部分人能承担得起,更适合我们的国情。
另外,中医药文化是一种哲学思想方式,一种带有中华传统烙印的文化。它讲的是仁爱、平衡、整体的思想,以及三因制宜、实事求是、辨证论治的工作思维方法,这些认识也都可以指导我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古人有云:“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中医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让自己拥有一个良好平和的心态。因此,我觉得中医药文化走出去,获得更多人认同,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阅读》:您认为中医药学要在本国发扬光大,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王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那么,中医药要继承的精华到底在哪里呢?我认为就在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众多中医古籍中。很多古人的经验都是在系统总结中形成的,因此,我们首先要进一步挖掘中医古籍,传承从中医古籍中提取出来的精华。古代医学典籍是承载古代医家经验总结的载体,要传承好、发展好、应用好这些古籍。同时,要做好古籍的保护和整理利用,还要针对留存下的这些“中医药大数据”,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如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等手段,整理出一些具有良好临床疗效的方法和经验来。
其次,除了中医古籍,中医药的精华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当代的名老中医。他们有很深厚的传统国学基础,在临床中所应用的一些方式方法值得推荐,需要更好更方便地让医学生和医药从业者继承,名老中医的这种师带徒的传承方式也应该继续加强。
再次,中医药文化应该进行广泛普及。我们现在国学教育的基础还处于较为薄弱的阶段,而中医药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传统诊疗疾病的方式。因此,我们要学好中医药,普及好中医药文化,对中小学生加强中医药的科普教育。
要用现代科技给中医药文化创新,那创新的点在哪里?这一点是必须要认真考虑的。创新就要结合现代科学,对中医理论和诊疗方法进行提升,例如脉诊,可以用生物学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将脉诊结果通过生物学技术表现出来,从而让患者的脉象得到客观的诊断认识,而不再是因为不同的专家诊脉而产生不一样的诊断结果。
要想中医药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更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要在以上这些方面下功夫。
探索中医药智慧出版路径
《新阅读》:中医药智慧出版的概念如何解读?包括哪些方面?
王勇:中医药智慧出版首先是智慧出版的一个分支,出版是知识传播的一种形式,智慧出版就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来为出版、为知识的传播赋能的一种出版方式。从《黄帝内经》时期发展到至今,中医药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无数的医家学者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導下,不断探索人体奥秘、生理病理,总结包括治病、预防、养生等多方面的中医药知识,形成了庞大的中医药诊疗经验数据。从古至今,仅中医古籍就有一万多种的典藏,现代出版的中医药图书也有几十万种,这样的存在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中医药数据库。如何让中医药更好地传播出去呢?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医药的专业工作者,要去学习掌握所有已出版的图书是不可能完成的,那就需要我们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中医药数据赋能,提取出关于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诊疗经验,比如阴阳、病因、病机、治疗、预后都可以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取出来,让我们临床的工作者去学习这种工作方式,就是中医药的智慧出版,通过现代科技、多媒体形式将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
智慧出版打破了原有的纸质出版的出版形式,形成了一种以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为形态的新的出版形式。我认为,中医药数字出版也可以称之为中医药知识碎片化按需出版的一种知识服务形式。
《新阅读》:您是山东麦德森传媒集团的负责人,贵公司在古籍文献数据库建设上作了很多努力和探索,请您介绍一下目前的成效,及这项工作的意义。
王勇:创建“博览医书”这个项目来源于我读研究生时的一个想法。因为中医从古代走过来延绵了几千年,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我觉得非常吃力,因为古代的语言和我们现代语言有一定的区别,古人积累了这么一个庞大的数据让我们去学习、去分析,那么对于我来讲,穷其一生也不可能把我们所有传统医学的结晶继承下来,所以需要人工智能这样一个大脑来给我们赋能,以便我们能更好地去掌握古代的这些知识,所以我们在七年前启动了这个项目。
“博览医书”项目,用共建共享的理念,搭建了中医古籍、现代医书、本草、方剂等12大类数据库,实现了知识的互联互通、通检通查。迄今为止,古籍入库量2000余种,是目前入库数量最多的中医古籍数字化平台,填补了国内空白,已建成了全面的中医临床知识库、权威的经典名方库、专业的医学词网系统。平台的使用已覆盖全国30余个省(市、自治区)份,全国24所中医药高等院校已经有19所在使用。同时,依托“博览医书”平台,团队可以对中医古籍数据整理服务提供私人订制服务。为“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服务”提供帮助,为临床医师治疗疾病作参考和指导。
“博览医书”项目是我从读大学到现在这二十多年来的一个心愿,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做一点事情。我们去做了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建了“博览医书”中医大数据库,而这个基础性的工作要做扎实,要尽可能将更多的数据,不管是古人的,还是现代中医药专家的;不管是民间偏方,还是科研领域的研究数据,都要放进到我们的数据库里面,让所有学习中医的后人都能有所借鉴、有所提升,也为我们中医药的发展打下一个最坚实的基础。这虽是一个技术性的工作,但也要积极去创新,要让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基础的数据进行结合,让它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服务于我们的健康中国战略,服务于每个人的健康需求,为每个人的健康保驾护航。我们也在积极开发多语言版本,依托“一带一路”建设,让中医药走出去,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医药的美好!
《新阅读》:带着理想去工作是最有动力的,目前,山东麦德森传媒集团在中医药智慧出版方面还有哪些着力点?
王勇:我们在科研、科技创新上都进行了很多努力,我们现在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開发了一个中医知识智慧标引平台,希望能通过这样一种科研创新的平台技术,为中医药的分类、检索赋能,为中医药知识的全面普及而努力。同时,我们还搭建了“好医书”智慧出版平台,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把中医药科研工作者、中医药教育者、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中医药爱好者,以及专家学者、传播机构、发行单位共同汇集到这个平台里,让中医药知识能够更精准、快速、全面地传播出去。
不忘初心,回报社会
《新阅读》:我看了您的传记《太阳从不亏欠任何人》一书,很敬佩您能克服身体的不便,努力去成长、成才,并帮助带动更多的人实现自我,这种信念是如何积聚的?
王勇:首先,这和我的成长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村之家,家庭条件并不好,因为身体残疾的原因,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障碍,在我的成长和求学过程中更是遇到了重重困难。正因为有家人、朋友、学校、社会对我的关心和支持,才有了现在的我,也让我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家庭、社会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我经常想有什么是我能为大家做的?我觉得就是不断地通过强大自己来服务社会。
其次,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永远做一名孜孜以求的学生。我很喜欢读书,我能在书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在我们党的先进思想、先进榜样里,看到希望和力量,通过读书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此外,我还时刻以那些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人为榜样,我觉得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希望自己也能成为文天祥、谭嗣同、林则徐、刘胡兰、董存瑞、焦裕禄、张海迪这样的人,希望汲取榜样身上的力量,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新阅读》:我在贵公司看到党员活动园地、党员业绩考核、党员突击队管理考核、党员突击队理论学习资料汇编、建言献策汇总簿、党员手抄入党誓词本等,感受到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温暖的组织带给个体的鞭策和指引,您本人还获得五一劳动者奖章等荣誉,并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把贵公司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文化给更多的企业借鉴,请您介绍一下其形成的初衷和过程。
王勇:“扛着党旗创业,戴着党徽奉献”是麦德森集团始终坚持的理念。我之所以在很多人都没有关注民企党建发展的时候,一直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到现在,一方面是因为小时候看红色电影,受到革命英雄人物的影响,敬佩他们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我思考他们为什么可以这样大义凛然赴死?我希望自己成为像他们一样坚强的人。通过多年学习,我学到了更多东西,也知道了他们心中有梦想、有信仰,我实现了从思想上的转变,秉承着要服务社会的想法,因此想到要创业,打造一个好的平台,将麦德森作为我们实现改造自己、改造世界的平台。公司成立后,我又针对当时很多民企党建都是碎片化工作的现状,成立了党支部,坚持党的领导,开展民企党建工作。
“如何坚持党建引领,如何用党员的政治觉悟和认识去促进企业的发展,如何通过企业的发展推动党员的健康成长”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我从支部的基础工作开始,不断尝试,搭班子、建制度、找方法,通过“班子、管理、人才、制度、文化、责任”的六方面融合,总结出“党建商学院”“金点子”“未来之星”“人才双培”“比学赶帮超”等一系列党建工作经验,先后建立远志、飞蓬、天龙、景天等9个党员突击队,实施党建“火种计划”和“金刚计划”,完善“信息双向流动、人才双向培养、企业知行合一”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实现“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双向推升”的初衷,最终形成以党支部为堡垒、党员为先锋、突击队为支撑的麦德森党建品牌——“长鼓型”党建工作法,让民企党建这个红色屋子不断强基加固,带动企业和事业全面健康发展。其中,“金点子”工程的实施,汇聚了公司员工对企业发展的各方面建议,通过进行讨论落实,有力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党员突击队的成立更是让公司党建工作进入了新的高度,通过参加创城、抗疫、助残等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和企业突击任务,有效提升了公司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我们公司也先后被确认为济南市首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盈商润济·党旗红”示范单位、“新智聚济·党旗红”工作品牌创建活动示范点,目前是省级重点党建培育示范单位,党建工作经验也先后被《工人日报》和《大众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