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师立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诗歌是千古传吟,生生不息的闪亮音符。古诗词不仅是文化,还是人类一种精神情怀的抒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大运河古诗词三百首》,是由程章灿、赫兆丰等作者从历代诗词总集和别集中,收集、爬梳和精选出的227位诗人吟咏大运河的三百首诗歌,并配上精美的插图。阅读这些诗歌,既能了解诗歌的样式,也能对大运河产生更确切的理解和感受。
大运河不但是举世瞩目的东方奇迹,也是一条文化的河流。发达的经济,迷人的风光,五光十色的民族风俗使大运河成为文学艺术的摇篮。《大运河古诗词三百首》收录的诗词体裁形式多样,有五七言绝句、五七言律诗、五七言古诗,还有词作,小令慢词等。
《诗画大运河》(洪军主编,广陵书社出版)、《诗咏运河》(周文彰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以运河沿线的各个城市排列来介绍运河诗词不同,《大运河古诗词三百首》则将诗词混编,以诗人生卒年先后为序,来排列关于运河的詩词,主要分为隋、唐、宋、元、明、清6个章节的运河诗词。时间上,收录最早的为隋朝杨广和虞世南的诗,最晚的为晚清文廷式和宋伯鲁的诗。内容上,所选的诗词主要分为游览山水、怀古咏史、羁旅行役、离别送行。
游览山水的诗
沿运河山水游览的诗中最早的是隋代的,书中选取的有虞世南的《奉和出颍至淮应令》:“良晨喜利涉,解缆入淮浔。寒流泛鹢首,霜吹响哀吟。潜鳞波里跃,水鸟浪前沉。邗沟非复远,怅望悦宸襟。”这是在杨广未当皇帝前,巡江南,镇江都,出颍水至淮水途中,有感赋诗。
《早渡淮》是虞世南应和的一首诗。此诗虽为歌颂其事,但写景尤为生动,旅途似乎也因眼前鱼跃鸟沉的画面变得轻快起来。隋炀帝杨广也有两首写大运河的诗。除了前面所说的《早渡淮》,出名的是《泛龙舟》,描绘了隋炀帝在首次贯通大运河后,南下江都的场面,充分反映了大业年中“炀天子”期待建功立业的满怀豪情:“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六辔聊停御百丈,暂罢开山歌棹讴。讵似江东掌间地,独自称言鉴里游。”
唐诗中也有很多对沿河两岸美丽风光的礼赞。张祜的《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唐代诗人刘长卿在《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扬州四首》中写道:“半逻莺满树,新年人独远。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这个茱萸湾就是古邗沟进入扬州的第一道湾,过了这个湾就进扬州古城了。无独有偶,孟浩然在茱萸湾也作过一首《问舟子》。
宋代沿运河游览,描写运河的诗词也很多。王安石在运河入江口瓜洲写下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秦观的《秋日三首》其一:“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笔语声。”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乘船穿梭运河之上的见闻。
明代的文坛领袖李东阳曾作《吴粳万艘》其五:“长江西上接天津,万舰吴粳入贡新。漕卒啸风前后应,篙师乘月往来频。千年国计须民力,百里山灵护水神。秸铚古来先甸服,万方无处不尧仁。”描写了江南稻米沿着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输入天津的繁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盛、社会稳定的欣喜之情。
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时也留下了众多的运河诗词。康熙曾作《潞河诗》:“东风吹雨晓来晴,春水高低五闸声。籣浆乍移明镜里,绿杨深处座闻鶑。”乾隆《堤上偶成》:“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九里岗临御黄坝,曾无长策只心惊。”
纳兰性德也曾作词歌咏运河,《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清代王维珍的诗:“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则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大运河的最北端通州燃灯塔的景观。
羁旅行役的诗
由于大运河贯通南北,使得诗人们能够沿着大运河四处游历,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贺知章……这些诗仙、诗圣、诗魔、诗豪、诗狂等都沿着大运河游历了很多古都名城、名山大川,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扬州处于大运河与长江交汇点上,自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扬州脱颖而出,成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和中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唐代扬州籍诗人张若虚的名篇《春江花月夜》被人称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杜牧笔下的扬州:“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王建诗中的扬州:“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徐凝的诗句“天下三月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更是将扬州的繁华描绘到了极致。
张祜的《纵游淮南》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他虽然不是扬州人,没有生长于扬州自是遗憾,只能希冀死后葬于扬州,可见他对这座运河之城的高度认同。
孟浩然、高适、白居易等大批诗人都曾游历运河,并写下了数百首歌颂运河风光秀美和市井繁华的诗歌。诗人笔下的运河城市无不是商贾如云,繁华热闹的。如卢纶《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中的楚州:“沿溜入阊门,千灯夜市喧”;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中的汴州:“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白居易《东楼南望八韵》中的杭州:“鱼盐聚为市,烟火起成村”。
浙东运河历史上就是唐诗之路,无论是《春日留别》中孙逖思念江南之情,还是《西陵寄灵一上人》中刘长卿的运河游记,抑或是《回乡偶书》中贺知章的家乡情结,《梦游天姥咏留别》中李白的浙东游历,无不说明浙东运河是唐代诗人们创作的源泉。李白的《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描写了在浙东运河行舟的场景,《别储邕之剡中》“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记录了从广陵沿运河到东南一带游历的行程。
宋代吕本中的《舟行灵璧二首》其一:“往来湖海一扁舟,汴水多情日自流。已去淮山三百里,主人无念客无忧。”表达了作者在大运河上旅行轻松愉悦的心情。明代汤显祖、归有光在内的著名文学家创作了很多大运河诗词。书中收录的高启所作《舟次丹阳驿》:“沽酒来寻水驿门,邻船灯火语黄昏。今朝始觉离乡远,身在丹阳郭外村。”描写了傍晚时分诗人在大运河上行船寻找水驿的情景,抒发了思乡之情。
怀古咏史的诗
一是肯定大运河的作用。如李白的《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称赞齐浣开瓜洲运河:“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
二是写开凿大运河民工的悲惨命运,反思运河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罗邺的《汴河》:“炀帝开河鬼亦悲,生民不独力空疲。至今呜咽东流水,似向清平怨昔时。”描写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如今虽是太平之世,但运河之水仍然低声哭泣,向人们诉说着往事。李敬方的《汴河直进船》:“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在肯定大运河成为维系唐王朝生命线的同时,也提出了大运河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三是揭露隋炀帝骄奢淫逸的生活。李商隐的《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批评了隋炀帝为了寻欢作乐,开凿运河,劳民伤财,成了和陈后主一样的亡国之君。
胡曾的《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揭示了隋炀帝的罪状,认为大运河的开凿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慨叹隋朝灭亡的迅速。而皮日休的《汴河怀古》:“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無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则被认为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最公正的评价。这首诗一分为二地分析大运河的作用,实则持论公平,还隋朝及隋炀帝以公正,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超卓的史识。
离别送行的诗
李白曾六下扬州,在黄鹤楼写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是为运河名城扬州做的千年广告,杜甫的“商胡离别下扬州”则是对运河商贸兴盛的生动写照。被历代朝鲜学人尊为文学宗祖的新罗文人崔致远,在唐朝居留17年,曾任职于淮南节度使高骈幕府。他回国前曾作《酬杨赡秀才送别》,期望“好把壮心谋后会,广陵风月待衔杯”,表达了对友人及扬州的依依难舍之情。高适的名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在运河边的沧州所作。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则是在镇江运河边送客回洛阳的送别诗。
宋代,苏轼曾在徐州为官,并带领人民抗洪。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由徐州调湖州途中作了一首《江城子·别徐州》,既抒发了离愁,又反映了宋代沿大运河旅行的场景。南宋时期,词人们主要围绕爱国情怀而创作。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江南运河的起点镇江写下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表达了他渴望沿着大运河北上收复旧山河的豪情。
李清照在她那首著名的《夏日绝句》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反映了李清照巾帼英雄的万丈豪情。陆游则在《书愤》中写到了大运河:“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维扬驿》:“三年别淮水,一夕宿扬州。南极山川古,北风江海秋。昭君愁出塞,王粲怕登楼。千载英雄泪,如今况楚囚。”表达了自己在家国丧乱、命途多舛年代心中的无奈与郁愤。
元代诗人萨都剌也留下了不少运河诗词,他写的《过嘉兴》被收录书中:“吴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画船如屋里。芦芽短短穿碧沙,船头鲤鱼吹浪花。吴姬荡桨入城去,细雨小寒生绿纱。我歌《水调》无人续,江上月凉吹紫竹。春风一曲《鹧鸪》吟,花落莺啼满城绿。”描写了行船途中所见嘉兴运河的美景,又含蓄表达了淡淡的思乡怨慕之情。
大运河是一条诗歌之河,愿这条诗歌大运河从古人的心中潺潺流入今人的心田。
作者系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研究员、扬州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