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实现民族团结、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确保边防巩固和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等具有重要意义。但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面临经济发展不均衡、社会民生发展水平滞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弱化和民族主义思潮影响等挑战。为此,要促进其经济均衡稳定发展、加强社会民生改善、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各民族宗教文化作用和构建周边安全命运共同体,从物质基础和思想意识等层面铸牢边境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边境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
中图分类号:G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1)12-0001-10
作者简介:王永莉,女,四川蒲江人,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地区发展等。四川成都 61004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兴边富民”以来,我国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为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新的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下,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然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变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一、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的认知、情感和认同等精神价值的总和。“治国先治边”,新时代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巩固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确保边防巩固和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和全面小康迈上新台阶
边境地区或边疆地区,一般指紧靠国家陆地边界线内侧的一定行政管理范围。我国边境地区指与相邻国家接壤的有常住民众生活其中的某级行政区域,边境县是我国与相邻国家接壤的有常住民众居住的地级市、县管辖区域。[1]
我国2.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界线上,从东北到西南与14个国家相邻,边境省区依次为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和广西,即边境9省区,总面积59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62%。到2018年底,边境9省区共有140个边境县,分布在45个州市。其中新疆有35个边境县分布在11个地市;边境县数量依次为:云南25个、内蒙古20个、黑龙江和西藏均18个、吉林10个、广西8个、辽宁5个和甘肃1个(表1)。
我国中央政府识别确认的56个民族中,边境9省区居住有50多个少数民族(表1)。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国汉族人口占91.1%,其余5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8.9%,边境9省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0%,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55.0%。
历经数千年的民族迁徙融合,中华各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多元一体格局,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部内陆和边境地区。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团结奋斗,经过边境地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140个陆地边境县,其中曾经近一半是贫困县,2020年底都已全部脱贫,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基本实现小康。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进党章,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民族平等的充分体现。边境地区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实现“五个认同”,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全国全面小康迈上新台阶、确保中华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
(二)有利于构建边境地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文化上包容、经济上依存、情感上亲近的命运共同体。[2]边境地区居住的中华各民族,也逐渐形成具有共同家园、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多民族命运共同体。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分布首先呈现“小聚居”特点,其聚居区域的相对集中,加强了民族内部和各民族之间的经济社会交融,促进了各民族的稳定发展。据第七次人口普查,边境地区中的内蒙古、新疆、西藏和广西四个自治区中,其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和壮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的聚集程度均较高。内蒙古的蒙古族人口为4247815人,占其总人口的17.7%,占其少数民族人口的83.1%;新疆的维吾尔族人口为11624257人,占其总人口的45.0%,占其少数民族人口的77.9%;广西的壮族人口为15721956人,占其总人口的31.4%,占其少数民族人口的83.6%;西藏的藏族人口为3137901人,占其总人口的86.0%,占其少数民族人口的97.9%。
中华各民族分布还呈现“大杂居”特点,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从未中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高,更加速了人口流动,尤其是汉族等民族前往边境地区支援和开发边疆,这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對于边境地区的开发建设和民族团结都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认识,有利于构建边境地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三)有利于构筑边境地区和全国的边防巩固
我国边境地区地缘位置具有特殊性。2.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界线与东亚、中亚和东南亚的14个国家相接壤(表1),其中有1.9万公里在民族地区。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巩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跨境民族的交流合作乃至与相邻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等都起着边防巩固的重要作用。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以来,专门支持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为构筑安全巩固的国防线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到2021年,每年面向边境地区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的约95%是直接投向边境9省区的。其中,陆地边境线较长、边境县数量较多的云南、新疆和西藏三省区,2021年获得的边境地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合计达1379233万元,占了边境地区和全国总数的55.3%和52.7%,9省区占全国总数的95.4%(表2)。
(四)有利于边境地区和全国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边境地区已建立包括17个边境经济合作区、9个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140个沿边国家级口岸和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多层次对外开放平台。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进一步发挥这些对外开放交流合作平台对促进边境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作用,通过推进边境和跨境经济贸易合作关系,确保边境地区和全国全面深入推进对外开放。
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沿边开放城市。1992年以来,国务院共批准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17个,加速了边境地区的对外贸易和经济社会发展,其中,云南和新疆各有4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后,边境地区先后建立了9个国家级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带动边境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区域提供了更多开放合作平台,其中,广西多达3个(表3)。
边境地区的各类口岸是国家指定对外往来的门户。截至2020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的全国各类口岸313个,边境9省区有各类口岸140个,占全国总数的44.7%,其中水运口岸31个、航空口岸27个、铁路口岸13个和公路口岸70个,尤其公路口岸占9省区口岸的50%、占全国公路口岸的84.1%。各类口岸最多的黑龙江达27个,其余依次为云南20个、新疆和内蒙各19个、广西18个、吉林16个、辽宁13个、西藏5个和甘肃3个(表4)。
二、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现实挑战
实施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精准扶贫和“一带一路”倡议等,极大促进了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边防巩固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但新形势下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然面临一些严峻挑战。
(一)边境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兴边富民”行动以来,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全国相比,边境地区经济发展依然不均衡、不充分、不稳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體意识的经济基础还有待巩固和加强。[3]
到2020年底,边境地区的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进出口总额依次为139882亿元、13352亿元和19824.5亿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3.8%、7.3%和6.2%。边境9省区之间的GDP、一般预算收入和进出口总额差异比较大,发展也不均衡。从人均GDP看,边境地区人均GDP已提高到49593元,但仅占全国同期水平的68.5%。其中内蒙古人均GDP最高,为68357元,占全国同期水平的94.4%,人均GDP最低的甘肃仅为34059元,仅占边境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68.7%和47.0%。从三次产业结构看,边境地区三次产业平均比重为13.9%、34.6%和51.5%,其第一产业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2个百分点,而第二、三产业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3.2和3个百分点,边境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稳定均衡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表5)。
从城乡居民收入看,边境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602元和14767元,分别占全国平均水平的83.5%和86.2%,且各省区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0.3%,全国平均水平为39.1%,西藏、云南和新疆这一水平分别为35.5%、34.3%和30.6%,边境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2020年因受新冠疫情的直接影响,边境地区贸易和旅游发展等都遭受重创,并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二)边境地区社会民生发展水平较滞后
实施“兴边富民”和精准扶贫以来,边境地区教育、医疗等民生改善和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极大提高了边境地区的民生福利和社会发展水平,增强了各民族群众的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但边境地区因地广人稀和原有基础薄弱等,教育医疗、交通通信等社会发展水平依然较落后,其社会民生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和不充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边境9省区人口274420460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9.4%,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9981880人,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55.0%,占9省区人口的25.5%。
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的聚集程度较高,但总人口密度很低,且表现为明显的南密北疏格局,其总人口也出现减少趋势。[4]东北边境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其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分别由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2.9%、2.1%和3.3%,下降到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2.3%、1.7%和3.0%,分别下降了0.6、0.4和0.3个百分点。
再从教育水平看,边境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尽管大幅度提高,由2010年的平均8.55年提高到9.43年,但依然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48年,西藏和云南分别为6.75年和8.82年。从文盲率,即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比例看,边境地区从2010年的平均7.22%下降到2.96%,但依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29个百分点,西藏、甘肃和云南等文盲率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教育水平还需继续提高(表6)。
从城镇化水平看,2020年边境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为57.4%,比2010年提升了12.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5个百分点,尤其是西藏、云南、甘肃等,城镇化水平还有极大提升空间。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提高,如陆地边境口岸的通信、网络信号时有中断,边境公路口岸整体上云南等南方边境口岸的基础设施好于北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众基础还不够坚实。[5]
(三)边境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弱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意识”是相对于物质,归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及其政治制度等的自觉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就是“共同性”,是对家园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所形成的价值体系。
目前边境地区各民族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还比较有限。据调查,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含义,边境口岸村镇的绝大多数村民不知道,也不理解为何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据调查,五个民族自治区的民众对民族平等团结和宗教信仰自由等重大政策知晓度较高,[6]但对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发展、社会发展差距和腐败等评价很低,且表达出明显不满情绪。这些不满会直接影响边境各民族群众的心理获得感和幸福感,出现国家认同淡化和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排斥抵触等问题,边境地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任务还很艰巨。
(四)边境地区遭受民族主义思潮等多种破坏势力的威胁
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要遭受跨国民族主义思潮、国际敌对势力渗透破坏以及宗教极端势力,即三股势力的影响和威胁。我国边境地区聚居的50多个少数民族中,有31个跨境(界)民族,[7]即在相邻的国家间跨国境线而居的同一民族,其中蒙古族、俄罗斯族和朝鲜族建有主权国家,哈萨克族、蒙古族等4个民族的主体均在境外,西南边境有藏族等多个跨境民族。
滋生于跨境民族的泛民族主义思潮及其民族分裂主义活动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强大思想逆流和现实威胁。泛民族主义者以历史上曾经的同一民族为依托,极力宣扬单一民族要成为一个整体,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和破坏力。这些民族分裂势力还常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敌对势力勾结在一起,把民族问题作为对我国实施分化分裂的借口,大肆进行分裂渗透活动。
边境地区也还存在大汉族主义和狭隘(地方)民族主义的思想残余,[8]前者指少数汉族干部群众存在不尊重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等歧视思想,后者指部分少数民族群众认为本民族利益高于国家整体利益,易成为境外敌对势力分化对象。
同时,我国边境地区复杂多样的民族宗教信仰还可能被利用或演变成宗教极端势力,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东正教等宗教,已形成多元宗教和谐相处格局,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中发挥很多积极作用。[9]边境地区各族群众普遍信仰各类宗教,但某些宗教在局部地区和特定民族,其情感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等还有待提高。
三、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从物质基础层面和思想意识层面推进,通过促进其经济均衡稳定发展、加固社会民生基础、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各民族宗教文化作用和构建周边安全命运共同体,[10]全方位多渠道推进。
(一)促进经济均衡稳定发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筑稳定的决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通过促进其经济均衡稳定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省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实现边境地区经济开发开放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各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
为此,要统筹对内对外发展双循环,形成双轮驱动,统筹对接“一带一路”、“兴边富民”、对口援助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政策,促进边境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物质基础。对内要根据边境不同省区原有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和各民族差异等,统筹兼顾好发展与安全、发展与保护关系。[11]通过升级“兴边富民”行动,深化东西扶贫协作,在国家对口支援政策下协调好“输血”与培育“造血”功能,增强边境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对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中,借助乡村振兴,提升产业发展向纵深优化延伸,优化产业结构;在推进城镇化和生态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边境地区的天然资源优势,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继续完善促进沿边经济发展的各项财政税收等政策,包括边境地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等。
对外,要充分发挥边境地区作为沿边对外开放前沿阵地作用,推动沿边开发开放高质量发展,加快边境贸易创新发展,更好发挥重点口岸和边境城市内外联通作用。要充分利用边境地区众多的水运、航空和陆地等口岸优势,尤其是众多的公路口岸,广泛开展与沿岸各民族各种经济合作、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等活动;依托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平台,促进边境重点城市与东亚、中亚和东南亚等相邻国家地区发展各种边境贸易往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加大贸易政策优惠,利用相近的文化语言和宗教信仰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处理好與周边国家的边界争论等,有效促进边境贸易发展。[12]利用边境城市特殊地缘关系、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宗教文化资源和原始优美的生态环境等,实施旅游边贸互动的发展模式,通过旅游开发中的文化交流和边境贸易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社会民生制度建设,构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边境地区要继续重点加强医疗、教育、公共卫生和交通通信等社会民生制度建设,补足社会民生发展短板,切实提高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构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为此,要继续推进“兴边富民”等稳边固边的各项政策,大力改善边境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支持边境口岸建设,加快抵边村镇、抵边道路和通信等通道建设;继续加强医疗卫生条件改进,继续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巩固脱贫攻坚以来医疗教育等保障民生所取得的成果;继续完善各种社会保障机制,普遍增强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用各民族群众能够直接受益的民生发展成就牢牢把他们团结在一起,增强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等。
进一步完善沿边城镇体系,适度提升城市化水平。在边境地区提高城市化水平进程中,要促进边境地区人口稳定发展。边境某些地区随着汉族等外来流动人口的到来,一些原来由少数民族人口占多数的边境沿线地带形成多民族杂居,由此可能造成城市拥挤、环境压力和引发民族冲突等问题要引起充分重视。所以,在促进边境地区人口稳定发展的进程中,相关政策要有持续性、前瞻性和灵活性,继续推进边境地区社会事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创新完善边境地区社会治理机制,立足边疆地区各种复杂局面,发挥政府主导、区域合作、社会各界与各民族广泛参与的协调治理机制。
(三)多渠道强化“五个认同”,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强化边境地区各族群众对“五个认同”思想的认识,全方位多渠道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强化边境地区各族群众对“五个认同”思想的认识,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其中,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认识;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坚持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要持续广泛采用各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渠道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和要求。既要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加强对在校中小学、大学和职业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把相关内容纳入学校日常教育体系;对于各级各类干部和各民族群众也要通过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加以广泛宣传,尤其在边境口岸城镇,对边境线相邻其他国家的边民宣传我们的宗教自由和民族团结政策等,广泛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
(四)发挥各民族宗教文化作用,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边境地区要充分发挥各民族宗教和各民族文化的作用,发挥其同属思想意识的情感沟通作用,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边境地区除继续夯实物质民生基础外,还要继续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充分发挥各民族宗教和各民族文化的作用。各民族包括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在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各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各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发挥各宗教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中的积极作用,旗帜鲜明地反对国内外各种披着宗教自由外衣的反动思潮;深入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民族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时,要遵循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等意识改变的客观规律。民族认同强调个体对有着共同民族语言、宗教、习俗的心理和身份认同,[13]国家认同则强调公民对国家的忠诚和服从。边境地区各民族大都对本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有强烈认同感,但是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可能滞后。为此,要探索将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协调一致的路径,承认各民族宗教文化的多样性,通过有效提高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缩小各民族之间发展差距,增强中华各民族的团结意识和凝聚力,再逐步强化国家认同,全面增强“五个认同”认识。
此外,思想意识的培育离不开深层次的主观感受,要重视情感纽带的建设性作用。“五个认同”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观体系,都需要情感纽带来沟通。中华各民族传统文化都有重要的情感价值资源,要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时情感力量的正面支持作用,发挥各民族宗教和文化中热情、平等、团结互助的积极作用。通过尊重各民族及其宗教文化,通过制定和实施最能满足各族群众合理需要的相关政策,培育各族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对国家的忠诚感,发挥以人为本的情感纽带作用,为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情感支持和情感供给,[14]全面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的“五通”,即心通、情通、语通、文通、政通。
(五)构建周边安全命运共同体,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防基础
边境地区要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国内外反动思想和敌对破坏势力,维护和巩固周边安全,构建周边安全命运共同体,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防基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边境地区各民族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共同建设祖国边疆、共同抵御外来侵略和共同维护民族团结进程中,自发自觉形成的命运共同体。要始终坚持团结边境地区各民族群众,动员全社会一切力量,内控外防严阵以待。对内要构筑确实有效的管控机制,尽量消除影响民族团结和国防安全的各种隐患,保障我国边境安全与和平发展的内部环境;对外则要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国际安全合作组织,包括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反恐斗争等多方面协作,继续把安全合作作为实现内外共同安全的手段,不断平衡拓展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和竞争性关系,建立与周边国家区域的发展命运共同体。
同时对跨国民族主义思潮宣扬的民族仇视、国际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宗教极端势力和其他各种暴力恐怖活动等,我们要始终毫不手软的严厉打击,充分揭露其妄图搞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的阴险意图,保障边疆地区和全国的稳定安全,全方位构建周边安全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徐黎丽,那仁满都呼.现代国家“边境”的界定[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03):79-80+214.
[2]丹珠昂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内涵特质及铸牢举措[J].民族学刊,2021(01):1-9+83.
[3]赵泽龙.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20(02):23-28.
[4]游珍,封志明,雷涯邻等.中国边境地区人口分布的地域特征与国别差异[J].人口研究,2015(05):87-99.
[5]徐黎丽,赵海军,马曼丽.铸牢陆地边境民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初探[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21(01):5-10.
[6]徐平,张阳阳.五个自治区国家认同的调查与研究[J].民族研究,2013(04):36-26+123-124.
[7]栗献忠.跨境民族问题与边疆安全刍议[J].学术论坛,2009(03):57-60.
[8]徐俊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关系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8(06):188-194.
[9]张桥贵.我国的宗教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影响力和影响方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J].民族研究,2020(06):14-17.
[10]王希辉,王文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现状与趋势[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1(06):23-30.
[11]齐凯.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响因素及应对之策——基于安全的视角。民族论坛,2021(01):21-30.
[12]楊小娟.我国边境贸易的影响因素和区域格局[J].改革,2013(06):110-117.
[13]陈茂荣.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学术界,2011(04):56-67+282-283.
[14]青觉,徐欣顺.新时代边疆稳定发展的情感政治学研究——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路径分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9(01):6-14+214.
收稿日期:2021-04-21责任编辑:王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