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华
【关键词】中药饮片;管理质量评分;保管;贮存
中药饮片为中药材经过加工之后能够直接使用的药材,中医的疗效特点主要取决于辨证的正确与否以及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中药饮片由于种类比较复杂,同时药物性质均存在不同差异,在保管及贮存方面如不够细致会使药物发生变质,影响中药饮片的药效,对于中药饮片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能够有效避免药效挥发以及产生虫蛀、霉变等问题。因此,需要对于医院中的中药饮片保管贮存进行管理[1-2]。本次于2018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选取我院常用药材36 种作为观察对象,研究中药饮片贮存保管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医院常用药材36 种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8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纳入标准:中药饮片在贮存前需要实施相应的质量检测结果为合格,每类中药饮片重量1000 g,药品没有发生变质;药物贮存保管工作人员相同。排除标准:贮存前检测结果不合格、药物变质;非专业人员保管药品;观察组及对照组药品均为矿物类饮片10 种,如芒硝、龙齿等、植物类饮片16 种,如麸炒白术、炙甘草、大黄、黄连等药品、动物类饮片10 种,如鸡内金、醋龟甲、煅牡蛎、醋鳖甲等,两组中药饮片在重量、种类方面比较经过分析,指标信息具有相近性,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能够实施比较研究,实验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贮存保管办法,把中药饮片放置在阴凉、干燥且通风的库房中进行保管,库房温度需要低于25℃。观察组实施贮存保管管理办法:对于影响中药饮片质量以及出现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随后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①干燥低温贮存:对于中药饮片的保管贮存过程中需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0℃以下,同时湿度在70% 以下,室内定时通风并保证全年没有阳光直射,定期进行库房的消毒及清洁;②分类:根据中药饮片的取材对其进行分类,植物类药容易被虫蛀或发生霉变,因此需要放在靠近空调的位置,动物类药因容易泛油、生虫,因此需要贮存在通风较好的冰箱中,矿物类药因不容易出现霉变、虫蛀,因此对于贮存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此类药重量较大且体积相对小,因此可以贮存在常规的仓库当中,同时可以根据药物的成分对其进行划分,如含油量较高容易挥发的饮片,在貯存的过程中需要防止药品挥发,放在阴凉通风的部位,而糖分较高的中药饮片需要进行有效的干燥,同时进行密封保存,如酒制品中药饮片需要放置在阴凉处,如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存在特殊气味的中药饮片进行共同贮存,需要利用其特性以及气味进行对抗变异;3 密封贮存:大部分的中药饮片在贮存前需要进行密封,由于北半球湿度相对较高,夏季炎热,因此可以利用分类密封法对其进行中药饮片密封。
1.3 观察指标 利用中药饮片的贮存效果、管理3 个月、管理6 个月、管理12 个月管理质量评分判断保管效果,并对比两组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贮存保管优良率评价方法,贮存保管优良率= 优+ 良,其中,优:中药饮片在保管过程中没有出现虫蛀,霉变以及泛油等变异情况,色泽未发生变化,良:中药饮片在保管过程中色泽轻微改变,同时没有出现虫蛀,霉变以及泛油的变异情况,差:贮存过程中药物色泽发生变化并出现泛油、虫蛀以及霉变的情况,贮存保管质量评分评价:对于中药饮片的保管进行质量评分,总分0~100 分,得分高证明中药饮片的保管质量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中药饮片贮存保管对策的对比研讨调查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 进行处理分析,采用x±s 表示管理3 个月、管理6 个月、管理12 个月管理质量评分,使用t 检验数据,中药饮片的贮存效果、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行χ2 检验,用例(%) 表示,P>0.05:研究数据属于无意义数据,P<0.05:研究数据属于有意义数据。
2 结果
2.1 研究结果数据- 两组管理贮存效果比较 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中药饮片的贮存优良率相比对照组,优势更加明显,统计学数据有意义(P<0.05),数据见表1。
2.2 结果研究数据- 组间管理质量评分结果数据比较 观察组管理3个月、管理6个月、管理12个月管理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优势更加明显(P<0.05),管理质量评分比较见表2。
2.3 研究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优势比较明显(P<0.05),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3。
3 讨论
中药为天然药物需要根据传统医学的理论实现有效应用,由于中药的独特优势及能够具有保健治疗以及预防等作用,近几年,随着中医学逐渐被重视,同时,近几年中药的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中药饮片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中药饮片的原材料取自于动物、植物以及矿物,由于其生长条件不同,同时取自部位不一致也会使中药的性质存在较大的不同,中药饮片的种类由于相对复杂,对于其进行管理方向需要更加严格,尤其是对于保管贮存方面,如有差错或不慎会导致中药饮片发生变质,将其药效折损,因此,需要对于中药饮片的保管贮存工作进行重视[3-5]。
首先,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于中药饮片的质量保管贮存进行明确,同时由于医院中的中药饮片常见的变异情况,主要为泛油、霉变,虫蛀、变色等。泛油:部分中药在温热以及潮湿的环境下会出现表面泛油的情况,容易出现泛油的药物为杏仁、牛膝、桃仁、天冬、火麻仁、当归、独活、郁李仁、柏子仁、党参、枸杞子、九香虫等,同时发生此情况的季节一般为夏季;霉变:中药饮片发生变化霉变的主要原因是中药饮片受潮之后表面出现霉菌孢子以及绿霉菌,主要容易产生霉变的药物为独活、马齿苋、车前草、紫菀等,这些霉变菌如果在库房温度25℃以上,湿度在80% 以上就容易大量繁殖,使药物霉变;虫蛀:由于中药饮片中存在大量的脂肪、淀粉以及蛋白质,这些营养成分能够为害虫提供养分,如果中药库内没有存放驱虫类药品,容易引起药品虫蛀,常见的容易发生虫蛀的药物有北沙参、白芷、大黄、娑罗子、桑螵蛸、前胡等。变色:部分中药饮片如果贮存管理出现差错就会将其原有的颜色改变,影响药物质量,例如天花粉、山药、白芷等药物会变黄,金银花、菊花、红花、腊梅花等药物会出现颜色变暗的情况,这部分中药饮片如果出现变色会导致药效发生改变[6-10]。
因此需要对这些变质原因进行问题探究,分析后发现影响变质主要的原因为湿度、温度以及光线,因此,在保管过程中需要考虑贮存温度、湿度以及光线等因素,防止药物变质,根据药物管理办法对于药物需要进行密封贮存、分类贮存以及干燥贮存,对药物实施低温干燥能够有效的避免药物由于温度过高产生药物变质反应,使药物质量降低,而贮存保管对策能够根据药物的生长环境对药物进行有效分类,避免药物之间相互产生影响,出现药物变质情况,实现密封贮存,对于水分空气进行有效隔绝,并做到对于药物的个体化贮存管理,实现管理的有效性。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优势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管理3 个月、管理6 个月、管理12 个月管理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优势更加明显(P<0.05) 观察组中药饮片的贮存优良率相比对照组,优势更加明显,统计学数据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中药管理中实施贮存保管对策,能够有效减少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药品保管质量,能够为患者提供品质优良的中药饮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