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美欧 关大鹏 孙 虎
(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东北林业大学凉水实验林场),黑龙江 伊春 153106)
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在东北林业大学凉水实验林场的基础上成立的,凉水林场始建于1958年,1980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改建为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凉水保护区地处我国东北东部山地小兴安岭山脉的南段—达里带岭支脉的东坡,行政区划属于伊春市大箐山县。凉水保护区总面积为12133hm2,地理坐标为东经128°47′8″~128°57′19″,北纬47°6′49″~47°16′10″。经过多年的发展,凉水保护区陆续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批准成为国家理科人才培养野外实习基地、确定为全国林业示范自然保护区。尤其是近五年来,凉水保护区高度重视科研宣教工作,陆续获得首批教育部命名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期科研基地、黑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
凉水保护区地带性植被是以红松为主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属于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地带北部亚地带,典型阔叶红松林分部亚区,是世界红松林分布的中心地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为人类提供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原始“本底”资料。自建场以来先后成立了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林木育种站、自动气象站、实验苗圃、水文监测站等科研监测站点,配套多种基础实验仪器,配合包括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中科院等多所院校和科研单位进行课题项目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学术成果。
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利用Web of Science、Scopus、CNKI数据库和相关分析工具,梳理公开发表的涉及凉水林场(保护区)的文献(包括期刊论文、评述、会议),并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学科领域、研究主题、作者及科研团队、合作情况、主要刊发期刊、发文时间等指标进行定量统计与分析,旨为全面呈现与林场相关的科研产出情况,明晰凉水实验林场自建立以来的相关论文影响力和学科发展现状,为制定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后的发展规划、科研监测、科学研究等提供决策参考[1-2]。
通过检索在该数据库获得关于凉水保护区(凉水实验林场)有效论文共计189篇。这189篇文献共涉及5个研究领域的30个研究方向,其中林学/林业方向最多为84篇,占比达44.44%,其次是生态学26篇,占比为13.75%,植物学和动物学都是20篇,占比为10.58%。发表文章集中在东北林业大学学报(38篇)、生态学报(24篇)、林业科学(12篇),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1篇)、植物学报(7篇)、兽类学报(6篇)。从发文机构可以看出有57个机构发表过文章,但是主要都集中在高校,尤其是东北林业大学,占比达63%,发文学院主要为林学院(30篇)、野生动物资源学院(13篇)和生态研究中心(11篇)。从图1可以看出自1996年以来和凉水保护区(凉水实验林场)相关的科研论文产出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在2016年达到19篇[3-4]。
图1 凉水保护区(凉水实验林场)WOS数据库发表论文数量
通过检索在该数据库获得关于凉水保护区(凉水实验林场)有效论文共计112篇,2011-2019年年平均发文9篇。其中文章(Article)99篇、会议(Conference)12篇、综述(Review)1篇。涉及凉水实验林场支持的12篇大会发言或者投稿分布在12个行业会议中,几乎全部为国际会议(11个)。主要分布在农业与生物科学(92篇)、环境科学(59篇)、计算机科学(7篇)、地球与行星科学(7篇)、社会科学(7篇)、工程(6篇)等。这些文章全部来自于中国发文,其中国际合作发文占10.5%[5-6]。
通过检索筛选,最终在该数据库获取文献449篇,其中学术论文317篇,博硕士学位论文132篇。这些文章主要集中在林学、生物、生态等学科。发文单位最多的是东北林业大学(333篇), 其次分别为东北师范大学 (14篇) 、辽宁师范大学(12篇)。这些文章被资助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9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5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13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7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5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5项,世界自然基金会基金4项等等。主要发文期刊除了东北林业大学硕博士论文外还有《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和《野生动物》等。通过热点关键词分析,凉水保护区发文主要集中在红松(42)、阔叶红松林(33)、多样性(19)、原始红松林(18)、松鼠(16)、林隙(16)、遗传多样性(11)、花鼠(10)等方面。从图2可以看出,2003年以前发文数量较少,自2003年开始有显著上升趋势,在2013年达到高峰期(29篇),之后有所下降,但是每年发文量也保持在15篇以上[7-8]。
图2 凉水保护区(凉水实验林场)CNKI数据库发表论文数量
为了进一步全面查找有关凉水保护区(凉水实验林场)的文献资料,结合部分纸质资料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多个中文数据库进行了全文检索,共筛选出834篇相关文献。这些文献包括了早期重要基础研究和知名林学家发表的重要文献。检索显示关于凉水保护区(凉水实验林场)最早的文献可追溯至1957年,作者包括老一辈著名专家王战、刘慎谔、朱济凡、白云庆和李景文等人。这些专家的研究成果对东北阔叶红松林区采伐后次生林恢复、东北林区的采伐更新和东北西部的治沙、造林等方面的研究,对东北阔叶红松林区采伐后次生林恢复、经营和保护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9]。
虽然在凉水开展了大量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但是科研档案和相关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具体表现在样地重复布设、科研档案缺失、保护区技术人员参与较少等方面。在未来可逐步完善相关科研管理制度,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保护区技术人员可作为技术骨干真正参与相关科研项目,在科研项目研究期结束后继续相关研究,尤其是生态学等需要长期观测和记录的专业方向,延续具体的科研项目,提高成果水平[10]。
在梳理和深入挖掘保护区科研历史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征求相关专业专家学者的建议,制定保护区科研长期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向,建立长效机制,结合保护区的资源特点重点研究以保护红松为主要方向的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及昆虫学等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11]。
服务水平不仅仅体现在后勤保障,在未来保护区应将科研服务的重点放在完善科研基础上。比如在继续做好现有科研观测的基础上建立不同起源、林型、立地条件和树种的长期科研样地并制定调查观测计划,将基础数据进一步积累完善,建立专门的科研项目数据库,探索合理的数据共享机制,为相关专家和项目组提供参考[12]。
在未来,保护区可探索争取资金建立开放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走出的同时更要请进来”,保护区可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面向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公开申报科研项目,充分利用项目资金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完善保护区科研空白,提高科研成果水平。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森林保护力度逐年提高,保护区应充分利用现有优势,主动对接地方发展需要,深处小兴安岭腹地的凉水保护区在紧紧依托东北林业大学的基础上要发挥“前哨”作用,为科研项目的实施提供保障,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森林生态学研究基地,促进相关科研成果落地,为地方森林经营提供决策建议。
凉水保护区(凉水实验林场)相关科研成果丰硕。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建设,凉水保护区(凉水实验林场)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几乎涉及到林学学科的各个门类,很多基础性科研成果为我国林学、生态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对东北小兴安岭地区原始红松林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凉水开展的林学、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