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张九龄纪念公园的规划和建设刍议

2021-09-01 06:45黄力颉
花卉 2021年16期
关键词:张九龄韶关纪念

黄力颉

(韶关市城市公园管理中心,广东韶关 512000)

0 引言

位于广东省北部的韶关市,古称韶州,是一座有着2100 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韶关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唐至清出进士近200 名,以唐代名相张九龄为代表的名臣学者名扬天下、享誉四方。张九龄纪念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意在以公园为载体传承弘扬和活化利用“张九龄文化”品牌,助推当地文化旅游经济发展。

1 张九龄与“张九龄文化”

张九龄(678—740 年),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隋唐以来,韶州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个时期,张九龄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岭南籍宰相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为后世所敬仰,被誉为“岭南第一人”。张九龄亦为当时文坛领袖,世人评价他的诗是从陈子昂过渡到李白、杜甫间承上启下的重要诗人。他的代表作《感遇》十二首和《望月怀远》等咏怀诗,特别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名句,百世传诵,千古流芳。南宋诗人杨万里曾说:“人物粤产,古不多见,见必奇杰也。故张文献公一生,而曲江名天下”。

2“张九龄文化”与旅游融合现状

目前,韶关市与张九龄有关的文物点共7 处,包括梅关古道、张九龄家族墓地、始兴县张九龄故居宗祠、张文献公祠、仁化县张九龄祖父张子胄墓、张屋村门楼、张世宗祠。其中梅关古道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张九龄家族墓地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子胄墓属于县级保护单位,其余皆为不可移动文物。韶关历上曾有为纪念本土历史名人而建的“三风古楼”(风度楼、风采楼、风烈楼),目前”三风楼“仅剩风采楼,而更具代表性的纪念张九龄而建的风度楼则在1978 年被拆除后,至今没有重建。以上有关文物由于管理工作力度不大、距离市区较远、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对本地及外来游客的吸引力普遍较低。目前韶关市区没有一处较大规模集中展示“张九龄文化”元素的地标性建筑场所,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只能在零零散散的历史文化遗迹中寻找。围绕利用“张九龄文化”品牌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市场,尚有较大的开掘利用空间。

2018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很多历史人物也是广东人或在广东生活过,如唐代的张九龄等人,这是广东宝贵的精神财富,要继承发扬好”。2020年1 月8 日至9 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韶调研时指出,韶关的张九龄等人文山水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希望我们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韶关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李希书记在韶调研讲话精神,积极响应广大市民的关切,在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决定规划建设韶关张九龄纪念公园[1]。

3 公园的规划设计

张九龄纪念公园规划定位为韶城新地标、“张九龄文化”的展示基地、城市中心公园、三区融合发展的媒介点。项目选址于北江河畔的回龙山,地处三区交汇处,老城、新城和韶关南部城区的几何中心,规划面积约1.4 万亩。公园依托于现状山体,于主峰山顶规划建设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景观区,主峰山顶海拔高度约287m,山脚规划入口广场景观区、三条主干道及若干登山步道、主题碑林碑廊及沿路景观节点。近期主要建设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南北入口广场、两条上山主干道及三条登山步道。

3.1 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

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690m2,建筑采用仿唐建筑风格,蕴含中国唐代建筑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地域特色和自然情趣。总体形态取中国传统“四隅崇中”的意向,主阁居中,四隅设置阙楼,用T 字形桥廊联络,群体建筑屹立于15.75m 大基座之上,犹如“众星捧月”。主楼在基座之上再设底座,于南北两端设留影、休憩的小平台。建筑兼具陈展和登高远眺观景功能,如图1 所示。

图1 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

主楼基座仿传统“夯土高台覆以砖石”例制,高大敦实稳若磐石之固。主楼平面为正方形,依据传统建筑规制,主楼置于基座上,建筑9 层,5 明9 暗,各明层均为单檐,共五层五檐,其高度从基座顶(15.75m 标高)到主楼正吻为64.5m,从设计地面至最脊吻81m。建筑二至四层周设栏杆,游人可凭栏远眺,蓝天绿树,山水共色,韶城三区美景尽收眼底,心旷神怡。

3.2 主次入口广场

公园近期规划建设两个入口广场,分别位于回龙山南北山麓。两入口广场分别设置仿唐风格整石牌坊,气势雄伟,巍巍壮观。南面入口取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景观意向,拱桥映着湖水,将游人情不自禁的联想诗之意境。

3.3 登山道路

公园设置了南北两段上山主干道,道路全长约7.5km。还设置了三条登山步道,给予游人不同登山体验。

4 建设实录

4.1 政府主导

韶关张九龄纪念公园为2020 年省市重点工作,韶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切实解决了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从2019 年11 月项目建议书批复,到2020 年5 月开工建设,仅用7 个月完成了建设前的审批报建程序,并于2021 年7 月初完工,建设周期仅用了20 个月。公园开放后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韶城新地标。

4.2 公众参与

(1)公众参与建设资金募集。项目的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三个方面:①社会捐赠的资金;②争取省级资金;③本级财政资金。公园建设之初,市委市政府响应公众的号召,成立韶关“张九龄文化”发展基金会,用以向社会筹集建设资金。该基金会成立后先后共收到63 家单位和个人捐赠的款项、物资、工程服务,价值合计七千多万元。企业和个人多数来自韶关本市,充分体现市民对于该公园建设的热切期盼。

(2)公众参与公园楹联征集和书写活动。公园建设过程中,韶关市举办了公园楹联征集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以及海外同胞楹联1400 副。韶关市还邀请多名省、市知名书法家在张九龄纪念公园现场挥毫,以书法作品传承和弘扬九龄精神,展示韶关历史及人文风貌。活动当天,颜奕端、吴土清、罗汉城、王晓平等多位省、市知名书法家齐聚一堂,挥毫书写张九龄纪念公园楹联获奖作品。

5 公园现状存在的问题

5.1“张九龄文化”体现较弱

张九龄纪念公园作为纪念性公园,要恰如其名,突出其纪念性公园主要功能,充分体现“张九龄文化”内涵,形式多样展示“张九龄文化”精髓,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增进对“张九龄文化”的了解认知,体验到文化的独特魅力。目前,公园除山顶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为仿唐建筑、主入口“海上升明月”景观意向、主次入口牌坊楹联与“张九龄文化”呼应外,体现“张九龄文化”的景观较少,与“张九龄文化”展示基地的定位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5.2 基础和服务设施缺乏

交通配套方面,公园目前设置了主次两个入口停车场,停车位仅120 多个,难以满足节假日停车需求。同时暂未开通公共交通,为市民前往带来一定的阻碍。休憩配套方面,公园主次道路旁暂未设置亭台廊凳等供遮风避雨休憩的配套设施,降低游客游览的舒适及便利。卫生配套方面,公园目前仅在山顶、南北入口广场建设了三处厕所,与游人分布密度不相匹配。

5.3 山体森林植被景观较差

公园建设前,回龙山植被以桉树为主,林相较为单一,树龄大多为1~4 年。在公园主干道建设过程中,即使主要根据原有机耕路建设,但仍不免对施工作业面内桉树进行砍伐。即使对部分山体植树造林,但林下山体仍呈现黄土裸露的状态,景观效果较差。

6 公园建设的对策

(1)深度挖掘并利用“张九龄文化”,完整突出公园主题。张九龄纪念公园的主题是弘扬九龄风度,因此,园内的园区、景观、雕塑、植被等布局与设置,都必须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选择和主次设置,采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向游览这展示张九龄的人生经历、文学修养、思想境界,通过语言文字的说明和纪念雕塑的展示来激发游览者对张九龄的纪念情况,处处、物物显现出公园的主题性质。

(2)做好公园基础和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根据规划加快公园基础配套建设。公园建设管理部门对接交通部门,开通相应旅游大巴,满足广大市民公共交通工具搭乘需求。合理设置亭、廊、卫生间等便民服务设施,提升游人游园舒适度。

(3)逐年林相改造,提升林相景观。桉树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一般为6~7 年,超过采伐年龄林木便会老化。建议按照成熟一片、改造一片的原则,逐步推进林相改造,换种岭南本土优质书中,以时间换空间,以较低成本获取更大景观红利,打造生态示范基地。

7 结语

韶关正在打造粤北生态发展区中心城市,迫切需要以本土优秀历史文化为支撑,以本土历史文化品牌为抓手,不断增强城市自身魅力。张九龄纪念公园的建设将对城市文化展示、生态示范、融合发展等多方面产生影响。

猜你喜欢
张九龄韶关纪念
纪念九一八
特别的纪念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韶关札记
张九龄借棋劝谏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张九龄智谏唐明皇
忘不掉的纪念
张九龄:成也细节败也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