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成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张九龄,是唐开元年间一位杰出的宰相。
张九龄能够成为一朝宰相,与他的诗书才华肯定是分不开的,但大唐朝有才学的不仅仅只有张九龄一人,他是如何获得唐玄宗李隆基的青睐的呢?
张九龄因文采出众,幸运地获得了中书令张说的极力推荐,之后唐玄宗便对张九龄格外关注起来。他发现张九龄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而且还特别有个性。张九龄做事严谨,不仅学问做得好,在生活细节上也特别注意。当时大臣们上朝前会把要上奏的事情写在一块笏板上面,启奏的时候双手握着放在胸前,下朝的时候很多人习惯性地往腰里一别,看上去不是很雅观,而张九龄总是把笏板装到一个精致的小袋子里,不用的时候由仆人保管着。这个小细节被通音律、重文艺、追求时尚和高雅的唐玄宗李隆基看在眼里,私下里赞扬张九龄好几次。有了皇帝的欣赏与肯定,张九龄自然官运亨通,直至成为开元年间最后一位杰出的宰相。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世事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唐玄宗早已没有了年轻时奋发图强的劲头,喜欢被人歌功颂德。张九龄呢,因为一路走来仕途通达,加上天性使然,做事情还是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就连与唐玄宗意见相左时,也丝毫不顾及君王颜面,据理力争,甚至还充分发挥他书读得好,注重细节的本领,引经据典,常拿孔孟之道说事。明皇不敢否定圣人,可张九龄板起面孔说话,做事不讲方法的样子令唐玄宗心里很不舒服,次数多了,昔日对其刮目相看的唐玄宗感到越来越难以忍受。幾年下来,对张九龄烦透了的唐玄宗,终于找机会把他降为地方官,踢出了视野。身为相国,张九龄不能审时度势,从大处着眼,却纠结于小节,卖弄才学,此番下场也是可想而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