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春明
(梅州市园林绿化中心,广东 梅州 514000)
道路形成一个庞大的全球网络,是人类主导景观中无处不在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具有多种多样且深刻的负面生态影响,主要是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光和噪声污染、空气和水的化学污染,以及由于与车辆碰撞而导致野生动物的直接死亡。这些影响到周围的景观,通常长达1km,因此可能影响20%的土地。然而,鉴于中心道路对全球经济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更现实的做法是减少和减轻这些负面影响,并为积极的环境贡献创造机会。
某城市位于我国的华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气候。降雨多发生在夏季,并且雨量特别集中,占全年降雨量的75%以上,因此也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某城市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建设了包括城市道路绿化项目、改造公共场所项目、改造排水项目、改造老旧街道项目、改造小区园林景观项目等100 多个试点项目。本文将专门根据这些项目中城市道路绿化项目,探讨城市道路绿化工程的施工难点及应对措施。通过对某城市道路的调研分析,发现存在大量的问题,缺少绿化景观、排水系统整体压力过大、道路的渗透性不佳、路面硬化,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1)针对道路的排水问题,可以根据城市的排水系统施工图可以知道,该城市的西、南两侧各有一根主要排水管道,其他的支管道都是汇集到主管道,实现统一排水,基本承担了该城市大面积的排水需求,致使主管道的排水压力过大。目前该城市的南侧有着一定范围绿地,并且地势相对较低。为了缓解主管道的排水压力,可以将城市南侧的绿地建设成为人工湿地,由于地势比较低,可以将一部分管道的水导入到南侧的人工湿地中去。不仅可以分担排水的压力,还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1]。人工湿地还具有储水净化的功能,使这块绿地拥有了海绵的功能。
(2)针对道路的绿化问题,可以在道路的周围增加绿化面积。在增加绿化面积的同时,设置与纵向坡度一样坡度的植草沟。这样就可以让路面的雨水顺着道路旁边的排水沟,进入植草沟当中。再让植草沟的底端连接到雨水花园,这样一部分雨水会被植草沟的土壤吸收,没有吸收的雨水,也可以进入雨水花园中。这种植草沟的设计,不仅增加了道路的绿化面积,还可以及时疏导路面上的积水,并且最后一部分雨水是进入雨水花园中的,还增加了雨水的利用率与收集率[2]。
(3)针对该城市内人行道路的渗透性不佳的问题,可以将目前的人行道路直接换成渗透性比较好的材料,避免积水长时间存在人行道路上,对人们的日常出行造成影响。比如可以将人行道路的材料换成砖石,砖石的路面结构是有一定的缝隙的,雨水可以顺着缝隙流入土壤,也就不会出现长时间积水的情况。
(4)该城市的路面硬化区域,主要集中在了城市南侧的商业区。针对路面硬化的问题,可以将目前的路面材料换成塑胶铺装材料。塑胶铺装材料,不仅有一定的弹性,而且透水性也非常不错,如此一来也就保证不会出现积水的现象,也保证了城市居民在商业区活动时的安全性。
(5)除了上述针对城市现有问题提出的改造以外,还可以将路两侧改造成生物滞留区。生物滞留于的作用是可以将道路上的积水通过排水孔进行统一的收集处理,一部分雨水直接进入土壤,另一部分直接进入排水管道中。不仅能够缓解雨季时的排水压力,避免产生洪涝现象,还可以实现对路边绿化地进行灌溉的作用,如图1 所示。
图1 城市道路绿化设施(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通常都会采用种树的方式来增加绿化的面积,并且形成单排植被绿化,保证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拥有足够的绿化。因为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不会有过重的机动车经过,这样就可以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的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所以在对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进行施工时,可以对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蓄水和雨水再利用功能进行强化,实现对雨水资源最大的回收利用价值。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进行绿化施工时,需要保证每棵树种植的位置都是很合理的,因此在进行绿化施工之前,要先明确道路绿化的布局[3]。首先需要了解当地的降水情况,保证有足够的排水口,并且还可以将另一部分的雨水引向树木,保证路面不能产生积水的情况。其次,还需要考虑道路坡度的问题,保证树木种植所在的区域的坡度合理,防止雨水过多时,发生水土流失的情况。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进行道路铺设施工时,可以使用透水性比较好的材料进行铺设,比如透水水泥、透水沥青等其他透水性良好的材料进行铺设。还可以根据当地城市的特色,与城市道路的规划,对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进行道路铺设时,选用透水性瓷砖、鹅卵石等材质,不仅完成道路的绿化工作,还可以彰显城市道路的特点与特色文化。
机动车道行驶的机动车,重量都比较大,所以机动车道磨损的程度与承担的负重,都比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大得多。因此机动车道不能像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那样进行绿化,在机动车道进行绿化施工时,可以采用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带、道路雨水湿地等方式进行机动车道的绿化施工[4]。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带、道路雨水湿地这些绿化方式,不仅可以对道路进行绿化,增加绿化面积,还可以将机动车道上的雨水和积水,直接运送到地下,在机动车道下建设雨水池,进而可以实现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如图2 所示。
图2 城市机动车道施工结构(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机动车道进行绿化施工时,重点在于需要融合机动车道的道路施工建设的基础上,进行融合性的绿化施工建设。在对机动车道进行绿化施工时,需要遵守横坡小于纵坡的原则对绿化带进行施工,并且还要结合机动车道的排水系统进行绿化,增强机动车道中心线的水流截留工程,将机动车道上的雨水积水引流到绿化带中,既保证机动车道不产生路面积水,还实现了雨水的回收利用。
不要认为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只为普普通通的基础设施。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是为了降低车辆产生的噪音、吸收机动车排出的尾气,并且降低城市的粉尘污染,是保证城市环境的关键,也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美化城市的重点。在进行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施工时,需要将上述几个方面都考虑其中,保证城市绿化的多重作用。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施工时,都会旋转灌木、乔木、草皮等作为绿化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建设雨水缓冲设施,防止绿化植物在雨水的冲击下,产生水土流失的情况。在进行植被的选择时,需要考虑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选择适合生长的品种,并且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观赏性,满足城市绿化要求的同时,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添加色彩。在进行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施工时,最需要重视的就是道路两侧的排水系统[5]。通常情况下,道路两侧的排水系统都是以下水道为主,但是下水道不利用对雨水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为了保证将雨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将道路两侧的排水系统建设成生态排水系统,将道路两侧的雨水、积水引入周围的绿化设施用,通过绿化设施,实现对雨水的回收再利用。这种排水系统与绿化系统相互关联的模式,不仅保证路面上不会存在积水,还满足城市道路的绿化需求。
本文以某城市为例,分析城市道路绿化工程的要点,将城市道路的绿化与排水系统结合,为城市道路的绿化施工提供新的选择。这种城市道路绿化的方式,不仅可以为城市道路增加绿化,并且还可以结果城市道路路面积水的问题,并实现雨水的回收再利用,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