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增权理论视角下社区参与世界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2021-09-01 16:55吴贇,黄信萍,陈立煌,卢焕,邓小艳
关键词:社区参与旅游开发

吴贇,黄信萍,陈立煌,卢焕,邓小艳

摘 要: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具体实践依然在遗产旅游地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如何推动社区居民参与,保障社区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正当权益,成为实现推动遗产地旅游发展和社区生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文章以社区增权理论为基础,从经济增权、心理增权、社会增权、政治增权四个方面,提出了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思路要略,并结合世界遗产地福建土楼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社区增权理论;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福建土楼

我国成功申遗历程最早可追溯到1987年,至今已有55项,居世界第一位。对于遗产地社区居民来说,世界遗产的成功申报不仅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保护责任。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如何通过能力建设让遗产地社区居民参与到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实现社区生计可持续发展,一直都是世界遗产地不断探寻的现实问题,也是国内外学者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

“福建土楼”自2008年成功申报为民居类世界文化遗产以来,遗产旅游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土楼的知名度与日俱增。但福建土楼存在着大量客家人与土楼民居浑然一体,土楼居民在遗产旅游开发中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文献回顾

社区参与最早由墨菲(Murphy)正式提出,并首次将社区参与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加以研究,此后在国内外旅游研究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旅游开发实践中,社区并未有效参与到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只是表面上对公共关系的虚饰,仅允许当地社区参与到即将“落地”的旅游项目的规划、计划、建议和发展[1]。面对以往失败的社区参与案例,学者们开始进行反思,只有对社区赋权才能够推动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随后,Scheyvens[2]等人从政治、经济、心理、社会维度方面的研究提出旅游发展中的增权理论,把增权作为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研究同样是从“社区参与”的视角展开的。保继刚、左冰是国内最先使用旅游增权理论的学者,他们从内部与外部增权两方面角度阐述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重要性[3]。其他学者也分别从制度增权、社区权利、社区公平以及社区参与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游勇认为让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不仅可以自觉保护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习俗,保障遗产地旅游的原真性,而且可以增强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保证社区利益尤其是少数民族社区的利益,减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阻碍[4]。王亚娟认为各级执政者的观念和政府职能决定了社区真正有效参与旅游发展,并把改善旅游社区民生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目标[5]。左冰、保继刚[6]及翁时秀、彭华[7]都肯定了政治因素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作用,认为良好的政治制度与结构能促进均衡权力关系的形成,促进社区公平,实现双方利益共赢。

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对于如何进行社区增权研究有不同的侧重点,但究其根源,都是从国外学者Scheyvens等人提出的社区增权的四维度即政治、经济、心理、社会维度展开的。本文拟将以社区增权理论为研究视角,在探析社区参与遗产旅游开发要略的基础上,结合福建土楼的具体实际,从经济增权、心理增权、社会增权、政治增权等四个维度对社区参与遗产旅游开发的情况加以阐释。

二、世界遗产旅游地社区增权的必要性

基于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开发实际,社区参与主要通过社区增权来实现,通过增权达到一种新的权力平衡关系的形成,保障世界遗产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故而,选择社区增权理论探讨社区参与遗产旅游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一)有利于促进遗产地经济利益合理分配,实现社区居民共同富裕

在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作为遗产主体,有权享用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收益。但在多重利益主体如政府、旅游开发经营者和当地居民等的博弈下,遗产地居民往往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益分配。因此,在经济方面给社区居民适当的赋权,通过提供多种类型的就业机会,保证居民共享旅游发展的经济红利,有利于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有利于增加遗产地的文化底蕴,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不仅会影响到遗产地的文化氛围,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遗产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在心理方面给社区居民适当的赋权,让社区居民了解地区资源文化特色,有助于提升当地居民对遗产地文化价值的认识,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并主动参与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为遗产地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加世界遗产地的文化底蕴,推动遗产地深远发展。

(三)有利于增强遗产地的社区凝聚力,营造和谐的旅游形象

在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中,社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遗产旅游地形象。因此,在社会方面给社区居民适当的赋权,一方面有助于社区居民与当地政府、旅游经营者、旅游消费者等团结合作,避免矛盾纠纷,减少旅游摩擦,增强社区凝聚力;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协调整合社区资源,完善社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营造和谐的社区旅游形象。

(四)有利于培育和提升遗产地社区居民的责任感,打造更具人性化的旅游景区

在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的话语权彰显着社区居民的旅游参与度。因此在政治方面给社区居民适当的赋权,让社区居民了解到更多的旅游信息,既推动旅游发展又保证居民利益,并构建更广泛的表达渠道和完善的表达机制,有利于提升社区居民的主人翁精神和社区责任感,打造更具人性化的旅游景区。

三、社区参与遗产地旅游开发的要略解析

(一)经济增权

旅游经济增权主要表现为旅游发展为当地社区带来持续性的经济利益,让社区居民能分配到合理利益,共享发展利益,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3]。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延长旅游产业链。利用独特的遗产资源优势,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在契合游客需求的基础上,延长旅游产业链,赋予居民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社区居民的旅游经济收益。第二,健全经济分配与管理制度。通过不断健全经济分配与管理的制度,减少居民在经济上的纠纷与不满,巩固居民间的情感关系,让居民在社区参与中享受经济增权与福利。这一点杭州西湖的發展就是很好的经验借鉴。西湖当地居民可以在景区规定管理范围内开设购物小店、美食移动车、住宿、夜间音乐喷泉等服务,从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

(二)心理增权

旅游心理增权主要表现为通过游客对旅游地的文化认同,“由客带主”,增加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带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2]。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对社区居民进行文化宣传和传承培训。通过社区文化活动、旅游展演等多种形式,打造浓厚文化型社区,提升社区居民对文化价值的认知,重拾遗产文化魅力,促使居民自觉地参与进来,并主动保护社区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二,对社区参与旅游从业人员进行观念引导和技能培训。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旅游发展观,因地制宜培训和提升居民参与交流、展示、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各项技能,减少不当开发对遗产地传统文化的破坏。这一点鼓浪屿就是很好的经验借鉴。鼓浪屿通过打造文化商业街、建立社区书院、开展文化演出等措施,对居民进行文化熏陶,对经营者进行文化宣传,对游客进行文化传播,提升居民文化认同,自觉在旅游发展中保护本土文化。

(三)社会增权

旅游社会增权主要表现为通过社区居民与景区等的共同合作,构建邻里融洽的和谐社区形象,增强凝聚力,并且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建设,提升社区整合度,推动社区的发展[2]。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开展社区公益性活动。完善遗产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社区为平台,开展多样化的社区公益性活动,弘扬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文化感染力,促进旅游地健康发展。第二,发挥社会性组织和社区精英的带动作用。在基层组织中,通过遗产地村规民约等规范性文件加强对居民参与旅游发展行为的规范和约束,鼓励社区有影响力和有能力的人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社区居民共同维护旅游开发,共管共治,带动社区居民有序参与,提升社区居民的合作程度,加强社区间的联系,构建融洽的邻里关系网。这一点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的雨崩村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雨棚村虽然主动参与了社区发展,但是,雨棚村的社区增权本质只是一种个人增权形式,当外来旅游企业进入社区,原先的利益均衡和分配制度便会被打乱,也无法保证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无法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8]。

(四)政治增权

旅游政治增权主要表现为构建合理有效的参与体系,保证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得到公平分配,从而推动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2]。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保障社区居民的话语权。遗产地利用制度保障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采取线上线下多重举措,搭建居民反映诉求的有效平台,保障参与管理、决策权和合法诉权的实现。第二,注重对旅游吸引物的物权立法。政府通过规范遗产旅游吸引物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从制度赋权上来保障居民参与权益得以更加充分地实现。这一点江苏盐城海滨就是很好的经验借鉴。江苏盐城海滨在旅游经营模式上实行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确立权利归属,通过吸纳社区居民投股参与旅游管理决策,并在规划的保护区周边景点开展公司与农户、渔家、景点结合的多种模式,推动社区的有效参与。

四、实证分析——以福建土楼为例

福建土楼也称福建客家土楼,主要分布于福建省漳州市、龙岩市,其中,以永定土楼和南靖土楼为核心分布区。自2008年福建土楼成功被列为世界遗产后,它不仅凭借独特的民居——土楼遗产旅游资源吸引着游客到访,而且土楼景区的社区参与给地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透过福建土楼的发展实际,在社区参与的具体实践方面,可以说从经济、心理、社会和政治增权方面,很好地践行了社区增权的举措,提升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能力和广度。

(一)经济增权:拓宽社区参与路径,共享旅游发展收益

社区居民对旅游经济的感知和利益分配的公平性直接影响着社区旅游发展的参与度。福建土楼在这十几年的旅游发展中让当地民间享受到了巨大的旅游红利,从物资层面刺激社区参与,有效地推动了旅游经济良性发展。

1. 丰富旅游业态,拓宽旅游产业链

福建土楼通过依靠独特的土楼资源优势,围绕土楼资源,结合地域文化和民俗,发展旅游特色产业,丰富旅游业态,拓宽旅游产业链,增加游客逗留时间。土楼摆脱传统的“蜻蜓点水”式的观光游,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内涵,开发“旅游+”的多种模式,推出了研学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形式,打造独具特色的土楼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路线。比如,近年来永定积极引入非遗进土楼,建设多处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场所,开展“看世遗·学非遗”为主题的研学体验项目,推出了“耕读传家”“益在民生”“清廉风物”“家国情怀”等各具特色的研学之旅精品线路,让青少年体验客家文化[9]。同时,把万应茶饼文化传习中心和陈东乡的度假村、名人故居旅游等结合,打造成为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康养基地,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10]。通过非遗与旅游融合,延长旅游产业链,拓宽游客旅游空间的同时,也让社区居民享受旅游发展成果。

2. 参与旅游创收,共享旅游收益

土楼申遗成功后,吸引游客到访,同时也吸引外出务工居民返乡。在永定-南靖土楼旅游区,土楼居民看到旅游引发的商机,自发搭建商铺参与到旅游产业发展,虽然起初存在“野导”扎堆、占道摆摊等无序参与现象,但在各部门的整饬和规范下,逐步引导居民围绕旅游产业各个环节有序并深度参与,让更多居民实现旅游创收,共享旅游收益。此外,政府对部分土楼给予资金支持,推动土楼改造与发展,适中镇兰田村裕德楼的民宿就是一例。2018年3月,塔下村斥资百万元,对裕德楼进行重新装修,把原来的古民居变成了极具文化特色的民宿,开拓了土楼旅游发展的新局面。

(二)心理增权:加强文化传承培训,提升传统文化魅力

旅游开发让土楼散发着文化的泥土芬芳,同时也面临着商业化的威胁,地域传统文化遭遇着挑战。当地政府通过文化传承培训、整合营销扩大地域文化影响力,提升土楼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土楼成为旅游胜地。同时,也让社区居民主动参与遗产保护性开发中,推动遗产旅游的持续性发展。

1. 加强文化传承培训,增强文化认同感

首先,推动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通过专题性的教育宣传和文化展演,向中小学生以及社区居民输送传统土楼文化知识,增强社区居民对地方特色文化的认同感。例如,在龙岩市85所中小学开设非遗课程,每年开设专题活动达300多场(次)[9],增强青少年对非遗文化价值的了解,将其培育成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载体。其次,开展非遗宣传和非遗传承培训。一方面通过非遗文化表演和非遗传统技艺展示来营造土楼景区浓厚的文化氛围,宣传土楼的民间绝活;另一方面通过非遗传承人组织编写非遗乡土教材或是对土楼旅游从业人员开展客家山歌等非遗传承培训,传授土楼神奇的建筑技艺,弘扬和推广非遗文化,提升社区居民主动参与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 开展整合营销,提升文化魅力

首先,利用名人效应,扩大土楼影响力。2018年,龙岩籍奥运冠军何雯娜、张湘祥作为龙岩市的旅游大使,多次出席永定土楼景区的宣传活动,共同为家乡旅游发展出力。2019年,演员姚晨作为福建旅游形象大使为自己家乡公益代言,在永定景区拍摄宣传歌曲《福建如你》MV宣传福建土楼。此外,龙岩市还采用“县长+大V+主播”组合方式,由各个县市的县长兼任地陪,作专门讲解员,推介土楼旅游文化。其次,利用民俗节庆和大型节事活动加大宣传。永定土楼景区常年举行“食”全“柿”美节以及如国际摩托车越野耐力赛等体育赛事,南靖土楼举行“土楼光语”国际时尚大秀等节事活动,提升土楼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带动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传统文化传播行列。总之,福建土楼借力“全福游、有全福”品牌营销的多种举措,不断深耕和创新多种营销方式,让土楼遗产文化传播得更广,也带动社区居民讲好新时代的遗产故事。

(三)社会增权:加强社区参与合作,提升资源整合力度

土楼的社区整合度与社区参与度密切相关。为让社区居民享受旅游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当地政府不断通过完善各种基础建设和社区组织建设来提升社区资源整合度,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向心力,进而为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保驾护航。

1. 推动乡村公共文化网络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首先,福建土楼地区整合利用闲置的场所,建设“睦邻友好”型的文化活动场所。漳州和平县的霞寨镇建设村利用坍塌的土楼进行资源再利用,建设供居民休闲的公园,提升群众的参与感和幸福感。其次,政府加强服务于社区的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利用互联网,推动数字文化的发展,打造云平台和文化数据库,打通公共服务上的“最后一公里”,使文化建设更多惠及社区居民。

2. 推动社区组织建设,发挥社区精英和民间力量作用

首先,在龙岩适中土楼区,当地乡贤相互合作,民间发力,出版了土楼记忆系列书籍,并积极推动建设“适中文化园”,深度挖掘社区文化底蕴。其次,充分利用互联网乡贤优势,探索实践“乡贤回归+乡村振兴”工程,为旅游发展牵线搭桥。政府在乡情做纽带、项目做依托、政策做保障等方面做文章,吸引乡贤回归家乡,带动资金回流、技术回乡、智力回哺,为家乡旅游整合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

(四)政治增权:规范社区参与管理,保障居民合法权益

社区居民作为管理主体权利的实现,有利于为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民意基础。土楼积极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提高居民自觉参与意识和行为规范意识,畅通居民参与渠道,促进土楼社区良性发展。

1. 强化居民自我管理,规范居民参与行为

首先,在传统村落的每个世遗点都推出《村规民约》,每座世遗楼聘请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楼长”,督促每个楼民自觉遵守、主动保护,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保护和管理古村落的主体作用。从村落到土楼再到每户人家落实责任,自上而下,层层签订,相互监督制约,用外显的制度形式转变居民的参与意识,推动全民自觉参与到土楼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中来。其次,土楼景区不断加强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行为的整饬和规范,从设施、安全、卫生、服务、综合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提升旅游景区品质,既有利于营造和谐、文明、安全的旅游环境,也有利于增加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 畅通居民参与渠道,规范土楼经营权

推动社区参与的重要保证之一是畅通居民参与渠道,保障居民合理利益诉求的实现。土楼居民可以通过土楼管委会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通过电话、邮箱和微信平台以及文旅部门网站设立的民意征集栏等渠道,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线上线下相结合,拓宽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有利于保障合法权益的充分实现。此外,为适应土楼景区发展需求,2018年9月,南靖县政府与北京首都旅游集团达成共识,终止双方于2012年12月开展的合作,南靖县政府收回了土楼景区经营管理权[11]。政府收回土楼经营权,有利于为社区参与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整体规制土楼遗产景区发展。

参考文献:

[1] Macbeth J.Dissonance and Paradox in Tourism Planning -People First[J].Anzals, Leisure Research Series,1996,(3):2-19.

[2] Scheyvens R.Ecotourism and the Empower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J].Tourism Management,1999,20(2):245-249.

[3] 左冰,保继刚.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西方“旅游增权”理论研究述評[J].旅游学刊,2008,(4):58-63.

[4] 游勇.国家公园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能力建设——以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响古箐社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5):157-160.

[5] 王亚娟.旅游社区参与旅游的制度性增权研究[J].旅游科学,2012,(3):18-26+94.

[6] 左冰,保继刚.制度增权: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土地权利变革[J].旅游学刊,2012,(2):23-31.

[7] 翁时秀,彭华.权力关系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以浙江省楠溪江芙蓉村为例[J].旅游学刊,2010,(9):52-57.

[8] 保继刚,孙久霞.雨棚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J].旅游论坛,2008,(1):58-63.

[9] 吴健芳,李金枝.福建永定:非遗进景区 土楼更璀璨[N].中国旅游报,2019-6-18(2).

[10] 文旅融合 讲好故事——我省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上)[N].福建日报,2019-10-29(3).

[11] 张梦帆,庄伟杰,简钰露.南靖土楼景区:乘风破浪促发展 改革鼓劲好扬帆[N].闽南日报,2020-6-29(3).

猜你喜欢
社区参与旅游开发
基于社区参与的海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
金华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文化建设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社区参与下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发展研究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决策的困境与对策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