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抒情类文言文

2021-08-31 05:22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文言文文章

应考锦囊

1.议论、抒情类文言文的分类

(1)议论类文言文。论说文是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有论、说、辩、原、毁等。这类文章要求有明确的论点,有可信的论据,有严密的论证。政论、文论、史论、学术论文等都属于论说文。(2)抒情类文言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表,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赠序,一般是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等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内容多为勉励、称许、推重之辞;游记,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祭文,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墓志铭,叙述死者生平,颂扬死者功绩,表达追思之情。

2.解题步骤

步骤一,通读全文,整体把握。考生要尽量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筛选出来:文中提出了哪些观点;作者从哪些角度来证明他的观点;作者想要解决什么问题;作者的感情倾向。步骤二,审清题干,明确要求。筛选答题对象与角度。步骤三,对照原文,以防混淆。考生在解答试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出所选句子所处的位置,并联系上下文,仔细辨别这一选项是否与题干要求相吻合。步骤四,审清选项,排除干扰。对于客观选择题,命题者往往会在选项中加入一些与题干要求不一致的信息来干扰考生。考生可以运用排除法,逐项分析。

总之,对于议论、抒情类文言文,考生除了要能正确理解文意外,重点在于提炼文章中的信息,归纳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做出正确的推论。

考题连线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上曾子固龙图①书

◎〔宋〕张耒

某尝以谓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其刚柔缓急之气,繁简舒敏之节,一出乎其诚,不隐其所已至,不强其所不知,譬之楚人之必为楚声,秦人之必衣秦服也。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则潜德道志,不可隐伏。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与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疑其行。呜呼!是徒知其一,而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出于其德,与夫无其德而有其言者异位也。某之初为文,最喜读左氏、《离骚》之书。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屈平之仁,不忍私其身,其气道,其趣高,故其言反覆曲折,初疑于繁,左顾右挽,中疑其迂,然至诚恻怛于其心,故其言周密而不厌。考乎其终,而知其仁也愤而非怼也,异而自洁而非私也,彷徨悲嗟,卒无存省之者,故剖志决虑以无自显,此屈原之忠也。故其文如明珠美玉,丽而可悦也;如秋风夜露,凄忽而感恻也;如神仙烟云,高远而不可挹也。惟其言以考其事,其有不合者乎?

自三代以来,最喜读太史公、韩退之之文。司马迁奇迈慷慨,自其少时,周游天下,交结豪杰。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江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揽,则极言语之怀巧,有不足以过之者。嗟乎!退之之于唐,盖不试遇矣。然其犯人主,忤权臣,临义而忘难,刚毅而信实,而其学又能独出于道德灭裂之后,纂孔孟之余绪以自立其说,则愈之文章虽欲不如是,盖不可得也。

自唐以来,更五代之纷纭。宋興,锄叛而讨亡。及仁宗之朝,天下大定,兵戈不试,休养生息,日趋于富盛之域。士大夫之游于其时者,谈笑佚乐,无复向者幽忧不平之气,天下之文章稍稍兴起。而庐陵欧阳公始为古文,近揆两汉,远追三代,而出于孟轲、韩愈之间,以立一家之言,积习而益高,淬濯而益新。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而欧阳公于是时,实持其权以开引天下豪杰,而世之号能文章者,其出欧阳之门者居十九焉。而执事实为之冠,其文章论议与之上下。闻之先达,以谓公之文其兴虽后于欧阳公,屹然欧阳公之所畏,忘其后来而论及者也。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

(选自《张耒集》,有改动)

〔注〕①曾巩:字子固。龙图:宋代官职名。

1.对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浮:显现)

B.纂孔孟之余绪以自立其说(纂:继承)

C.兵戈不试(试:使用)

D.近揆两汉,远追三代(揆:揣度)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一出乎其诚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B.有不足以过之者

此小大之辩也

C.刚毅而信实

劳苦而功高如此

D.日趋于富盛之域

赵尝五战于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给曾巩的信中,不仅表现出对屈原文章的喜爱,也显示出对屈原仁而无私、气遒趣高人格的理解与欣赏。

B.作者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司马迁和韩愈因触犯君主,遭遇灾祸,一生理想郁结于心,而文风典雅,如同庙堂礼器。

C.文章以言与德的关系为中心,探讨了三代至宋的君子之文,认为语言无论华美、简朴、迂曲还是疏荡,都可从文中探得其道德和志向。

D.本文通过对司马迁、韩愈、欧阳修等人的评价,表达了作者的文学观点;语言整散结合,铺陈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说理气势。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某 自 初 读 书 即 知 读 执 事 之 文 既 思 而 思 之 广 求 远 访 以 日 揽 其 变 呜 呼 如 公 者 真 极 天 下 之 文 者 欤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

猜你喜欢
文言文文章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文章词不达意如何破
文章导读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何为“言”,何为“文”——从“言、文并重”看文言文究竟应该教什么
文言文阅读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