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 房红
摘要:人口老龄化、经济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康养产业面临庞大的消费需求和社会需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对于康养产业发展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对康养产业的国外研究现状和国内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最后进行评述。
关键词:康养;康养产业;“康养+”产业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国内康养市场消费需求激增,康养产品供给不断扩大。康养产业是增长性和持续性更为强劲的产业,可以助推经济发展方式成功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国内外康养产业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一、国外研究现状
从产业角度来看,康养产业与大健康产业等同,是包括“医、养、健、管、游、食”的综合型产业,但康养重在“健康”和“养老”。欧美地区为主要的康养旅游市场,对康养产业的研究开始得较早,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一些学者提出了健康产业与特殊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包括健康产业与森林产业融合发展[1](Weitao Xu,Heding Shen,Liqiang Zhang,Laicheng Yang,An Mao,Yifu Yuan,2020)、健康产业与冰雪产业融合发展[2](Miaomiao Li,Li Miaomiao,An Yonggang,Huo Pengfei,Zhang Lisheng,2020)、健康产业与电子健康产业融合发展[3](Xiang Ma,Kun Ding,Joseph Z. Shyu,2020)。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基于康养产业概念的研究
康养产业是指以“健康”为目标,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形成的生态环境较好的特色产业。丁文珺、熊斌(2020)认为康养产业不再是仅以自然资源优势为依托的产业,而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促进发展的产业[4];梁爽(2021)认为在生命长度、生命丰度、生命自由度三个维度下,康养产业不仅服务于老年人和亚健康群体,还服务于幼年、青年、壮年等任何存在康養需求的社会各个群体[5];韩秋、王欢欢、沈山(2019)指出康养产业是一种需求型、扩展型、延伸型的新型融合产业[6];刘芸希(2019)认为康养产业是新兴的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是同旅游业、养生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养老产业等诸多业态相交融得一种新型产业[7];朱峻瑶(2017)指出康养是健康与养老服务产业,属于休闲农业的一种形式[8]。
2、基于康养产业特征的研究
每个行业都有独特的行业特征。针对康养产业的行业特征,部分学者做了相应的研究分析。韩秋、王欢欢、沈山(2019)认为康养产业特征有三点:产业关联度高、产业结构复杂、产业体验程度高[6];王劭铭(2021)指出康养产业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不仅可以与旅游、医疗等产业融合,也可以与娱乐、文化、养生等产业融合,有助于各个产业的发展[9];陈冰、孙祥荣(2021)认为康养产业具有连续性高、兼容性强的特点,是一种具有公益属性的服务业[10];何彪、谢灯明、蔡江莹(2018)认为康养产业对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如若将产业资源和自然资源相结合可以使康养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11];程臻宇(2018)认为康养产业在不同的区域上具有公共性和差异性,同时又呈现出不同的生态性和人文性[12]。
3、基于康养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对于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一些学者通过将康养产业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做出了研究分析。雍顺圆、曾明(2021)将康养业与农业结合,指出重庆市康养农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场需求急速扩张,地方实施成效显著[13];李敏菁、王姿懿、长世龙、李思雨、姜钰(2021)认为黑龙江森林康养发展良好,结合地区间的差异,形成多种具有针对性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模式[14];钟露红、王珂、阮银香(2018)主要分析了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康养+”产业必将成为攀枝花的新标杆[15]。
4、基于康养产业发展路径的研究
部分学者对康养产业的发展路径做了相应的研究。胡建华、钟刚华(2020)指出发展康养产业首先制定战略规划,其次要将创新工作落到实处,最后要加强产业培育工作[16];王海英(2021)指出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有四点:一是加强康养综合体建设,推进康养各产业之间的融合,二是发展康养产业创新工程,提高康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努力提升康养产品的质量;四是优化康养产业发展环境,培育产业生态[17];吴桂华、胡昌平(2016)认为发展康养产业要在党委政府统筹领导下,加强市校合作合力发展[18];除此之外先规划试点示范区域,引领其他区域的发展。潘家华、李萌、吴大华、马先标(2019)指出发展康养产业的关键是探索融合发展模式,要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及促进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19]。
三、评述
近几年来,随着康养产业的发展,针对康养产业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加,学者们对于康养产业的概念界定是模糊的,他们认为康养产业是一种新兴的服务业,但在具体的概念上面,学者们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在康养产业的发展方面,相较于国外康养产业发展,我国康养产业发展还起步较晚。一些城市采用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要取得显著成效,还应进一步探析康养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
参考文献
[1]Weitao Xu,Heding Shen,Liqiang Zhang,Laicheng Yang,An Mao,Yifu Yuan. Study on the New Pathway of Ecologic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 Forest Health Industry Integrated Development[J]. Americ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20,4(4).
[2]丁文珺,熊斌.积极老龄化视域下康养产业的理论内涵、供需困境及发展路径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20,37(10):3-7.
[3]梁爽.推进天津康养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1(02):43-44.
[4]韩秋,王欢欢,沈山.康养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师,2019(07):15-16.
[5]刘芸希.运动养生在康养产业中的发展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9,36(02):76-81.
[6]朱峻瑶. 发挥农业资源优势 打造康养胜地[J]. 四川农业与农机,2017,(01):48-49.
[7]王劭铭.乡村康养产业发展探析[J].广东蚕业,2021,55(03):138-139.
[8]陈冰,孔祥荣.康养产业引导的乡村振兴规划研究[J].中国名城,2021,35(03):37-45.
[9]何彪,谢灯明,蔡江莹.新业态视角下海南省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南海学刊,2018,4(03):82-89.
[10]程臻宇.区域康养产业内涵、形成要素及发展模式[J].山东社会科学,2018(12):141-145.
[11]雍顺圆,曾明.乡村振兴视角下重庆市康养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园艺,2021,44(11):51-53.
[12]李敏菁,王姿懿,长世龙,李思雨,姜钰.黑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及当地居民发展意愿分析[J].经济师,2021(05):125-126.
[13]钟露红,王珂,阮银香.攀枝花“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08):8-9.
[14]胡建华,钟刚华.赣南苏区康养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决策咨询,2020(05):93-96.
[15]王海英.河北省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与路径[J].北方經贸,2021(03):141-144.
[16]吴桂华,胡昌平.广元市康养产业发展路径探析[J].当代县域经济,2016(04):69-70.
[17]潘家华,李萌,吴大华,马先标.发展康养产业 坚守“两条底线”[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9(01):52-53.
作者简介:张益(1999-),女,汉族,四川省绵阳市人,攀枝花学院会计学专业本科生;房红(1970-),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攀枝花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财税金融。
基金项目:攀枝花学院2020年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攀枝花市阳光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202011360068);攀枝花学院博士基金项目《康养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理论框架与政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