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艳,方丽莲,徐俊涛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中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0)
术后尿潴留是髋部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老年患者中尤为明显。如治疗不当,可增加患者术后的痛苦及尿路感染机率,严重者易产生其它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等情况[1-2]。本院骨科采用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留置尿管者拔管后尿潴留38 例,取得了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本组选取2018年6月—2020年9月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留置尿管者拔管后尿潴留76 例,随机分为2 组,每组各38 例。对照组男17 例,女21 例;年龄60~80 岁,平均年龄(69.5±4.8) 岁;骨折部位:左侧骨折21例,右侧骨折17例;手术方式:全髓关节置换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6例,股骨转子内固定术17例。观察组男15例,女23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9.7±4.9)岁;骨折部位:左侧骨折23例,右侧骨折15例;手术方式:全髓关节置换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5例,股骨转子内固定术16例。2 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尿潴留依照《手术并发症学》中相关诊断[3];年龄60~80岁;留置尿管拔管后出现尿潴留者;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术前合并有尿道梗阻、前列腺等疾病导致尿潴留者;合并肾功能不全者;意识障碍者;对本次治疗不配合者。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流水诱导、下腹部热敷、压迫法排尿等方式治疗[4]。观察组:穴位贴敷选取神阙穴,先常规消毒,再将自制乳膏制剂(由川芎、赤芍、乳香、红花、茯苓、车前草、泽泻、薏苡仁研粉,并用姜汁、凡士林调和为膏状)敷贴于神阙穴位,制作成厚0.5 cm, 直径2.0 cm环形药饼,纱布外敷并用胶布固定,贴敷30 min。艾灸选关元、中极、气海,暴露上述穴位,将艾条点燃后放到艾灸盒内,放置对应穴位,以局部皮肤有温热,不灼痛为度,每穴灸2壮,约30 min。治疗1次后评估。如1次治疗结束后1 h后仍不能自行排尿,则进行导尿处理。
2.2 疗效标准 依据相关文献拟定[6-7]。显效:治疗后1 h内能自行排尿,残余尿量小于100 mL;有效:1 h内能自行排尿,残余尿量约100~200 mL;无效:治疗结束后治疗后1 h仍未排尿。
2.3 观察指标 1)首次排尿时间:治疗结束到开始排尿所需的时间。2)膀胱残余尿量[5]:用B超检查测定首次排尿以后的残余尿量。
3.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两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膀胱残余尿量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膀胱残余尿量比较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后如长时间留置尿管,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临床上患者留置尿管者拔管后可出现尿潴留,其原因多由于术后患者排尿方式改变、术后疼痛、焦虑、紧张、环境改变等[8-9]。老年人中枢神经对机体的反应不敏感,在尿潴留初期无明显腹胀,不易发现;当大量尿液潴留时,患者会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及时有效地解决患者尿潴留对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加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多在采用流水诱导、下腹部热敷等治疗无效时进行导尿处理,易增加老年患者痛苦及尿路感染机会。
尿潴留属中医“癃闭”范畴。因术中脉络受损,气滞血瘀;或术中气血耗伤,气血亏虚;或术后疼痛;或药毒残留等原因均可引起膀胱筋脉受损,三焦气化失常, 开阖失司,小便不通。穴位贴敷是中医外治常用方法,其通过刺激穴位和皮肤吸收药物发挥穴位及药效的双重作用。神阙穴,位于任脉之上,此处肤壁相对较薄,神经、淋巴、毛细血管网分布密集,易于贴敷药物的吸收。贴敷药物中川芎、赤芍、红花、乳香行气活血止痛,茯苓、车前草、泽泻、薏苡仁利水渗湿,辅以姜汁调和,更好发挥中药效果。临床研究证明,穴位贴敷、艾灸用于治疗尿潴留具有显著疗效[10-11]。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的交会穴,可培肾固本、益气启闭;中极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募穴,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具有促进膀胱气化、通利小便的功效;气海及诸气之海,可促原气通达三焦,疏通膀胱气机而通利小便。艾灸上述穴位,通过艾灸温热效及穴位作用能激发经气,促进膀胱气化功能,改变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膀胱逼尿肌收缩能力,松弛膀胱平滑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达到排尿通畅的目的[12-13]。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膀胱残余尿量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留置尿管者拔管后尿潴留能获得更好的疗效,而且操作方法安全、简便,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