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萍,施 璇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面肌痉挛,亦称为面肌抽搐,是指一侧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作性无痛性收缩,首发症状多为一侧下眼睑眼轮匝肌轻度抽搐,进而变为全部眼轮匝肌抽搐,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向面颊部扩展,尤以口角抽搐多见。可因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感受寒冷而加重,入睡后症状可消失。本病虽不危及生命,但长期面部抽搐可导致患者心理和社交障碍,部分患者会影响睡眠,出现听力和视力异常。临床表现有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现代医学治疗多以药物如巴氯芬、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注射A型肉毒毒素、苯妥英钠、神经营养药和活血药物及微血管减压手术等治疗,其副作用大,并发症多,疗效不满意。临床经验表明,针灸治疗面肌痉挛取得良好效果[1]。笔者采用头部透穴结合揿针治疗面肌痉挛,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48例面肌痉挛患者均来自2019年10月—2020年12月黑龙江省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例,男性9例,女性15例,病程最短3 d,最长5.5 年,平均(14.25±3.82)月;年龄23~66岁,平均(44.65±10.2)岁。对照组24例,男性10例,女性14例;病程最短7 d,最长6年,平均(15.74±4.32)月;年龄28~65岁,平均(43.63±9.87)岁。所有病例均为单侧面部肌肉痉挛。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第3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2]中面肌痉挛的诊断标准:①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快速不规律的面肌抽动;②早期以眼轮匝肌间歇性抽搐,逐渐向口角及一侧面部整个面肌扩散;③紧张、疲倦、自主运动时加剧、入睡后停止、不伴有疼痛;④重者眼轮匝肌抽动,致使睁眼困难,每次抽动数秒至数分钟,少数患者可伴有面肌轻度无力,瘫痪和萎缩;⑤神经系统无其他阳性体征,肌电图可见肌纤维震颤及肌束震颤波。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18~70岁;3)受试者对受试过程、方法、要求及目的知情并同意配合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等严重疾病或精神障碍患者;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3)继发性面肌痉挛,如手术、外伤、肿瘤、面神经炎等疾病所引起者;4)梅杰综合征患者;5)无法配合或中途退出者;6)进行过头颅手术,头皮及面部有严重感染、溃疡、瘢痕者。
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头穴透刺结合揿针。(1)取穴:头穴透刺取穴百会透神庭、率谷透曲鬓、通天透络却、头维透悬厘,健侧运动区下2/5(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往后0.5 cm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上下两点之间)。揿针取穴患侧攒竹、四白、颧髎、颊车、承泣、地仓、阿是穴(痉挛最明显处)、双侧合谷。(2)操作方法:头穴透刺治疗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采用常规针刺手法,针尖与头皮呈30 °夹角快速刺入头皮帽状膜下层,进针深度约20~30 mm,配合快速捻转手法,约200 r/min,每个穴位行针2 min,留针40 min;每日1 次,10 d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2 d,共治疗2个疗程。揿针治疗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常规消毒,用镊子夹取揿针尾部所粘附的胶布,将针尖对准穴位直刺进入皮肤固定,医者用指腹以适当的力度按压数次,以刺激穴位使得针感明显;嘱患者早中晚饭后对每个揿针所在穴位以适当的力度进行按压,每穴按压1 min;揿针留置1 d,每日更换,10 d为1 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2 d,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采取普通针刺。(1)取穴:百会、四神聪、患侧攒竹、四白、颧髎、颊车、承泣、地仓、阿是穴、双侧合谷。(2)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平刺或斜刺进针,深度依穴而定,留针4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2 d,共治疗2个疗程。
以上所用针灸针均为安迪牌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直径0.30 mm×40 mm(贵州安迪药械有限公司出品),揿针为云龙牌一次性使用无菌揿针,直径0.22 mm×1.5 mm(无江市云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出品)。
2.2 痉挛强度分级标准 参考国外Cohen[3]、Albert[4]制订的面肌痉挛强度分级标准评定:0级,无痉挛。1级,外部刺激引起瞬目增加;偶见轻度痉挛。2级,轻度痉挛,可见面部肌肉颤动,无功能障碍;痉挛次数<1次/h。3级,中度痉挛,面肌痉挛明显,有轻微功能障碍;痉挛次数>4次/h。4级,严重痉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如眼肌抽搐眼裂缩小导致视物困难,无法独立行走,痉挛次数>10次/h。
2.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胞轮振跳诊断标准和痉挛强度分级标准拟定。治愈:治疗后患侧面部无牵拉抽动出现,痉挛强度分级降为0级;显效:治疗后症状缓解,眼睑或面部不再抽动,或痉挛强度分级由2、3级降低至1级,或由4级降为1、2级;有效:治疗后症状缓解,抽动次数减少,或痉挛强度分级由3级降为2级,或由4级降为3级,患者面部强直抽搐得到缓解,不引起面容的改变;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变化。
3.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注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痉挛强度分级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痉挛强度分级比较(例)
注 与对照组比较,△P<0.05
面肌痉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神经疾病,多以单侧面部肌肉不自主、阵发性、反复发作的抽搐为主要症状;发作时可感觉到面部肌肉的抽动,不受主观控制且不伴有疼痛,频率不固定。典型性面肌痉挛多由眼轮匝肌开始,逐渐向下进展,累及面颊、口角甚至颈阔肌。而非典型性面肌痉挛则是由口周肌肉逐渐向下向上扩展至半侧面部肌肉。临床上以单侧发病多见,双侧面肌痉挛者少见。患者多以中老年为主,女性略多于男性。对于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主要存在两种假说。一为“短路学说”:面神经RENZ区无髓鞘,长时间受到血管压迫,使得轴突之间产生异位冲动。二为“核性”学说:面神经REZ区产生逆向冲动,使得面神经核团兴奋性增加,导致肌肉出现了不随意运动[6]。目前,西医临床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但存在药物治疗副作用大,术后仍易复发等问题。
面肌痉挛在中医属于“面风”“筋惕肉瞤”“筋急”“痉证”等范畴。多因感受外邪,阻滞经脉,或邪郁化热,壅遏经脉,可使气血运行不畅,筋脉拘急而抽搐;阴虚血少、筋脉失养,可导致虚风内动而面肌抽搐。临床治疗以舒筋通络、活血行气、息风止痉为主。“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初期眼睑抽搐,取眼周穴位攒竹、四白,分别位于目上冈与目下冈,后期口角肌肉抽搐,取唇旁地仓穴,三穴同用,配以抽搐最明显部位的阿是穴,可疏调局部经筋,活血通络。“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远取合谷,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有利于调和气血,《四总穴歌》载:“面口合谷收”。揿针,又称为皮内针,相当于古代的“毛刺”。其针体较短,针身为扁平圆环,刺入皮肤后配以胶布固定,操作方便,安全无痛。每日3次进行按压以加强局部刺激,相比于普通针刺的短时间刺激,揿针能够长效持续对穴位进行刺激。通过轻刺患侧面部攒竹、四白、地仓、阿是穴(痉挛最明显处),可疏通面部经脉气血,舒筋通络,息风止痉。采用揿针浅刺皮下,可驱邪外出,长久留针刺激以鼓动人体正气而驱邪扶正,治疗面肌痉挛。
头为诸阳之会,是阳气升浮聚集之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人体的经气通过经脉、经别等联系集中于头面部。因此,可以加强督脉、胃经、胆经及膀胱经之间的联系。笔者根据穴位的归经及主治作用和穴位在大脑皮层下的体表投影,选取双侧百会透神庭、率谷透曲鬓、通天透络却、头维透悬厘4组透穴。百会透神庭为额叶在头皮上的体表投影,率谷透曲鬓和头维透悬厘为颞叶在头皮上的体表投影,通天透络却为枕叶在头皮上的体表投影,针刺上述脑叶上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情感和神经中枢,通过神经反射及内分泌代谢等刺激,改善面部神经和肌肉的运动功能障碍,同时,缓解患者精神心理压力。头针运动区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在头皮上的投影[7],即运动中枢所在。下2/5是面部运动区,针刺可直接调节运动中枢,治疗对侧面神经功能障碍,改善面肌痉挛。研究认为,针刺头面部腧穴,一则可以调动全身经脉的气血,升发机体之阳气,调畅全身气机;二则可以调节相应的大脑皮层,激活神经细胞,提高细胞的兴奋性,改善皮质的血液循环[7-8],缓解血管痉挛及压迫。改善面肌抽搐。并且研究表明,头穴透刺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放松心理紧张情绪,调节睡眠,亦可缓解面肌痉挛[9]。本文观察结果表明,头穴透刺结合揿针治疗面肌痉挛效果显著。提示头穴透刺结合揿针治疗面肌痉挛,不仅疗效好,而且安全简便易行,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