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间歇正压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撤机后呼吸支持的效果评价

2021-08-31 03:47郭少桢郭映龙邱洁勤林大鑫黄翔
当代医学 2021年24期
关键词:间歇血气通气

郭少桢,郭映龙,邱洁勤,林大鑫,黄翔

(揭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东 揭阳 522000)

呼吸窘迫综合征是重症患儿常见危重症之一,主要由肺发育不成熟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不足导致,患儿可见明显的呼吸困难、发绀、呻吟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窘迫及呼吸衰竭,在早产儿及低体质量儿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一旦发生呼吸窘迫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是救治的关键[1]。临床常采用无/有创通气等方式进行支持疗法,以缓解患儿缺氧情况,降低病死率,但易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气压伤等并发症,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避免撤机后再次上机并减少呼吸支持时间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目前,国内常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方式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但易引起胃肠反应及二氧化碳滞留情况,撤机后再次上机的发生率高达30%[2]。欧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指南指出,患儿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后,如病情稳定可尽早拔管,改为无创通气方式,而采取何种无创通气方式更安全有效显得尤为重要[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间歇正压通气对患儿撤机后呼吸支持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70 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男16例,女19例;平均胎龄(29.23±1.23)周;平均出生体质量(1.32±0.14)kg。观察组男17例,女18例;平均胎龄(29.18±1.21)周;平均出生体质量(1.30±0.15)kg。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儿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实用儿科学(第4 版)》[4]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经临床表现及胸部X 线确诊;未见感染情况;需有创呼吸机支持48 h 以上;3 周内撤机。排除标准:伴有先天呼吸道畸形、腭裂;肺发育不良、心脏畸形;重度窒息、气漏;母体宫内被感染。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基础治疗,符合撤机条件后拔管,即平均气道压<8 cmH2O,氧浓度<40%,血氧饱和度控制在85%~95%。对照组拔管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吸入氧浓度为25%~40%,呼气末压为4~6 cmH2O。观察组拔管后采用无创间歇正压通气,根据患儿体质量设置参数,吸气峰压15~20 cmH2O,呼气末正压4~6 cmH2O,呼吸频率40次/min,吸氧浓度25%~40%,根据患儿病情逐渐调整参数,直至病情好转、血气指标稳定、呼吸平稳、面色红润时撤机。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撤机成功情况、用氧时间、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血气功能,包括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撤机成功情况、用氧时间、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用氧时间、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撤机成功情况、用氧时间、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successful weaning,oxygen use time,ventilation time and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两组血气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PaO2均高于治疗前,PaCO2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功能比较(,mmHg)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mmHg)

表2 两组血气功能比较(,mmHg)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mmHg)

注:PaO2,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

组别对照组(n=35)观察组(n=35)t值P值治疗后44.23±7.23 31.35±8.12 7.009<0.05 PaO2治疗前75.56±23.12 76.24±24.16 0.120>0.05治疗后218.45±45.52 272.13±48.23 4.789<0.05 PaCO2治疗前64.78±10.17 65.24±10.19 0.189>0.05

3 讨论

2016 年欧洲最新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指南推荐,早期采用无创呼吸机支持技术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缩短患儿无创通气时间,改善患儿预后,减少并发症[5]。由于呼吸窘迫综合征起病急骤,发病迅速且病死率较高,因此,尽早采取救治措施,对改善患儿的呼吸情况具有重要意义,而采取何种无创通气方式更为安全有效,临床尚无统一定论。

实施无创通气能有效改善患儿缺氧情况,扭转肺泡萎陷局面[6],其中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在临床使用广泛,作为撤机后的常见通气方式,效果显著。但有研究[7]显示,超低体质量儿采用此种通气方式再上机的发生率高达40%~44%,目前缺乏关于远期疗效的研究。无创间歇正压通气经鼻通气管、面罩连接呼吸机进行通气,可有效降低患儿炎症反应,促进肺泡发育[8],为非侵入性的呼吸支持模式,不仅能保证患儿通气效果,还能减少有创通气的各种并发症[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用氧时间、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PaO2均高于治疗前,PaCO2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无创间歇正压通气可促进气体交换,促进肺部组织发育,为患儿提供稳定的压力,支撑肺泡使肺容量处于最佳状态,进而改善氧合指数,缩短无创通气时间[10]。

综上所述,针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实施无创间歇正压通气可提高撤机成功率,缩短用氧时间、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儿氧合指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间歇血气通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间歇精馏分离喹啉和异喹啉的模拟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