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效果分析

2021-08-31 13:08王赫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3期
关键词:前膜巩膜特发性

王赫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医院,辽宁 朝阳 122400)

视网膜前膜的病变是由于多种因素所引起的,导致了视网膜胶质细胞及RPE细胞迁徙至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从而导致纤维细胞膜的增殖[1]。与此同时,发生在黄斑部位的病变称之为黄斑前膜。临床主要依靠手术治疗视网膜前膜疾病,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案则是玻璃体切割联合前膜剥除,而随着手术技术的革新,微创玻璃体手术成为了新的应用策略,在实施过程中更加安全、有效,能够防止并发症带来的影响。本次试验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在自愿参与试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36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特发性黄斑前膜人群,在自愿参与试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36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其中,男性26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在41~70岁,平均年龄为(52.6±3.5)岁,均为单眼患病。从疾病情况上看,患者的实力表现均下降了0.3,并接受了眼科的全面检查,对眼压、双目上进行分析,且均有视物变形的表现。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剥离体手术,即行玻璃体切割,剥膜黄斑前膜,在手术前要使用2%的利多卡因和0.75%的布比卡因进行眼球麻醉,并做好球结膜和巩膜的错位 1~2 mm,穿刺到进行颞下、鼻上的测量,并采用20°~30°斜角的浅板层巩膜穿刺,再直入眼内,同时退出穿刺刀,在颞下套管位置进行灌注,上方进行光纤和玻璃体切割。玻璃体后脱不安全的患者可以实施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0.02 mL,随后进行皮质染色,在剥除后,切割剥离体后皮质和黄斑前膜[2]。随后对患者进行手术后的观察,加强局部炎症的对症治疗。

1.3 评价标准 本次试验需要进行治疗效果的分析,即观察患者是否有手术后并发症,以及视力改善情况,其随访时间为0.5~1年。在矫正视力的评判上采用BCVA评价对比,随后,也对眼底所见情况做以分析。最后,则是对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的问卷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在数据上也采用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进行结果分析。本次试验研究对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进行了计数统计,在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上则为计量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手术后尚未出现眼底出血、眼压异常、视网膜脱落以及相关并发症,但出现了1眼剥膜处视网膜表面点状非持续性出血。与此同时,在随访调查中尚未出现复发病例,整体治疗效果好,在满意度调查中,总满意率为97.22%(35/36)。

2.2 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 36例患者的眼视力均得到了提升,其中,手术前眼视力为眼前指数为0.2,手术后则在0.3~0.6,而在30例有视物变形情况的患者中,有29例患者得到了缓解。

2.3 手术前后眼底情况 在手术前,多数患者表现为黄斑区域视网膜表面透明,或者存在表面条纹、小血管的扭曲。见图1。在手速后,眼底的视盘色比较清晰,黄斑视网膜前膜消失,血管恢复正常,黄板区域色彩较暗,在中心部位具有凹反光,见图2。手术前,患者的OCT显示为黄斑区域膜样反射,黄斑水肿增厚,并且有部分患者可以看到视网膜牵引。手术后,视网膜表现为平复,以及前膜小时,黄斑区正常。本研究也对患者手术后3个月的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进行了对比调查,即在手术前为(396.54±12.36)μm,手术后则为(258.36±15.38)μm,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1 手术前眼底状况

图2 手术后眼底状况

3 讨论

特发性黄斑前膜早期的患者,其存在轻度的视力下降,或者视物变形,病情较为稳定。而有学者也对这一疾病进行分级说明[3],其中0级表示无视网膜扭曲、变形,存在玻璃体纸样黄斑病变。1级则为薄膜,即出现了内层视网膜的不规则皱缩,其能够引起黄斑周围血管的扭曲,导致血管向中心发生凹向牵拉。2级则为厚膜,呈现出灰色,且视网膜全层皱褶,血管有明显的变形,并可能引起视网膜水肿,局部视网膜脱离[4]。而黄斑部位则是视力最为敏感的部分,也是脆弱的地方,能够在手术后得到改善。

在治疗过程中,本研究也对手术策略进行了总结分析。首先,黄斑前膜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视网膜的内界膜贴壁生长,所以在手术中使用视网膜刷需要在前膜表面进行向心力摩擦,从而分开并有利前膜边缘,完成剥离[5]。在手术中,由于视网膜内界膜粘连严重,此时可以一并将内界膜剥离。在手术中,剥膜位置出现小点状出血,这个时候不可电凝,而是采用抬高灌注瓶10 cm来进行自凝。在手术后,由于玻璃体长效气体的填充,这个时候顶压黄斑部水肿、视网膜脱离等,有利于患者的视神经得到恢复,并能够防止低眼压问题[6]。最后,在使用23G穿刺刀的时候,不要反复进行。

微创玻璃手术在2002年就有被提出和应用,并且对手术器材的刚度、手术操作有着较高的要求,其应用处于初步阶段。在23G玻璃体切割手术的不断优化和实践中,逐步得到了推广,并与传统的20G手术相比,其能够优化手术操作步骤,提升手术质量和安全性,患者的舒适度也得到提升,手术并发症控制状况良好,切口愈合迅速[7]。在早期的手术中,低眼压一直是一个问题,但是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有学者提出选择性的在手术结束后拔除套管的切口位置进行缝补1~2针,可以有效的预防这一问题[8]。除此之外,在手术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套管针的反复使用可能会导致巩膜切口的自闭性;第二,对于高度近视患者,其巩膜壁相对薄,切口的自闭性下降;其三,在手术过程中药尽可能的清除周围玻璃体时也会导致对切口填塞作用不足;第四,在眼内操作的过程中,多会处理上方病灶区,其切口会导致巩膜组织的变形,需要格外注意[10]。从本次试验上看,患者的治疗较为有效,无明显并发症问题,且能够控制病情发展,手术操作得到了患者较高的认可,并能够简化手术步骤,患者的治疗舒适度提升,手术效率也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从本次试验上看,患者的治疗较为有效,无明显并发症问题,且能够控制病情发展,手术操作得到了患者较高的认可,并能够简化手术步骤,患者的治疗舒适度提升,手术效率也较为理想。采用微创玻璃体手术能有效地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在患者的视力功能尚未出现严重的损伤前实施治疗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视觉能力,提升生活质量,确保手术治疗的整体成效。

猜你喜欢
前膜巩膜特发性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黄斑前膜如何治疗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眼内的“青纱帐”
巩膜镜的临床应用
黄斑视网膜前膜需要手术吗?
黄斑视网膜前膜需要手术吗?
特发性腹痛一例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探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