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欣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冠心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主要是冠状动脉狭窄与供血不足引起的,近年来的发生率在不断上升,而冠心病心绞痛是在冠心病基础之上,由于短暂性缺氧缺血血管狭窄与冠状动脉红血不足引起的胸部疼痛与不适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不断加重,该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会造成较大影响[1-2]。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护理来提升患者的整体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便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3]。本文选择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干预,详情见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到我院治疗的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中男女分别为27例和14例,年龄为41~78岁,平均(58.46±12.34)岁,病程为1~8年,平均(4.05±2.13)年。试验组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8例和13例,年龄为42~79岁,平均(59.43±13.05)岁,病程1~8年,平均(4.31±2.05)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胸痛、胸闷和心电图异常。排除标准: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心律失常。
1.2 方法 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健康教育与综合护理应用在试验组中,具体如下。
第一,健康教育:大多数患者对自身疾病不够了解,并且病情比较严重,患者会出现不同担忧、紧张等心理,会影响治疗效果。对患者提供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认识到该疾病发生的诱发因素、治疗和护理措施、护理中的注意事项等等。指导患者能坚持正确的用药方法,可以遵医嘱用药,并且家属能够对用药情况做到监督。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药物名称的宣教,并且能基本认识相关的药理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定时定量的服用药物。告知患者开展相关健康宣教的目的和意义,确保患者能够提升自身的积极性。针对患者所提出的疑问要进行耐心的解答,满足患者的心理认知需求。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对医护工作者的信任度。告知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对于自身病情康复的重要性,并且使患者认识到不能遵医嘱用药的危害,确保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服从日常的治疗和护理。通过健康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行为和健康教育的认知进行总体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来开展针对性的补充教育。
第二,心理护理:冠心病心绞痛病情严重且发病突然,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不良表现,在此背景下提供心理护理十分必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时候首先要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大致的评估,以便了解心理表现,这样就能使心理护理能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以以提高患者认知的方式对患者提供心理指导,使患者能了解病情的危害和病情干预的相关方法,同时告知患者只要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就能获得良好的预后。积极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鼓励患者倾诉并耐心倾听患者倾诉,沟通和交流中抚慰患者的不良表现。可以通过列举一些经过有效治疗后获取成功的病例来提升患者治疗的积极性,满足患者的治疗心理需求。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和决心,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使患者认识到维持良好心理情绪,对治疗和康复的必要性,并为患者提供放松心理的相关方法和方法。护理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关心和照顾。
第三,饮食护理: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提高营养护理。饮食不合理会对患者的康复产生影响,所以首先要在意识上使患者明确合理健康饮食对病情康复的价值。对患者制订营养计划,使患者能坚持。不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饮食,减少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坚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方案,在制订饮食计划的时候,需适当符合患者的饮食偏好。使患者戒掉不良饮食习惯,特别是存在吸烟饮酒行为的患者,要严格戒烟戒酒。饮食坚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的原则,避免暴饮暴食,可以多摄入蔬菜和瓜果。对高热量食物减少摄入量,多食用粗粮,对盐的摄入合理限制,减少胆固醇摄入。
第四,运动护理:首先告知患者积极进行运动,对于自身病情的重要性,然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机体状况来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使患者能够长时间坚持运动,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运动时间过长,需要坚持劳逸结合的运动原则,运动量应根据自身耐受性来决定。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对患者提供运动指导,不断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可以使患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但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在运动的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并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每次运动时间维持30 min左右,每周锻炼5次以上,需要持之以恒,劳逸结合,避免出现剧烈运动。
第五,心绞痛的预防护理:需要告知患者形成规律生活作息,避免情绪过度激动,避免过度劳累,对心绞痛的诱发因素进行了解,以便对这些诱发因素进行有效的规避。加强对心绞痛进行预防处理,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心绞痛的症状需要详细告知患者,加强这方面的健康教育,并对心绞痛的药物治疗方法详细告知患者,以便让患者对药物治疗产生认知,对心绞痛进行有效治疗,显著提高疗效。并采取各种预防心绞痛措施干预,缓解心绞痛的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需要对患者护理后心率、血压情况进行了解。在疗效标准中,显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恢复正常,心电图检查基本正常。有效:患者症状显著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降低。无效:症状无改变。另外,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分为不满意、比较满意与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采用()表示计量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数据,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试验组(95.12%)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78.0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 试验组(92.68%)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75.61%)高,观察组中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的人数分别为22例、16例、3例,对照组分别为18例、13例、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率与血压对比 试验组心率为(70.30±5.40)次/分,血压为(21.20±3.30)kPa;对照组心率为(92.40±7.20)次/分,血压为(36.70±4.80)kP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临床上严重的心脏疾病,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不良心理会加重该病病情,大多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通常出现抑郁、焦虑、烦躁、紧张、不安等不良心理,会加重患者心绞痛疼痛程度、发作次数等,对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威胁[4-5]。因此,需要对该病加以重视,应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便促使护理效果的提高,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6]。
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给予健康教育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其中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提升对疾病认知程度,能够重视该病的治疗,促使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显著提高。在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心理疏导,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稳定心理状态,为治疗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依据[7-8]。在饮食护理中,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及时补充营养,及时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病情。在运动护理中,加强运动锻炼,促使患者自身免疫力的提高,缩短康复时间,能够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在心绞痛预防护理中,通过对其诱发因素进行详细了解后给予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减少心绞痛发生次数,缓解心绞痛症状。因此,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与综合护理干预是十分可行的,同时,其预后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和综合护理适时干预可提升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