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琼,乔 波
(商丘市动物检疫和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商丘 476000)
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生,夏季和冬季发病率更高,俗称羊瘟,只有1个血清型,山羊高度易感,绵羊易感,以发病急、高热稽留、眼鼻分泌物增多、口腔糜烂、腹泻和肺炎等为主要特征。山羊患病后,症状较为明显,绵羊发病症状轻微。该病主要是通过空气和呼吸道等方式传播,健康羊在接触病羊的粪便及分泌物,或者接触被病羊所污染的饲料及饮水后,就会导致发病。2007年,PPR 首次传入我国西藏阿里地区,2013年再次传入我国新疆地区,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扩散。2014年我国将PPR列为强制免疫病种,使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养羊业迅速发展,养殖场(户)外购情况增多,PPR传播扩散风险加。
为了解商丘市当前羊小反刍兽疫流行情况和疫苗免疫效果,综合评估本地小反刍兽疫的疫情风险,对辖区各县中小型羊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液、眼鼻拭子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显示本地区羊群未见小反刍兽疫疫情,抽检羊场小反刍兽疫抗体免疫合格率均能保持70%以上,本地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风险较低。
小反刍兽疫为强制免疫病种,2020年通过政府采购统一供应3个厂家的Clone9株(含AV41株)活疫苗。按每头份加灭菌生理盐水1ml进行稀释,免疫剂量为1月龄以上羊每只1ml,注射于羊颈部皮下。
根据《2020年商丘市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结合日常监测,按照每场30份血清和眼鼻拭子,不足30份的散养户全部采集,对8个县区的88个羊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采集了81个羊场的2255份眼鼻拭子和血清样品,其中规模场43个,1290份样品,散养户38个965份样品。
按照《小反刍兽疫诊断技术》(GB/T27982—2011),病原学检测采用荧光PCR检测试剂盒,血清学检测使用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时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检测。免疫合格样品:经PPR阻断ELISA检测为抗体合格的血清样品;免疫合格场户:样品免疫合格率≥70%的规模养殖场户;群体免疫合格率=(免疫合格场户数/检测场户总数) 100%;个体免疫合格率=(免疫合格样品数/检测样品总数)100%。
羊小反刍兽疫疫苗每年发放两次,所调查88个场点羊未见发热、眼鼻分泌物、胃炎、腹泻、肺炎等小反刍兽疫特征症状。所调查88个场点免疫后有7例应激反应,但并未死亡。
小反刍兽疫弱毒苗的免疫效果非常可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较长的免疫持久性,理论免疫保护期可长达3年,重复免疫抗体合格率明显高于单次免疫合格率,种羊个体免疫合格率较高。2020年共检测养殖场(户)81个,其中免疫合格场77个,群体合格率95.06%;检测血清样品2255份,个体免疫合格率89.31%,超过农业农村部规定的不低于70%的要求。小反刍兽疫荧光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如下表。
表 不同类型场点检测结果
根据2020年商丘市小反刍兽疫病原学检测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效果显著,发生疫情的风险较低。近年来,经过连续几年的宣传,散养户一般采取自繁自养的模式,养殖场(户)主普遍注重查验外购羊的免疫合格证明,能设置隔离圈舍观察引入后的健康情况。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畜主有一定生物安全意识,能够意识到采取生物安全措施的必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如消毒池的液面较低、未能及时更换消毒液、设施损坏后维修不及时等情况。
2020年商丘市PPR免疫情况检测显示,个体免疫合格率和全体免疫合格率大于70%,符合农业农村部和河南省的要求,说明全市PPR免效果良好。散养户个体和场点免疫合格率均高于规模场,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本地区散养户主要采取自繁自养模式,免疫积极。有些规模场以外购后育肥为主,流动速度快,疫苗免疫工作存在分层,这可能是规模场免疫效果略低于散养户的一个原因。
商丘市地处四省交界,交通便利,家畜流动性强。虽然小反刍兽疫免疫合格率较高,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基层防疫员素质,强化生物安全措施的实施和维护,及时发现免疫漏洞,及时补免,确保抗体合格率进一步提高。
综合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2020年商丘市PPR防控效果较好,后续疫情发生风险较低。但仍存在个别场点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不严和免疫效果不达标,仍需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引种检疫监管,防止PPR疫情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