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勇
摘 要:小反刍兽疫是山羊、绵羊以及一些野生小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自从首次发生以来一直呈扩大趋势,成为了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安全的重大跨国动物疫病之一。诊断技术和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小反刍兽疫的重要手段,根据小反刍兽疫典型的临床症状可初步做出假设性诊断,但确诊需要实验室诊断技术的支持。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监测
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小反刍兽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是一种跨国传染性疾病。2007年,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2013年12月份以来,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先后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为有效保障我镇畜牧业生产安全和动物产品市场供给,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根据省、市、县等文件精神要求,我镇农业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从2014—2015年在全镇7个村176个村民组牛开展了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动物产品安全,为疫病预报预警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持。
一、调查监测范围及对象
山羊、绵羊易感动物。重点对乳用(种用)羊、种用羊养殖场、规模化养殖场以及省外引进的羊进行调查监测。
1.近三年对散养户和羊场调查监测覆盖面达到100%。
2.对近半年内从外地引进羊、养殖场(户)监测覆盖面达到100%。
二、调查监测时间
2014年-2015年。
免疫情况:对我镇所有散养及规模场的羊只进行全群免疫。两年共免疫13户散养户和1个规模养殖场羊只3862只。
三、调查监测情况
1.调查情况:两年来,全镇7个村176个组共调查羊模养殖场(大户)共有14户,存栏3862只。通过流行病学临床诊断、病理诊断等流行病学调查我镇无一例疫病发生。
2.监测情况:两年来,采样送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及病原学监测,共送检羊血清486头份(其中散养103份,规模场383份),免疫抗体合格413份(其中散养81份,规模场332份)合格率为84.98%,(其中散养户78.64%、规模场86.68%),病原学监测132份,全部为阴性。
四、结果评估分析
通过2014—2015年流行病学调查监测结果显示,我镇无小反刍兽疫疫病发生,确保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及动物安全。为进一步稳定我镇畜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加强我镇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出的监管力度,以及养殖户(养殖场)疫病防控等消毒工作,不留死角,杜绝疫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小反刍兽疫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J]. 邱文英,李伟,李刚,田康乐,曾妮.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1(05).
[2]表达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对小鼠免疫原性的试验[J]. 王芳,周国辉,曹丽艳,李一经,于力. 中国兽医雜志. 2011(07).
[3]携带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的重组山羊痘病毒构建和鉴定[J]. 南文金,王清华,赵永刚,吴晓东,包静月,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2011(07) .
[4]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的原核表达[J]. 阮洋,秦峻岭,高玉伟,孙玮,张涛,杨玉姣,杨松涛,王承宇,王铁成,黄耕,夏咸柱. 动物医学进展. 20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