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类文本阅读(上)

2021-08-30 07:05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奇兵吕蒙赵军

应考锦囊

1.整体认知

传记类文言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本样式,具有它自身的不同于其他文本的特点,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它通过对传主生平的选择、剪辑、组接,达到传神的目的,进而生动反映人物特征和精神内涵。按照常规,人物传记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用以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品质等;有时也有适量的议论、描写,对传主进行评价。有时根据特殊的表达需要,如评传,会在记述人物的经历时加以评论。传记类文言文一般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组织材料,讲究“先来后到”的原则。

2.考查题型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形式主要有客观题(断句题、文化常识题、归纳概括题、鉴赏分析题)和主观题(翻译题、归纳概括题)两种。其中的难点在归纳概括和鉴赏分析两个方面。(1)归纳主要内容。这是传记类文言文阅读考查频率最高、相对比较稳定的题型,重在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考生可以通过对内容的梳理,了解传主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或精神风貌。(2)概括形象特征。人物传记是通过典型的人物活动或细节描写,表现传主的形象特征。所以,对人物形象的考查就成为设题的一个重要考点。传记类文言文主要在對事件的叙述或他人的评价中表现人物形象。(3)剖析原委成因。阅读传记类文言文,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应透过表象做深层次的剖析。对这种能力的考查,一般采用主观题的形式。无论表现什么样的中心,都有一定的原因,考生要从文中寻找答案。

【崔翔/供稿】

考题连线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走归汉。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余聚兵井陉口。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坚营勿与战。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成安君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广武君策。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于是信、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信、张耳。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擒赵王歇。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诸将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

B.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

C.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

D.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

2.下列对文中黑体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把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叫阴,水南山北为阴。淮阴,指淮河的南岸区域。

B.古代文武官吏的自谦词有微臣、老臣、下官、末官、末将、不才、足下等。

C.戏下,谓在主帅的旌麾之下,引申为部下;戏,同“麾”,这里代指军营。

D.古人把夜半后的三个阶段分别称为鸡鸣、昧旦、平旦。平旦指天亮的时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贫而无行,参军后未被重用。平民时,他生活贫困,没有操行;参军后,他在项梁、项羽手下皆默默无闻,未被重用,最后投奔刘邦。

B.韩信料事如神,设计谋偷袭赵军。井陉口一战,他笃定赵军会中计,便趁其倾巢出兵时,派出事先埋伏的两千奇兵,一举占领赵军营地。

C.韩信胆略过人,诸将领都很信服。他巧妙运用兵法,背水布阵,激发士气,使士兵们奋起反击,大获全胜,大家都心服口服,自愧不如。

D.韩信爱惜人才,特意赦免广武君。他认为广武君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传令军中将士活捉广武君,后来又亲自为其解开绑绳并拜为军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乃敢引兵遂下。

译文:

(2)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然竟以胜,此何术也?

译文:

5.在面对韩信陈余大军压境之际,广武君向成安君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婶夫邓当。数岁,邓当死,张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从征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出战。蒙勒前锋,亲枭就首,将士乘胜,进攻其城。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擒之。孙权曰:“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以蒙为横野中郎将。及蒙代肃,初至陆口,外倍修恩厚,与关羽结好。后羽讨樊,留兵将备公安、南郡。蒙上疏曰:“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擒也。”遂称病笃,权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权闻之,遣蒙在前。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舳舻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遂到南郡,士仁、糜芳皆降,蒙入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会权寻至,羽自知孤穷,乃走麦城,西至漳乡,众皆委羽而降,荆州遂定。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蒙固辞金钱,权不许。封爵未下,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时有针加权为之惨戚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为下赦令,群臣毕贺。后更增笃,权自临视,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年四十二,遂卒于内殿。蒙未死时,所得金宝诸赐尽付府藏,救主者命绝之日皆上还,丧事务约。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有针加/权为之惨戚/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

B.时有针加/权为之惨戚/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

C.时有針加/权为之惨戚/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

D.时有针加/权为之惨戚/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

2.下列文中黑体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业,是南京在东吴时期的名称,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是当时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

B.耆老,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原指六七十岁的老人。后来把德行高尚、受人尊敬的老人称为“耆老”。

C.孤,与李密的《陈情表》中“祖母刘悯臣孤弱”中的“孤”语意相似,都有“势单力薄”的意思。

D.赦令,古代帝王在登基、立太子、打胜仗或者自然灾害等情况下以施恩为名发布的减免罪刑或赋役的命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蒙从征黄祖,勇斩陈就。随征黄祖,吕蒙统率前锋部队,亲手斩下陈就头颅,将士乘胜攻克其城。战后论功,孙权认为此战成功在于蒙斩陈就。

B.吕蒙尽心筹谋,诱敌信之。吕蒙初至陆口,表面广施恩义,交好关羽;羽讨樊城留备兵,吕蒙即与孙权密谋以治病为名分兵回建业,诱使关羽撤兵。

C.吕蒙白衣渡江,智取南郡。吕蒙伏精兵于大船,着白衣于船工,昼夜兼程,尽俘关羽所设江边哨所;入据南郡,抚慰将士,约法军中,存恤老者。

D.吕蒙居功不傲,克己俭约。南郡之战,吕蒙立功至巨,孙权赏赐丰厚,吕蒙固辞金钱;生前所得金宝诸赐,死后全部还给朝廷,丧事简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擒之。

译文:

(2)遂称病笃,权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

译文:

5.孙权论及吕蒙,说他“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请结合文本加以说明。

答:

【阮阅/供稿】

猜你喜欢
奇兵吕蒙赵军
屡建奇功的吕蒙
吕蒙自强不息
吕蒙白衣渡江
天降奇兵
隔离的松风
厉害了,动物奇兵
七分审题三分做
Investigation of human motion effects on 60GHz indoor office propagation①
孙权的“窥视墙”
奇兵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