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民
引子
“松花江哟母亲河/从我家乡流过/好像银色的哈达在塞外飘落……/松花江哟母亲河/千年古镇流过/好像长城的飘带在山川飘落……/松花江哟母亲河/从我心中流过/那是天池的恩德保佑我们美好生活……”
这首生态热歌《母亲河》,听醉了所有热爱生活的歌迷,这首歌是歌唱家乡幸福美景、弘扬生态文明的一首感动心灵的时代金曲。
大海是地球的心脏,江河是地球的血脉。这首百听不厌的生态长调,歌词自然纯朴、意境开阔、文质兼美,以“银色的哈达”“长城的飘带”“天池的恩德”为喻,生动而传神地写出了松花江的广袤飘逸及历史人文之美。细细品咂,《母亲河》的歌词,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是一首感人肺腑、沁人心脾、荡气回肠的生态之诗,深情地赞颂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治国理念给人民带来的无限福祉。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饱含赤子之情的《母亲河》词作者,就是生长在松花江右岸、成长在拉林河左岸、奋斗在松嫩大平原上的草根词作家——张云起。
云在天上行,是水的蒸腾;江在地上流,是水的凝聚。年逾古稀的张云起,命中注定与水有缘,因水而兴,因云而起,他的青春、他的梦想、他的命运、他的信仰,与生生不息的母亲河——松花江血脉相连。
松花江右岸战“沙魔”
松花江,北方的河,生命的河。
松花江南源即海拔2744米的东北屋脊长白山天池,这是松花江的正源。
“疑似龙池喷瑞雪,如同天际挂飞流。”天水自奇绝屹立的补天石旁涌流而出,涓涓细流经年不息,流动的生命带着透明的善,化为高山之巅激情的飞瀑,高歌着、舞蹈着。祥瑞天水飘若银练,小溪汇聚成河,小河集结成江,天水的歌声越来越浑厚、越来越深沉,涌向西北广袤的松嫩大平原,流至前郭县平凤乡和北来的嫩江(蒙语意为“碧绿的江”)。“姐妹”心手相牵,奔向远方浩瀚的蔚蓝。
“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冲波行,云霞万里斗澄泓。”岁月悠悠,天河长长。山的隆起,水的涌流,天河流过洪荒的时代,回环往复,生生不息。和时间一样古老而年轻的松花江,一直就是北方飘逸而豪迈的生态之江!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宛如从九天飘落的蜿蜒的天河——西流松花江,聚焦原扶余县(指县、区分设之前的老扶余县,与扶余市不同)境内180公里天河之水。“德泽”岸边的陶赖昭镇、大三家子乡、五家站镇、新站乡、增盛镇、社里乡、善友乡、新城乡、伯都乡和新民乡等10个乡镇,让庄稼、树木、花草、耕牛、蚁类以及万物潜滋暗长生命的光辉。
天河,在古老的土地上无始无终地奔流,纵情豪爽地歌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母亲河——松花江圣洁的乳汁哺育着两岸勤劳善良的人民,也行吟着一个民族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苦难歌谣……
1946年5月14日,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的第九个月,张云起出生在松花江右岸扶余县社里乡大岗子大队丛家屯一个普通的农民之家。记忆中,出生的老房子是他生命的根,距离江沿有6公里沙岗路,儿时最激动的事,就是春天看开江。和煦的南风中,伴着隆隆的开江声,看一块块冰排随着激流向西北飘流;最快乐的事,就是夏日里在江边上洗澡,和伙伴们打水仗。累了,躺在软绵绵的江滩上晒太阳;渴了,捧着清澈的江水满足地喝着。他说,松花江从不与风一起喧哗,很少有汹涌的浪花和澎湃的涛声,松花江永远步履匆匆奔向大海,就像母亲默默忙碌的身影……
然而,就在奔腾的江水循着古老的江道不舍昼夜地奔流之时,松花江右岸光秃秃的台地却饱受狂风狂沙的蹂躏之苦……
“狂风起,黄沙旋/灾害又降风沙滩/狂风卷走连根草/黄沙滚滚漫田园。”风沙,是扶余县历史上第一大自然灾害,松花江右岸的人们吃尽了风沙之苦。
扶余县位于吉林省西部,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尤其春季干燥风大,多刮西南风。新中国成立前,扶余县是全国有名的风沙大的县,尤其是扶余县境内沿松花江右岸,有一条长约150多公里、宽2~3公里的风沙带。松花江水位下降时,大面积的滩涂裸露出来,风吹日晒,落沙坡、新月形沙丘脚(俗称鼻梁骨)成为干沙层,起风时便张牙舞爪、气焰嚣张地制造沙尘暴……特别是春秋两季,几乎天天刮风,五六级风是家常便饭,七八级大风一年得刮上20多次。大风起兮沙飞扬,整個天空一片昏黄,大白天10步之内看不见前方。
风肆沙威,沙虐风势。风沙带内的庄稼地,头一天还是盈尺高的包米苗、高粱苗,在一夜狂风滚沙的淫威下,庄稼苗不见了。有的让狂风连根拔起,刮得无影无踪;有的让狂沙吞噬,绿色的希望荡然无存。使全年绝收的灾害经常发生——甚至有时补种晚熟作物荞麦等,又遇到一场天昏地暗的大风沙,刚出土的幼苗就被狂沙活活地掩埋了;曾经的庄稼地,一两场大风过后,就变成了寸草不生的沙丘。
在松花江右岸的扶余大地上,流动沙丘简直就像恶魔一样,气焰嚣张,不可一世,横征暴敛,一夜之间竟将整个村庄吞没。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生在旧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张云起,自幼家境贫寒,兄妹四人,他排行老大。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风吹雨打中长大的老大,自然就多了一份坚强、一份责任。不知不觉中,刚强的他成了家中的顶梁柱。
张云起从永平公社中学毕业后便回乡务农,他戴着一副系着松紧带的风镜,在松花江右岸贫瘠的土地上开始了战风斗沙、干庄稼活的农作日子。风沙弥漫的青春岁月,遮天蔽日的狂沙锻造了他的钢铁意志。岁月如歌,经历就是财富,张云起战胜一场场昏天暗日的狂沙,于防风治沙、植树造林、造福一方百姓的平凡壮举之中升华了人生价值。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张云起的青春仿佛一棵长青树,深深地种在了饱受风沙之害的大岗子大队。和新中国一道成长的他,由于思想进步,劳动积极,于1965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遥远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在松花江右岸大岗子大队,年轻党员、农民张云起勤劳肯干,从春耕扶犁、点种,到夏锄、秋镰,農家活他样样拿得出手。话瓷实,活应人,铲地、割地干净利索,每天他第一个先到地头,直腰往那儿一站,抹一把汗,回眸看村民的眼神,就是无声的命令。打铁先需自身硬,干活硬硬实实的张云起,自然就成了令村民心服口服的带头人,人送绰号“张大干”。张云起因为“张大干”这个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外号,先后当过生产队的民兵排长、政治队长、大队革委会副主任兼任民兵连长。1971年,25岁的他就走上了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岗位,走出一个个深深的脚印……
青年张云起当大岗子大队第三届支部书记时,有人说这是乱世出英雄。话出有因:第一届大队书记虎背熊腰,性格火爆,工作霸气十足,在老百姓当中说一不二,工作即使做错了,村民也都敢怒不敢言。而第二届大队书记老实厚道,人称“老蔫”,是张云起的入党介绍人。“马老实被人骑,人老实被人欺”。第二届大队书记忍受不了个别蛮横无理村民背后的“冷箭”和人前的奚落,只好撂了挑子。当时,大岗子大队一盘散沙,大队党支部没有凝聚力。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对张云起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他从当大队书记的第一天起,就立下了无声的誓言:走得正、行得端、干在前!
万事开头难。
张云起挑起大队党支部书记担子那一刻,肩上似压有千斤之力。那时,大岗子大队是一个穷掉底的沙窝子,3个自然屯,6个生产队,257户人家,1500口人。幅员面积1000多公顷,其中耕地621公顷,沙包地就占了3/4、盐碱地占了1/4。“沙碱连片、风沙干旱、低产难变”这句民谣,是当时大岗子大队真实的写照。大岗子大队长期陷入 “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贫困沼泽……
当时,农村流传着一句“不种千垧地,难打万石粮”的口号,集体毁林开荒、广种薄收。加之失于管理,滥砍盗伐成风,致使原有的国有林、农防林和天然次生林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让张云起至今难忘的,是他当大队书记第六个年头,也就是1976年四五月间,8~11级大风狂呼乱吼7次,村里遭受了百年不遇的风沙灾害。狂风过后,岗上出大坑,洼处不见垄,树刮断,井淤平……刚破土的田苗和播下的种籽全部被大风卷光,全村的耕地全部变成了茫茫沙丘,田野一片凄凉……在大岗子村,似鬼哭狼嚎的春风,有时叫人心惊肉跳,刮一场大风,就得重种一遍地,多数地块,重种了三四茬。一年到头,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最后所种的生长期较短的荞麦籽粒干瘪,秋后亩产仅为30多公斤甚至是绝收。饥饿的皱纹和忧愁爬满了老百姓紧锁的眉头……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对于“报复”人类的风沙,丝毫没有让张云起望而却步,反而更加激发了他治沙造林的顽强意志。“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他以凌云之志,带领乡亲们打响了制伏沙魔的持久战。他率先成立了林业队,并建立苗圃基地。积极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大岗子大队后期的植树,栽的都是5年树龄的树苗,浇大水后,5年树龄的树苗就抗磕打,蹭蹭地长,一次成林。
1976年6月盛夏,张云起领着大队干部和下乡知识青年,用秸秆当测杆,马不停蹄地测量了所有的农防林、护路林和护屯林的宜林地。张云起奔走田间,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背,他匆匆忙碌的身影在党员干部眼里是旗帜,是风向标。
1977年春天,树坑挖好了,可是树苗子不够用,怎么办?张云起情急之下,把多年攒下的要给老母亲买寿木的700元钱拿出来为大队买树苗。熟悉张云起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孝子,他把压在炕柜柜底的用纸包裹的孝敬母亲的钱拿出来,这一沓带着温度的钱感动了大队会计。“张书记孝敬老妈的钱,拿出来买树苗孝敬大岗子村了!”这暖人心的话,像一阵春风刮满了整个沙窝子。在他身体力行的带动下,全大队党员干部东拼西借,井里无水四下淘,很快就筹集5000元树苗款。
植树造林的大会战现场,红旗漫卷,红歌飞扬,男女老少兴高采烈地齐上阵。拉绳放线定树坑,纵成列,横成行,不偏不倚,精准定位。男的挖坑,女的扶苗,培土的培土,浇水的浇水……
在植树造林的实践中,张云起因地制宜地总结出三大植树方法,即挖大坑、栽大苗、浇大水。
除了林业队的十几个人长年从事专项林木栽植和管护外,每一个生产小队,还设置了2名专职护林员。在适宜植树的春秋两季,还要进行大兵团作战,全大队男女老少齐上阵。
张云起的植树措施为因害设防、适地植树、防沙固沙,杨柳松结合、乔灌草结合。
张云起说:“其实,植树造林并不是什么难活,严格说,应该是‘三分造,七分管。我当大岗子大队书记时,就认准这个理,要想有粮吃,种地不白忙乎,就得治理风沙。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的关键。植树季节,我是很少回家,分别参加各个小队的植树造林,光动嘴不行,没有说服力,我和大伙一起干。基本上是‘早上三点半,晌午一顿饭,晚上看不见,与社员同吃同住同植树。累是累,苦是苦,但憧憬美好的明天,就觉得值了。”
悄然间,大岗子大队的田间、路旁、屯落崛起了一片片生机勃发的新树,农防林、护路林、护屯林就是生态卫士,精神抖擞地举起绿色的旗帜,与春秋两季的沙魔殊死搏斗,他们众志成城守护着松花江右岸神奇的土地……大岗子大队的“三林”,成为遥远年代的独特风景。时任扶余县县长王忠山是南片包保领导,他第一次走进大岗子大队,就被“三林”傲然的绿色景观所震撼,对张云起防风治沙、植树造林的做法大加赞扬,并很快推广到全县。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大岗子村带来了“防风治沙,植树造林”的真正春天。张云起在村民植树造林大会战动员大会上说:“造林就是造水,造林就是造粮,造林就是存款!造林治沙治贫,造林造福子孙!什么困难也不要讲,干就得了!刀架在脖子上也甭想改变我治沙造林的决心,只要我有一口气,就坚决栽好树、固住沙。用全国造林模范田富的话讲,我们要齐心合力‘给沙丘带上笼头。”张云起掷地有声的话语,讲得群情激奋。村民们都知道,张云起认准的事,一定会一干到底,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动员会上,大家纷纷表示,要跟着张书记造林治沙坚决干到底!
3年的时间,大岗子大队造林4500亩,共植树150多万棵,林木覆盖率达到30%以上。伯都讷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王国学说:“如果按照株距1.5米计算,当年大岗子大队单行植树的总长度可到北京。”
张云起设定的大岗子大队“人均千棵树,户均十亩林”的目标如期实现了。与此同时,他雄心勃勃地把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整治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1978年,白城地区召开农业劳模表彰大会。大会召开前,地委主要领导看过扶余县社里乡大岗子大队造林治沙的事迹材料,似乎有点不相信其真实性。这个叫张云起的人,在任大队书记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造林治沙居然能创造如此奇迹?所以,在大会召开前夕,地委派地委常委、农工部部长陈世兴去大岗子大队进行了实地调研,一探究竟。陈世兴一行人走遍了大岗子大队所有的林带,总结出大岗子大队造林的三高——“高速度、高标准、高质量”。他汇报道:那份材料真实,没有水分。大岗子大队除了耕地外,漫山遍野几乎都栽上了树,成活率在98%以上。而且,无论从哪个方位看,这些树都成列成行,像整齐的绿色列队士兵。最后,陳世兴用9个字,高度概括了张云起带领全大队社员治沙造林的业绩:难度高、步伐大、质量好。张云起成了白城地区的造林模范,并在白城地区农业劳模大会上发言,介绍大岗子大队造林治沙经验。
当时白城地委书记李瑞林到大岗子大队视察,看着一行行既挺拔又笔直的树林,曾风趣地赞美道:“在大岗子大队的每片林带,我只能看见一棵树。”
1979年,时任省委书记王恩茂到大岗子大队视察完漫山遍野的林带后,高兴地对在场的地、县领导赞叹说:“张云起是造林治沙了不起的能工巧匠。”
随即,白城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两大”(大岗子大队、大林子公社——后者在植树造林上同样干出了斐然的业绩)热潮。白城地区各县、公社组织生产队长以上干部和党员经常来大岗子大队学习植树造林经验,每天参观考察的人络绎不绝。八一电影制片厂还专程到大岗子大队拍摄了《绿化吉林大地》《绿色屏障》两部新闻纪录片。不仅如此,联合国还组织了多国的农、林业专家考察团,专程来到大岗子大队考察,耳闻目睹后,专家们赞叹不已。
那时,在大岗子大队连通各个生产小队(自然屯)的乡间土路上,与扶余县其他村屯所不同的是,大岗子大队的村道有一道道绿色的风景,那就是“一路四沟六行树”,即路的两旁,各有两条排水沟,排水沟外几米远,各植三行大白杨。尤其是春夏季节,从空中鸟瞰大岗子大队,郁郁葱葱且笔直的绿化带,将一个个村屯连接起来,绿带林网,纵横交错,十里沙岗,浓荫蔽天……好一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生态画卷!
植树造林成功了,风沙的问题解决了,毁地重种的历史结束了。大岗子大队开辟出“田成方、林成带、路成网,农林并举、林茂粮丰”的新天地。用张云起的话讲,是彻底告别了“花钱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那种不堪回首的穷日子。
1979年,张云起因业绩突出,当选为扶余县第五届县委委员,并被录用为国家干部。先后任社里乡经委主任、乡长等职。1982年,张云起任社里乡乡长,带领全乡干部群众植树造林两千多公顷,是社里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造林面积总和的2倍。他工作务实、敢于打硬仗。1983年,他负责清理整顿社里乡农村财务,一年内清回欠款76万元,平均每个生产队清回1万元欠款。清回的钱用来干什么?
两个字:种树!
张云起在社里乡任乡长期间,在当时乡党委书记的支持下,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推广大岗子村植树造林成功经验。在东北村,他蹲点包队,重点抓全村造林统一规划,彻底改造零星树,重新设计8条南北绿化主带,13条东西绿化副带,当年秋天全部绿化达标。在青山村重点缩网加带,乔灌结合,由12垧方变为6垧,缩小网眼,提高防风固沙能力。在富康村、社里村、青山村的坎坡,大面积植树造林,郁郁葱葱的绿色屏障,让古老的土地华丽转身,坎上新树“穿靴戴帽”,坎下绿林缠紧“腰带”。
在松花江右岸,扶余南线公路社里乡两侧,有一片特别抓人眼球的绿色——张云起带领绿色使者们植下的2000棵傲然挺拔的樟子松。这些38年前栽植的樟子松,横成行、竖成列,棵棵挺拔,一次成林,成活率在99%以上。如今,这些树龄几十年的樟子松早已树干粗壮挺直,树冠如同绿色的巨伞撑起爱的浓荫,褐色的鳞状树皮抵御了风霜雨雪,片片树叶录下了如歌的深情岁月,年轮于无声处镌刻了时间波澜不惊的纹理。
樟子松抗旱性强,它是树中绝处逢生的强者,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论在养分贫瘠的风沙土上,还是在土层很薄的山地石砾土,只要它在地上安家就能“乐业”,享受阳光和大自然的恩典无忧无虑地生长。在干燥的沙丘上,主根一般深1~2米,最深达4米以下,侧根多分布到距地表10~50厘米沙层内,根系以不可压抑之势向四周伸展,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樟子松的根极其顽强,默默地消化石头及寂寞,时时刻刻把养分通过树干输送给枝枝叶叶!
樟子松耐寒性强,能忍受-40~-50℃低温,旱生,不苛求土壤水分。树冠稀疏,针叶稀少,短小锋锐,针叶表皮层角质化,有较厚的肉质部分,气孔着生在叶褶皱的凹陷处。褐色的树皮如同黄金甲,抵御风雨雷电、冰枪雹弹,保护体内水分的江河汩汩向上奔流。树皮们众志成城,心手相牵,筑牢一个信念:只要活着,笔直地站立,减少水在地表之上的蒸腾!任尔狂沙,任尔雪压,任尔东南西北风,绝不泄露水的秘密,永不动摇绿色的信念。
正是由于樟子松具有抗旱、耐寒、耐瘠薄及抗风等特性,所以,它是三北地区防护林及固沙造林的主要树种。沙地造林成活后,随着林木生长,不仅风蚀减少,枯枝落叶增多,并且具有防风阻沙改变环境的作用。
一片樟松生态林,一片绿色的祥云。
在松花江右岸的社里乡,路旁郁郁葱葱的樟子松作证,田野上的三北防护林作证,农家小院房前的柳树、屋后的杨树作证,那奇崛倔强的原始榆树作证,所有这些绿色、生态之树无不饱含张云起的汗水、心血与赤诚之爱!
张云起在社里乡任乡长的短短5年间,全乡农田防护林体系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绿色屏障,使得农业连年丰收,粮食总产量出现了3年翻一番的奇迹,社里乡一跃变为全县经济先进乡。
1983年9月20日,扶余县召开振兴林业誓师大会。会上,张云起荣获扶余市造林绿化红旗突击手,并宣读了植树造林倡议书:“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义务植树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要坚持高速度、高标准、高质量搞好林业建设。要大干一秋,完成农田林网建设,绿化好屯旁、路旁,积极搞好荒山、沙坡、沙丘造林。要实行科学造林……”张云起说起植树造林激情飞扬,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植一棵树,造一方福。”张云起这句口头语,润物无声,悄然化作了大岗子村、社里乡以及他身边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的集体行动。
在松花江右岸,绿海茫茫,层林叠翠,林茂粮丰,居民安居乐业。
张云起这棵行走的大树,他虽然已走出松花江右岸的大岗子村多年,但他生命的根依然扎在生养他的热土里。他心系林业,积极参加造林治沙工程,被评为“植树造林标兵”。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他挥洒的滴滴汗水,早已变幻出串串绿海珍珠;昔日茫茫的沙丘,如今变成了“綠色银行”。防护林、生态林的绿荫,给后代子孙留下了无限的福祉。
作者有感张云起防风治沙、植树造林,不禁仰望傲雪的樟子松有感于它蓬勃伟大的生存意志、生存智慧和生存能力,写下了一首小诗——
一棵树
疾风知劲草
更知你这棵傲雪之松
根须对大地母亲的爱
有多么深沉,有多么坚韧
在时间的旷野里
你枝繁叶茂的青春
迎风而立
鏖战沙魔
你百折不挠的身影
哗啦啦
飘成一面信念的旗帜
于是
在你巍峨的身后
绿色卫士揭竿而起
一片片排列整齐的东北防护林
满怀赤子之情
扛朝阳,披祥云
守望着松花江右岸的茫茫碧海……
在拉林河左岸斩拓“稻路”
“引拉渠水弯又长/春回大地百花香/杨柳吐翠鸟儿唱/男女老少插秧忙……/更新桥上举目望/万顷稻花分外香/荒滩变成米粮仓/水草肥美牛羊壮……”
张云起创作的《我的家乡运河美》,强烈抒发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赤子之情,描绘了引拉运河塞外江南的生态之美,再现了自己身为人民公仆在拉林河畔治碱治涝、开发水稻,带领农民兄弟科技兴农、脱贫致富所创造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幸福美好生活的壮丽画卷。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拉林河,满语意思是爽快,是松花江大支流,也是松花江干流源头之一。
拉林河发源于长白山张广才岭的背阴山西麓,全长448公里,流域面积2184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变化极大。流经吉、黑两省,中下游是两省界江。拉林河的下游流经扶余100公里,流经蔡家沟镇、肖家乡、弓棚子镇、拉林乡、更新乡、伊家店乡、徐家店乡等7个乡镇场。拉林河河道陡,且狭窄,平均流量每秒360立方米/秒,每至汛期,拉林河水流湍急,洪水经常泛滥成灾。1958年8月1日,拉林河发生最大的洪峰流量4030立方米/秒,沿河地区成为泽国,坎下(松花江古河道)村屯受灾严重,致使生活在扶余这片黑土地上的人们苦不堪言。
那么,如何变“水害”为“水利”呢?
1976年,在白城地区大兴水利的时代浪潮中,扶余县实施了天字号水利工程引拉工程大会战,引拉林河流经扶余县的上游之水,为拉林河汛期分洪,在坎下兴修水库。引拉工程首闸南起坎上(高出松花江古河道的台地)蔡家沟公社前祖家屯,北至坎下徐家店公社松花江大坝。经过2年的艰苦奋战,在没有资金、没有物资、没有机械设备的条件下,扶余县16万英雄儿女在扶余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发扬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大无畏长征精神,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硬是靠锹挖、肩扛、手抬,修筑了一条全长65.9公里、动用土方量1440万立方米、流经7个乡镇的引拉运河。当年,张云起是大岗子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全大队男女老少500多个英雄儿女苦战22天,虽然饭里没有一滴油,水煮大白菜,仍然按时完成任务,被扶余县引拉总指挥部评为“引拉会战红旗先锋连”。
1978年4月20日,春和景明。引拉运河首闸前,白城地区和扶余县等各级领导和数千名群众等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上午10时8分,引拉工程总指挥张纯信对着万里无云的上空,鸣枪三声后,随即发出开闸放水的命令。澎湃的拉林河水,喷薄而泻,欢呼雀跃,汩汩的拉林河水一路欢歌流向下游,整个大坝沸腾了。
从此,拉林河这条“牤牛河”变得温顺了,汛期不再肆虐如洪水猛兽,不再泛滥成灾。
那么,如何发挥引拉运河的生产效应和生态效应呢?这是引拉工程后扶余县决策者苦苦思索的问题。
1986年1月,农历腊月二十一,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张云起,被组织委以重任调到更新乡始任党委书记。防风治沙、植树造林起家的张云起裹着绿色的棉大衣,冒着刺骨的寒风,从松花江右岸的社里乡出发,坐着敞篷的农用四轮车来到三井子乡客运站,冰天雪地,冻得张云起直跺脚。当晚颠簸一路到了三岔河镇,睡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又乘大客车去更新乡。清晨上路,朝霞满天,他憧憬的内心飞出一串串春天的音符,闭上眼睛,绿色的音符汇成了一条河,澎湃着一首昂扬向上的青春之歌。
雪野茫茫,车轮滚滚,行进中的张云起内心跳跃着一团火,他一心要为更新乡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这就是一位人民公仆的拳拳初心。
更新乡十年九涝,是一个穷乡僻壤。那时,更新乡洪涝、冰雹、早霜、风沙、干旱五灾俱全;赌博、吸毒、封建迷信、非法婚育、滥砍盗伐五风横行;乱建房、乱套墙、乱占道、乱挖坑、乱埋坟五乱严重。尤其是1985年,扶余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而更新乡坎下更是成了重灾区,真正应了那句“洪水来前庄稼绿,洪水退去一片黑”。在“人无粮、畜无草、灶无柴”的现实面前,有360户人家因为揭不开锅,无奈背井离乡,有的甚至沿街乞讨。尤其洪灾过后,“五灾”“五风”“五乱”尤甚。1985年,更新乡在一年时间里走马灯似的接连换了3个乡党委书记。在这种窘况下,扶余县委决定任命张云起为更新乡党委书记。从松花江右岸,到拉林河左岸,张云起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间”。
农民出身的张云起,内心饱含农民情结,他更了解农民的疾苦,更牵挂农民的冷暖,更关注农民的温饱。他到更新乡后椅子还没坐热乎,和乡党委成员见了面之后,就和党委一班人匆匆深入坎下4个受灾村访贫问苦。
洪灾过后,严冬腊月,连续几场雪,就是“白灾”。
雪落坎下,一片凄凉。
又一场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天刚放亮,早起的张云起推开办公室外门的一个缝,雪花裹着寒气直刮脸。“这场雪这么大,贫苦户怎么样了?”张云起和勤杂员一起用铁锹把雪铲走,才打开门。整个心都在牵挂贫困户冷暖的张云起,和乡党委一班人匆匆去坎下走访灾区贫困户。
从坎上的乡政府去坎下的受灾村,坡路陡峭,雪地通不了任何车辆。那时乡里也贫困,还没有推土机铲雪这一说。
大雪封门了,可怎么能封住路呢?大雪封住路,又怎么能封住公仆一心为民的脚步呢?
张云起和党委一班人踏着将近1米深的积雪,咯吱咯吱,深一脚浅一脚,前行的劲头和红军长征似的。他接连走访几十户贫困户,到访后嘘寒问暖,坐在炕头上和农民兄弟心贴心唠家常。特别令张云起心酸的是,一户贫困户没有柴烧,扒了仓房做御寒的烧柴。他家的窗户只钉着一层带着补丁的塑料布,风一吹呼啦啦直响,冷风嗖嗖的,五口之家扯着一张破棉盖,屋里的土豆窖渗满了水……看到洪灾绝收的穷徒四壁的贫困户生活得如此窘困,张云起内心不禁打了一个冷战,暗暗对自己说:“不能这样呀!无论如何也得让贫困户活下去、过上年……”
翌日,张云起心急如焚地赶到原扶余县政府找当时的梁喜堃县长汇报灾情,请求县政府给更新乡下坎灾民发米发面发油,让贫困的老百姓过年能吃上一顿饺子!
梁喜堃被张云起深深的为民情怀所感动,当即协调县粮食局给更新乡受灾贫困户每人发二斤白面、三两豆油。
腊月二十七这一天,县粮食局满载面、油赈灾物资的大卡车开进了更新乡政府,张云起看到贫苦户领到粮油用品露出了笑容,他的心里也甜滋滋的。也就在那一刻起,他下决心要带领全乡农民治涝、治碱、治贫,不等、不靠、不要,让全乡百姓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富裕的生活。
更新乡流淌着2条姐妹河,一条是天造地设的拉林河,一条是人工开凿的引拉运河。2条河通过更新乡长达20多公里。所以,开发坎下的盐碱地,从水资源上讲,可以说更新乡占着得天独厚的地利。
郦道元《水经注》卷六有言:“土平有溉曰沃。”意思是,平整的土地,而且有水来灌溉,就是沃土了。将拉林河的水引来,坎下的土地不就变成沃土了吗?“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张云起来到更新乡之后,心里那张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蓝图逐渐清晰。发挥引拉工程的作用,彻底解决外洪内涝的洪涝灾害问题,让拉林河的水变害为利,兴修农田水利配套工程,大力开发水稻,让板结的盐碱地生金,让引拉运河流银,圆上扶余百姓能吃大米的梦想。
65.9公里的引拉运河有20公里流经更新乡境内,其中孟家和李梁两座水库就在更新乡。打个比喻,如果将2座水库和20公里的引拉干渠比作心室和动脉,那么,要让整个肌体血脉相连,就需要有一根根毛细血管了。为了发挥20公里干渠和2座水库的灌溉作用,张云起任更新乡党委书记伊始,就一边带领全乡农民进行小棚育苗、小井种稻实验,一边利用农闲季节,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大兵团作战。
他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的同时,积极走群众路线,紧紧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春秋两季大兴水利工程建设,每天组织5000多人修筑民堤。全乡的干部群众之所以能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乐此不疲地修筑民堤,还是因为党委书记张云起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这真正应了“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修民堤的劳动现场,张云起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常常是一身土、两腿泥,铁锹挖土、扁担挑筐,苦活累活抢先干在前,他被汗水浸湿的身影,感染、鼓舞着每个民工……
一个贫困乡,在没有机械规模化作业的条件下,在3年时间内,在不耽误水田、旱田种植的前提下,简直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这半张发黄的老报纸弥足珍贵——1989年10月7日《吉林农民报》的上半版,记者马星二版头题的通讯《更新乡的奇迹》是最真实的佐证。
“奇迹之一:全乡连续4年没有发生洪涝灾害。在更新乡农民的记忆中,年年防汛年年涝,全乡受灾最重的是新河、景家两个村。他们有1000多公顷耕地,基本上是十年九不收。1979年,这两个村卖掉了200多头牛、300多只羊,集资近10万元修堤筑坝。可是,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洪涝问题。当时的群众说,啥时候不闹洪灾了,我们就啥时候过上好日子了。‘共产党领导人民能推翻三座大山,乡党委怎么就不能带领农民制服拉林河!党委书记张云起说,1986年1月来更新乡时就下定了根治水害的决心。他的想法得到了党委成员的支持,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响应。这一年汛期,全乡在播后、锄后的水利工程起了作用,农民尝到了甜头。第二年,他們又铆上一把劲,修完了配套工程,防洪排涝形成了体系。3年来,全乡共投工30多万个,出动各种车辆6万多台次,完成土方70多万立方米,修河堤55公里,新建大型涵洞3个、强排站7处、挖通总长2万延长米的排水沟8条,使2000公顷良田、3000公顷草原、1000公顷水面摆脱了洪涝的威胁。
“奇迹之二:大面积开发水田成功……
“奇迹之三:‘缺粮户变成了米粮仓……”
在20世纪80年代,治碱治涝、开发水稻是一个北方神话。
种水稻、吃大米,粗粮变细粮,这个水田梦想曾让更新乡农民受伤。1983年,更新乡引进2套日本水稻大棚育苗设备,在盐碱地试种水稻屡遭失败,丢了种子、赔了设备,还白搭了工,一年下来损失36万多元。所以,更新乡农民甚至包括村干部,对水田开发早已失去信心,一听说要再搞水稻开发,立马有了抵触情绪。这也在情理之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水田开发,让更新乡的受伤者诚惶诚恐。
更新乡1983年试种水稻的失败经验,对张云起开发更新乡水田无疑设下了一个巨大的障碍。
在更新乡农民的意识里,什么土地长什么苗,种植水稻是富庶的江南水乡的事情,和风沙弥漫的北大荒不沾边。这片黑土地上,只适合玉米、高粱等传统农作物的种植。
要想在亘古板结,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种植水稻,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经验,首先得修渠、犁地,用利万物的水浇灌、浸润,稀释土壤中的盐碱,洗掉土壤中的浓碱,让沉睡千年的贫瘠土地成为适合水稻生长的沃野良田。
水稻生长苗期的适宜PH值为4.5~5.5,土壤PH值低于5或者高于8的条件不利于水稻的正常生长和管理。
因此,水田建设要有完善的灌排水系统,要做到灌、排自如才能种好水稻并获得高产。在保证充足灌溉条件的同时,有良好的排水系统,能充分满足泡田洗碱需要,是水稻高产的必要条件。开发盐碱地种稻,要提早泡田。第一年在浓盐碱地种植水稻,需大水泡田多次……
张云起一到更新乡,看到引拉运河与拉林河,眼睛一亮,瞄准了坎下以水为邻的景家村、新河村、房身村和富强村,要将这4个村的水害变为水利,必须大搞水田开发。
1986年的春天,对于灾后的更新乡而言来得特别早。
正月初六,瑞雪初霁,蓝天如洗。春节过后上班第一天,当人们还沉浸在浓浓的年味没有回过神的时候,张云起就主持召开了乡党委会,他把除夕夜写的一沓讲话稿放在了一边,话家常,唠实嗑,统一党委成员思想认识。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来更新乡工作,就是为了改变这里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更新乡水资源得天独厚,有发展高效农业的地利。引拉运河已经通水8年了,财源在我们家门前白白流淌了8年。针对去年坎下洪水泛滥、受灾严重,我们不忍心看到一户农民被淹,再背井离乡。我们全乡一定要发扬大禹治水的精神,兴修农田水利配套工程,遇涝能排,遇旱能浇,变水害为水利。坎下有那么多有待开发的撂荒盐碱地,我们一定要依靠拉林河和引拉运河的水资源优势,今年坎下4个村做开发水田试点,在盐碱地试种水稻,让更新乡老百姓吃上我们自己种的大米,何必过江去外省买大米;更要结束向政府要细粮过年的历史,幸福的生活是干出来的。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乡党委拧成一股绳,齐心合力带领全乡父老乡亲想干、实干、巧干、拼命干……”
张云起发自肺腑的一番话,有板有眼,切中要害,掷地有声。他讲出了更新乡的自然优势和发展路径,讲得党委成员们群情激奋、豪情满怀。
开弓没有回头箭。紧接着,正月初十这天,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张云起主持召开了全乡三级干部扩大会议,核心议题是:“兴水利,除水患,以稻治涝,以稻治碱。”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到激情处,他用一句打油诗描绘了更新乡的美好愿景——“坎上是粮仓,坎下鱼米乡;花果满山坡,草原遍牛羊!”他飽含公仆情怀的朴素话语,铿锵有力、激情飞扬,在会场上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一年春天,在更新乡,比冰封雪裹的土地早开化的,是农民朋友的思想。
说干就干,干就干好——这是张云起一贯的工作作风。水田开发三级干部扩大会议之后,他和乡党委成员群策群力、精心谋划更新乡发展思路,锁定了水利工程与水田开发“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乡党委成员包保水田开发试点村,确保年内每个试点村开发水田100公顷,水田开发做到“两带头”——村社干部带头种水稻、党员农民带头种水稻;利用农闲时节,发动全乡农民大兵团作战修筑民堤,建设强排站,彻底解决坎下低洼易涝、洪灾频发的被动局面,让昔日的盐碱地变成米粮仓。
在盐碱地上开发稻田的困难,表面上看是土壤改良,而来自深层次的阻力则是农民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惰性思想。
刚过正月十五,村社两级干部领到开发水田试点任务后,就开始逐家逐户落实开发水田面积。然而,各村农民普遍有为难情绪,有的望水兴叹,有的谈稻色变,甚至有的粗话骂街。
在景家村,林家坨子屯二社的生产队长王宝文能说能干,他带头种了7亩水田。他拿着一个小本和印泥,现身说法,挨家挨户地动员农户种水稻,同意的、不同意的都要签字画押。他苦口婆心地传达乡党委的优惠政策:“乡里大力扶持种稻户,地白种,不拿农业税,不交提留款,不交机耕费,不摊义务工;帮助解决资金、种籽、农药化肥、技术服务等生产难题……”尽管磨薄了鞋底、磨破了嘴皮,可因循守旧的村民,思想一根筋,说什么也不配合。
在胡家村西山屯,村民赌气嘟囔着骂起张云起,一个农民叫苦不迭:“怎么能不骂呢?我们这个地方,开水田,种水稻,记不清折腾多少回了。可大米饭就那么好吃吗?每次都落个白搭稻种……”一个农民怨气冲天:“大伙一提种水田,心都哆嗦。张书记又让开发水田,这还不是找骂?”
顶着狂风干。一路走来植树造林防风治沙的能工巧匠张云起不信邪,不管别人怎么说,只要自己认准的事,一定要干好、干到底。熟悉张云起的人都说:“张云起犟!工作作风稳准狠,他一旦选定了目标,一定志坚如磐、勇往直前,即便是有9头黄牛也甭想把他拉回来……”
英雄相惜。
张云起到更新乡开发水田这件事,得到了时任扶余县委书记、引拉工程总指挥张纯信的鼎力支持。党龄与共和国同龄的原扶余县委书记张纯信包保更新乡,不是蜻蜓点水,也不是花拳绣腿,他与乡村干部、社干部同吃同住同劳动。张纯信包保更新乡是来真的、来实的,无疑是在给张云起撑腰,也是给基层党组织引擎,更是给更新乡的父老乡亲开发水田注入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引拉精神。
当时,张纯信特别支持想干事、干实事的张云起,只要是为了推动更新乡水田开发、扭转更新乡薄弱落后状况,不管张云起提什么要求,张纯信总是二话不说,就两个字——支持。
更新乡水田开发,缺技术怎么办?扶余县政府就派来县水稻办的高级农艺师乔贞焕。东北方言里,说哪个人是大嗓门,多用“吱哇跷叫唤”来形容。恰好这位农艺师姓乔,加上嗓门儿大,不厌其烦地讲解指导,所以就赢得了“乔(跷)叫唤”这一雅号。张云起则赞誉道:“乔技术员,你别有啥想法,这是村民对你口若悬河的褒奖啊。”
话是这样说,其实“乔(跷)叫唤”也有另一层意思,是一些不想种稻田的村民对乔贞焕的讥讽——因为当时有很多村民对开发稻田不感冒,认为那是费力不讨好的做法,甚至免交农业税都没人干。
更新乡的水田开发,农民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要我种”到“我要种”,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2020年9月22日,美莎克台风过后,作者去更新乡,一路看到玉米地倒伏的庄稼,心生怜惜。可到了更新乡下坎,却是一幅金色的壮美画卷,千顷稻田籽粒饱满,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在景家村林家坨子屯,作者有幸采访到现年67岁的稻农王宝文(当初的林家坨子二社队长),他唠起张云起带领村民开发水田这个话题,两眼放光,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
林家坨子二社共有70户,有9户人家被我说动心了,也各栽了六七亩。过了十一开收,嗬,那才叫喜获丰收呢!去掉成本,我的7亩稻子,获净利1万元。其他几家栽种的,也同样赚了。
还用说嘛,我的1万元,换了过去,五六年也挣不来呀。很多人看我种稻成功了,转过年,都争抢着包地种水稻。有的人要是看不到甜头,扒嘴喂都不吃——看到我和另外几家挣到钱了,不用动员,上赶着央求来种。
第一年,我们10家种稻成功了,张书记就组织全乡各村的村干部和社员来我们家院子开了现场会。“小棚育苗”,我家扣了1米半宽、20米长的育苗小棚6个……现场会后,很多不敢种稻子的社员,这回铁了心种稻子。
这说起来了,生产队有一个叫袁二愣的人。那时,因为民堤没修完,江河水还没引来,我就动员他采取小井种水稻。他脑袋晃得像个拨浪鼓似的,说啥也不干。我告诉他,张书记可说了,适应栽稻子的,如果不栽水稻,承包地就得交出来,让别人种,而且是白种。
他说,交就交,白种就白种,反正我是不种。
然后,我让他签字画押。
到了1987年入冬时,稻子收割完,变成白花花的大米后,袁二愣来找我,想要回地。
我说:“再等2年吧,你的签字画押还没到期呢。”
他装糊涂:“啥,啥,我咋不记得有那回事呢?”
我把他签字画押的纸翻出来,让他看一眼,说:“看看,是哪个王八爪子按的手印儿?”
这七八年,我一直承包着13垧稻田、13垧旱田。这两年,承包的26垧地都由儿子经营,孙子和孙女在扶余二实验上学,我和老伴儿就住在县城陪读,一年五六万花销。话再说回来,没有当年张书记搞的水利工程,别说五六万了,就是五六千,哪怕是五六百也拿不出啊……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得感谢引拉工程,感激推广水田开发的张云起书记……
王宝文真真切切的回忆,再现了更新乡当年开发水稻这段生动的创业史。
“小棚育苗,小井种稻”——这当属三十几年前张云起在扶余搞水田开发的创举。以每个农户為单位,房前屋后搭建小棚育苗。这种做法,既便于管理,投资又低,见效又快。当时景家村的王宝文是一个种稻大户,且庭院小棚育苗管理得格外精心。张云起抓住这个典型,春天育苗时节,他三天两头就来到王宝文家小院。
张云起关心道:“苗出得怎么样了?”
王宝文回答:“小苗露芽了。”
张云起说:“钻出的小苗,像刚出生的婴儿,太让人稀罕了。春脖子长,地还没化透,千万别冻着苗。”
王宝文回答道:“一分种,九分管,晚上用苇连、棉被苫上棚,上午八九点钟阳光上了,就撤掉苇连和棉被。乔叫唤告诉我们一家人育苗得像侍候月子似的,我们把稻苗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好!把稻苗当成自己的孩子,这句话就是经验,我让全乡的种稻户都来学!”张云起满意地说。
张云起独具慧眼,且说到做到,先是在王宝文家召开育苗现场会。接下来,第二年组织全乡100多户种稻农民代表来参观学习,王宝文向阳的小院成了水稻育苗的推广基地。一户富了几户跟,几户富了带全村。农民尝到种稻丰产丰收的甜头,开发水田积极性空前高涨。王宝文说:“我们村所有的盐碱地都种上了水稻,现在连炕那么大的撂荒地都没有……”
1987年,更新乡党委书记的张云起,就在四个试点村新开发稻田500公顷。1986年,一鼓作气在盐碱地上开发稻田700公顷。1988年,又乘势而上开发稻田800公顷。3年的时间里,张云起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在“退耕还草草不长,退耕还林树不活”的盐碱地上,硬是开发出水田2000公顷。在坎下治理盐碱地、开发水田的同时,根据坎上的实际情况,3年间打电机井100余眼,实现了“干旱年份同样拿全苗,时时灌溉保大田丰收”。同时,全乡3年造林3万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造林总面积的2倍。1989年,更新乡获全省乡镇机关庭院绿化大奖赛第一名。仅3年多时间,更新乡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面貌,都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巨变。粮食的年总产量,由原来的1万吨,猛增到7万多吨;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150元,增加到1000多元。好消息不胫而走,那些因连年灾害而背井离乡的村民得到消息后,又都陆陆续续回到了这片难以割舍的故土。由于更新乡在盐碱地开发水田成功,白城地区在这里多次召开各县主要领导干部现场会,推广更新乡在盐碱地种植水稻经验。
更新乡已开发水田3500公顷。还开发了池塘养殖业,乡里有3个较大规模的养鱼场,各村大小不一的鱼塘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20个,年产鱼都在30万斤以上。在更新乡乃至扶余县的农业发展史上,特别是治理盐碱地、变水害为水利方面,张云起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水利使得更新乡的五灾得到了根治,经济效益取得了历史上最好成绩。同样,赌博、吸毒、封建迷信、非法婚育、滥砍盗伐等五风,及乱建房、乱套墙、乱占道、乱挖坑、乱埋坟的五乱现象也得到了根治。比如,过去这里吸毒成风,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安钠珈注射液首先就肆无忌惮地摆在前面。安钠珈,亦叫安钠钾,在我国属严格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除了专供临床医学使用外,吸食安钠珈就是吸毒。张云起任更新乡党委书记后,了解到此情况,决心扼制吸食安钠珈的歪风邪气。他说:“没什么好讲的,吸食安钠珈就是吸食鸦片,哪个人碰安钠珈都不行,我就要当个现代的林则徐。”
村民们所吸食的安钠珈,基本都是非正当渠道购买的,当然价格较贵。最开始,每支1.5元,到后来,每支10元。要知道,那时的10元,非同小可,人均年收入才150元,还不够买20支的。五家子村有一个姓李的村民,因吸食安钠珈成瘾,毒瘾发作时,最多的一天扎13针,吸毒致使他家债台高筑,更使他神志不清……更骇人听闻的是,当时景家村的老书记就带头吸食安钠珈,他手发青,脸发黄,患上丙肝……
张云起积极争取公安部门的大力支持,当年就彻底扼制了吸毒风。
他凭着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老黄牛精神,团结带领领导班子真抓实干,解决了更新乡“五灾”“五乱”“五风”问题,把一个贫穷落后乡变成了因水而兴、因稻而富、文明向上、尊师重教的塞外“鱼米之乡”。
“绣花要得十指巧,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张云起不赌钱,不抽烟,不喝酒……任何不良的嗜好,都与他不沾边,他心里只装着党的事业,只想着百姓的疾苦。所以,在张云起被提拔为扶余县副县长时,一些得到消息的百姓泪眼相送。这个泪,是激动道贺的眼泪,是难舍难分的眼泪。大家觉得张云起能被重用,是得民心、合民意,但又舍不得这个好书记的离去。
百姓在干部的心中有多重,干部在百姓的心中就有多重。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张云起在更新乡任党委书记的几年,那是真正的有口皆碑。
作者循着当年更新乡党委书记张云起的奋斗足迹,来到拉林河畔的更新乡,采访了更新乡当年水田开发的很多见证者和后来者,温馨地回顾起那段令人难忘的激情岁月。
更新乡景家村(林家坨子屯)66岁村民姜福臣说:“记得张云起是1986年初到更新乡当书记的。他来之前的这一年里,更新乡出了新鲜事,前前后后连着换了3个党委书记——像张云起书记这样一心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真抓实干的好书记,真是打灯笼也难找呀……”
更新乡景家村东崴子屯今年65岁的武令河,曾任景家村的村干部,1986年任村会计,1987年任村主任,1989年任村支书。他经历了景家村“因水而兴、因稻致富”的全过程,说到水田开发,他感慨颇多:“可当初,没几个人愿意在盐碱地里种水稻。我是村干部,没什么好讲的,种了1垧地。别人家,就是求爷爷、告奶奶,也很少有人愿意种。没办法,张书记下了硬指标:凡属于连片的土地,必须都栽植水稻,否则,承包地就倒出来,让别的人家种。谁种,收获稻子归谁。在软硬兼施下,全村连成几大片,总共栽植了120公顷,当然,多数都是盐碱地。到了收获的季节,奇迹出现了,黄橙橙的稻穗出现在大家伙面前——大丰收啦!我种的1公顷地,赚得1万多元。其他人家的,也都多种多赚了。转过年,不用号召,全村种水稻200多公顷,第三年,300多公顷盐碱地全变成稻田了,连年丰收,后来村里盐碱地都开发成稻田……”
更新乡现任党委书记动情地说:“现在,我们乡有在册耕地13700公顷,其中水田3300公顷、大田9700公顷,之所以叫大田而不叫旱田,因为通过河湖连通水利工程,我们乡所有的土地都能灌溉,就不能再强调那个‘旱字了。如果将坝外的880公顷水田加起来,那水田的总公顷数就是4180公顷了。今年,大田种了7000公顷‘四粒红花生,这是扶余市的品牌;玉米2700公顷,因台风灾害,玉米有所欠产,但是从全面看,扶余市又是一个丰收年。我乡现有人口22930人,全部脱贫过上富裕的日子。更新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张云起书记那几年给打下的好底子,他不仅是更新乡搞水田开发工作的第一人,也是扶余市水田开发的大功臣。”
更新乡农机站站长潘晓林感恩地说:“张云起在更新乡任党委书记的时候,用20个字描绘了更新乡的发展美景——坎上是粮仓,坎下鱼米乡;花果满山坡,草原遍牛羊。这20个字,飽含了一颗共产党人的初心。”
松花江和拉林河环抱的台地,是一个发展高效农业的绿色大舞台。
1989年,张云起因为在社里乡防风治沙、植树造林和更新乡“以稻治碱、以稻治涝”等业绩突出,被提拔为扶余县副县长,主抓农业。他充分利用拉林河以及松花江的水资源,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带领扶余人民成功治理了“两江一河”和贾津沟子等100个碱洼地涝区。
贾津沟子是一条蜿蜒百余里、穿过全县7个乡镇的大碱甸子的排水沟,其显著特点就是遇旱则干涸龟裂,遇涝则汪洋一片。新中国成立前,日本鬼子开拓团在贾津沟子涝区开发水稻都没有搞成功,因此,百姓用“盐碱地、涝洼塘、干挨累、不打粮”这样的顺口溜,对贾津沟子进行了形象的描述。
但是,张云起凭着在更新乡改造盐碱地为稻田的经验,在扶余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提出了“向沙丘、沟坡、堤防、盐碱地进军”的主张,大力弘扬扶余县造林治沙的光荣传统。扶余县早在1956年就被林业部评为“全国造林模范县”;1959年,田富被评为“全国林业模范”,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1960年周总理向全国林业提出“南学电白,北学扶余”的号召,他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一定为将来负责,绿化扶余大地,造福子孙后代。”通过张云起的真抓实干,1991年3月,扶余县又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同年7月,被评为“全国治沙先进单位”。 在全国治沙工作会议上,张云起代表扶余县介绍了典型经验。
扶余县委决定组建扶余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由副县长张云起主抓。随后,又成立了由张云起挂帅的治理“两江一河”和贾津沟子涝区调研领导小组,5个调研组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分别对域内的盐碱地和涝区进行详细的调研,最后形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对治理“两江一河”和贾津沟子涝区的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前瞻性进行了全面论述。最后的结论是:“两江一河”和贾津沟子涝区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闲置的地块得到开发,完全符合国家的要求,是发展生产力、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此报告经县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扶余县委、县政府确定在风华乡、五家站镇、兴隆村、陈家村、长安村实行“一乡一镇三个村”抓试点。
这次,张云起选择了贾津沟子涝区万发乡兴隆村蹲点。兴隆村的盐碱地较突出,又是出了名的“蛤蟆塘”,顾名思义,无非是指易涝且水难排的低洼地。他总是亲临现场,组织干部群众叠坝挖沟,植杨插柳……万发乡党委书记蔡德军曾对张云起说:“你抓点,可把我累苦了,嘴起泡,尿黄尿,晚上打针,白天吃药,为的就是百姓种好水稻!”当年,兴隆村就在“蛤蟆塘”里开发出稻田200公顷,实现单产1.5万斤。
张云起治理盐碱地、涝洼塘开发水田的做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1991年,扶余县为了推广兴隆村创造的“治碱治涝,收获大米”的成功经验,在1年时间内曾在兴隆村召开5次乡(镇、场)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场长)及市直各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现场会。另外,1991年,吉林省还在兴隆村召开了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领导参加的全省农业综合开发现场会,常务副省长吴亦侠、省政府副秘书长杨庆才亲临现场主持。会上,扶余县得到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的表彰和奖励,并得到联合国世界银行的高度评价和贷款支持。这一切的一切,都浸透着张云起的心智与心血,体现了一名“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名、不唯利、只唯实”的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
作为一名有5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和退休干部,张云起最突出的贡献是他以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防风治沙、植树造林,让大地披绿装;治碱治涝、开发水田,让稻谷飘香,在更新乡乃至扶余大地上成功开拓出“生态稻路”。他在更新乡三年三大跃,全乡开发水田3万亩,主抓扶余市(1992年松原建市后,原扶余县分设宁江区、扶余市);农业五年五大步,全市开发水田36万亩。他自担任生产队政治队长开始,到大队党总支书记、乡长、乡党委书记、副县(市)长直至在中直、省直机关任职期间,曾连续多年多次被各级党组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及公社、县、市、省先进工作者以及受到团中央的表彰奖励,个人和单位荣获各种奖项80多项。
原扶余县委书记、市级老领导张纯信说:“张云起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大岗子大队地处扶余县南部风沙区,属南八社之一社里乡,大岗子大队又是一个风沙重灾户,由于造林搞得很好,省、地(白城地区)领导常去那里检查指导工作,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乃至联合国林业专家团都来参观访问。由于工作出色,张云起被录用为国家干部,他任乡长期间,充分发挥大岗子精神,在全乡进一步发挥作用,使全乡发生很大变化,还对南八社起到了示范作用。1986年,我包特别落后的更新乡,建议县委能把打硬仗的张云起提升为更新乡党委书记。紧接着,他带领更新乡由治沙转向治洪,重点在坎下开发水稻,3年开发水田3万亩,根治了外洪内涝,改变了落后面貌。”
原扶余市委书记、市级老领导赵万弟评价说:“整个扶余的水田开发,是由更新乡景家村开始的。那时张云起是更新乡党委书记,他亲自在景家村抓试点。那时,景家村‘小棚育苗,小井种稻的创举,带动了整个更新乡的水田开发。他‘一乡一镇三个村的试点,推动了全市的水田开发。正是有了张云起这样想作为、敢作为、真作为、善作为的共产党人,才使得全市在水田开发上,五年迈出五大步,在盐碱地、涝洼塘里共开发36万亩稻田。因此,1988年,张云起被选为省党代表……当人们咀嚼着香喷喷的大米饭时,扶余市那段感天动地的水稻开发历史,后人应该永远铭记……”
松原林业老专家刘勤良热情赞扬说:“张云起是扶余继全国林业劳模田富之后,又一个‘治风治沙、植树造林、治碱治涝、开发水田的重大典型。特别是他在更新乡破解了以稻治碱这个世界难题,对更新乡乃至扶余的贡献可谓功德无量……”
2020年9月,台风过后,引拉运河和拉林河波平如镜,两河之间田野融金、稻谷飘香,丰收在望的稻田如同金色的油画铺展在阳光之下。作者行走在拉林河左岸,欣赏昔日开发水田繪出的今日壮美画卷,也寻找到了河湖连通给古老土地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福祉。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小诗——
寻找永不逝去的水
为了寻找遥远的滴滴穿石之水
我再次来到
拉林河与引拉运河之间金色的沃野
此季,台风刚刚过后
北方的青纱帐大片大片地趴秧
更新乡下坎安然无恙的稻田
黄金般弥足珍贵
古稀稻农深深感恩
35年前那场
酣畅淋漓风起云涌激情的汗雨
浸润白花花的盐碱地
淹没茫茫的惰性衰草
复苏沉睡千年的沉梦
激活板结的思维模式
在拉林河与引拉运河血脉相连的稻海
在稻农朋友收获幸福的纯朴的笑靥里
我找到了永不逝去的
利万物、布德泽、生光辉的水……
在松花江怀抱的地方抒情怀
“科尔沁草原的东方/有条松花江/浪涛积淀的历史舞台/演绎着岁月的沧桑……/松花江怀抱的地方/今朝多辉煌/哈达山水利枢纽锁蛟龙/座座彩虹横亘大江……”
张云起创作的《松花江怀抱的地方》歌词,由著名歌唱家德德玛演唱之后,响遍了大江南北。这首生态长调的歌词,融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和时代精神于一体,寄托了词作者对母亲河——松花江的赤子深情,表达了词作者对绿色家园、幸福松原的激情赞美。感人心扉的歌,给人美妙的遐思,留下了永远的记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993年,张云起调到乾安县任副县长,在政府分工主抓农业。他继续发挥特长,在乾安县组织开展盐碱地治理和水稻开发工作,为乾安县盐碱地治理和水稻、花生开发做出了自己积极的贡献。
他在乾安县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与井方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退休之后,他常常忆念乾安热土,怀着感恩之心创作了《乾安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大美自然造就出壮美一方/千字文绘出井方大地/犹如棋盘/灵丙山大布苏/泥林奇观举世名扬……”
“物质文明是血肉,精神文明是灵魂,血肉附载灵魂,灵魂支持血肉。”这是张云起的文化观、文明观。他是一个有浓厚文化情怀的人,对群众文化情有独钟。他任生产队政治队长和大队党总支书记期间,就积极开展农村文艺活动,用先进的文艺鼓舞、教育农民。
在大岗子大队、在社里乡、在更新乡、在扶余市、在乾安县、在省直部门……无论走在哪里,张云起都留下了一个共产党员铿锵的足迹、闪光的足迹。走到哪里,他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作支撑,这种特殊的情怀,就是家国情怀。
“退休了,但不退党!离岗了,但不离工作!活着,就得干!”他如是说,也如是做。熟悉张云起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2006年他退休后,响应松原市招商引资号召,一心为家乡建设做贡献。他凭着自己的人格品质,先后招来了石油开发和房地产开发的金凤凰,“凤凰筑巢,那是友谊凝聚的梦想神话……”
伟大的新时代,唤醒心灵的巨人。
火热的时代生活,点燃了张云起心底的诗情。
在波澜壮阔的商海弄潮之时,张云起内心悄然涌起了写诗作词的强烈欲望。
奔腾的松花江,蜿蜒的拉林河,自长白山而来的绵绵天水激发了张云起的创作灵感。在十几年间,他以炽热情感讴歌松花江、讴歌拉林河、讴歌家乡、讴歌党和祖国,创作了诗歌《战风沙》《拉林河畔稻花香》《扶余大地展雄风》等300余首,歌词《母亲河》《松花江怀抱的地方》《引拉赞歌》《美丽的拉林河》《金字招牌查干湖》《绿色家园》等30多首,正式出版了“情怀”MV专辑,深受歌迷喜爱。其中,创作的歌词《美丽的大松原》于2018年獲市政府颁发的查干湖文艺奖,同年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政法系统MV视频大赛并荣获二等奖。部分歌曲由著名歌唱家德德玛、王丽达、降央卓玛、白玉花等演唱。由赵天华作曲、泽旺多吉倾情演唱的《草原之恋》在央视多次播放,而且登上了在人民大会堂现场演出的2016年“共筑中国梦,同心谱新篇”新年茶话会,赢得社会各界好评。他的歌词高扬时代主旋律,纵情讴歌家乡的自然生态、人文历史之美,激情赞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一位市级老同志钦佩地说:“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源于挚爱与笃定。云起同志多年的诗词创作,来源于他对家乡的爱、对国家的爱、对党的爱、对事业的爱。他爱憎分明、意志坚定、思维活跃、善于学习、勇于挑战。他的身心总是散发出向上向善的力量。”老先生还写了一首赠词《喝火令·赞云起先生》:
“血沃三江水/身披五洲风/壮心从未忘初衷/但恐岁华虚度/信步走西东/敬业勤思考/从文苦练功/踏石留印不圆通/汗洒桑麻/汗洒夕阳红/汗洒万家灯火/襟抱系工农。”
松原一位老艺术工作者由衷地赞美说:“张老师的歌词感情真挚饱满、朗朗上口、扣人心弦,歌词体现了鲜明浓郁的地域文化,抒发了词作家对古老神奇、美丽富饶的家乡的无限热爱。爱是最美的语言,爱是永远不能忘记的!”
一位同乡谈到张云起,钦佩之情溢于言表,他说:“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是一个有理想、有志气,对社会事务有思想、有见解、有主张的人,也是一个有胆识、有智慧,性格倔强、自信心强而且爱憎分明,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人。最可贵的是他在思想深处爱党、爱国家、爱人民,更爱生他养他的这片山山水水和父老乡亲。正是这种爱,铸就了他‘把故乡的命运放在自己的梦里的人生追求。也正是由于这种人生理念,把他的生命和故乡连在一起,使他几十年没有走出这块黑土地,从而他的一切行动都和这片土地息息相关。”
“修辞立其诚”,农民出身的张云起心地善良、情深义重,他视生养自己的土地为父母,他把淳朴的故乡当成家园。在他的眼里,松花江、拉林河如同自己的血脉一样重要。他热爱松花江怀抱的地方、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他热爱伟大的祖国、热爱伟大的新时代。爱是生命的火花,爱是力量的源泉。正是出于对自然、对家国的热爱,他才萌生了歌词创作的灵感,用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歌词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无疆大爱。
古稀之年的张云起人生追求峰回路转。他从年轻时代防沙造林、绿化家乡的植树者华丽转身,成为了歌唱绿色生态、弘扬新时代主旋律的词作者。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退休之后,在经营企业的同时,执着地追求精神生活,把一些企业家恋麻场、醉酒场、泡浴场的时光,全部倾注在心爱的歌词创作之中。他说:“人各得其乐,玩麻将搂宝是一种乐趣,啤白红‘全会是一种乐趣,写一首歌词表达心声也是一种乐趣。”因此,他把治沙种树的精神用在了歌词创作之中,为了一个句子、一个词语,他常常夜不成寐,简直就像着了魔一般,执着地寻找平实朴素、朗朗上口的语言来传递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炽热情感。他的歌词,源于江河记忆,取材乡村生活,脉承历史人文,以透明如水的歌词颂扬北方江河辽阔而神奇的历史洪流与时代强音。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张云起心怀感恩,感恩生活的馈赠,感恩自然的给予,感恩党的培养。他创作的每一首歌词,字里行间都跳动着一颗感恩之心……他的《家国情怀》一书中,有一段质朴且带着温度的文字:“我是一名有着56年党龄的老党员,回眸生平的工作足迹,在党的阳光雨露下成长。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颇感荣幸。退休未退岗,可谓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始终从事建设家乡的事业,招商引资、搞小油田和地产开发,引凤筑巢,开发阳光商城、虹桥新城等项目。工作之余出国旅游、参观学习,考察异国他乡的民风民俗,开阔了视野。相比之下,还是我的祖国好、家乡美。于是产生了用歌声颂扬可爱的家乡、用诗歌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意念,由此创作歌词30多首、诗歌300多首。都是文字堆积的大实话、白话、土话,从体裁看是三不像,但这些都是我心声的外化、真情的表达、内心的记忆和印象。我永远感恩党和祖国,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是我写诗作词永远的主题与使命!”
张云起把使命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日前,他为了寻找自己心中的“诗与远方”,怡然自得地开启一个人的绿色之旅、红色之旅——
走进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参观学习袁隆平在沙漠种植水稻的成功做法。
来到甘肅省武威市古浪县,拜访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在特格里沙漠戈壁滩上,与风沙抗争、与黑风搏斗的“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
奔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拜访全国造林绿化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模殷玉珍,赠给殷玉珍的一面真情滚烫的锦旗上写着:“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唯实干唯巧干敢拼则赢。”张云起感动于殷玉珍32年如一日造林不止,让毛乌素沙漠变绿色王国和祖国北疆绿色长城的造林精神,深情创作了《大漠明珠之歌》。
“生活中不能没有歌唱,没有歌唱就像没有阳光一样。”张云起为了宣传家乡、歌唱家乡,创作好歌词之后,他便请著名作曲家、歌唱家录制MV视频,并在市、省、中央电视台播放。他还成立了松原市热爱家园歌唱团,吸引了省内外一大批乐观向上的音乐爱好者,专门宣唱《松花江怀抱的地方》《绿色家园》《引拉赞歌》《草原之恋》《母亲河》等歌唱家乡的主题歌曲。近年来,张云起夫妇每年冬天都要到海南三亚度过冬天。在三亚海边,他还出资组建了家国情怀歌唱团,专门歌唱他自己创作的歌颂美丽家乡及绿色生态主题的歌曲。这些年,张云起为了自己创作的歌词能让更多的人传唱,他付出了很多。为此,老伴曾嗔怪他大手大脚地乱花钱,他却笑呵呵地唱起最爱唱的歌:“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是的,在张云起心中,永远荡漾着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之海与歌声之海!
张云起——昔日人民的好公仆,今天小有名气的词作者!张云起怀揣赤胆忠心,行走茫茫的戈壁荒滩,只为寻找心中的绿色屏障与涛涛碧海。他用永远年轻的诗心激情创作生态之歌。
尾声
诗如其人,歌为心声。
张云起饱含赤子之情创作的《松花江怀抱的地方》情深意长、意境开阔,歌词高歌生态文明,扣人心弦的主旋律,传递新时代满满的正能量。德德玛一曲深情长调,天河与金歌一样令我们陶醉、眷恋。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松花江怀抱的地方,是一个生态的家园、希望的家园、幸福的家园。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母亲河——松花江,她的乳汁不仅哺育了古老神奇的松花江两岸,还依托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和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工程滋养了美丽富饶的生态松原。特别是“引松工程”(20世纪前郭英雄儿女开凿的草原运河)使北方明珠——查干湖涅槃。2018年9月26日,幸福的太阳照在波平如镜的查干湖上,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松原视察查干湖,并给予了殷殷嘱托:“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要守护好查干湖这块金字招牌。”“让查干湖年年有鱼年年有余。”如今,高质量发展的松原在“两山”理念和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成功实施了查干湖水质提升工程,在松花江——查干湖——嫩江之间,神奇地开通了一条黄金水道,为查干湖注入了绵绵的天水、清甜的活水。查干湖上承巍巍长白山之巅飞流的天河,下接蜿蜒嫩江汇入东流松花江,去拥抱远方浩瀚的大海。圣水流动起来、生动起来。生态查干湖、四季查干湖、世界查干湖,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河湖连通,一通百通。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工程在乾安县紧锣密鼓开展着,花敖泡拦水坝计划将于2022年竣工,百公里生态运河将引来滔滔松水注入“吉林西部生态大水缸”——花敖泡。乾安县56个泡泽总蓄水量将达到11亿立方米,全县湖泡的水域面积由原来的20.82万亩增加到44.4万亩。届时,乾安县可恢复芦苇种植面积1.3万亩,恢复湿地面积4.1万亩,规划养鱼面积可达到2.6万亩,全县渔产品年产量可达到0.21万吨。在盐碱地大面积开发水田,乾安县必将华丽转身成为宜居的鱼米之乡、美丽的“塞外江南”。绵绵天水惠及井方,让土生金,让水流银……
因松江而生、因天河而兴的生态松原,是松嫩平原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流光溢彩的“天河明珠”!
行文至此,作者用一首小诗作结——
天水在歌唱
风,滚动着沙丘
却无法改变天河的流向
听
半个世纪前狂风呼啸
沙魔肆虐,遮天蔽日
企图撕断绿色的脉搏
扭曲青春的五线谱
屏蔽年轮的旋律
最软弱的水,也是最顽强的水
天水以暴雪、骤雨的姿态
生生不息
天水
自洪荒的时代奔腾而来
从长白山之巅
带来大地母亲连绵起伏的爱
流淌过春夏秋冬
流淌过风霜雪雨
流淌在凛冽北方傲雪的樟子松之驱
流淌在烈日下30多米深沙里的红柳之根
天水
歌唱在云里
歌唱在雾里
歌唱在叶脉里
歌唱在花蕊里
歌唱在阳光下的露珠里
歌唱在我们命运与共的蓝色星球里。
责任编辑/董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