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拯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初心从未有改变,百年只不过是考验,美好生活目标不断实现。”在建党百年的时间节点,一首主题MV《少年》走红网络。如朝日,如初春,用少年的意象来比喻百年大党永葆蓬勃活力,这是一个观察历史的新方法:从青春的角度,来探寻历史的密码。
对于历史中的伟大人物,如果从青春视角来观察,也许能打开新的意义空间。百年党史,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学习党史国史,毛泽东是绕不开的重要人物,也是把握近现代史的关键人物。“在伟大领袖人物的脚步声中,我们听到历史隆隆的惊雷。”如果从青春出发,当代青年能穿越时空与青年毛泽东产生怎样的共情共鸣?能从青年毛泽东身上听到怎样的“历史惊雷”?这是一场跨越百年的青春与青春之间的对话。
毛泽东是浪漫的诗人、伟大的革命家、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同时,他“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有过与你我一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他有他的志向,直到17岁才走出韶山冲,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以示决心;他有他的追求,他说“丈夫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个奇男子”,因此被同学称为“毛奇”;他有他的“罗曼蒂克”,总在学校井边洗冷水浴,为了体验“纳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而在狂风骤雨的晚上爬上岳麓山,经常进行日光浴、风浴、雨浴、游泳、登山、体操、拳术等;他有他的爱情,在“北海的垂柳枝头悬挂着晶莹的冰柱”的春日北京,他与杨开慧在公园里、在故宫广场上漫步,但两个人由于“骄傲脾气”而把爱藏在了心里,没有开口;他有他的宏图,曾经“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与新民学会的朋友只谈论大事——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这位19世纪“90后”的青春岁月,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喜欢浪漫、追求超越,在浪漫的年龄干了很多“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浪漫事情,活出了当代青年想象中青春应该有的样子。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13位与会者绝大部分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相当于现在的“80后”“90后”“00后”。青年毛泽东与他那一代青年以清新的面孔踏上历史舞台,给国家带来新的力量、新的道路,让这个古老民族再次焕发青春活力。他们将青春岁月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为苍生而青春,为家国而青春,为天地而青春,那是何等壮烈、无愧的青春!当代青年,拥有更多选择和成长空间的“后浪”们,可以从中获得深刻的成长启示。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毛泽东生活在民族危亡之时,那时中国积贫积弱,外有列强环伺,内有军阀林立,战乱频仍、民生凋敝、山河破碎。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青年毛泽东更能感受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联,他和他的同侪们认为时局危急,没有时间谈情说爱,而要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扛在自己的肩上,寻找扶大厦于将倾、拯万民于倒悬的救国良方。从湖南到北京,纵横大半个中国,青年毛泽东上下求索;从中国传统文化到世界各国思潮,吸取人类文明精华,青年毛泽东深刻思索。当他从纷然杂陈的各种观点中认定了马克思主义之后,青年毛泽东就道不改、志不移,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都矢志不移、执着追求,走出了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也许在和平年代,远离了烽火、听不见炮声,当代青年难以体会国家危亡下的个人处境,但是个人与国家、青春与时代仍然有着紧密的联系。青年只有跳出小我、拥抱大我,让青春绽放在国家的舞台上,才能在更大的坐标上看见更开阔的世界、寻找更丰富的意义。
人们常说,青春如百卉之萌动,而百卉之萌动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能够给予滋养的土壤。绽放青春之花的土壤,就是脚下的中国大地。青年毛泽东始终站在中国大地之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那个西风东渐的年代,出国留学蔚然成风,而毛泽东坚持留在国内探索,他认为“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中国这个地盘”正是他思考问题的逻辑起点。在北伐战争期间,湖南工农运动受到批评,毛泽东并没有完全否定自己,而是再次回到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写成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正是在实际调研中,毛泽东看到农民运动的力量,也许从那时他已看到农村包围城市的可能,触摸到足以改变中国历史的力量。贴近地面,可以看见更高远的天空。当代青年也应该把根扎向中国大地,在务实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青年毛泽东曾写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诗句,展示着强大的自信。在那样一个西方在全球扩张的年代,这份文化自信显得难能可贵。他说:“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在中国饱受欺凌之时,他坚持了中国的主体性;在民族横遭冲击时,他坚持了文化自信心。这也为他日后创造性地解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思想线索。今日青年生活在国家富强的时代,对于青年毛泽东的文化自信更當有切身共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言:“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青年英雄辈出,中华民族青年英雄辈出。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28岁,周恩来参加中国共产党时23岁,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时18岁。今天,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35岁。青春的激情依旧,青春的使命延续。如果说青年毛泽东那一代人矢志于建立新中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基本前提和起点,那么今天的这一代年轻人,就生活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发之时,将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跑出关键一棒。青春的力量就是永不停息、永不僵化,就是能够实现变化、实现超越。相信这一代青年,将会拥有和青年毛泽东一样的激情和自信,在创造出彩人生的同时,推动这个古老民族日日新、又日新、永葆青春。
“后浪”们,那一幅青春奋斗的画面,像极了青年毛泽东写下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责任编辑/董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