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琪 杨进福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学校马列主义师资以及马列学科建设极度缺乏。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其引入苏联的“教研室”概念,率先设置政治理论课程,在全国高校的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中发挥了规划设计、组织领导、教研示范的作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马列主义理论研究者,为马克思主义在全国的广泛传播和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教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国家教育发展上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出于对肃清资产阶级和一切反动阶级思想流毒,办好新中国高等教育的需要,要求从整体上大规模地、主动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奠定基础。1949年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指出:“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作用,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同时期,中共中央也发文强调“提高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水平是学校思想建设工作的中心环节”。
从高校学科建设上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各类高等学校为适应我国从旧教育向新教育的转变,积极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重点弥补马列主义学科建设不足。新中国成立之初,高校教师数量稀少,从事研究马列主义的教师更少。“全国高等学校205所,学生11.7万人,专任教师仅1.6万人。”[1]面对从事马列主义研究教师短缺的局面,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创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该研究班于1952年8月23日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首个马列主义研究班。“经过全国各地的推荐和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委员会的严格筛选,马列主义研究班汇集了一批具有高等学校政治理论教育经验的教师和具有良好政治理论素养的大学毕业生,以及具有政治培养前途的军政干部。这是实现研究班目标培养的基础和前提。”[2]
从个人思想发展上看,面对从旧教育向新教育的转变,高校学生在思想上不免感到迷茫徘徊。面对社会制度的重大转折,高校学生在思想领域急需要正确理论的引导,以加强对新社会制度的认同。但由于受当时革命战争年代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马列主义课程开设还处于相对分散、范围受限的阶段。这就使高校学生渴望进步发展的现实需求与落后的、不全面的马列主义理论讲授之间产生了矛盾,为解决该矛盾,高校學生呼吁马列课程的开设及高水平政治理论教师的出现。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的成立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凋敝、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国家仍给予了大力支持。从师资引进上来看,1950—1957年间,中国人民大学聘请苏联专家近百人,成为国内高校中引进国外专家最多的学校。高质量的系统教学使得很多从研究生中走出来的学子都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陈先达、庄福龄等,北京大学的吴树青、李景鹏等。在这一时期,马列主义研究班不论是在师资力量上还是在学生培养上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
1958年,由于各种原因,马列主义研究班关闭。虽然只存续了短短的六年多时间,但是其发展迅速,并且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成效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一是在教育目标上,研究班成立初期是希望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为高等学校培养马列主义师资。之后随着研究班人数的增加、学科建设的加强、社会影响力的扩大,教育的目标发展成为通过对马列学科课程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为全国高校学生系统地、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教学借鉴和理论指导。二是在教育内容上,马列主义研究班建立初期,由于时间紧迫,仅开设了四个专业,分别是哲学、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基础和中共党史。随着招生数量的增加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又增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课程,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课程体系更加完善。三是在教学方式上,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建成后,组织引进苏联专家进行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不断完善教材内容与提升教学理论水平,还注重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鼓励研究班学生走进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四是在教学成效上,人大马列主义研究班先后为全国200多所高等院校培养马列主义师资近2500人,扩大了我国从事马列主义研究的教师队伍。除此之外,人大马列主义研究班还通过编写教材、出版刊物来传播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其率先在全国高校创建刊物《教学与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攻坚克难,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今天,回顾我国首个马列主义研究班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传播的有效做法与经验,对于新时代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研读马列经典中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研究班的学生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列为必读书目,并且在实际研读中进行量化学习。“据统计,研究班一年制的研究生,读经典著作近3000页,二年制研究生读5000页左右,三年制研究生读6000-7000页左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性,教导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子,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定要抓住核心要义,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真正学深学透、融会贯通。第一,读经典要原原本本地读。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讲求少而精,既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也不能咬文嚼字、寻章摘句,努力做到原原本本读原著、扎扎实实学原文、认认真真悟原理。第二,读经典要带着问题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自实践也指导实践,要将阅读马列经典与我国基本国情联系起来,在经典原著中找寻解决某些社会现实问题的钥匙。同时,也要避免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要用联系、运动、发展的观点去读经典。第三,读经典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引领作用。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马列经典著作的阅读,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达到理论说服人、真理感召人、情感感染人的效果。其次,要主动在课堂教学中引用、学习原著中的经典论述,引导学生在读经典中感悟真理的力量,激发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兴趣。
(二)在参与社会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人大马列主义研究班在存续期间开展了多项社会运动,如扫盲运动、爱国卫生运动等。同时,还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教课实习和参观机车修理厂等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和改造思想。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当下,鼓励各高校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利用寒暑假期开展三下乡活动、支教活动、进企业以及进社区学习调研等活动,拉近学生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在真真切切地体验中感悟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真理力量。同时,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比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遗址等,在参观学习中帮助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准确认识和把握历史,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
(三)在强化学科建设中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
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穿越百年历久不衰,是因为其始终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进步。很多高校不仅陆续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课程,而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主动调整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使之更好地与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强化学科建设仍需要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情、党情、民情等都会相应改变,这就要求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教师必须拥有更加广阔的研究视野,要做好多领域、跨学科研究工作,创新研究方法和理论。各高校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并且完善在项目研究、资金分配、师资引进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给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大力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应时代需要而生,承担着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讲授和传播的重任。短短六年多时间,从马列主义研究班走出的学子,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日月更替,生生不息!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林蕴晖.中国20世纪全史:奠基创业(1949-1956) (第七卷) [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
[2]张虹.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历史状况考察(1952—1958)[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8(01):158-171.
[3]许淙正.理论联系实际,改造主观思想——学习“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的体会[N].人民大学周报, 1955-12-10 (2) .
作者单位:1.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2.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西部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