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育视阈下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研究

2021-08-30 07:07柯卓英严淑琼
今传媒 2021年8期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柯卓英 严淑琼

摘 要:本文通过对110本汉语教材中戏曲文化元素的调研,认为应当加强戏曲文化的传播理念、重视戏曲跨文化传播研究,借鉴戏曲传播经验、注重戏曲创新与发展,从汉语教材入手让汉语学习者意识到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性。编选经典选段唱词,辅以精准英文翻译,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戏曲文化的精髓,从而增强汉语学习者对戏曲文化的认知和深入了解,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戏曲文化故事。

关键词:汉语教材;戏曲文化元素;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61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8-0008-03

中国戏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更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中文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语言载体,国际中文教育有效地促进了戏曲文化的传播。文化自信是戏曲文化传播的前提,需要不断加强戏曲文化的传播理念,同时充分运用各类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戏曲文化的魅力。

一、汉语教材中戏曲文化元素分析

(一)汉语教材的选取

笔者共查阅了110本汉语教材,详细统计了教材中“戏曲文化”出现的次数、形式以及内容。在这110本汉语教材中,共有51本出现了戏曲文化的相关内容,所占比重约为46%;有59本教材均未提及任何戏曲文化的内容,所占比重约为54%。其中北大版汉语教材《中国戏曲》是关于戏曲文化的专业书籍,不做统计,余下50本教材中,有21本教材对戏曲文化进行了详细介绍,有29本均是仅提及或是对戏曲略作介绍,在课文或生词里被一带而过,并未对戏曲文化做详细的介绍。

在50本涉及“中国戏曲文化”元素的教材中,初级教材共28本,所占比重近56%;中级教材共计8本,所占比重近16%;高级教材共计14本,所占比重约28%。可见在汉语教材中,初级教材提及“戏曲文化”的比重较大,中高级教材较少。

(二)汉语教材中戏曲文化编排的特点

中国戏曲文化在汉语教材中出现的形式可分为课文、练习、生词、语法、例句、课后注释六种,较为全面。不同的形式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例如,课文能向学习者介绍戏曲文化的具体内容,练习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有些汉语教材中戏曲类相关文化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式呈现。以下是50本教材中关于戏曲文化不同展现形式的具体分析。

1.课文形式。共计有36本教材通过课文形式向学习者呈现戏曲相关知识。其中有18本教材多数包含详细的戏曲文化相关介绍,戏曲作为主要内容贯穿整个单元。此外,18本教材仅涉及“戏曲”或“京剧”等浅显的词汇,并未向学习者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学习者并不能了解到何为“中国戏曲”。

2.练习形式。共计有34本教材通过练习形式向学习者呈现了戏曲相关知识。练习是给学习者进行思考和检验学习成果的,把戏曲编入习题中,能够很好地使学习者回忆起戏曲文化的相关内容。

3.生词形式。共计有30本教材通过生词形式向学习者呈现戏曲相关知识。生词大多是依附于课文存在的,在课文中提到戏曲知识,再在生词表中单独列出,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但生词的局限性在于,仅通过一个或几个词,很难向学习者解释清楚何为戏曲文化,只能让学习者对戏曲文化有初步的了解。

4.语法形式。共计有7本教材通过语法形式向学习者呈现戏曲相关知识。以语法形式呈现戏曲文化,更加凸显了其重要性,但从教材数量上可以看出,所占比重并不大。且从教材出版的时间上来看,以语法形式呈现戏曲文化的教材,其出版时间大多较早。但在近年出版的教材中,鲜少有以语法来呈现戏曲相关文化的教材。

5.例句形式。共计有6本教材通过例句形式向学习者呈现戏曲相关知识。例句和生词一样,大部分是依托课文出现的,不同之处在于,完整的句子,更能培养学生学习中文的语感。

6.注释形式。仅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新汉语课本2》这本教材,通过课后注释的形式向学习者呈现戏曲相关知识。课后注释一般用于为学生答疑解惑,属于扩展内容。

(三)汉语教材中戏曲文化元素统计分析

《中国戏曲文化》一书中提到,戏曲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有着角色之分,非常讲究唱、念、做、打等艺术表演形式,还融合了音乐、舞蹈、杂技、绘画、雕塑、文学、各种类型的艺术形式,形成了具有民族特征的综合美[1]。《中国曲艺通论》中也提到,除了文學与音乐,戏曲文化的基本艺术要素,还包括舞蹈、美术、戏剧、杂剧等要素[2]。除此之外,表演者的言语也是非常重要的艺术构成要素。因而,本文把中国戏曲文化元素分为“戏曲剧种、戏曲服饰、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戏曲舞蹈与程式动作、戏曲唱词唱腔、戏曲角色、戏曲乐器”等七个部分。

1.戏曲剧种。所谓“戏曲剧种”,是用来区分不同种类的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特定称谓。在这50本教材中,京剧出现了60次之多;其次是越剧,共出现9次;元杂剧4次;评剧2次;昆曲2次;样板戏1次;秦腔1次;藏剧1次。未出现明显剧种,仅是出现“戏曲”或“听戏”“看戏”等词语16次。

2.戏曲服饰。“戏曲服饰”的作用是为了区分角色,体现角色的身份、年龄和职业,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之一。在这50本教材中,总计出现了21次,分别为对脸谱的介绍14次(仅2次为带图详解);7次提及戏曲服装。

3.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戏曲发展历史悠久,历史上也有许多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他们也是戏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50本教材中,总计出现了9位戏曲表演艺术家,分别为梅兰芳、萧长华、郝寿臣、叶盛章、叶盛兰、马连良、朱小霞、盖叫天、新凤霞。其中,梅兰芳在2本教材的文章中被详细介绍,萧长华在1本教材的文章中被详细介绍,其他的表演艺术家们均有一次被提及。

4.戏曲舞蹈与程式动作。所谓“戏曲舞蹈与程式动作”,指的是在戏曲表演过程中,将“抒发感情”和“叙述事情”相结合的一种表现手段与方式。在这50本教材中,总计出现了9次,其中6次提及武打动作;1次提及表演形式;2次提及身段、舞蹈技巧。

5.戏曲唱词唱腔。戏曲唱词唱腔是表现戏曲内容的方式之一,所唱内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同时也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在这50本教材中,总计出现了8次,其中唱腔5次;唱词3次,均未作详细介绍。

6.戏曲角色。所谓“戏曲角色”,指的是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根据所饰演的角色,其不同的性别、年龄、身份以及性格等划分的人物类型。例如,男性角色称为“生”,女性角色称为“旦”。而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角色则一般分为“生、旦、净、末、丑”五类。在这50本教材中,总计出现了6次,分别是3次对“生、旦、净、末、丑”的介绍;2次对戏曲《西厢记》人物的介绍;以及1次对戏曲《梁祝》的介绍。

7.戏曲乐器。“戏曲乐器”即为唱词伴奏的乐器。在这50本教材中,总计出现了2次,均为对乐器“京胡”的介绍,较为详细。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戏曲文化在汉语教材中所占比重并不多,而初级教材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比例。但戏曲文化在教材中出现的形式还是较为多样化的,并没有仅局限于课文之中,在练习、语法、例句等方面皆有体现。

(四)以《新实用汉语课本2》教材为例进行分析

《新实用汉语课本2》是2002年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其出现“戏曲文化”次数最多。教材中戏曲文化共出现了6次:练习形式3次、课文2次、对话形式1次。这本《新实用汉语课本2》是初级教材,教材中出现的关于戏曲类的文化知识都是简单的一带而过,除课文《你看过越剧没有》向学习者介绍了什么是中国戏曲,简略涉及京剧、越剧的介绍外,其余并未介绍任何有关中国戏曲的知识,学习者是无法通过对该教材的学习了解戏曲文化知识的。

1.剧种单一、戏曲文化元素介绍简略。该教材中京剧出现的次数为4次,越剧为3次。其它剧种均未被提及。也并未提及任何其它的元素,戏曲文化元素的传播也十分单一。前文所述50本对外汉语教材中,京剧共出现60次,别的剧种却鲜少被提及,京剧的比重远远大于其它剧种。

2.概念居多、词汇为主。该书中的5次戏曲文化类相关内容,仅仅只是作为概念与词汇被提及,如“我喜欢唱京剧”“他知道女儿喜欢看越剧”。并未对中国戏曲做出任何介绍和解释。学习者即使看到,也只会一带而过。

3.传播内容单一浅显,造成汉语学习者认知上的匮乏。戏曲出现的形式大同小异,容易令人产生对戏曲文化已经相当了解的错觉。实际上只是偶尔在书中浏览“戏曲”“京剧”等相关词汇,但究其内容,依旧不清楚。

二、关于戏曲跨文化传播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戏曲文化传播理念,重视戏曲跨文化传播

第一,戏曲历经大浪淘沙,已充分证明其优越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如昆曲、京剧等已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戏曲是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浓缩及具象化的体现,戏曲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神,传统戏曲展现着中华文化自信,是我们情感表达的方式之一,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审美习俗。

第二,让戏曲文化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文化“走出去”即是把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推广至世界文化舞台。戏曲发展至今,产生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内容与形式。重视戏曲跨文化传播,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与学习戏曲文化,从而不断提升戏曲文化的影响力,才能更加从容地与世界人民学习和交流。

(二)借鉴戏曲传播经验,注重戏曲创新与发展

《赵氏孤儿》成功传入欧洲,为戏曲文化成功对外传播开创了先河。元杂剧《赵氏孤儿》是最早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18世纪传入之初就以极快的速度为欧洲各地所知晓[3]。传教士马若瑟将其翻译成法语,克服了西方人在语言理解上的困难;又经法国作家伏尔泰对故事主题进行进一步整合。

青春版《牡丹亭》为戏曲在推陈出新上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4]。青春版《牡丹亭》既保留了原著的特色,又增添了“青春”的元素。其中的青春元素,不仅体现在演员的形象以及其表演形式的青春活力,在服装、舞台设计上都有着浓厚的青春气息。

(三)从汉语教材入手,让汉语学习者意識到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性

出版社在编选教材时要确保戏曲文化所占的比重。加大戏曲类文化在教材中的比重,让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戏曲的认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习者。第一,由浅入深逐级增加戏曲文化知识。根据教材级别的不同,由浅入深逐渐增强戏曲文化元素的知识讲解,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对戏曲文化就会比较熟悉;第二,介绍更多富于地方特色的剧种。多数汉语教材仅介绍京剧,其它剧种虽被提及但并不多见,戏曲文化中其它剧种同样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应为汉语学习者提供相对较为完整的戏曲知识体系;第三,教材中应增加戏曲文化元素彩图、附带戏曲文化类视频。汉语教材的编排中,可以运用彩图、动画视频、戏曲音乐等元素,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优势,积极调动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四)编选经典选段唱词,辅以精准英文翻译

传统戏曲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唱词华丽,但如何将这些优美的唱词传达给国外受众,却是戏曲对外传播的又一大困难。准确的翻译是理解戏曲文化的基础。尽量完美的翻译能有效帮助戏曲类文化更广泛地进行对外传播。将唱词的翻译呈现在对外汉语教材之中,先借助学习者的本国语言,让学习者感受这类文化的魅力,再用目的语,也就是汉语进行戏曲类文化的教学,最终的效果必定比学习者在对所学内容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好得多。

三、结 语

总之,中国戏曲为中华民族所特有,在世界戏曲史上独树一帜。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面临着巨大困难,而国际中文教育是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戏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能更好地与世界接轨,站上国际文化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新的传播方式也能为戏曲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向世界传递更好的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戏曲文化的故事。

参考文献:

[1]夏兰.中国戏曲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4-5.

[2]吴文科.中国曲艺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3.

[3]莎日娜.《赵氏孤儿》跨文化传播现象考察[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2):111-115.

[4]袁青.从拉斯韦尔模式浅谈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之道[J].人文天下,2015(2):65-67.

[责任编辑:杨楚珺]

收稿日期:2020-11-16

基金项目: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汉语国际传播中《诗词吟诵与创作》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质量评价体系研究”(2019-X-JG-012)。

作者简介:柯卓英,女,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中文教育、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传播研究;严淑琼,女,武汉新东方学校教师,主要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视域下好莱坞电影的传播研究
“内外有别”原则的传统、困境与未来
韩系咖啡品牌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商标品牌命名及其译词研究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对外宣传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探究
互联网时代字幕组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分析
探析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