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静静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94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的根本职责。从事学校德育工作二十几年,我一直秉承“求真、向善、至美”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和创新立德树人活动,将“真善美”育人理念融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教育中,强化学生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回归教育本质,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真,是一种至纯至美的境界,是善与美的基础。求真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
1.创新“求真小组合作”模式
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做一名“求真知、传真情、做真人”的四中人。建立小组合作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合作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多一些真实和纯朴,多一些求知的热情,少一些作秀和浮躁,引领学生做真人,说真话。开展各种“求真”主题活动,鼓励孩子们自由、平等、自信大方的展示真实的自我;举办“真心话小沙龙”活动,引领组员之间传达真情、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求真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组员感到自己的诚信和行为是小组发展的关键,不断完善自我。课堂上实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课下学生们努力求知,互帮互助,培养了团结互助的好品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善于与人交往,增强了自信心。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在分工又协作中学会了真诚相待,学做真人。
2.创建“求真护卫队”自主管理团队
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团队——“求真护卫队”。全体“求真小使者”坚持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实行日记、周评以及月总的激励评价制度,对学生的学习、秩序、卫生、行为习惯、文体宣传等方面实施自主管理。秉承“求真理,做真事”的理念,细致分工、严格落实、公平公正、规范管理,实现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各部门在自主管理、团结协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求真小使者”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对小使者严格要求,使其不仅成为自主管理的有力助手,又成为学生“做真事,做真人”的学习榜样。在“求真小使者”的努力下,实现“学生干部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能做的学生干部不做”的自主管理大格局。“求真护卫队”的行动引领,不仅踏实求真,还让学生有了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转变。“求真小使者”求真理,做真事的自主管理形式,打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优秀风气,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加强感恩教育,心怀感恩,与善同行
百善孝為先,孝是善之源。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感恩意识更是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
1.孝文化引领感恩主题活动
以传统文化为引领,召开“怀向善情结,塑美雅心灵”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月,启动感恩教育系列活动;观看励志电影,珍惜拥有,超越梦想;举办大阅读活动,评选“亲情”主题征文;组织“心与心沟通,情与情交融”主题家长会,搭建家长与学生互动的平台。布置“孝心作业”,引导学生主动学做家务,传承劳动美德;评选“感恩之星”,启发学生效仿榜样,学习身边的真善美。从而树立了学生的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不良习惯毛病。孝心教育所提倡的就是一种体验行为,容易让学生产生道德认识,进而演变为道德行为,把这种最伟大的感情根植于学生心田,上好人生最重要的一课。
2.将感恩文化融于课堂教学
基于传统教育,制定德育目标,融合于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在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各学科从不同角度制定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语文学科,借助教材为学生树立榜样,鼓励学生向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学习,教会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生活,好好学习来回报社会和关爱自己的人;英语课堂,学习感恩口语,调动学习积极性,不仅学习了而且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美术课堂,学做感恩贺卡,不仅学习感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音乐学科,学唱“感恩教育”歌曲《每当走过教师窗前》《我和我的祖国》,唱出对祖国的热爱,对教师的崇敬。认真落实“十个一”项目,开展“感恩歌会”演唱比赛,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陶冶性情。各学科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情感,充分发挥教材优势,进行情感渗透,让德育和智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性情的熏陶。
三、创建最美文化,至美入心,成德于行
美于行而驻于心方为至美。至美是源于内心、赋予行动的内外兼修。重视并不断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引领学生找到“最美”的自己。
1.“最美路队”文化
近年来,学校一直受生源质量的困扰,如何凸显德育特色也一直是我作为学校德育管理者研究的课题。在学校“立德树人”品牌建设下,打造“路队文化”,以“最美路队”为抓手夯实养成教育。“一路队,不并排;靠右行,最安全”。加大“路队文化”的执行力,引导学生从走好每一步,到走好人生之路。从注重引导学生昂首挺胸、脚踏实地,坐得端、行得正,到努力做堂堂正正大写的人。“上学最美路队”,校门口分两路单人成行,安全行走;“放学最美路队”,以班级为单位,集体诵读经典诗词,声音嘹亮,正能量满满;“课间最美走操”,整齐划一,口号响亮,昂首前行,展示军人风采;“课间最美路队”,单人成行,右行礼让,或走或跑,我们都要行赳赳,气昂昂;或快或慢,我们都要有组织有纪律。行得正,走得直,是四中学子应有的风格。走好路队,我们最美,树好形象,四中最亮!“最美路队”走出正气,走出自信,走出完美人生。
2.“最美礼仪”文化
开展礼仪教育主题班会,制定并实施“文明看礼仪”系列活动,引领学生在言行举止中处处有礼仪、事事讲文明。“升旗礼仪”最为庄严,严肃认真,精神饱满,高唱国歌。引领学生学习“课堂礼仪”,学生站如松,坐如钟,声音洪亮,知书达理,认真听讲。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渗透礼仪养成教育,注重学生能力、智育、美育的融合。“课间礼仪”也叫“静音自我管理”,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环境进行音量大小的自我调整,或见面问好、或小声讨论、或说说笑笑都会给人以文明有序、最美修养的感觉。除此之外,我还制定了“形象礼仪”“最美路队礼仪”“最美礼貌用语”。由学生自己评出的“最美学生会”参与无缝式督查,发现美的及时表扬,做的不美的,及时提醒并纳入评价。每月评选“最美年级”“最美班级”,学期评选“最美之星”“文明礼仪之星”“美德好少年”。“最美礼仪”教育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3.“最美教室”文化
全校37间教室从美入手,追寻教育真谛,师生家长共同书写一间教室的成长故事,形成了具有个性特别质的教室文化。打造“最美教室”第一步:先实现外显最美文化建设,从创建最美环境入手,提高班级卫生、物品摆放、墙壁布置的标准,创建班名、班徽、班级口号、班歌。第二步:向内涵文化发展,丰富班级文化生活,开展班级主题活动,开发班级课程(如理想课程、生命课程、感恩课程、书香课程),书写班级成长记录等。37个班级,37种美,“景行班”“凌云班”……一间间最美教室,一个个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让全校师生看到了班级文化构建带来的巨变。学生在“最美教室”创建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及团队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提升了自身审美水平,使文明守纪、勤奋读书、寻美成美蔚然成风。
我们是行者,在教育战线上努力前进。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新征程改革仍大有可为”。作为行者,我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把立德树人融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以“真善美”为理念的育人模式,努力开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