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将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引入到德育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高尚的道德品质,实现多维度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中华传统节日视域下的小学德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华传统节日视域 小学德育 有效策略探析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81
一、小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认识与了解
除了人们比较重视的几个节日之外,小学生很难了解其他传统节日的意义及内涵,难以更深层次的了解节日的来源。例如,小学生知道春节应该包饺子,中秋节应该做月饼,只注重饮食文化,而忽视了其真正含义。而且一些学生热衷于度过外国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等,并在当天购买大量活动道具玩耍嬉戏。
二、中华传统节日视域下的小学德育策略研究
1.创设出文化气息浓厚的校园氛围,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需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小组竞赛、演讲比赛、诗词朗诵等活动使其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加大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使得对其有充分的了解,通过实践感受到其真正的内涵,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道德观。除此之外,通过创办读书角等活动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使其重视传统节日的发展,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创建和谐的家校共育环境
为了在传统文化的环境下培育学生的德育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拓展教学范围,为学生创造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同时,家长们需要配合教师的工作,增加与教师的沟通力度,为其成长创造出和谐的学习环境。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在学习《清明》一课时引导学生领悟感受诗词的真正含义,使其意识到传统节日的重要性,促使家长为学生讲述更多关于传统节日的故事。
3.拓展教学范围,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需要阅读大量的经典名著,从中提炼出精华并且传授。德育工作者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例如,举办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讲座或座谈会,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获得更高水平的道德认知。
4.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其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学生的抗压能力及心理素质不断变差。传统节日历史悠久,通过了解其中的历史故事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学生坚毅的品格,在古人的影响之下获得更加开阔的胸襟。
5.融合到美术教学中,多维度促进学生发展
在美术教学中引入传统节日,引导学生绘制出记忆中的场景,能够使其深入了解节日中的细节元素,提高绘画能力。利用美术课的时间开展实践活动,如在元宵节前后开展剪纸活动等,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综上所述,在中华传统节日视域下培养学生的德育水平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其具备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质,完成多维度发展的最终目标。须开辟德育新方式,使得学生对节日内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柳飞《为学生多擦亮几扇爱国主题教育的“共鸣窗”——传统节日“清明节”系列活动案例》,《新课程导学》2019年第27期。
[2] 侯静《植传统文化之根,塑现代德育之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现代德育的有机融合策略》,《小学教学研究》2020年第18期。
[3] 夏库拉《儒家优秀文化融入民族地区中学德育探究》,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李帅,1985年生,女,山东德州人,大学本科,任职于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开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德育,小学数学)